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课前趣味时光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八个八个“经量经量”各有什么作用?各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前两个种人物形象。前两个“经量经量”,揭示了,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三、四两个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经量”刻画了臣僚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五、六两个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经量”揭露了太守揭露了太守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
2、“经量经量”是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A 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B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意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提问方式提问方式1.1.试简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试简析人物形象的特点。2.2.诗中的诗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3.3.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象?这一形象
3、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结合全词分析。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解题步骤解题步骤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
5、子,在敬亭山之上,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众鸟”与与“孤云孤云”,清高自,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表现的不是本诗表现的 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
6、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众鸟之众鸟之“高飞高飞”与孤云的与孤云的“独去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有情”,愈是,愈是表现出人的表现出人的“无情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岸倔强的性格。陆游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
7、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诗歌描写了一个诗歌描写了一个矢志报国却被闲置不用矢志报国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诗中以“万里万里”“”“匹匹马马”来表现作者
8、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来表现作者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场;以“关河梦断关河梦断”“”“泪空流泪空流”写出自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身老沧州州”,但仍,但仍“心在天山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自己壮志未酬、报表达了作者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国无门的感慨。玉阶怨玉阶怨 谢眺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3 3分)分)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身份特征)(身份特征)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点明意义)(点明意义)典题示例(一)典题示例(一)鹧鸪天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
10、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频倚阑干不自由。(注:注:“代人赋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内心充满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内心充满“离恨离恨”的思妇形象的思妇形象 。她她“眼底眼底”充满了充满了“离恨离恨”,心中肝肠寸断,明知视线,心中肝肠寸断,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离恨之深、又
11、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相思之切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思妇的无限悲伤也表达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思妇的无限悲伤也表达了作者对思妇的深切同情。了作者对思妇的深切同情。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4分)分)课堂演练(一)课堂演练(一)野步野步 宋宋周密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野步 清清赵翼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最是秋风管闲事
12、,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 4分)分)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悠然漫步于郊悠然漫步于郊野野,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隐逸者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隐逸者的形象;第二首诗给的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倚杖在近郊漫步倚杖在近郊漫步,在阵阵秋寒中在阵阵秋寒中带着老之将至的怅愁的老者带着老之将至的怅愁的老者形象。形象。课堂演练(二)课堂演练(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7分)分)鹧鸪天鹧鸪天 陆游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家住
13、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行穿竹,卷罢黄庭卷罢黄庭卧看山。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老却英雄似等闲!【注注】写该词时陆游写该词时陆游42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玉瀣(被迫隐居。玉瀣(xixi):美酒。黄庭:即):美酒。黄庭:即黄庭经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家的经典著作。(1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一形象寄寓
14、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课后演练课后演练(1 1)是一个表面)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不平的的隐士隐士(或:(或:落寞英雄落寞英雄)形象。形象。(2 2)抒情主人公隐居)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苍烟落照”之间,丝之间,丝毫不理毫不理“尘事尘事”,终日与美酒、,终日与美酒、黄庭经黄庭经相相伴,以及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15、。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课后演练课后演练1、抓住咏物诗的特点进行分析、抓住咏物诗的特点进行分析2、抓住所描写的事物的相关语言进行分析、抓住所描写的事物的相关语言进行分析(2012(2012天津卷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野菊宋杨万里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况随流俗作重阳。政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糗粮:干粮。
16、首句典出屈原离骚离骚“夕餐秋菊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落英”句。政:通句。政:通“正正”。【诗意助读诗意助读】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虽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虽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因为它还
17、媚求陶渊明的赏识。【问题问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2分分)【审题推断审题推断】细读本诗及题干,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细读本诗及题干,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结论。推断出的结论。【信息信息1 1】题目题目“野菊野菊”。推论:推论:“野菊野菊”是诗歌的主要形象,是作者言志的所托之物。是诗歌的主要形象,是作者言志的所托之物。【信息信息2 2】“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推论:推论:野菊野菊”品性高洁,不因外部环境改变而改变。品性高洁,不因外部环境改变而改变。【解题指导解题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从题目可以
18、看出,这是一首咏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诗,物象就是野菊。物诗,物象就是野菊。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是集中描写野菊生长是集中描写野菊生长环境的特点,其重点是环境的特点,其重点是“幽色幽色”和和“妙香妙香”。再现画面时既要。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义。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托
19、物言志,野菊挖掘其深层含义。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品格。从全诗看,的高洁的品格。从全诗看,“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光”运用对比手法,将野菊的高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更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将野菊的高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更突出了野菊的本质特征。了野菊的本质特征。请你组织答案:请你组织答案:_【规范答案规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
20、洁。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得失反思:得失反思:要明确古典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是作品中言志的要明确古典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是作品中言志的所托之物,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点,展开联想,联系人类社会,所托之物,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点,展开联想,联系人类社会,去挖掘其象征意义。去挖掘其象征意义。【点击考场点击考场】高考专家如是说:高考专家如是说:鉴赏诗歌的形象,不能浮于表面,要准鉴赏诗歌的形象,不能浮于表面,要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否挖掘形象的典型意义是区分考生鉴赏解形象的典
21、型意义。能否挖掘形象的典型意义是区分考生鉴赏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此诗形象很明确,但其典型意义需要深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此诗形象很明确,但其典型意义需要深入挖掘。此题即是由此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入挖掘。此题即是由此考查考生这方面的能力。鉴赏事物形象四关键鉴赏事物形象四关键 1.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民族
22、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的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赏析杨万里的野菊野菊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中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传统诗歌中的特定意象“菊菊”的特定意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义和文化内涵。2.2.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1)(1)关注时令色彩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
23、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如杨万里的杨万里的野菊野菊中中“重阳重阳”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一词就点明了是在秋天,野菊生活的环境是肃
24、杀、萧瑟的。菊生活的环境是肃杀、萧瑟的。(2)(2)关注冷暖色调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郁和愁绪。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催发。”开头三句道出时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
25、寒蝉寒蝉”,衬托着,衬托着“凄切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更何况是一别可能成永别的恋人呢?“都门都门”三句,写离别时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的心情。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留恋”片刻,怎奈片刻,怎奈“兰舟催发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矛盾至极。3 3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26、。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杨万里的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杨万里的野菊野菊就运用托就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物言志的方法塑造了一个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4.4.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
27、。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以下关键点入手: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以下关键点入手:【答题步骤答题步骤】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江渡江(明明)张弼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诗意助读诗意助读】徘徊在长江
28、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阳易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阳易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一路向北,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的风尘。旧日里一起游
29、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都不知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离,都不知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问题问题】指出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吟对沙鸥一怆神”中中“沙鸥沙鸥”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答:答:_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 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本题题干已明确诗中的物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本题题干已明确诗中的物象是象是“沙鸥沙鸥”。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结合全诗看,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现在打算回归家乡,可结合全诗看,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现在打算回归家乡,可是
30、到渡口打听才知道,江水高涨客船不敢出行,这样的情是到渡口打听才知道,江水高涨客船不敢出行,这样的情景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多年在外奔波忙碌,景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多年在外奔波忙碌,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而且还四散飘零。水天空阔,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而且还四散飘零。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只有对着沙鸥黯然神伤。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只有对着沙鸥黯然神伤。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义。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义。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
31、感的物象。到处飞翔无处定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物象。到处飞翔无处定居的沙鸥就是居无定所的作者的象征。诗歌抒发的是居的沙鸥就是居无定所的作者的象征。诗歌抒发的是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抒发离别的感慨和愁绪。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抒发离别的感慨和愁绪。第四步:根据要求整合答案。第四步:根据要求整合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1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2 2)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3 3)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如何分析诗
32、歌的意境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一、高考题组一、高考题组1.(20121.(2012江苏卷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梦江南温庭筠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1)词中词中“恨极在天涯恨极在天涯”的的“恨恨”是指什么?是指什么?(2)(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33、?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3)(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解析解析】首先要能读出这是一首闺怨词。由首先要能读出这是一首闺怨词。由“恨恨极在天涯极在天涯”可以看出,这里是因为思念之人远在可以看出,这里是因为思念之人远在天涯而恨。这天涯而恨。这“恨恨”是思妇的离愁别恨,是爱极是思妇的离愁别恨,是爱极而生的恨,这而生的恨,这“恨恨”字包含了深深的爱和思念而字包含了深深的爱和思念而不得见的惆怅。不得见的惆怅。答案: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
34、人公形象?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答:答:_【解析解析】这两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这两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我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我”眼前的花吹落。眼前的花吹落。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的无情与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的无情与“千万恨千万恨”“”“心里事心里事”的有情相衬,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可见主人公是的有情相衬,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可见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形象。一个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形象。答案: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对月怀远,月却不解月却
35、不解;临水看花临水看花,花花自飘零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人公形象。(3)(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答:答:_【解析解析】结句写景,意为结句写景,意为“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曳横斜”,思妇在百无聊赖之中,再凝望碧蓝的夜空,思妇在百无聊赖之中,再凝望碧蓝的夜空,皎皎月光之下,白云缭绕。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在一点皎皎月光之下,白云缭绕。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在一点点地、缓缓地斜移,似动非动似的。这里借景物的描写点地、缓缓地斜移,似动非动似的。这里借景物的描写将对远人的
36、思念和心绪的不宁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对远人的思念和心绪的不宁表现得淋漓尽致。答案: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2)(2)题。题。琅玡溪琅玡溪 宋欧阳修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37、。槎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槎(ch)(ch):这里指拼扎而: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成的简易木桥。(1)(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的情感?(2)(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1)(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样的情感?答:答: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在鉴赏本诗过程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
38、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本诗就是属于抒情类的。如果能看到要么表达托物之志。本诗就是属于抒情类的。如果能看到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正确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
39、作用。切忌不去透彻地理解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切忌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作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文本,只片面地去作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被贬被贬”就联想到就联想到“伤感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误,从而造成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误解。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理解文本最重要的能力。解。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理解文本最重要的能力。答案: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
40、情怀。(2)(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答:答:_【解析解析】“不知溪源来远近不知溪源来远近”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一句,眼前幽静的溪水为实写,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写,而形成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并不知道,本句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玡溪不断壮大,一路然地联想到山深之处,春雪消融,琅玡溪不断壮大,一路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远行,一路欢歌,此为虚写。“但见流出山中花但见流出山中花”一句,一句,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花随溪水流出是实写,而本句又让人自然而然地联
41、想到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此两句山深之处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景象,此为虚写。此两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地写出了琅玡溪的诱人景色。色。答案: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