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S.Freud的两部人格理论(潜意识和前意识系统)和三部人格理论(自我-本我-超我)Sigmund Freud Museum维也纳弗洛伊德在此生活工作47年之久,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精神分析图书馆。Id:pleasure principleEgo:reality principleSuperego:ego-ideal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1.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学说2.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3.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华生赫尔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班杜拉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取向皮亚杰的智力发展观
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影响论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4个年龄阶段。这4个阶段分别是: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二、前运演阶段(2岁左右到6、7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三、具体运演阶段(从6、7岁左右到11、12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四、形式运演阶段(11、12岁左右到14、15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
3、活性。(Piaget Inhelder,1956)进化与社会生物学取向第三节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渊源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社会认知理论的新发展第四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是美国社会学领域中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成就,其思想背景是美国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符号互动论扎根于经验世界,在互动过程中探究自我、情境、社会与意义等范畴的真实内涵,它强调行动者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力与创造力,以及人际互动所产生的复杂交错和多重意义的沟通网络。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论关注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在交换论的视野中,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都可将人际间的社会互动或社会交往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彼得布劳(Peter Michael Blau)交换论者霍曼斯和布劳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霍曼斯将交换解释为如下命题:成功命题;理性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霍曼斯(Homans George Casper)第五节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欧洲社会心理学的重建社会认同社会表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