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6534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五讲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概述二、财政政策的类型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第一节、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一、财政政策概述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的历史发展1 1、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然经济条件下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理财家早已提出的“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

2、等颇有见地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 一、财政政策概述2 2、经济大萧条时期及以后、经济大萧条时期及以后 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的罗斯福“新政”,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回升。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在新中国的运用1 1、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 国家财政基本上服从于是一个国民收入的统配计划,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采取直接调节的形式,内容单一。一、财政政策概述2 2、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间接地调节经济的运行,财政政策的内容、手段和目标更加丰富,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更显重要,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操作的难度也加大了。财

3、政政策的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各级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关键作用。一、财政政策概述一、财政政策概述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前:中央政府处于财政政策制定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两者利益冲突及矛盾较小。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不仅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也是一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者的利益冲突及矛盾加大,导致政策效果不能达到最优。受政策作用范围和作用强

4、度的制约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要求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并且取决于民众的偏好与政府的 行为一、财政政策概述 制约因素: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财政政策的一般政策目标:一、国家预算概述经济的适度增长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收入的合理分配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1 1、税收税收 税收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税收调节作用的体现税收调节作用的体现 :确定宏观税率(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确定税负的分配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 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3 3、政府公共投资、政

5、府公共投资 SW1E1E2U1U20V1V2X基础产业投资基础产业投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显示图显示图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4 4、国债国债 国债调节作用的体现国债调节作用的体现 :“排挤效应”“货币效应”“收入效应”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乘数国民收入的绝对公式为:Y=C+I+G式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中,C=Ca+bYd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乘数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手段乘数税收乘数:bTY1b-bGY11购买性支出乘数:bbTYr1转移性支出乘数:1111bbbGYTY平衡预算乘数:一、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的传导

6、机制主要媒介体:货币供给、收入分配、价格 以货币供给为例:比如当实行赤字财政的时候,不论是增支还是减税,也不论是采取货币化融资还是采取债务化融资,首先都是扩大货币的供给量,而后才能达到扩大总需求的目的。二、财政政策的类型按经济社会活动的两个侧面划分:1、需求侧财政政策2、供给侧财政政策代表: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代表:供给学派 里根政府二、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一)(一)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年以前的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6年以前的一段时间,财政政策和货

7、币政策之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组合。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将国民经济导入良性发展,从1993年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双紧”政策。(二)(二)1998年以后的财政政策年以后的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1、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2005年转为稳健财政政策3、2009年重新启动积极财政政策1、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政策背景: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并迅速席卷周边国家和地区,使得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步伐明显放缓。我国从1998年开始,外贸出口额增长明显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态势,国内消费需求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

8、长趋缓,结构性矛盾凸显,通货紧缩趋势显现,GDP增长率由1996年的9.6%、1997年的8.8%,1998年上半年下滑为7%,伴随经济增速放缓的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下降。种种情况表明,如果政府再不主动出击改变这一系列不利局面,此前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大好成果可能会付诸东流。1、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可行性:国债发行仍有较大空间 财政赤字的风险不大 1994年分税制改革全社会可动员的资金潜力较大1、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要点:积极财政政策是以

9、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增发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的主要措施,也是启动措施,增发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惯用的减税政策,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优化支出结构,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提高公教人员工资等公共需要实行“紧中有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与松中有紧的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保证 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2)加快基础实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1)加大基本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增长(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就业和再就业机制,提高

10、城 镇居民收入水平(6)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7)大力刺激消费、鼓励出口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2、2005年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年转为稳健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政策背景:进入2004年伊始,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和信贷扩张引发了经济过热的迹象。2、2005年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年转为稳健财政政策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政策背景:进入2004年伊始,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和信贷扩张引发了经济过热的迹象。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增加积极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推动深化改革

1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在政策操作上,突出主要政策目标,兼顾协同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基本经验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基本经验(3)不论扩张政策还是紧缩政策以及政策转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审慎操作,实行渐进式“微调”,防止扩张或紧缩过度,切忌急转弯引致大起大落,即目标要明确,步骤和方法要稳妥。(1)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转型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政治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并及时转换政策目标。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是财政政策实现扩张效应又避免扩张过度的重要条件。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基本经验我国财政政

12、策实施及政策转型的基本经验(4)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展性财政政策,而不是实行减税政策,现在看来,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三、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政策的实践(一)货币政策简介(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三)不同的政策组合(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13、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1 1、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发放的贷款 2 2、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 3 3、利率利率 4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5 5、贴现政策贴现政策 从从总量调节总量调节出发可把货币政策分为出发可把货币政策分为膨胀性膨胀性、紧缩性紧缩性和和中性中性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14、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不同,而且这种作用不可相互替代,主要体现在:(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双紧”政策)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双松”政策)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 当我们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时,不能只看到需求的一面,还要兼顾供给的一面。采取紧的政策措施在压缩需求方面可以迅速奏效,而采取松的政策措施在增加供给方面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见效。需要注意

15、的是:需要注意的是: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的效力1.0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货币政策的效力2.0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认识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执行时滞效果时滞效果时滞内在时滞内在时滞外在时滞外在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内在时滞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

16、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内在时滞的决定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外在时滞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包括: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的比较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内在时滞:两者大体一致外在时滞:决策时滞:财政政策更长执行时滞:财政政策更长效果时滞:货币政策更长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陈共-财政学(9版)-第15讲(第十七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