1、论语十二章1贰课后练习壹章句解读2 2儒家孔子及论语31.1.孔子(公元前551-551-公元前479479),名 ,字 ,末期名著的 、,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_,贤者_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中庸大学编纂语录体孟子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孔孟政治家至圣先师二十2.2.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是 的意思,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 篇。与 、合称“”。四书300072孔子功业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里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里赞周礼,写春秋,立赞周礼,写春秋,
2、立杏坛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育才德,桃李三千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渔父)4孔子及论语的价值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困境: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瑞典瑞典 物理学家物理学家 内斯内斯阿尔文(阿尔文(19881988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5壹章句解读6前六章重点字词: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人而不仁,如礼何?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3、7后六章重点字词 士不可以不弘毅 小子何莫学夫诗 一日克己复礼 兴、观、群、怨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天下归仁焉 请问其目 请事斯语矣 其恕乎8114 子曰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匡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靠近勤勉【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通“矣”,了33 子曰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表假设
4、,如果【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对待乐呢?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对待乐呢?”10仁,仁德。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33 子曰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表假设,如果11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
5、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礼乐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进而造成儒家创始人孔子,将致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了自身的毕生追求。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8 子曰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名作状,在晚上名作状,在早晨【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
6、,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材料一材料一】胜、霸既胜、霸既久系久系,霸欲从胜,霸欲从胜受经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夕死可矣。”胜胜贤贤其言,遂授之。其言,遂授之。(汉书汉书夏侯胜传夏侯胜传)【材料二材料二】人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一日安其所不安也。人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一日安其所不安也。(宋宋 程颐程颐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卷一五)【材料三材料三】石首杨文定下锦衣狱,与死为邻。公励志读书不石首杨文定下锦衣狱,与死为邻。公励志读书不辍辍。同难者笑之曰:。同难者笑之曰:“势已如此,读书何
7、为?势已如此,读书何为?”曰:曰:“朝闻道,夕死可也。朝闻道,夕死可也。”(明明 焦竑焦竑玉堂丛书玉堂丛书器量器量)12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晓,明白【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13【评析评析】本章显示了孔子的本章显示了孔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利要服从义,要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经文互训经文互训】716716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17 子曰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
8、自省也。”向看齐他【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毛病)。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毛病)。”【评析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
9、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承接14617 子曰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粗野虚伪、浮夸配合恰当的样子【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评析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文与质的正确的正确关系关系和和君子君子的的人格模式。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观念,体现了儒家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观念,体现了儒家中庸中庸思想。李里解读说:思想。李里解读说:“
10、如果内容如果内容大于形式的话,看起来就很粗野;而形式大于内容,这个东西就没有生命力了。大于形式的话,看起来就很粗野;而形式大于内容,这个东西就没有生命力了。“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就叫彬彬,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就叫彬彬,就是均衡均衡的意思。内容和的意思。内容和形式都达到均衡了,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形式都达到均衡了,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不可偏废。158.7 曾子曰曰“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停止难道不吗强毅广大【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曾子说:
11、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16【评析评析】919子曰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盛土的竹筐【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停
12、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评析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比喻,说明,说明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和和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17平整地面,填平洼地(古今异义)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参考译文参
13、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会畏惧。”【评析评析】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礼记。中庸说: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成为真正的君子。18121颜渊问仁。子曰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14、曰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一旦称赞,称许条目,细则【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要做
15、。”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评析评析】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克己,二是,二是复礼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论语一
16、书的始终。一书的始终。实践191524子贡问曰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概代指“一言”【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孔子道:“大大概是概是恕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经文互训经文互训】子曰:子曰:“参乎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曾子曰:“唯。唯。”子出,门人问子出,门人问曰:曰:“何谓也?何谓也?”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夫子之道,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
17、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恕而已矣。而已矣。”20179子曰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激发人的感情那【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诗呢?学呢?学诗诗可以激发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知道一些鸟兽草木
18、的名字。”21不侍奉22【经文互训】128 棘子成曰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去掉毛的皮,即革。【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棘子成道: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仪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仪节、那些形式)干什么?节、那些形式)干什么?”子贡道:子贡道:“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若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若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
19、彩的毛,那这两类皮革就很少区别了。拔去有文彩的毛,那这两类皮革就很少区别了。”【评析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卫国大夫拉一辆车的四匹马联读训练:23孔子反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在于“礼、乐”。首先在大的方面,如治国安邦。孔子认为:一个
20、国家要想和谐、稳固,必合乎礼、正乎乐。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在这里,是作为治国的一个基本要素来提出的。礼乐于小处看,则在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陶冶人的境界、情操,使人眼界豁达、心胸开朗,同时也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知道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因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孔子的设想中,无疑是能够使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又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应该
21、说,也确实是颇有道理的。譬如虽然读书虽有可能让人变的更加精明、赋予机谋,但总的来说,还更主要还是使人更加知礼,重仁义道德、温文尔雅、谦恭礼让。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评析评析】本章谈本章谈诗经诗经的三大功能:诗教修身,诗识致知,诗用治国。诗教,的三大功能:诗教修身,诗识致知,诗用治国。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兴观群怨以修身;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兴兴”,兴起,振兴,令人兴起振奋,心因美而感动,然后用心观察。兴起,振兴,令人兴起振奋,心因美而感动,
22、然后用心观察。“观观”,“仰以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天地之大,察品类之盛。取法天地,考见得失,观天地之大,察品类之盛。取法天地,考见得失,辨别穷通进退。辨别穷通进退。“群群”,通达则合群相处,群而和众,群而正心,群而兼善天,通达则合群相处,群而和众,群而正心,群而兼善天下。下。“怨怨”,穷扼则离群索居,托物寄怨,独善其身,穷扼则离群索居,托物寄怨,独善其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怨而不怒,怨而有度,怨而有方,非怨而怨而不怒,怨而有度,怨而有方,非怨而怒,怒而乱者也。怒,怒而乱者也。“
23、兴兴”以心动,以心动,“观观”以心用,以心用,“群群”以正心,以正心,“怨怨”以泄以泄心之忿,兴观群怨皆以心为,心之所为,不离温柔敦厚之风,所以孔子说:心之忿,兴观群怨皆以心为,心之所为,不离温柔敦厚之风,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诗风敦厚雅正。诗风敦厚雅正。24贰课后练习2526【2020海淀一模11】阅读下面阅读下面论语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论语 雍也雍也)棘子成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质而已矣
24、,何以文为?”子贡曰: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轉犹犬羊之春。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轉犹犬羊之春。(论语(论语 颜渊颜渊)注释:注释:【1 1】轉(轉(ku6ku6):去毛的兽皮。):去毛的兽皮。(1 1)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惜乎惜乎/夫子之说夫子之说/君子也君子也”,有人断句为,有人断句为“惜乎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夫子之说君子也”,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断句方法,分别解释句意。,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断句方法,分别解释句意。(2 2分)分)断句断句1 1:“惜乎惜乎/夫子之夫子之说说/君子也君子也”。
25、(说:名词,学说,看法,说法,言论、话(所说的)等。句子是判断句。)(说:名词,学说,看法,说法,言论、话(所说的)等。句子是判断句。)译文译文1 1: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断句断句2 2:“惜乎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夫子之说君子也”(说:动词,讲、谈论、评价、解说、看待。主谓倒装句。)(说:动词,讲、谈论、评价、解说、看待。主谓倒装句。)译文译文2 2: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27【2020海淀一模11】”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朱熹集注把它作两句读:“惜乎!夫子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之说,君
26、子也。”便应该这样翻译:“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了。”我则以为“夫子之说君子也夫子之说君子也”为主语,“惜乎惜乎”为谓语,此为倒装句。(杨伯峻论语译注126127页)当倒装句讲时译文: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当倒装句讲时译文: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28【细则补充】1.可惜呀,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却错了)。2.可惜呀,先生这样谈论君子(是错的)。第一种断句也可以翻译为:可惜呀,孔子的学说,是这样理解的君子的/是有修养的言词/是文质彬彬的话。(金知明论语精读)29【2020海淀一模11】阅读下面阅读下面论语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27、。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论语 雍也雍也)棘子成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轉犹犬羊之春。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轉犹犬羊之春。(论语(论语 颜渊颜渊)注释:注释:【1 1】轉(轉(ku6ku6):去毛的兽皮。):去毛的兽皮。(2 2)阅读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以上两则材料,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儒家对于对于“质质”和和“文文”关系的关系的认识
28、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谈谈你的思考。(5 5分)分)【论语学习目标论语学习目标】(1 1)语句理解;()语句理解;(2 2)蕴含思想;()蕴含思想;(3 3)现实意义)现实意义第一问:第一问:“质质”“”“文文”同等重要。(主张文质兼备、文质并重)同等重要。(主张文质兼备、文质并重)【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 1分,意思对即可。例子具体、恰切,分,意思对即可。例子具体、恰切,2 2分;分析分;分析“质质”和和“文文”的关系有逻辑,认识到位,的关系有逻辑,认识到位,2 2分。言之成理即可。分。言之成理即可。
29、30【优秀答案示例1】“文”意为修饰,“质”则为质朴。儒家认为这二者应该相互协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分),只有二者相宜,才能行为合适,称为君子。/“质”虽重要,但“文”起到了区别水平的作用(观点正确)。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深刻的思想立意为“质”,精彩的表达效果则为“文”(关系阐释对应恰当)。著作红楼梦以女子们曲折的命运表现世事无常,繁华转头空的深刻内涵,跌宕的情节,细腻的文笔也为思想添彩(举例分析具体恰当),“文质彬彬”才能抓住读者,令人回味无穷。31【优秀答案示例2】认识:应该将内在本质、精神思想,内容与文采、文饰相互结合,使二者保护平衡(均衡),均不可缺失,是儒家中庸、平衡思想的体现
30、;如艺术作品中的文学作品创作,若辞藻过于浮华而无内在思想、内容体现,就会显得空洞;若语言过于平白,虽讲了内容却缺乏艺术感染力;王勃滕王阁序既以精美语言体现盛宴,又表达了自己远大志向,可谓文质彬彬。32【优秀答案示例3】儒家认为质与文二者紧密相连,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从艺术上说,一个伟大的作品,既要有外在的艺术美感,也要有内在的精神内涵。/像贝多芬的欢乐颂,既有音乐上的震撼与美妙,也有祝愿天下,歌颂与期望人间美好的精神,因而流传于世,反观如今一些只追求旋律与刺激的音乐,只重文而不重质,称不上伟大。4分 儒家认为质及质朴,文即文采。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儒家认为质及质朴,文即文采。对于一个人的道
31、德修养而言,只有文质兼备,二者对立统一,才能称得上真君子。从文言,只有文质兼备,二者对立统一,才能称得上真君子。从文学上而言,如果一篇文章有好的文采,优美华丽的词藻而无思学上而言,如果一篇文章有好的文采,优美华丽的词藻而无思想实质,抑或只有思想而艰涩难懂,都不是好的文学,名著想实质,抑或只有思想而艰涩难懂,都不是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既有优美的诗词,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才使其红楼梦中既有优美的诗词,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才使其成为四大名著之一。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举例分析欠充分)(举例分析欠充分)334分 文采和实质文采和实质要平衡协调,兼而有之,不偏不倚,无过无要平衡协调,兼而有之,不偏不倚,
32、无过无不及。在文学领域,这点尤为重要。若只重文采,文章就会轻不及。在文学领域,这点尤为重要。若只重文采,文章就会轻浮,只重实质文章又会枯燥无味。为文因心中有了想表达的思浮,只重实质文章又会枯燥无味。为文因心中有了想表达的思想,再辅以文采。例如庄子一书中想,再辅以文采。例如庄子一书中每篇都先有中心思想每篇都先有中心思想,如庖丁解牛如庖丁解牛中中游刃有余的观念?游刃有余的观念?,再以寓言的外在形式阐,再以寓言的外在形式阐述表现,可谓文质协调平衡。述表现,可谓文质协调平衡。(对庖丁解牛内容分析有(对庖丁解牛内容分析有略略偏差)偏差)344分 儒家认为文与质互为表里,质多于文会变得粗野,文多于儒家认为
33、文与质互为表里,质多于文会变得粗野,文多于质会变得浮华。质于文要相适宜,相辅相成,谁都不过多才是质会变得浮华。质于文要相适宜,相辅相成,谁都不过多才是君子。君子。/在文学领域,质在文学领域,质和和文,内容与表达应相辅相成,如果仅文,内容与表达应相辅相成,如果仅一味一味倾泻情感,堆砌内容,那么文章将丧失美感。若一味追求倾泻情感,堆砌内容,那么文章将丧失美感。若一味追求华丽表达,堆砌辞藻,那文章将流失真情,没有质感,空虚。华丽表达,堆砌辞藻,那文章将流失真情,没有质感,空虚。故质文结合,才能是内容真挚有味,表达贴实自然,使文章出故质文结合,才能是内容真挚有味,表达贴实自然,使文章出彩!(彩!(惜乎
34、!缺实例惜乎!缺实例)353分 儒家认为儒家认为文为文章内容与形式?文为文章内容与形式?,质为质朴。文强调外在,质为质朴。文强调外在,而质强调内在。儒家强调而质强调内在。儒家强调文质缺一不可文质缺一不可。在文学领域边城便。在文学领域边城便体现出文质彬彬。边城的语言优美,描绘的体现出文质彬彬。边城的语言优美,描绘的场面淳朴,极富场面淳朴,极富文采文采。同时作者想在其中表达。同时作者想在其中表达对真善美世界的追求,也为作品增对真善美世界的追求,也为作品增添光彩添光彩,可谓文质彬彬,缺一不可。,可谓文质彬彬,缺一不可。(文质关系论述不充分,文质关系论述不充分,边城中的文与质具体对应什么,边城中的文与
35、质具体对应什么,没分析清楚)没分析清楚)36 质和文要质和文要配比得当配比得当,就像文学一样,就像文学一样,太过质朴未免难登大太过质朴未免难登大雅之堂雅之堂,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过于华丽辞藻修饰,文风又未,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过于华丽辞藻修饰,文风又未免太过浮华,免太过浮华,令读者难以下咽令读者难以下咽。文质相当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文质相当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边城运用边城运用朴实的语言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茶峒的日常生活,也描述了茶峒的日常生活,也不惜笔墨不惜笔墨描写描写秀丽的茶洞山水秀丽的茶洞山水,美与质朴的完美结合,这才成为每个人,美与质朴的完美结合,这才成为每个人心底的那片净土。(心底的那片净
36、土。(举例分析对边城的质的理解有偏差)举例分析对边城的质的理解有偏差)3分373分 文是外在表现,质是内在心理,两者必须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最文是外在表现,质是内在心理,两者必须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同意。比如文学,如果只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文好的效果。我同意。比如文学,如果只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文心及主旨,就会让人感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相反的,也只有让心及主旨,就会让人感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相反的,也只有让人读不下去。只有这两者全具备,才能人读不下去。只有这两者全具备,才能是是一部好书,一部好书,如红楼梦。如红楼梦。(没有结合实例分析没有结合实例分析)38 质为内在的
37、朴素品质,文为外的礼仪修饰,二者应同时具备并相质为内在的朴素品质,文为外的礼仪修饰,二者应同时具备并相互适宜,不可缺少其一。比如文学领域,作品既要有思想内核和成熟互适宜,不可缺少其一。比如文学领域,作品既要有思想内核和成熟的价值观,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没了前者,文章空有一副好皮囊,的价值观,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没了前者,文章空有一副好皮囊,少了后者,文章难免语言拙劣,不具有欣赏性。少了后者,文章难免语言拙劣,不具有欣赏性。(缺少实例分析)(缺少实例分析)3分392分 “文文”指文采,文学素养;指文采,文学素养;“质质”指道德品质。指道德品质。在文学中,文和质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在文学中
38、,文和质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二者缺一不二者缺一不可可。在文学创作中既需要。在文学创作中既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也需要文采来,也需要文采来衬托作品。衬托作品。(分析够不恰当,没有实例)(分析够不恰当,没有实例)402分 儒家认为儒家认为“质质”和和“文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质质”指内心品质的高尚,指内心品质的高尚,“文文”即外在行为的优雅,二者共同作用,即外在行为的优雅,二者共同作用,相互适中才称得上君子。相互适中才称得上君子。/在文学领域,韩非子的作品过于注重在文学领域,韩非子的作品过于注重辞藻的华丽,老子的作品却更注重内容的本真,但是辞藻
39、的华丽,老子的作品却更注重内容的本真,但是二者都缺少二者都缺少“质质”与与“文文”相得益彰相得益彰,过于偏重了其中某一方面,均缺少一过于偏重了其中某一方面,均缺少一种文质相辅相成的认识。种文质相辅相成的认识。而文与质在文学领域中便是要内容的本而文与质在文学领域中便是要内容的本真与辞藻修饰共进,才称为好作品。真与辞藻修饰共进,才称为好作品。(可惜,对所可惜,对所举例举例子的子的分析不恰当)分析不恰当)412 大家认为,如果太大家认为,如果太“质质”没有没有“文文”,那就会,那就会像个农夫像个农夫,如果太,如果太“文文”而不而不“质质”,就会像个史官就会像个史官,真正的君子,应该二者兼具,均,真正
40、的君子,应该二者兼具,均衡发展。衡发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只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只学课本课本,不参加,不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活动,就会像个书呆子。而只实践,却不学课本理论则会像个熊孩子,就会像个书呆子。而只实践,却不学课本理论则会像个熊孩子,应应均衡发展均衡发展?。(解说文质不恰当,实践和课本不是文质关系)解说文质不恰当,实践和课本不是文质关系)42 “质质”与与“文文”缺一不可,缺一不可,“质质”多则莽撞,多则莽撞,“文文”多则轻浮。多则轻浮。“文文”就像皮毛上的花纹,对就像皮毛上的花纹,对“质质”起修饰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在艺起修饰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在艺术领域中,一
41、首歌如果术领域中,一首歌如果歌词过于直白歌词过于直白,“质质”胜胜“文文”,音律音律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则美感全无,则美感全无,而过长或过于隐晦,则有显做作、不真诚而过长或过于隐晦,则有显做作、不真诚,所以,所以“文文”与与“质质”两者应达到平衡,才为君子,才更有美感。两者应达到平衡,才为君子,才更有美感。(歌词直白不一定是质胜文,歌词直白不一定是质胜文,音律音律?过长或过于隐晦对应文质的哪一过长或过于隐晦对应文质的哪一方没讲清楚)方没讲清楚)12分431.每回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中心,而以许多次要人物构成一个社会环境,从人与人的关系上,从种种日常生活活动中,来表现人的思想性格与内心世界。2.这
42、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3.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4.他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关于人物,他很少做长篇大论的叙述,很少以作者身份出面来介绍他们,也没有作多少添枝加叶的描写。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首先要立足文本,通过分析“母亲”的言行概括归纳出母亲的形象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组织语言,表达赞美之情;发短信要采用第二人称。6.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7.此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可以先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段落,仔细分析两个人物的言行与心理活动,进而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