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讲v杨氏有国为时太短,故未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隋代文学。唐代则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且在文学上成为最辉煌的时代。v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唐五代十国宋(581)(618)(907)(960)(总379年)v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v唐代近三百年间,以儒学为主,对佛、道思想兼收并蓄。它们对于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v诗歌、散文、小说(传奇)、词等文学都得到全面的发展。v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把文体文风改革与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散体文终于取代骈文占据文坛,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v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和杂史杂传的基
2、础上,诞生了传奇小说传奇小说;v佛教的传播,出现了俗讲俗讲和和变文变文;v燕乐的盛行,燕饮歌吹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式词词。v唐代文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的产物。唐诗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是难以模仿,无法代替的,在唐代完成的律诗,成了我国后来诗歌发展的主要体式,李白、杜甫几乎成了我国诗歌的代名词;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为后来宋代的作家所发扬,深远的影响着我国后来散文的发展;唐传奇使我国的文言小说走向成熟,也在人情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上影响着宋代的话本小说;晚唐五代词的成就,则是词这种重要文体在以后得以发展的很好的开端。(635?一一684?),字观光,骛州义乌字观
3、光,骛州义乌(今浙江今浙江义乌县义乌县)人。曾供职道王府,人。曾供职道王府,高宗时由长安主簿入朝为高宗时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被诬下狱,获释侍御史,被诬下狱,获释后任临海丞,因不得志而后任临海丞,因不得志而弃宫。睿宗光宅元年弃宫。睿宗光宅元年(684),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并撰写并撰写代李敬业传檄天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下文,徐敬业兵败后,徐敬业兵败后,不知所终。骆宾王亦不知所终。骆宾王亦“初初唐四杰唐四杰”之一,以七言歌之一,以七言歌行闻名,亦多五律、骈文行闻名,亦多五律、骈文之作。有之作。有骆临海集骆临海集。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
4、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v此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因多次上书言事,触忤皇后武则天,以贪赃罪下狱。v诗人借咏蝉寄托自己清白无辜却无法辩白的忧愤。名为咏蝉,实则处处切合自己的身世遭遇,物我融合,寄托遥深。v以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心情。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富豪之家,早年有慕侠之心,怀济世之志,睿宗文明年间进士,授麟台正字、右拾遗。直言敢谏,所陈
5、多切中时弊。先后两次从军边塞,谏言不但不被执政者采纳,反而屡遭打击。圣历元年(698),以父老辞官隐居。长安二年(702),为武三思指使的射洪县令段简诬陷,冤死于狱中。陈子昂为文反对齐梁的颓靡诗风,倡导“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在初唐诗歌革新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诗作基本反映了自己的诗歌主张,题材宽广丰富,风格刚健质朴。有陈伯玉集。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v感遇是陈子昂的一组咏怀诗,共38首,非一时一地之作。此首原列第二。v通篇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诗咏兰若,托物寓意,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以及抱
6、负无由实现的深沉苦闷。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托物寓意借冠绝群芳的香兰、杜若,托物寓意借冠绝群芳的香兰、杜若,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写秋风之中芳草摇落,表现出一种写秋风之中芳草摇落,表现出一种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悒郁情怀,从而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悒郁情怀,从而将自己政治失意、壮志未酬,美好理想将自己政治失意、壮志未酬,美好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未能实现的苦闷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反映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反映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无处施展自己才智的悲哀和苦闷。无处施展自己
7、才智的悲哀和苦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没有藻饰和刻画,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高耸起一个伟大而孤独激愤的诗人形象,意境沧凉浑茫。v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远征契丹,军事失利,他屡谏不用,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这是其中之一。诗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背景上深刻表现了诗人知音难遇的孤独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极大悲愤。v前不见古人 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v后不见来者表达岁月无穷,而生命有限的巨大孤独感。v念天地之悠悠写天地辽阔,反衬出人的渺小,v独怆然而涕下 于是悲愤、孤独便弥漫在浩浩空间,诗人便发出极为感伤的最后一句。(6
8、60?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衮州兵曹。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以文词俊秀齐名,号“吴中四士”。所赋诗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全唐诗仅存录其诗2首。单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唐诗大家的地位。v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清王闿运v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v此诗用乐府旧题而能自出机杼,生动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的优美景色,以此为背景,抒写了离别相思之情,并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及对青春年华的珍惜。是初唐七言歌行的杰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写
9、春江夜月照耀花林之美景,创造出一个写春江夜月照耀花林之美景,创造出一个明月高悬、月光盈盈的幽美、恬静、朦胧明月高悬、月光盈盈的幽美、恬静、朦胧的意境。的意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写面对江月,探寻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写面对江月,探寻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并由此产生感慨。逐渐将诗情推向高秘,并由此产生感慨。逐渐将诗情推向高潮。潮。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
10、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思妇对游子的怀念和游子对思妇的怀念、对家乡思妇对游子的怀念和游子对思妇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的思念。v深邃幽婉 全篇无论写景、议论、叙事,皆由月下江畔而展开。春江月下的景物关照,春江月下的人生思考,春江月下的游子思妇之情,三者浑成一体,遂构成深邃幽婉的意境。v作者简介v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讲读v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讲读,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徙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开元二十九年春,辞官归隐终南。安史乱中被俘,迫受伪职
11、,官给事中。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年轻时为时代精神感召,曾有凌云之志。后因政治上频遭挫折,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则以焚香奉佛为事。他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王维以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著称于诗坛。诗境空静明秀,且带冷寂氛围。这是他以佛心观物的结果,也是他在借物境写心境。诗风清新秀雅,诗中有画,气韵生动,熔诗情、画意、禅理于一炉,被清代神韵派奉为圭臬。有王右丞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v此诗
12、以清新明丽的春景,烘托出送别氛围。临别劝酒,表达了友情的深厚、惜别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慰藉。v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在当时即谱入乐府,被之管弦,广为吟唱,谓之阳关三叠。v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钟云:钟云:竹喧竹喧、莲动莲动,细极!静极!,细极!静极!钟惺、谭元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唐诗归v本诗为王维山水诗名作、“
13、诗中有画”的代表。v写秋天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从中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以至流连忘返的心情。n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出山居的幽静空旷。n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视听结合,造就出极为幽静的意境。n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静相生,突出人的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n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放情山水,以求洁身自好的志向。(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七年前后,入长安求仕无成,乃东归梁宋,北上蓟门,对东北边塞生活有切身体验。天宝八载(749),因人荐举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县尉。三年后弃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
14、安史乱起,从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后历仕淮南节度使及蜀州、彭州刺史。代宗朝,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进封渤海县侯。v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v旧唐书本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v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何所有。
15、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v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生动展现了从慷慨应征、转战绝域到战败被围、短兵相接等一系列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并借此歌颂了广大士兵奋勇杀敌、不图名利的高尚精神,谴责了将帅的骄纵荒淫,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v作者写此诗的契机是听了别人说起张守珪谎报军功,因而“感征戌之事”,即以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军事政策的意见,体现了高适强烈的务实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v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尚质主理,兼有气骨,风格凝重深沉,雄浑悲壮。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唐殷皤河岳英灵集v此诗为七古,却多用七言律句,多用对仗,押韵上以四句为一个单元,韵律流转。这些语言形式特征与慷慨悲壮的格调汇而为一,是盛唐诗歌“引律入古”的典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