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3872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3.1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P31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P334、内容 P33出发点: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动力:发展依靠

2、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归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5、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P33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重要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2、必要性 P34时代需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国情

3、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P35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措施: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P35原因:

4、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措施: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P36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措施: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5、共生的现代化。(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P37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措施: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P38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措施: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

6、前进。4、关系及要求 P38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求: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5、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P386、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7、,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国内双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也绝非“自我封闭”。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1、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P392、原因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P

8、39重要性: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P39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经济体系。3、主要内容、组成 P39-40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创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分配)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协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绿色)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

9、面开放体系;(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总体要求: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P40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P40目标: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措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

10、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目标: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P41(2)措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P41(3)乡村振兴战略: P41-42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

11、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4)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P42措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3、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P42-43目标: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措施: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

12、、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要求: P43总之,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经济发展方式(1)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2)途径和方法:从总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总供给方面看,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13、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3)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6、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使用工具创造的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都是直接围绕“人”的,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以钱生钱的

14、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新的价值,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虚拟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等。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发展过度会带来经济泡沫。虚拟经济是围绕“钱”的,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1)为什么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2)怎么样发展实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5、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供给方面即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需求侧需求方面即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支持是什么?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目的:满足需求、美好生活主攻方向: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政策支持:市场机制+宏观调控。 简政放权+放开准入。 税费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财政支持+鼓励创新 金融改革+降低融资成本。要处理好的关系:(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社会资本+非公有制经济作用(2)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稳中求进,可持续发展 (3)

16、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减少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加法(扩大有效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创新发展)(4)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为什么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利于实现新发展理念,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有利于改善供给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供求平衡。有利于创造新供给,增加新需求,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怎么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

17、,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8、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其他措施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注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快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系。通过健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机制,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绿色消费等方式,多措并举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

18、关系,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1.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分析材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意义【答题模板】(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

19、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及要求【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意义【答题模板】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20、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21、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分析材料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及其解决的主要问题【答题要素】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其解决的主要问题【答题模板】(1)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2)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5)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4.设问模式:如何推动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答

22、题要素】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市场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经济体制综述【答题模板】(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23、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7)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8)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

24、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分析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大发展新理念现代化市场体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答题模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建设创新引领,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两点)a.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

25、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单独作为答题点)。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二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经济与社会.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