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一)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距离的测量问题. 学习 目标 栏目 索引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 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 知识点一 基线的定义 在测量上,我们根据测量需要适当确定的线段叫做 ,一般地讲, 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 . 知识点二 有关的几个术语 (1)方位角:指以观测者为中心,从正北方向线顺时针 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形成的水平角.如图所示的1、2即 表示点A和点B的方位角.故方位角的范围是0,360). 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越高 基线 答案 答案 思考 上两图中的两个方向,用方位角应表示为 (左图), (右图). (3)视角
2、:观测者的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称作 . 30 240 视角 (2)方向角:指以观测者为中心,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 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它是方位角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如图,左图 中表示北偏东30,右图中表示南偏西60. 知识点三 解三角形应用题 解三角形应用题时,通常都要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 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求解的关 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1)解题思路 (2)基本步骤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分析:理解题意,弄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 角形); 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
3、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 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检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3)主要类型 返回 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 题型一 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 例1 海上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 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解析答案 反思与感悟 A.10 3 海里 B.10 6 3 海里 C.5 2 海里 D.5 6 海里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河的宽度,在一岸边 选定两点A,B,望对岸标记物C,测得
4、CAB30, CBA75,AB120 m,则河的宽度为_ m. 解析答案 60 解析 由题意知,ACB180307575, ABC为等腰三角形. 河宽即AB边上的高,这与AC边上的高相等, 过B作BDAC于D, 河宽BD120 sin 3060(m). 题型二 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间的距离 例2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为了准确分析战场形 势,在两个相距为 3a 2 的军事基地C和D测得蓝方两支 精锐部队分别在A处和B处,且ADB30,BDC 30,DCA60,ACB45,如图所示,求蓝方这两支精 锐部队之间的距离. 解析答案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2 如下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
5、到达),若在河岸选取相 距2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 BDA 60,那么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返回 当堂检测 1 2 3 4 1.如图,在河岸AC测量河的宽度BC,测量下列四组数据,较适宜的是 ( ) A.,c, B.b,c, C.c, D.b, 解析答案 解析 a、c均隔河,故不易测量、测量b、更合适. D 1 2 3 4 解析答案 2.一艘船上午93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且与 它相距8 2海里,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75的方向,此船的航速是( ) 海里/小时. A.
6、8( 6 2) B.8( 6 2) C.16( 6 2) D.16( 6 2) 1 2 3 4 解析答案 3.2012年10月29日,飓风“桑迪”袭击美国东部,如图,在灾区的搜 救现场,一条搜救犬从A处沿正北方向行进x m到达B处发现一个生命迹 象,然后向右转105,行进10 m到达C处发现另一生命迹象,这时它 向右转135后继续前行回到出发点,那么x_ m. 1 2 3 4 解析答案 4.我舰在岛A南偏西50相距12海里的B处发现敌舰正从 岛A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航行,若 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则速度为_海里/小时. 解析 由题可得右图. 不妨设我舰追上敌舰时在C点.
7、则AC20,BAC120,AB12, BC21222022 12 20 cos 120282,BC28, 速度v28 2 14(海里/小时). 14 课堂小结 1.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 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 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 的解. 2.解三角形应用题常见的两种情况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
8、集中在一个三角形 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 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 出其他三角形中的解,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 (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求的解. 3.测量距离问题包括两种情况 (1)测量一个可到达点到另一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 返回 (2)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之间的距离. 第一种情况实际上是已知三角形两个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问题,用正 弦定理即可解决(如图1);对于第二种情况,首先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 A,B之间的距离转化为应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边长的问题,然后把BC, AC转化为测量可到达的点与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