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5557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v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唐朝刘禹锡诗人的世界,领略他对秋的独特感受。秋词秋词刘禹锡刘禹锡 自古自古/逢秋逢秋/悲悲/寂寥,寂寥,我言我言/秋日秋日/胜胜/春朝。春朝。晴空晴空/一鹤一鹤/排云排云/上,上,便引便引/诗情诗情/到到/碧霄。碧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2、理解诗意、理解诗意3、欣赏品味、欣赏品味4、比较提高、比较提高5、背诵默写、背诵默写6、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刘禹锡刘禹锡 字梦得字梦得,洛阳人。,洛阳人。唐代唐代著名著名诗人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世

2、称“刘白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秋词秋词 刘禹锡刘禹锡 自古自古/逢秋逢秋/悲悲/寂寥,寂寥,我言我言/秋日秋日/胜胜/春朝。春朝。晴空晴空/一鹤一鹤/排云排云/上,上,便引便引/诗情诗情/到到/碧霄。碧霄。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小组合作集体交流)集体交流)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感情朗读,体会诗境。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和

3、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古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代和作者对秋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同)?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春天更美好。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豪迈的心情。豪迈的心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情到碧霄”好在哪里?好在哪里?诗人借诗人借“鹤鹤”在秋日晴空中

4、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的雄姿,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雄姿,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了作者高远豪迈的的人生,反映了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心情。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上了蓝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v 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v作者认为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课

5、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自古逢秋悲寂寥寥”?v作者认为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山行)?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通过学习,请比较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山行与与秋词秋词的异同的异同。明确:明确:同: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颂秋颂秋)。)。异:异:山行山行表现的

6、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表现的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最后抒情水到渠成,明,色彩绚丽,最后抒情水到渠成,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秋词秋词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情景理相得益彰情景理相得益彰。这两首这两首秋词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唤醒人们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让

7、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八、举一反八、举一反 三三 秋魂秋魂 贾鹏 朝霞接弯月,豪气上九霄。我诗无限美,梦得不必恼。秋意 贾鹏 天高紫光照,水深灵气涌。书小藏真经,咫尺笑天翁。背诵默写这首诗背诵默写这首诗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君问君问/归期归期/未有期,巴山未有期,巴山/夜雨夜雨/涨秋池。涨秋池。何当何当/共剪共剪/西窗烛,却话西窗烛,却话/巴山巴山/夜雨时。夜雨时。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字字义山义山,号,号玉溪生玉溪生,唐唐代诗

8、人。曾任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牛李党争影响,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腐朽糜烂。所作“咏史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政,“无题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与杜牧杜牧合称为合称为“小李杜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有李义山诗集李义山诗集传世传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9、写诗寄给北方的人。指作者的妻子。指作者的妻子。指回家的日期。指回家的日期。什么时候才什么时候才能。能。重头谈起。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一句之中两个“期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一答,一扬

10、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满的秋池。“涨涨”字,既写出巴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之绵绵深重。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景虚写景课堂练习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 却话巴

11、山夜雨时 却:_;话:_ 何时能够何时能够 再再回叙回叙 李商隐李商隐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D这是一首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问答和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

12、脍炙人口,余味无穷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开首点题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让,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信,信中盼望丈夫早人已收到妻子的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苦,思念之切。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次句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

13、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咀嚼着自己的孤独。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人羁旅他乡对妻

14、子思念的深情。诗中诗中“期期”字和字和“巴山夜雨巴山夜雨”重复出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的意思。的意思。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3、这首诗歌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4、诗中“涨”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你认为累赘吗?为什么?“涨”既写出巴山水

15、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4.怎样理解“涨秋池”的意境?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了一种艺术境界。5、三、四句写的什么内容呢?三、四句三、四句“何当共剪西

16、窗烛,却话巴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

17、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一起,时空变换。柳永柳永凤栖梧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秦观秦观鹊桥仙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元稹元稹离思五首其四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是云张先张先千秋岁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有千千结。李商隐李商隐锦瑟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李商隐无题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

18、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白居易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人的生平,明确写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明确写作背景;3.感受诗人的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情感。,培养爱国情感。走近作者走近作者陆游(陆游(1125年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诗人。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

19、。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他是一个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背景:背景: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

20、境是在前线作战。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的希望联系起来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冰河入梦来。v理解诗句理解诗句僵卧孤村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尚思为国尚思为国戍轮台戍轮台。点明处境及心态,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直抒报国情怀!v理解诗句理解诗句夜阑卧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铁马冰河铁马冰河入梦来入梦来。虚实结合的写法。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实写雨夜之声,雨夜之声,虚写虚写梦境战场杀敌。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表达报国情怀!(高

21、要求:会赏析高要求:会赏析)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假如作者陆游现在就站在我们的同学们,假如作者陆游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什么呢?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潼 关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谭嗣同(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仁学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史

22、中的重要著作。公元公元1882年秋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十九世纪末叶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在我国历史上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潼潼 关

23、关谭嗣同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山入潼关解不平。诗文译读诗文译读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

24、关就床箍得太紧,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7岁的谭岁的谭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作。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作。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和冲破封建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四首)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