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5782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医科中医科 郑郑 岚岚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何谓阴阳?)基本概念(何谓阴阳?) 特征特征 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 可概括自然变化的规律可概括自然变化的规律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辩证法。阴阳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辩证法。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特性 事事 物物 现现

2、 象象 动动 态态 阳阳 日日 天天 火火 昼昼 春夏春夏 温热温热 亮亮 动动 功能功能 上升上升 向外向外 兴奋兴奋 亢进亢进 阴阴 月月 地地 水水 夜夜 秋冬秋冬 寒冷寒冷 暗暗 静静 物质物质 下降下降 向内向内 抑制抑制 衰退衰退 阴阳可概括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阴阳可概括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内经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 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 府也。”府也。” 易经易经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即阴阳两仪即阴阳

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交感相错交感相错 对立制约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消长和平衡消长和平衡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的交感相错 阴阳抱合而生,太阴阳抱合而生,太 极生两仪,开天辟极生两仪,开天辟 地。地。 阴阳交泰,“泰”阴阳交泰,“泰” 即是健康、常态、即是健康、常态、 平衡、发展。平衡、发展。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根于阴,阴根于 阳”。阳”。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

4、关系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物极必反。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交感相错交感相错 对立制约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消长和平衡消长和平衡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明组织结构:阐明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分阴阳五脏六腑分阴阳 概括生理功能:概括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 指导疾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阴阳。 指导疾病治疗:指导疾病治疗:损其

5、有余、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释组织结构阐释组织结构 阳阳 男男 上上 体表体表 六腑六腑 胆胆 小肠小肠 胃胃 大肠大肠 膀胱膀胱 背背 皮肤皮肤 阴阴 女女 下下 体内体内 五脏五脏 肝肝 心心 脾脾 肺肺 肾肾 腹腹 筋骨筋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明组织结构:阐明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分阴阳五脏六腑分阴阳 概括生理功能:概括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 指导疾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善诊者,察色

6、按脉,先别 阴阳。阴阳。 指导疾病治疗:指导疾病治疗: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 偏衰:阳虚偏衰:阳虚 阴虚阴虚 偏胜:阳亢偏胜:阳亢 阴盛阴盛 互损:阳损及阴互损: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阴损及阳 转化:重阳必阴转化:重阳必阴 重阴必阳重阴必阳 热极生寒热极生寒 寒极生热寒极生热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疾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 实实 证证 热热 寒寒 寒寒热热夹杂夹杂 阳 阴 阴 阴 阳 阳 阳盛阳盛 阴盛阴盛 阳亢阴盛阳亢阴盛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疾

7、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 虚虚 证证 阳 阳 阳 阴 阴 阴 热热 寒寒 寒寒热热夹杂夹杂 阴虚阴虚 阳虚阳虚 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疾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 虚虚 实实 夹夹 杂杂 阳阳 盛盛 阴阴 虚虚 阳阳 虚虚 阴阴 盛盛 热热 寒寒 阳 阳 阴 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明组织结构:阐明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分阴阳五脏六腑分阴阳 概括生理功能:概括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说明病理变化:说明病理变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偏胜、偏衰、互损、转化 指导疾病诊断:指导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善

8、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阴阳。 指导疾病治疗:指导疾病治疗: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疾病治疗指导疾病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平衡阴阳,平则成,损确定治疗原则:平衡阴阳,平则成,损 其有余,补其不足。其有余,补其不足。 归纳药物、方剂的属性:寒、热、温、归纳药物、方剂的属性:寒、热、温、 凉、补、泻。凉、补、泻。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及与之相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及与之相 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起源于朴素的、原始的唯物论)(起源于朴素的、原始的唯物论) 五行的

9、特征五行的特征 事物的五行归类事物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的特征五行的特征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木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 -木木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木木- -土土- -水水- -火火- -金金- -木木 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相克的关系

10、五行生克无常胜五行生克无常胜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 五脏相互关系五脏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五行归类五行归类 自然界自然界 五五 行行 人体人体 五五 音音 五五 时时 五五 味味 五五 色色 五五 化化 五五 气气 五五 方方 五五 季季 五五 脏脏 五五 腑腑 五五 官官 五五 体体 五五 志志 五五 液液 五五 声声 角角 平平 旦旦 酸酸 青青 生生 风风 东东 春春 木木 肝肝 胆胆 目目 筋筋 怒怒 泪泪 呼呼 徵徵

11、日日 中中 苦苦 赤赤 长长 暑暑 南南 夏夏 火火 心心 小小 肠肠 舌舌 脉脉 喜喜 汗汗 笑笑 宫宫 日日 西西 甘甘 黄黄 化化 湿湿 中中 长长 夏夏 土土 脾脾 胃胃 口口 肉肉 思思 涎涎 歌歌 商商 日日 入入 辛辛 白白 收收 燥燥 西西 秋秋 金金 肺肺 大大 肠肠 鼻鼻 皮皮 悲悲 涕涕 哭哭 羽羽 夜夜 半半 咸咸 黑黑 藏藏 寒寒 北北 冬冬 水水 肾肾 膀膀 胱胱 耳耳 骨骨 恐恐 唾唾 呻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五脏生理特性 五脏相互关系五脏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

12、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木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 -木木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木木- -土土- -水水- -火火- -金金- -木木 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生克无常胜五行生克无常胜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 五脏相互关系五脏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相生关系:相生关系: 母病及子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肾阴虚

13、 子病犯母子病犯母心肝血虚、心肝火旺心肝血虚、心肝火旺 相克关系:相克关系: 相乘:相克太过(以强欺弱)相乘:相克太过(以强欺弱) 土虚木乘、肝脾不和土虚木乘、肝脾不和 相侮:反克为病(逆向相克)相侮:反克为病(逆向相克) 木火刑金、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 五脏相互关系五脏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断疾病 心火:口苦、面赤心火:口苦、面赤 肝风:抽筋肝风:抽筋、中风中风、面青面青 肺燥:咳嗽肺燥:咳嗽、失音失

14、音 肾寒:水肿肾寒:水肿、畏寒畏寒 脾湿:黄疸脾湿:黄疸、浮肿浮肿、泄泻泄泻 指导分析症状、辨证:指导分析症状、辨证: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解释生理现象:五脏生理特性 五脏相互关系五脏相互关系 解释病理传变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指导诊断疾病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指导临床治疗指导临床治疗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先当实脾”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先当实脾” 确定治则与治法确定治则与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制定治则、治法:根据相生规律制定治则、治法: 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 金水相生、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益火补土 实则泻其子:肝旺泻心、肾实泻肝实则泻其子:肝旺泻心、肾实泻肝 根据相克规律制定治则、治法:根据相克规律制定治则、治法: 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泻南补北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阴阳五行20180305(英法班).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