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 古代江门 第1课 江门五邑 蓬江 江海 新会 一、从四邑到五邑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江门五邑分属于 南海郡和桂林郡。 1、秦始皇统一前,岭南大地是土著居民百越族的聚居 地。 (一)自学概括:根据课本第1、第2页的内容整 理出江门的地域变迁历史 3、恩平设县最早,东汉设思平县,唐初改名恩平县。 4、南朝设立新会郡,新会郡管辖地方很广。 5、隋唐时期,新会郡名字以及所属辖区变 动较频繁,隋唐后,新会县行政管辖区域基 本确定。 6、明中期到清前期,新会县先后划分出台 山县、开平县和鹤山县。 (二)恩平市历史变迁 恩平县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恩平县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设置
2、,设置,至至2018年元旦,有年元旦,有 1798年高龄了。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人民苦不堪言,希年高龄了。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人民苦不堪言,希 望社会平稳,安居乐业,故取名“望社会平稳,安居乐业,故取名“思平县思平县”。”。 随着历史发展,三国东吴黄武元年随着历史发展,三国东吴黄武元年(222)更名海安县,南北更名海安县,南北 朝称齐安县,隋朝开皇十八年朝称齐安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复称海安县,唐朝武德复称海安县,唐朝武德 五年五年(622)又改名齐安县,唐贞观二十三年又改名齐安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再称海安县,再称海安县, 唐至德二年唐至德二年(757)定名恩平县定名恩平县。宋朝
3、开宝九年。宋朝开宝九年(976),与阳江,与阳江 合并,称阳江县,明朝成化十四年合并,称阳江县,明朝成化十四年 (1478)恢复恩平县建制。恢复恩平县建制。 新中国诞生后,新中国诞生后,1958年与开平合并,名为开恩县,年与开平合并,名为开恩县,1961年年 更名开平县,更名开平县,1963年开恩分县,恢复恩平县建制,年开恩分县,恢复恩平县建制,1994年年 2月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恩平撤县设市,取名恩平市。日,经国务院批准恩平撤县设市,取名恩平市。 1949年年10月,恩平解放,月,恩平解放, 民众举行庆祝解放文体民众举行庆祝解放文体 活动。活动。 恩城塔恩城塔 80年代广联泰纺织厂车间年
4、代广联泰纺织厂车间 90年代初恩平福达汽车年代初恩平福达汽车 生产的首批汽车出厂生产的首批汽车出厂 1994年国务院批准恩平县撤县设市。同年年国务院批准恩平县撤县设市。同年6月月8日恩平日恩平 市举行庆祝大会,图为彩车游行情景。市举行庆祝大会,图为彩车游行情景。 9090年代恩平金中大厦年代恩平金中大厦 2001年年7月月14日,恩城小岛日,恩城小岛 文化广场落成文化广场落成 20世纪初,“五邑”文化地域概念逐渐形成, 江门五邑包括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台山、 开平、恩平、鹤山四市。 19世纪中期以后,海外华侨流行四邑的说法, 四邑指: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市。 (三)从四邑到五邑 探究活动
5、一:什么是“五邑”精神? 恩平 蓬江、江海、 新会 开平 台山 鹤山 五邑 材料:材料: 上世纪上世纪20到到30年代,很多年代,很多鹤山人鹤山人背井离乡到背井离乡到 越南谋生。最早在越南崛起的当推李氏家族的李石越南谋生。最早在越南崛起的当推李氏家族的李石 朋先生。朋先生。19世纪末,香港人口激增,粮食需求甚大,世纪末,香港人口激增,粮食需求甚大, 和发成(李氏企业)船只多数到越南西贡运大米,和发成(李氏企业)船只多数到越南西贡运大米, 并把内地的中成药、杂货、土产运往西贡,生意做并把内地的中成药、杂货、土产运往西贡,生意做 得很成功。得很成功。越南盛产大米,敏锐的李石朋看到这个越南盛产大米,
6、敏锐的李石朋看到这个 商机,把业务扩展到越南,在西贡开设“和兴”、商机,把业务扩展到越南,在西贡开设“和兴”、 “南盛”等公司,经营碾米、驳船以及收购生产大“南盛”等公司,经营碾米、驳船以及收购生产大 米的稻田。李石朋在香港建立一间公司,并取得大米的稻田。李石朋在香港建立一间公司,并取得大 米进口权。而和发成辖下的“大中华”轮,运载越米进口权。而和发成辖下的“大中华”轮,运载越 南大米和土特产,出口到香港及中国内地,将中国南大米和土特产,出口到香港及中国内地,将中国 内地的土产杂货运往西贡或转到东南亚各国销售。内地的土产杂货运往西贡或转到东南亚各国销售。 当年,湄公河岸粮厂林立,很多是李石朋、
7、侯寿南当年,湄公河岸粮厂林立,很多是李石朋、侯寿南 等鹤山乡亲经营的企业。等鹤山乡亲经营的企业。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五邑”精神?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五邑”精神? 艰苦 创业 开放兼容 勤奋 团结 爱国, 爱乡 五邑精神 二、江门的得名 江门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交汇处。因 蓬江北的蓬莱山与蓬江南的烟墩山隔江 对峙,有如蓬江之门,敀名“江门”。 (一)动动手:图文转换 二、江门的得名 西江 蓬江 江门 蓬莱山 烟墩山 1、江门在元朝已形成墟集,明朝万历年间江门 墟已初具规模。 2、清朝康熙年间已有“江门”地名。 3、清朝中期以后,江门逐渐发展成为珠江三角 洲的贸易中心。 (二)江门在古代的形成与发展 江通四海,门迎天下 新会崖门新会崖门 五邑人带去了中 国先进的技术和 工艺,传播了中 国文化,促进了 我国与海上丝绸 之路沿线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了侨居国经 济、文化的发展 课后延伸: 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戒访问社区长者,了 解你居住地地名的由来,幵在微博、微信戒QQ 空间上与同学们分享。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