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1-62023-1-6绪论我国高等教育及其专业学科设置交通运输专业设置及其相关学科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特征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及其培养方案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国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简介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分析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一一交通运输类主要专业交通运输类主要专业交通运输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根据教育
2、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交通运输类属于工学(08)学科门类,交通运输类(0818)共有8个专业:交通运输(081801)、交通工程(081802)、航海技术(081803K)、轮机工程(081804K)、飞行技术(081805K)、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另外,在公安技术类(0831)中,还设有交通管理工程(083103TK);管理学类(1204)中,也还设有交通管理(120407T),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专业目录(201
3、2年)专业目录(1998年)代码专业类代码专业类0818交通运输类0812交通运输类081801交通运输081201交通运输081802交通工程081202交通工程081803K航海技术081205航海技术081804K轮机工程081206轮机工程081805K飞行技术081204飞行技术081806T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213S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081209W交通设备信息工程080647S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7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211S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8TK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0636S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31公安技术类(工学)0821公安技术类083103 TK交通
4、管理工程082104W交通管理工程1204公共管理类(管理学)-120407 T交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表3-1 2012版与1998版专业目录对比二二交通运输类专业简介交通运输类专业简介1.1.交通运输交通运输(0818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力学、管理学、计算机、外语,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机电、土木、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客货运输组织及调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载运工具技术使用与管理、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管理和调度等工作,能在教学、科
5、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专门人才。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载运工具技术运用与管理、运输线网和枢纽规划与设计、客货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客货运输组织调度等系统知识,并具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核心知识领域:运筹学、机电工程学、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载运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其维护、运输组织
6、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等。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包括驾驶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实验、运输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2.2.交通工程交通工程(08180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
7、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的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到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以上基本能力。主干学科: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交通规划。核心知识领域:交通工程导论、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结构设计原理、力学、道路工程材料、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土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及交通控制与管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学习、测量实习、交通工程实习、工程材料实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交通分析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
8、计、交通控制课程设计、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工程案例分析、创新实践及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践:工程材料实验、机电基础实践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交通控制课程设计、交通分析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及交通设计课程设计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3.3.航海技术航海技术(081803K)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船舶航行、货物运输管理、船舶与人员安全与管理、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港航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以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符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家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
9、习船舶航行、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与人员安全管理和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航线设计、船舶操纵与避碰、模拟器及实船训练等的基本训练,掌握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与营运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核心知识领域:船舶原理基础、电工技术基础、船舶电子技术基础、航路与航法、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信号与通信、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导航与信息系统、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货运、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安全与管理、远洋运输业务、海事法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证书培训、船舶实习、货物积载与系固、GMDSS设备操作、航线设计、驾驶台资源管理、航海模拟器训练等。主
10、要专业实验: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船舶定位、航海仪器使用、电子活力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操纵、碰壁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注: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4.4.轮机工程轮机工程(081804K)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知识在本土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轮机操纵和维修、船舶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船舶监修和监造、船舶检验以及相关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船员适任标准的高级轮机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船舶动力装置及辅助装置、船舶电力系统与电气设备等方
11、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轮机设备操纵、维护与维修、技术管理、模拟器和实船训练等基本训练,具有操纵和维修船舶动力及辅助装置,履行船舶监修、监造职责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力学与流体力学、热力学与动力工程、船舶动力装置及系统、机械设计与金属材料、船舶管理体系及防污染技术、船舶辅助设备、轮机测试与维修技术、船舶电子与电气技术、轮机监测与自动控制、轮机专业英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证书培训、船舶实习、船舶柴油机拆装、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轮机模拟器训练、机舱资源管理等。主要专业实验: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柴油机实
12、验、辅机实验、船舶电气实验、轮机自动化实验、船舶动力设备综合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注: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5.5.飞行技术飞行技术(081805K)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21世纪民用航空事业发展,具备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符合国际民航培训标准的航线运输机驾驶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达到商用驾驶员执照附加多发仪表等级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要求,并完成航线运输驾驶的基础训练,能够从事民航国内、国际航线运输机驾驶工作。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
13、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自律谦让、文明礼貌、忠诚团结的品质,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心知识领域:飞行原理、空中领航、飞行英语、飞机系统、航空动力装置、航空气象、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空中交通管制基础、仪表飞行程序、飞行性能与计划、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课程、航线运输驾驶员飞行训练课程。主要实践性
14、教学环节:私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商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仪表等级训练、多发等级训练,高性能飞机/机组配合训练、飞行实践综合报告、航空公司实习。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注: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三三专业方向及其演变专业方向及其演变1.1.交通运输专业方向交通运输专业方向1)铁路(轨道)运输专业方向培养从事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布局及运用的主要原则,掌握现代化的运输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的基本理论,能够合理的组织运输生产,有效地管理运输企业,正确地规划场站线路,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运输生产实际问
15、题能力。除公共课和基础课外,主要课程还有运筹学、现代管理学、运输设备、行车组织、客货运组织、站场与枢纽规划、城市交通管理等。主要在铁路和城市交通等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生产企业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2)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方向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培养从事载运工具运输、载运工具试验、研究系统设计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载运工具原理及其装备结构、电子技术、运用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科学方法。还应具有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各种运行条件下载运工具运用的现代测试、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方法进行运用系统优化
16、设计与组织管理的能力。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与设计、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载运工具构造与原理、载运工具性能理论、载运工具运用学、载运工具可靠性与维修理论,载运工具技术管理及系统工程理论。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交通系统的运营与管理、运输经济学等理论及应用为中心的专业内容。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运输经济、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汽车运输学。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设施运营与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等的技
17、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场站运营管理实习、调度组织实习、驾驶技术实习、交通调查和运输市场调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3)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方向2.2.交通工程专业方向交通工程专业方向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和调整,将原交通工程(081708)、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081708)、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082005)专业合并组成新的交通工程(081202)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
18、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人才。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并接受识图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概算等的基本训练,达到具有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培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科研院所从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事故分析、预防和处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道路工程、交通安全工程、交通流理论、交通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勘测与设计、交通规划原理、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与防治、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轨道交通系统、立交桥设计、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工程概算等。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公安、城建、保险等部门从事道
19、路交通安全管理、交通系统设计、交通控制等工作,也可以在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1)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方向培养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及运输组织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乡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以及工业园区规划、工业企业总图运输规划设计理论,掌握铁路、公路和机械化运输结构、设计原理、运输组织管理方法,能正确选定工业企业厂址和运输方式,设计即符合生产工艺又符合经济原则的工业企业总平面及运输生产过程。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工厂厂址选择和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能力;(2)掌握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理论与
20、方法;(3)掌握运输方式选择及设计的基本原理;(4)具有运输组织管理能力。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2)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方向四四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其他专业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其他专业根据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门类和专业主要有:工学(08)门类中的机械类(0802)和交通运输类(0818)专业,管理学(12)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和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专业等。第一节 交通运输类专业及其演变图3-1 与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学科门类:管理学(学科门类:管理学(1212)车辆工程(080207)汽车服
21、务工程(080208)物流管理(120601)交通运输(081801)机械类机械类(08020802)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类(08180818)学科门类:工学(学科门类:工学(0808)交通工程(081802)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120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2)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61206)物流工程(120602)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一一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范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范畴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产生交通运输需求的主体、载运工具、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控制系统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研究
22、方向可以划分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的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道路和铁路的工程性能和建设技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化控制为主线的交通运输信息工程及控制,基于信息技术研究载运工具与基础设施的管理与控制;以基础设施规划和运行管理为主线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交通运输需求的发生形态、需求者的行为特征、供给方案,以及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控制与管理;以安全运用与维修保障为主线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载运工具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上应用与运用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构成要素的高度串联,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正在向主动型、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3、交通运输工程日益呈现出鲜明的交叉学科的特征。为满足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1)从单一满足需求向需求诱导和需求管理转变;(2)从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变;(3)从单纯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向提供舒适、快捷、安全与节能环保的运输服务转变;(4)运行控制从局部信息化向全程实时信息化转变;(5)从分散独立系统向综合一体化系统转变。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二二学科构成学科构成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针对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区域或城市交通运输体系进行研究,直接的研究对象是交通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即交通运输需求、载
24、运工具、基础设施及其管控系统。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学位类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术型08 工学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型类别领域0852工程硕士(原)085222交通运输工程(原)08 工程硕士(新)0861 交通运输(新)08 工程博士(新)0861 交通运输(新)表2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隶属及分支关系三三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1.1.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1)学科概况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涵盖铁道、公路、城市道路、机场等工程的规划、勘测
25、、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2)培养目标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培养层次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应有严谨的学风,事实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铁道、公路、城市道路、机场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掌握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动向,熟练掌握工程测试、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的先进技术,具有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学术带头人的素质;能担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生产部门从事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应有严谨的学风,事实
26、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铁道、公路、城市道路、机场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掌握工程测试、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的先进技术,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可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或生产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表3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3)研究范围道路、铁道及机场的规划理论与方法;道路、铁道选线设计理论,优化及CAD技术;道路、铁道及机场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养护技术及管理系统;路基土工稳定性理论及新技术与新结构,特殊地区路基设计与
27、构筑;遥感技术、GIS与GPS等新技术在道路、铁道及机场工程中的应用;高速、重载铁路及城市有轨交通的轨道结构理论;路面与机场跑道面结构理论及新材料、新工艺;道路、铁道及机场工程的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等。4)学制与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或工学硕士学位。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2.2.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082302)1)学科概况该学科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电子、通讯、信息与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2)培养目标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培养层次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目标 应具有严谨的学风,事实求是和勇于创
28、新的科学精神;在交通信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等方面掌握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具有独立分析能力,能主持和组织实施科研与生产所需的试验、监测、分析和研究,并取得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学术带头人的素质;能担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生产部门从事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应具有严谨的学风,事实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交通信息工程、控制工程等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
29、学术前沿。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某些方面具深入分析,并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可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或生产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表4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3)研究范围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智能运输系统(ITS)的理论与技术;交通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4)学制与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或工学硕士学位。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3.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1)学科概况该学科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30、2)培养目标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培养层次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目标 应具有严谨的学风,事实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管理、智能运输系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交通测试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学术带头人的素质;能担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生产部门从事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应具有严谨的学风,事实
31、求是的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具有独立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表5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3)研究范围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与策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铁路、公路、水路、机场、港口、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现代化管理、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分析、智能运输系统、交通流理论、物流工程、交通与环境、交通运输系统安全、交通运输技术经济。4
32、)学制与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或工学硕士学位。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4.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1)学科概况交通运输工具包括:机车车辆、汽车、船舶和航空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性、可靠性、监测及维修等理论与技术。载运工具的合理运用与管理是交通运输安全、经济、高效的重要条件。本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综合集成高新技术。本学科的发展将从分依托这些学科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
33、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2)培养目标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培养层次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培养目标 应具有本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在研究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性、可靠性、监测及维修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能力;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具备学术带头人的素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担任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生产部门从事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应具有本学科坚实
34、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动向和学术前沿;具有从事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性、可靠性、监测及维修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研究的能力;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院生产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表6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3)研究范围载运工具结构、特性与运行品质研究及模拟;载运工具可靠性、维修性研究;载运工具运行监测、诊断和维修技术研究;载运工具运行环境分析与保护;载运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轮轨(路)系统动力学研究;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4)学制
35、与学位 学制三年,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或工学硕士学位。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四四专业型学位专业型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交通运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从事道路与铁道工程、机场工程、港口及航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设计、施工、监测、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学制二至三年,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第二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及领域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 博士
36、、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一一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1.1.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1)基础理论知识应掌握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的人文知识,掌握解决本领域理论与技术难题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电学、材料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动力学、信息系统与网络、信号处理、现代控制理论、可靠性理论、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等其他相关理论知识。2)专业理论知识围绕本学科基本要求和各学位授予单位办学特色,掌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运输经济学、交通流理论、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与养护、交通信息工程、交通系统控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
37、组织与管理、载运工具安全与可靠性、载运工具监测与维修工程等专业理论和知识。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2)掌握复杂系统的实验设计,以及工程测试、信息获取、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的先进方法。(3)能够熟练运用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如优化、系统仿真、统计分析、决策支持软件等,并能进行二次开发。(4)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文献库的检索工具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把握相关学科信息。4)实践经验和方法论知识结合科学研究项目或工程实践,掌握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积累专业研究经验,扩大知识面。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
38、要求3)工具运用2.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博士生应对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和不断探索真理的意识。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方向,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理论分析、问题驱动、学科交融三个层次上进行研究,提升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水平。同时,掌握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应较深入了解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密切联系的学科知识。要求博士生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具有求实创新、理性质疑的精神。善于处理人与人、社会和自
39、然的关系。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博士生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密法和知识产权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学术诚信,规范学术行为,充分尊重他人的劳动和研究成果,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能够进行正确辨识,并在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识,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科学研究、技术运用、工程设计实践及社会科学实证考察中,严格遵循科学方法,实事求是,自觉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学术道德3.3.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40、2)学术鉴别能力应具备本学科基本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和已有成果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3)科学研究能力应具有提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及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4)学术创新能力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勇敢质疑、勤于实践、积极创新。5)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科学研究思维,实现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交流。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4.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论文的选题应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鼓励选题与高层次科研项目,国家重大、重点工程相结合。根据研究需要,综述需要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学术研究选题,至少要阅读
41、100篇以上国外文献,其中最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一半以上,权威文献至少30%以上;技术发展研究选题,有条件的要进行文献查新,文献中专利文献需要占一定比例,其中应包括国外文献。综述全文不少于5000字,图标不少于5幅,参考文献在150-300篇之间。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博士生应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密切结合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或者实际需要而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2)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指导性要求:学位论文除论文正文外,一般还应包括: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主要工作(贡献)声明、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3)学位论文撰写学术规范指
42、导性要求:各学位授予单位应根据国家关于学位论文的相关文件规定。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学术规范,正确、合理、规范引用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器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4)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结论明确。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形式主要有:在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理论上做出原创性创新;或者针对具体的交通运输工程实际,利用现有理论和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或者引进消化某学科的理论或者技术,针对交通运输工程的具体应用背景进行再创新。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内容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三个方
43、面得以体现,具体表现为: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或提出新的假说、观点;设计、实验技术上有重大的创造或革新;解决前人未解决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博士生在攻读、申请学位期间,应以第一作者或等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反映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或有相关的成果如专利、获奖等,具体数量和要求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制定。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3)成果创新性要求二二获得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获得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1.1.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1)基础理论知识硕士生应掌握解决本领域理论与技术问题所必需的数学、力学、电学、材料学、经济学、运筹学,以及信息系统与
44、网络、信号处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能反映本学科基本要求和各学位授予单位办学特色的知识,如交通运输工程学、运输经济学、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与养护、交通信息工程、交通系统控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载运工具安全与可靠性、载运工具监测与维修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2)掌握实验系统设计方法、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能够运用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如优化、系统仿真、统计分析、决策支持软件等。(4)能够运用各种文献库的检索工具
45、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把握相关学科信息。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3)工具的运用2.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硕士生应掌握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将交通运输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学术道德硕士生应惜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知识产权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学术诚信,规范学术行为,充分尊重他人的劳动和研究成果,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科学研究、技术运用、工程设计实践及社会科学实证考察中,严格遵循科学方法,实事求是,自觉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
46、士学位基本要求3.3.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2)科学研究能力应具备正确地评价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有效地解决交通运输工程的实际问题。3)实践能力应具有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4)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口头、书面和演示性交流的技能。5)其他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4.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规范性要求(1)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本学科
47、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选题应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2)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指导性要求。学位论文除论文正文外,一般还应包括:论文独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主要工作(贡献)声明、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3)学位论文撰写符合学术规范,正确、合理、规范引用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器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4)论文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结论明确。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学位论文的基本论点和结论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用价值。(2)学
48、位论文所涉及研究内容应反映作者掌握了必要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3)能够综合运用交通运输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提出解决科学问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的新见解,研究的科学问题应有一定难度。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质量要求三三获得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获得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1.1.概况概况交通运输系统是由轨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工程是涵盖以上每一种运输方式中的政策制度、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控制、运营管理等内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
49、与管理、交通运输安全、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等多方面内容的工程领域,是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随着轨道、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向高速、重载、安全、经济、节能、环保方向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并呈现综合、交叉的特点。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具有高度的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诚实守信的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大局、环保、安全意识;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
50、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3.3.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1)基础知识应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包含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工具类知识。2)专业知识应掌握本领域系统的专业知识。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4.4.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应接受的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能力;结合实践训练开展论文工作。实践形式可以多样化,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