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相关设计和准实验设计01 相关设计02 准实验设计目录CONTENTS1 掌握相关设计的本质,明白相关的含义、相关类型和相关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2 两种类型相关的计算方法3 理解运用相关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4 理解准实验设计的含义和使用条件5 掌握回溯性研究的模式6掌握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时间系列设计、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平衡设计和修补设计的模式1 相关设计的含义以及两种类型的相关的计算方法学习重点2 使用相关设计的原因及注意问题3 准实验设计的含义及使用使用条件5 时间系列设计、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含义与模式4 回溯性研究的模式6 平衡设计和修
2、补设计的含义和模式及需要注意问题相关设计01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1 相关的含义 相关(correlation)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 描述两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2 相关的类型 依据两个变
3、量的变化方向 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曲线相关 依据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 高相关、低相关2 相关的类型 依据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 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曲线相关 依据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 高相关、低相关2 相关的类型 正相关:两个变量之间,如果有一个变量的值增高,另一个变量的对应值也随之增高;或一个变量的值降低,另一个变量的对应值也随之降低 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1 相关的含义 正相关:例如:遗传与养育环境对成人人格的影响 研究对象:同卵双生子(MZ)、异卵双生字(DZ)条件:幼年时被分开抚养、平均大约37年后再重聚 过程:对被试施加了加州心理问卷(CPI),计算它们的遗传度指标是否相关1 相关的
4、含义 正相关:例如:遗传与养育环境对成人人格的影响2 相关的类型 负相关:两个变量之间,如果有一个变量的值增高,另一个变量的对应值却随之降低;或一个变量的值降低,另一个变量的对应值却随之增高 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 例如:学生智商与其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2 相关的类型 零相关:一个变量的变化不受另一个变量的制约 两个变量的变化相对独立 例如:学生的性别与学生学习的好坏2 相关的类型 曲线相关: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直线的关系 例如:耶克斯道德森定律2 相关的类型 依据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 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曲线相关 依据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 高相关、低相关2 相关的类型 高相关:两个变量之
5、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例如: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商 低相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密切 例如:3岁时的智商与20岁时的智商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3 相关的表示方法相关的表示方法散点图相关系数含义取值范围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相关系数检验线性回归含义线性回归方程及计算3 相关的表示方法 散点图3 相关的表示方法相关的表示方法散点图相关系数含义取值范围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相关系数检验线性回归含义线性回归方程及计算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corr
6、elation coefficient):含义: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大小及其关系方向进行数量化表述的一个统计量 取值范围:1.00 r 1.00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取值范围:1.00 1.00取值范围相关程度0.000.19极低相关0.200.39低相关0.400.69中等相关0.700.89高相关0.901.00极高相关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 使用条件:两个变量的总体均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 两个变量的数据都是连续数据 两个变量的数据是成对的数据
7、 两个变量的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两个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 计算方法:在公式中,X和Y分别代表两个变量的测定值,N代表样本容量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 例如:某学校为调查学生学习各门功课后能力之间迁移问题,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数学与语文成绩,结果见表2所示,请计算他们的相关系数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使用条件:两个变量的资料为等级测量数据,且具有线性关系 连续变量的测量数据,按其大小排成等级,即可用等级相关计算 不要求总体呈正态分布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8、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计算方法:在公式中,D为两个变量每对数据的等级之差;N表示样本容量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例如:计算1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与阅读能力成绩的相关程度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肯德尔和谐系数使用条件:计算两列以上等级变量的相关 例如:在体育比赛想了解几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运动员成绩等级评定的一致性程度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方法:K为等级变量的列数或评价者数目,n为被评对象的数目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 例如:有7人组成的评委依据已确定的4个维度对某位运动员成绩打分,将分
9、数转换为等级后的结果见表5,计算这7人对该运动员评价意见的一致性程度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检验 确定相关系数是否与0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n=30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达到0.36时,其在0.05水平上显著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达到0.46时,其在0.01水平上显著3 相关的表示方法相关的表示方法散点图相关系数含义取值范围积差相关系数及计算等级相关系数及计算相关系数检验线性回归含义线性回归方程及计算3 相关的表示方法 线性回归:含义:根据个体在一个变量上的得分来预测其在另一个变量上得分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计算方法: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
10、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以X代表儿童暴力电视的数量,Y代表儿童的攻击行为,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r=0.60,说明四种可能的因果方向 第一种:XY 第二种:YX第三种:X Y第四种:Z X Y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在研究的早期阶段收集资料 典型的例子是廷伯根对三脊刺棘鱼行为的原因 无法操纵变量 当变量不可能进行操纵或不符合伦理道德时,需要选择相关设计 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11、为了探讨所研究的变量在自然条件下是如何发生变化的,需要选择相关设计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运动 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方法 改进后的自然观察法 多因素设计和分析技术相关设计 1 相关的含义 2 相关的类型 3 相关的表示方法 4 简单相关关系的可能因果方向 5 为什么要使用相关设计 6 需注意的问题6 需注意的问题 正确认识相关系数的高与低 高相关只是表示其关系密切,不意味着其内部关联性更高或存在着因果关系 低相关,不意味着内部关联性低 偶然巧合导致 实际上其内部关联性可能很高 全距限制导致 当数值之间的变异很小时,即使两个变量本来存在高相关,但实际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也会很
12、低6 需注意的问题 仅选择极端个体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能仅仅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做简单判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情境来确定6 需注意的问题 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以相关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可用于对被试几种相关行为均测量的情况下 建立变量间可能的因果关系6 需注意的问题 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例如:探讨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被试:高一,男34名,女27名,共61人 高二,男37名,女21名,共58人 方法: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学习策略问卷、内外在动机问卷、成就目标问卷和智力测量问卷6 需注意的问题 路径分析(path
13、analysis)结果:6 需注意的问题 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结果:多元回归分析6 需注意的问题 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结果:建立路径分析模型6 需注意的问题 交叉滞后组设计(cross-lagged panel design)被试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接受同样的行为测量,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对这些测量所得的分数进行相关分析,产生的相关模型用来推测因果关系 例如:观看电视的时间与词汇量得分的关系 被试:70个孩子 观测时间点:3岁时、8岁时6 需注意的问题 例如:观看电视的时间与词汇量得分的关系 结果:准实验设计02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
14、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1 准实验设计概述 不能对被试随机分配,但可以操纵自变量,测量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非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1 准实验设计概述 多变量无法进行随机分配 对当前研究内容或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时,特别是回顾性研究 特定条件下的研究,例如民族、失业、流动等社会因素所造成的问题 因研究者经费、时间、控制因素上
15、有很大困难而无法随机分配被试时 实验的伦理要求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2 回溯性研究 研究者试图系统考察被试特征(被试变量)的效果,但是之前又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研究 属于对已有条件操作性低,生态学效度高的实验设计 例如:张三同学的父亲三年前去世的,所以将张三安排在有亲人去世经验组之中,在回溯性研究中的被试,是根据每个人已有的特征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组中2 回溯性研究 根据被试已有特征进行分组 内部效度都比较低 可获得不同个体在心理功能和个体加工方面有
16、用的信息 例如:反社会的人格特征 可探索许多维度下的心理特征 例如:特殊个体(患癌压抑者等)面对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 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the none-equivalent-two groups pretest-posttest the none-equivalent-two groups pretest-posttest designdesign 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比较组(作为控制组),
17、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既有后测又有前测的研究设计 但两组不是按随机化原则和等组匹配法操作的 有时在不相等的两组中哪一个作为实验组和哪一个作为控制组也不是随机设置的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引起适宜性行为增加低年级大学生两个整班学生为被试,每班2525人;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班作为控制组。确定了学生的适宜性和不适宜性课堂行为的概念、定义和范畴 由经过训练的观察者用周期性的取样方法,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中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适宜的行为和不适宜的行为(相当于前测)在实施实验处理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同时进行观察(相当于后测)3 不等两组前测后
18、测设计一个训练程序对采银业的生产力和安全保障的影响力引进训练项目的银矿厂A A和一个没引进的银矿厂B B 在研究之前,考察三年安全记录(前测)帮助A A矿开发评估程序,将银矿安全工提拔为管理人员,拿出一大笔钱作为资金,分给每个安全记录好的班组。对B B矿无任何干预。在实施组织发展计划后,收集了A A矿、B B矿安全的数据(后测)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克服不能随机选择与分配两个等组而可能产生潜在选择偏差的弱点,所采用的一种混合控制的程序 根据现有资料,寻找一个或几个匹配变量,尽可能保证实验组与控制组相匹配。但这仅是一种补救措施,与真实验中完全随机设计的配对等组相比,在匹配方法和目的上都是不同
19、的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例如:少女母亲刻板印象的研究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4 时间系列设计 time time series series designdesign 是一种借助多次重复测量的一种前测-后测设计 基本结构模式:与其它前测后测设计的区别:没有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周期性的前测和后测4 时间系列设计 对一组被试进行反复测量(时间序列),而且引入一个实验处理(间断),然后再次对被试进行反复测量(更多的时间序列)4 时间系列设计 先引进处
20、理,然后再做测量(O O);接着是没有处理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如此重复这一序列4 时间系列设计 通常引入处理后的时间系列数据变化模式与引入处理前时间序列数据变化模式之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连续性变化,斜率的变化 非连续性变化,截距的变化4 时间系列设计 O1 O2 O3 O4X O5 O6 O7 O8 GF图图8 8 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EDCBAA线处理后没有出现不连续性B线处理前后的成绩水平基本相同C线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D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高的变化E线也发生了高的变化,但不久又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F线处理后的水平变化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了G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
21、低的变化4 时间系列设计 O1 O2 O3 O4X O5 O6 O7 O8 图图8 8 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CBAA A、B B、C C三线:没有在处三线:没有在处理后出现非连续性,所以理后出现非连续性,所以它们的连续性或水平变化,它们的连续性或水平变化,都不是由于引进处理变量都不是由于引进处理变量而引起的,或者说处理对而引起的,或者说处理对成绩没有影响。成绩没有影响。4 时间系列设计 O1 O2 O3 O4X O5 O6 O7 O8 GF图图8 8 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EDD D、E E、F F和和G G四线:引入实四线:引入实
22、验处理之后,因变量开始验处理之后,因变量开始的水平与处理前的成绩水的水平与处理前的成绩水平相对照,不是连续性的,平相对照,不是连续性的,即处理后的成绩水平不是即处理后的成绩水平不是处理前成绩水平的继续。处理前成绩水平的继续。表明实验处理确实引起了表明实验处理确实引起了成绩水平的变化成绩水平的变化4 时间系列设计 通常引入处理后的时间系列数据变化模式与引入处理前时间序列数据变化模式之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连续性变化,斜率的变化 非连续性变化,截距的变化 持续性 潜伏性4 时间系列设计 非连续性变化,截距的变化 持续性 如果引入实验处理后的成绩水平或斜率的变化不是持续的,则这种暂时性的变化不久又会
23、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如E E线所示 处理后的水平变化将程度不同地持续下去,如D D、F F、G G线表示出变化的延续性 潜伏性4 时间系列设计 非连续性变化,截距的变化 持续性 潜伏性 引入实验处理后的变化是即时发生还是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发生 如果是即时的,则引入实验处理后,成绩水平或斜度就会很快发生变化,如D D、E E、G G线的O O5 5所示 如果具有潜伏性,则在引入实验处理之后,测验成绩水平的变化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生,如F F线的O O5 5所示4 时间系列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在工业心理学中的应用 例如:比较改变日工作时间的新措施对于提高产量水平是否有效 操作:自19181918
24、年3 3月至19191919年7 7月按1919小时工作日的产量数据,用作实施新措施之前的基准线 于19191919年8 8月开始将1010小时工作日改为8 8小时工作日(引进实验处理X X)。此后,又连续记录了每小时的平均产量。4 时间系列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在工业心理学中的应用 例如:比较改变日工作时间的新措施对于提高产量水平是否有效 结果:4 时间系列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在交通心理学中的应用 例如:限制车速对交通死亡事故数量的影响 操作:美国康涅狄格州在19551955年发生了324324次交通死亡事故,创历史最高记录 迫使州政府立即采取了限制车速的严厉措施 19561956
25、年的交通死亡事故比19551955年下降了4040次4 时间系列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在交通心理学中的应用 例如:限制车速对交通死亡事故数量的影响 结果: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又称多重时间系列设计(the the multiple time series multiple time series designdesign)实验中,被试不只进行一次前测和一次后测,而是在实验处理的前后,进行一系列的前测和后测 不仅设置实
26、验组,还要设置控制组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基本模式: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需要注意的问题:优点: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前测与后测,对被试比较稳定的行为变化进行预测 对被试接受处理前后两组的系列变化进行对照比较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需要注意的问题:缺点:在时间系列中所考察的效果常常是非常慢的,不能立即观察到 研究者不容易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的、定时的数据 在实施实验处理之前和之后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测与后测,特别容易引起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的疲劳或产生练习效应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例如:对美国一家雇员矿工率很高的现象进行研究 被试:参与组:工人参与制定工资刺激计划
27、的全过程 施加组:工人不参与制定工资刺激计划的全过程 操作:纪录实施工资刺激计划前12个星期和后16个星期工人的出勤率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的应用 例如:对美国一家雇员矿工率很高的现象进行研究 结果:参与组(88%到94);施加组(88%到88%)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含义:对一组被试抽取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前一个时间样本里出现实验处理,而在另一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处理 基本模式:X X1 1代表实
28、验处理,O O1 1代表第一次测试;X X0 0代表无实验处理(或控制条件),O O2 2代表第二次测试;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区别:时间系列设计:对一组被试只施加一次处理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对同一组被试,在一个时间样本中,重复接受实验处理(X X1 1)在另一个时间样本中,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X X0 0)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需要注意的问题:多重处理时间的相互干扰 缺乏对照组,样本代表性差 周期性循环处理的影响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应用 例如:集体积极行为是否可减少幼儿在课堂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 被试:幼儿园中的一个有2020名(男1212名,女8 8名)4 4岁幼儿的班
29、方法:连续观测4343天,每天上午观察3 3小时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应用 例如:集体积极行为是否可减少幼儿在课堂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 步骤:先观察并记录了全班儿童在课堂中攻击性行为的比率(O O1 1),作为基线资料 第1 1和第3 3阶段,施行控制条件(X X0 0),即单独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对1 1小时内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奖给糖果,令有攻击性行为者离开课堂3 3分钟。获得1 1、3 3阶段的观察结果O O2 2和O O4 4 第2 2和第4 4阶段,给予实验处理条件(X X1 1),即使用集体影响和奖惩相结合的方法,将全班2020人分为5 5组,根据小组伙伴的行为进行
30、奖惩,在1 1小时内小组中1 1人受罚,4 4人均不能得奖;小组内无1 1人受罚,则每人受奖。并获得2 2、4 4阶段的观察结果O O3 3和O O5 5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应用 例如:集体积极行为是否可减少幼儿在课堂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 结果:在实施实验处理(X X1 1)的第2 2和第4 4阶段,课堂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最少 集体控制与外部奖励、惩罚结合使用,比仅用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对于控制学龄前儿童在课堂中的攻击性行为更有效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材料样本设计 含义: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一种变式 研究者除了划分出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对同一组被试既实施处理条件,又实施控
31、制条件外,还要确保多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匹配的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材料样本设计 基本模式:M MA A和M MB B是研究中所用的两项相同材料。O O1 1和O O3 3是前测,X X是实验处理,O O2 2和O O4 4是后测 M MA A、M MC C和M MB B、M MD D代表实验材料,样本M MA A、M MC C和样本M MB B、M MD D相等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材料样本设计 例如:课堂里提供音乐背景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拼写的效率 被试:某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步骤:选区两套词,每套100个,完全匹配,分别用MA和MB表示 实验进行的第一个周期(控制期),用MA对全班同学
32、进行前测 让学生在两周内,每天用20分钟来学习这些单词。两周结束后,给被试进行后测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材料样本设计 例如:课堂里提供音乐背景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拼写的效率 被试:某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步骤:在实验进行的第二个周期(实验处理期),用MB对全班同学进行前测 给被试呈现轻松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仍用与控制期内同样的时间学习MB,每天也是20分钟 两周结束后,给被试进行后测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相等材料样本设计 例如:课堂里提供音乐背景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拼写的效率 结果:在实验处理周期,学生的平均分显著高于控制周期的平均得分 对被试实施实验处理的确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准实验设计 1
33、相关的准实验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7 平衡设计 含义:counterbalanced designs 用于控制实验处理的顺序效应 确保每组被试在接受各种实验处理水平的先后顺序是匹配的 又称轮换实验设计、转换设计、拉丁方设计7 平衡设计 基本模式:可用拉丁方阵来展示 拉丁方阵:指用几个拉丁字母按随机顺序排列,使每个字母在每行每列中只能且必须出现一次 拉丁方的基本结构模式:将几个被试组排列成拉丁方 将各实验处理水平排列成拉丁方7 平衡设计 拉丁方的基本结构模式:将几个被试组排列
34、成拉丁方 A A、B B、C C、D D代表四组被试,X X1 1、X X2 2、X X3 3和X X4 4代表四种实验处理,O O1 1、O O2 2、O O3 3和O O4 4代表四次测量7 平衡设计 拉丁方的基本结构模式:将各实验处理水平排列成拉丁方 A A、B B、C C、D D代表四组被试,X X1 1、X X2 2、X X3 3和X X4 4代表四种实验处理,O O1 1、O O2 2、O O3 3和O O4 4代表四次测量7 平衡设计 需要注意的问题:迁移效应:有些会明显改变被试状态的实验条件,这样的条件会产生延迟效应,从而影响后续条件下被试的行为表现准实验设计 1 相关的准实验
35、设计概述 2 回溯性研究 3 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 4 时间系列设计 5 不等两组时间系列设计 6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7 平衡设计 8 修补设计8 修补设计 含义:又称弥补设计,是指两个不同的非实验设计(即不能像准实验设计所达到的控制程度)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准实验设计 基本模式:由一项单组后测设计与一项单组前测-后测设计相结构构成的设计,成为修补设计的基本模式8 修补设计 分层样本前测后测设计 建立在两个同样的单组前测-后测设计(X-O-XX-O-X)基础上的一种修补设计8 修补设计 分层样本前测后测设计 进一步控制年龄或成熟因素对实验内部效度的影响 变式:将分隔样本前测-后测设计中的一个组,
36、变换为类似一种时间系列设计的形式,使整个设计模式与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相似8 修补设计 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减少因控制被试选择的偏差而采用的前测可能引起的额外效应,注意避免使用高敏感度的前测 尽可能控制好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8 修补设计 修补设计的应用 例如:在一所大学里,根据培养计划,要对刚入校的全体一年级新生(20002000人)进行一次为期3030天且内容相同的军训(即实验处理X X)因为只能以院或系为单位进行军训,且各院或系大的新生人数不等,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完全相同,条件不允许研究者随机分配等组同时进行训练 研究者只能采用分隔样本前测后测的修补设计本章要点黄一宁.实验心理学:原理
37、、设计与数据处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金志城.心理实验设计.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坎特威茨,罗迪格,埃尔姆斯.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3Myers A,Hansen C.Experimental psychology.6th ed.Australia:Thomson&Wadsworth,20054史密斯,戴维斯.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78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周谦.心理科学方法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推荐阅读本章结束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