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

上传人(卖家):meimeiwenku 文档编号:468407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学城一中高21级高二(上)语文定时练习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现代散文一方面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另一方面却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在此,我们要认真思考散文的振兴之道。当代散文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中国古代散文从上古延续到晚清,是一座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的文化宝库。那么,我国古典散文中有哪些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弘扬呢?首先,散文须有“情”。真情,是散文的灵魂,奠定了中国散文古典美的基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代很多散文名篇,能流传千载,首要在于为文者有真情实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

2、志等作品无不是以情动人的散文精品。莫言曾说:“关于散文的写法,说法很多,如果让我说,那就是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觉。有真乃大,有真乃美。”然而,现在很多散文没有感情。一些作家愿意炫技,但就是羞于谈“情”说“爱”。散文相对于其他文学门类,距离作者的本心最近,是人生境界的展示,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与审美情趣的呈现,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与潜心追求。散文要有真情实感,但是有真情实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散文。有两点应注意:其一,这种感情应该是健康积极的;其二,感情的表达,一定要内敛、节制、含蓄、引而不发,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次,散文须有“识”。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散文须有识,就是散文要

3、有责任担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中国散文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以载道”乃散文之本。可以说,中国散文形成之初,就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自觉承担了较重大的社会责任。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国语中的文章,讨论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曹丕在典论论文概括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散文要有开阔的胸怀、卓越的见识。作家对社会、对人类、对一切事物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明晰的、积极的价值观,他的作品不会有思想的力量,而没有思想的散文是速朽的。最后,散文须有“学”。散文有学,指的是有文学素养和文学底蕴。散文被称作“美文”,应该是美的,这种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美是散文美

4、的重要标志。古代文人特别重视语言,古典诗词和散文都有炼字的传统,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人反对雕琢文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过度的雕章琢句甚至以词害意,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必须重视语言。散文的语言应该是美的。但这种美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语言的有效运用营造出美的意境。同时散文的语言又要明白晓畅。韩愈说过:“文从字顺各识职。”现在不少散文的语言,要不苍白无味,要不雍容华丽,要不佶屈聱牙。我们提倡有难度的散文写作,这种“难度”体现为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但绝不要制造“有难度的阅读”。散文写作,光有漂亮的外衣还不行,还要有内在的品质。古人说:“腹有诗书

5、气自华。”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就算写得再好,也是苍白空洞的。当今散文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有文化底蕴。很多作品,技巧娴熟,表达细腻,但缺少思想底蕴。我们需要一批有学者底蕴的作家,来改变目前散文创作中“善于表达却无可表达”的窘境。(摘编自徐可呼唤散文的古典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散文写作队伍空前庞大导致没有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因此有必要思考散文振兴之道。B.中国散文历史悠久,作家只有回归传统,重现中华散文的古典美,才能振兴当代散文。C.散文创作的基本准则是情感表达要内敛含蓄,这让性格内向的作家更易创作出优秀作品。D.受“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在散

6、文创作过程中,许多作者会自觉地融入积极的价值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论述了向古典散文学习的三个方面。B.文章引用莫言的观点,是为了否定当下一些作家愿意炫技,却不能表露真情的创作行为。C.文章以左传国语等著作讨论“国计民生”为例,论证了散文写作应有责任担当。D.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在强调应重视语言美的同时,也指出不应过度雕琢,具有辨证色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散文更能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为更好了解一个作家,首先要阅读其散文作品。B.过秦论能流传至今,原因之一是它直指秦朝灭亡

7、的深刻原因,并能为历代提供借鉴。C.如果一篇散文有优美的语言,且营造了美的意境,那么它就可能被判定为是优秀的作品。D.对于有志于改变散文创作现状的作家而言,应当努力丰厚学识,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节选自苏洵六国论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

8、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

9、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

10、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1、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家,史记五种体例之一,一般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B.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C. 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后统称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D. 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的“山东”就是这个意思。1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洵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是对北宋统治者“以贿求和”的妥协政策予以讽谏。B. 苏辙在文章开篇便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相继被秦灭亡,是因为他们“不知天下之势”。C. 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

12、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导致六国先后灭亡。D. 两文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外部威胁的形势下借古讽今发表议论的,都表达了积极抗战的主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15题。昭 君李咸用古帝修文德,蛮夷莫敢侵。不知桃李貌,能转虎狼心。日暮边风急,程遥碛雪深。千秋青冢骨,留怨在胡琴。【注】李咸用,晚唐诗人。碛,沙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篇写古代帝王修治礼乐教化,这是令周边少数民族不敢入侵的原因。B.三、四句不仅盛赞了昭君的美貌,更指出了和亲的重要意义在于稳定边疆。C.作者借助傍晚猛烈的狂风和沙漠深深的积雪,来极力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D.尾句借音乐传递怨恨,与“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异曲同工。15.同是咏叹昭君,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所表达的情感和本诗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科学城一中高21级高二(上)语文定时练习答卷试题12310111214答案13.文言文翻译(1) 译:(2)译: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21日语文定时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meimeiwenk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