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46733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X 页数:255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 1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绝句生动地描绘了草堂浣花溪一带明丽和谐的春天美景。前两句粗线条勾勒描写了春 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则工笔细描,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一上一下,一忙一闲, 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早春的主要景物,又借“暖”和“欲”二字,融入作者的想象,刻画了视觉 之外的春水方生的暖意和这股暖流之下“河豚欲上”的信息。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 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景的新鲜感受。全诗明快自然,富有生活韵味。古诗教学, 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

2、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 节奏和情感。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 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 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制作“河豚生活习性”的微课。 3制作生字卡、词卡及生字动漫。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注: 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3、、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4 1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 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 预设:春晓咏柳。 3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就是描 写春天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积极性,在头脑中搜索“春天”,激 起探究古诗内容的欲望。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第一首诗是描写春天的,但是,从题目中怎么也看不出与春天有关。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

4、七个字,五个 字的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称七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 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 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 其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3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1)

5、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读古诗的情况。 (3)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指正区分,反复领读。 “鸯”是后鼻音;“崇”是翘舌音;“豚”与“村屯”的“屯”同音;“惠”下部是 “心”。 4标出停顿,把古诗读通。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指名读,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掌握生字,扫除学习障碍,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标出停顿,有节奏地读古诗, 把古诗读通,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理解古诗,感受春之美 1学习绝句。 (1)指名读古诗,想一想,这首

6、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 (2)自读古诗,再看看插图,思考:诗的前两句中有哪些景物?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你能说说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吗? 预设:温暖的阳光,秀丽的江山,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的花,嫩绿的小草。 (4)多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道: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学生填空。 什么是“迟日”?(春日。)(板书:迟日) 本册教材首次出现了注释,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们关注注释去理解有难度的词 语。 诗中不仅有美景,还有气味呢?(香)谁闻到了?怎样读这两句诗? (5)美丽的春景也吸引了小动物,读读古诗,找一找哪些小动物出来了。 预设:燕子、鸳鸯。 (6)小燕子在做什

7、么?(飞来飞去)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泥融飞燕子。”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冻的泥土也变湿软了,小燕子飞来飞去 地衔泥垒窝。 (7)勤劳的小燕子忙着垒窝,那鸳鸯在干什么呢? 预设:在沙滩上睡觉。 (8)看图,鸳鸯睡得多香甜哪!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呢? 预设:春天,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大地,照在沙滩上,沙子渐渐地变暖了,在沙滩上休息的 鸳鸯在温暖的春风中睡着了。 (9)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幅图,你会画什么? (1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6 (1)出示春江晚景图,你能感觉到这是哪个季节?(春季) (2)这幅画是惠崇画的,简介惠崇。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

8、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我们来读一读。 (3)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4)谁读懂了第一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5)春天来了,谁得到了这个讯息?(鸭)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来了,寒冰消融,水温升高,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可待地到江水 中玩耍了。 (6)除了最先感知春天的群鸭,一些植物也发生了变化。 预设:蒌蒿满地芦芽短。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 (7)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苏轼的短短的

9、几句诗就把画面中的景物都呈现出 来了。再读古诗,哪些句子是写景的?(前三句)第四句是写什么的?(作者的联想) “正是河 豚欲上时”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 建议教师 可以适时地补充课外资料帮助理解,春天的河豚由海入江产卵,逆流而上。 (8)题画诗,依画而题,苏轼通过观察,引发联想,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 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的季节。他的联想是有根据的,不是胡乱的想象。(板 书:画中画外 意境开阔) 请你朗读古诗,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9)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插图、生活实际、想象,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

10、春 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7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中在前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交流哪些生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 注意什么。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 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重点强调: 融:左下内部不是“羊”。 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鸳:上部分的右侧不是“巳”。 惠:第六笔是竖,不是竖提。 短:右边是“豆”,不是“委”。 3学生独立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展示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结

11、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抓住难点进行指导,提高书写指导 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古诗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将古诗读熟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曾几的三衢道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三衢山的道中)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

12、赠之作,闲雅清淡。著有茶山集。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 新鲜感受。 8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的同时,对诗人也要有所了解。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掌握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3)指名读,汇报生字。 溪、泛:左部都是三点水,与水有关。“溪”右边中间部分有点。 减:“减法”的“减”。 梅: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每天”的“每”。 (4)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梅、溪、泛、减”的书写。 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溪:写时注意右部是“爫”“幺”“大”,不要忽视“幺”有点。写时要紧凑。 减:

13、右边不是“成”,里面是“一”“口”。 (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读古诗,提出疑问。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 (3)作者的心情怎样? 4学生交流汇报。 5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6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板书:时令 江南五月)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感。这句诗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指

14、导朗读的时候,要注重读出意外之喜。重点指导、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 9 第一个“日”字,读得稍微长一点儿重一点儿,最后以上扬的语调,读出“晴”字中的意外之 喜。 (2)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而行。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是再,又的意思。 “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 它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行程 乘船 山路) (指导学生读这句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江南 的雨季,却遇上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

15、头以后再走山路。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么,该怎么读这两句诗呢? (3)正当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 出下面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绿阴:苍绿的树荫。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路上绿阴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而绿阴深处又传来了黄鹂的声声啼 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板书:沿途景观 绿阴不减 黄鹂啼鸣) 黄莺清脆的叫声突出了山林的寂静,绿阴、黄莺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那么,该如何读 这两句诗呢? 7朗读古诗并想象画面。 8欣赏江南景色

16、。 9学生配乐诵读古诗。 设计意图:调动多种感官,理解诗句的意思,读与悟结合,体会诗人的心情。 四、综合比较,总结全课 1将这三首古诗连着背一遍。 2比较异同: 同: 情感同。(都是表达对春的喜爱之情。) 10 异: 内容不同,作者朝代不同,景物地点不同。 3再读三首古诗,总结全课。 4布置作业。 读古诗,想象画面,为喜欢的古诗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以生为本”是本堂课的特色。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诗意有一定 的困难。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一步步的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7、、反复 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尽量避免逐字逐句 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在读上注重了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 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感受描绘的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 “动”的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熏陶,培养语感。 11 2 燕 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及飞 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生动。课 文配有插图,与本文描绘的画面是相互吻合的,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18、的内容,感受燕 子的活泼可爱。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燕子的图片、视频资料。 3制作生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燕子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1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 春天最美丽。”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来到我们身边,它正在向我们报告春天的好消息呢! 我们一起欢迎它吧! 2出示燕子图片,你能描绘一下它的外形吗? (学生交流。)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耳中听着熟悉的歌曲,眼中看着燕子的图片,

19、引起学生的关注,进入课文的学 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 12 字、不读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燕子的图片,上面是会认的字:伶、俐、翼、漾、倦、闲、散、纤、杆、痕。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 (4)汇报交流,强调: 漾:右部的上边是“羊”少尾,按

20、形声字的特点,这个字读 yn。 闲:半包围结构,中间是“木”,不是“才”。 翼:把字拆分为“羽(没钩)田共”。 散:多音字。松散(sn),散(sn)步。 杆:多音字。旗杆(n),杠杆(n)。 (5)把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 出示词语:伶俐、翼尖、荡漾、飞倦、闲散、纤细、电线杆、几痕、凑成、吹拂、赶集、 聚拢、形成、横掠、偶尔、沾了。 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6)你们真了不起,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它们藏到句子里,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把生字放在句子里读,既突出了理解课文的语文重点又强化了识

21、字教学。 出示句子: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 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借助课文中的小燕子形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采 取不同的方法交流识字,再由字到词到句,步步深入。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归纳段意。 2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13 设计意图: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读就要有所收获。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读懂课 文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交流哪些生

22、字的书写有难度,需要注意什么。 充分肯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逐个讲解生字,只挑有难度、需要注意的生字进行讲 解。 2学生汇报,强调: 聚:下部是“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不要写成“水”。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聚”“凑”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学会笔顺。 4学生独立观察“拂、形、掠”,先描红,再练写。 5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要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教师要抓住难点、易错点进行指导,提 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节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将

23、课文读熟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回顾,导入新课 1这些词语,同学们还认识吗?读一读。 伶俐、翼尖、荡漾、闲散、纤细、电线杆、凑成、吹拂、赶集、聚拢、形成、横掠、偶尔、 沾了、飞倦、几痕。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带着知识记忆走进新的学习,增添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二、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不相同的画面,你能给每个画面取什么名字? 14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逐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人看图。 (2)写了燕子的

24、什么特点?(外形)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羽毛、翅膀、尾巴。)它们都是什 么样的?(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 (3)为什么用“凑成”不用“组成”?(为了突出小燕子身形灵巧,搭配合理,样子活泼可 爱。) (4)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把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3学习第 2 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这一自然段里写了哪些景物。(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 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25、法?(比喻、拟人。) 赶集时是什么景象?课文说谁赶集?在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 更生动。) (3)配乐读本段,并想象画面。 (4)看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会怎么做呢?(由南方飞回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4学习第 3、4 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燕子在干什么?(飞行。)哪段写了小燕子的飞行?(第 3、4 自然段。) (2)同桌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小燕子在飞行中有什么姿态?(斜飞、横掠。)说明了什 么?(小燕子的轻快、敏捷。)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及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4)理解“小圆晕”。 建议教师可以通过看图帮助

26、孩子们理解。尤其是区分开“小圆晕”和“小圆 圈”的不同,体会想象“小圆晕”的美丽。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晕”是什么意思?(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 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 “轻”和小圆晕的“美”。) 15 (5)指名读第 3、4 自然段。 5学习第 5 自然段。 (1)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2)读第 5 自然段,看图。 (3)指导朗读第 5 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依托,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出感情。 三、美读段落,指导写字 1把你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

27、出来。 2通过朗读,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美丽的春景,课文中还有一些生 字呢,让我们快快把它们美美地写出来吧! 3观察生字“偶、尔、沾、倦、闲、纤、痕”,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强调: “偶、沾、倦”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写时注意左右比例要协调。 倦:人(亻)做了许多“卷”子,累了,疲倦了。写时注意右下部不是“巳”。 痕:病字旁里面是“艮”,不是“良”。 5课件演示“倦、痕”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6学生独立观察“偶、尔、沾、倦、闲、纤、痕”,先描红,再练写。 7展示学生的书写,师生评议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把握学生每次的写字量,使学

28、生的接受能力与写字指导有效结合。 四、练习背诵,总结全文 1课文把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和美丽如画的春景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课文词句优美, 让我们结合板书来尝试背诵一下第 13 自然段。(板书:活泼可爱,生机勃勃) 2小结:课文以小燕子为中心,从小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小燕子飞行时的 情形,最后写小燕子飞倦时的样子,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春天, 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结构,再次激起对小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2尝试为课文配上新的插图。 16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读书,有意识地积累优美的词句。为课文配图是再次梳

29、理文章内容, 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景。在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时,引导学 生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抓住“凑成”这个词,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在学习课文第 3、4 自 然段时,抓住“斜飞、横掠”感受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要读懂文章,必须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得灵活,学得透彻。如:在理解“赶 集”一词时,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赶集”,再想想课文中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学生通 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以热闹的感 觉。 17 3 荷 花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

30、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设计 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色的美丽,感受作者 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 语言描写景物的。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创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重点句段的课件。 2荷塘的挂图及风光图片。 3准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微课及荷花生长的动态微课。 学生

31、准备:搜集关于荷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香古色,赏荷花 1导入:同学们,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课件出示带有配图 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播放古筝曲出水莲。)大家想读吗?(齐答)你能看出这首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吗?(学生读、交流;教师板书:荷花。) 2(课件出示荷花国画的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你对荷花了解多少 呢? 3 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搜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生汇报。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 蓬、莲子”分别是什么。) 4小结:看

32、来,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上网查找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 18 5过渡: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 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荷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出示微课:配图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国画的选配再加上 民族音乐的协调配合,从声音、图像、文字等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 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检查预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适时鼓励评价:课前应 该认真预习!熟读课文也是一种

33、非常好的预习方法。) 2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美 美地读一读吧!(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小组成员轮流指读、正音。注意读准“花瓣儿、花骨朵儿”的儿化音。 (2)选择重点字识记:“蓬”在“莲蓬”一词中读轻声;“胀”是翘舌音。区别形近字: “姿”和“资”,“佛”和“拂”,“蹈”和“稻”。 (3)强调“蓬”的写法,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课件演示“蓬”的书写。) (4)教师选择 12 个生字范写,学生练写。教师把字写得好、坐姿正确的学生照片展示在 大屏幕上,增强榜样的力量。 (5)在合作探

34、究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自然段中不理解的词语,如: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清香:清淡的香味。 饱胀:形容饱满。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4激趣竞赛读:同学们对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很好,把这些字词放回课文中,同学们是 不是能读得更流畅、更生动呢?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 设计意图: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因此,在初学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 通课文,带着要求读文,边读文边思考,读透课文,从

35、而在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能够对课 19 文感悟、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过渡: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 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是有思路可循的。我们阅读欣赏文 章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观赏荷花的呢?又是怎样描写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 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 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3小结:

36、文章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 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4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 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划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学会概括文章内容是需要引导的, 这里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带着两个问题读文,实则是引导学生把握思路、理清脉络, 这是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明确了下节课的目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询问家长、老师,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古代咏荷的名句

37、。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引领和熏陶,通过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文 化积淀将会更加厚重。通过将古诗文对荷花的描写与本文对荷花的描写进行对比,感受课文中 学生可以描述的荷花之美。 第二课时 一、激活表象,欣赏美 1复习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荷花、清香、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本领、仿佛、舞蹈、停 止、随风、飘动。 20 2回顾欣赏: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运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将学生带入一个 美好的意境之中。此时此刻,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挖掘了孩子们内心

38、深处的审美情感。 二、品读课文,领悟美 1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 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 2、3 自然段。 (1)过渡: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 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荷

39、花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第 2、3 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 组内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给同学听。 (2)学生自读、批注,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 (4)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 来比喻呢?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请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活的画?抓住荷花的“颜色 美(碧绿、嫩黄色的小莲蓬、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理解一 池荷花

40、美得像一幅活的画。(配合学生的答案多媒体出示不同形态的荷花的图片。) 再读第 2 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 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静态美。)(出示荷花生长的动态微 课。) 课件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1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吗?(刚开的、全开的、将开 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并做出动作。

41、) 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吗? 朗读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读好“才”“全”“还是”,从这三个词语中,去感受荷 花初绽、绽放、花苞这三种不同姿态的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B抓住“冒”字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冒”字在语句中的意思。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称为“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 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E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

42、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 得更美了。 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会动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 吧!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5)学习第 3 自然段。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 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引读:荷叶挨挨挤挤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各具姿态,有的_, 有的_,有的_。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出来呢? 请同学们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

43、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 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加上一些动作,看看 哪一个小组的学习效率最高。 22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学习第 4、5 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什么感受呢?一起朗读 第 4、5 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 么?(板书:想到“我”仿佛成了翩翩起舞的荷花。) (3)作者之所以会有这些想象,是因为荷花太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 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

44、让我们一块儿在第 4、5 自然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荷花的娇艳。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让 心随着作者的心一起快乐,让情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关注了语言的训 练,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品读表达,升华美 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小结写作方法:作者从荷 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姿态的描写 更是惟妙惟肖。) 2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我们

45、再一次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 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展示千姿百态的荷花 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 3品读诗文,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并赞美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文 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 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句,学生速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对

46、课文的写法的探究思考,有利于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得法”。 23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有关荷花的诗文。 2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 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么?还有哪些你喜 欢的小动物会来和你交谈? (2)模仿课文第 2 自然段,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 练笔前布置学生观察喜欢的植物的作业,了解其形、色、味等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仿 照课文用上三个“有的”,以及富有动感的词语,进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设计意图:搜集、背诵是一种加深学生文

47、化积淀的有效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 外更广阔的天地。“小练笔”给爱写作的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平台,使读和写有机结合,给学生 想象、发挥的空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教师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 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 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在学生们充分理解的基 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24 4* 昆虫备忘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作 者一直琢磨它

48、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独 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蚂 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非常 惹人讨厌。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 也认得了。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 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 体。教师以问题

49、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 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生字卡、词卡。 3.制作昆虫头饰。 学生准备:搜集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昆虫图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5 1.质疑: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预设:课文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样子、习性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