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3877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文化的内涵从产生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从本质看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从范围看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从形式看从静态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这种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从性质看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文

2、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提醒 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2.全面理解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内容从文化的本质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但通过社会实践,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看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文化

3、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化与载体的关系看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3.全面理解文化的功能、为什么重视发展文化(重点背诵-非选择题-)功能具体表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

5、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终始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4.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特点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物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代价值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

6、事情,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对待(简、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实现创造性转化。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实现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7.3

7、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5.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原因要求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不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改造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的发展要求文化随之变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

8、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简、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在联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作用(重点-非选择题)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民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

9、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与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个人成长补充)发展(选)一百多年前建党精神: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精神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

10、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吧,丰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简、选)脱贫攻坚精神弘扬培育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比较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民族性多样性原因每个

11、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也要借鉴、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作用(意义)(简、选)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表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民族节日、文化遗产要求(简、选)坚定高度的文化自信,继

12、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关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内涵不同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侧重不同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

13、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实质不同量变质变意义(简、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措施(简、选)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联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

14、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文化交融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果之一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简、选)正确态度基本要求具体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1文化发展的必

15、然选择1.正确认识和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点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相同点都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全面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然性的决定因素项目具体阐释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创新

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符合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重大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

18、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具体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文化建设是总体布局之一,为其他四个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没有文化建设,其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和支撑,总体布局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才能更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奠定精神基础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基和先天优势,要把这种根基和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3.全面认识文化

19、发展主体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路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4.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基本路径具体要求(原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

20、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21、的社会主义文化。5.全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要求具体措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

22、,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6.全面理解文化自信来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原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措施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梳理哲学与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