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849288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训 练 题 参 考 答 案第一章 绪论1.说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行为根植于深层的心理结构之中。语言形态从内向外的转换,词语概念与所指事物的吻合,句式结构的有序排列,以线性的语言链表述多维的对象物,都需要大脑的思维机制来完成。语言的优劣高下,取决于思维转换的能力。.信号与符号有什么区别?信号和符号不同。信号只能处理零星的信息,而符号却能处理整体系统的信息、概念和思想;信号只是某种生物性的存在,而符号则具有文化功能;信号不能超越表象和感觉,而符号则能超越表象和感觉。因其如此,符号系统才为人类所特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才把人定义为符号活动的动物,即符号化

2、的动物。3.有位同学写谈“开卷有益”这个文题时,出现这样的表述:“闭卷考试要死记硬背,苦了我们;而开卷考试容易及格,所以对我们有益。”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提示 问题出在错解了题义。“开卷有益”是个成语,并不指考试中的“开卷”答题。.以“德行与道艺兼求”为话题,谈谈“文”(文章)与“人”(作者)的关系。提示 从“文如其人”和文章需要道德制约两方面讨论。“文如其人”作为传统文论中一条重要的文论命题,自古至今,颇多争议,争议中形成三种论点:一是赞同“文如其人”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文、人对应论;二是不赞同“文如其人”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文、人相悖论,三是主张将人与文分开来看待、评价,可以称之为文、人分离

3、论。从苏轼“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书)到冯时可“文如其人哉”( 雨航杂录),从刘熙载“诗品出于人品”( 艺概诗概)到郭沫若“你是什么样的人,便写出什么样的文”(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都强调了人与文之间的一致性,对应性。而从梁简文帝萧纲“立身之道,与文章异”(诫当阳公大心书)到魏禧“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语”(目录论文杂说),从真德秀“学者离道而为文(欧阳四门集)到周作人“据其文说其人是可能要上当的,则强调了人与文之间的相悖性,不一性。这两种相对立的论调,在西方也能找到。法国作家布封的“风格即人”,可以归入文、人对应论之列,而古罗马诗人说的“作诗与作人殊辙”,则可以归入文、人相悖论之

4、列。事实上,讲“文如其人”,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而讲“文不如其人”,也可以找到不少反例,于是论者仁、智各有所见。5.找同专业的几位高年级同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经验(或教训),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份学习计划。示例 个人学习计划(1) 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无论长短,都要用心去写,建议开个博客之类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增加写作乐趣。(2) 学习做读书笔记,在阅读中自己感慨深的句子,美句,有哲理的句子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平时灵感小爆发时创造的句子也可以及时记录,文海拾贝,用处以后自然会发现。(3) 尽量多阅读名著和文学作品,有助于积攒自己的词汇量,扩大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作品的思想深度。(

5、4)在读书的同时将作者的美句,写作方法、内在情感、一一分析,对自己的写作很有帮助,真正好的书绝不要走马观花样的去阅读。(5)多涉猎些知识,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书也可以适当狩猎。有这么句话:好的作者,上到四书五经,下到蜡笔小新,都会有所涉猎。(6) 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挖掘我们用眼睛无法领会的事,同时记得,不管写什么都要是真情实感,任何形式的自我欺骗都无法感动读者。要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7)此外,还要勤写勤练笔,笔耕不缀,方能出好作品,如果不勤练,再有才华的刀刃都会因日久不磨而生锈的。6.在不少同学的习作中,常出现堆砌概念、空发议论的现象,或咀嚼幽思、抒发哀怨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如果你也认为

6、其原因就是脱离社会、缺乏生活材料和真切体验,那么你打算如何走出校门、接近生活、了解社会、收集材料,以超越“自我”、解决“米不够,水来凑”的现象?提示 从深入生活、收集材料的角度回答。一、学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写作,第一要观察。”因此,要积累材料,首先要学会观察。大自然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风雨雷电、江河湖海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用心感受,就会有所发现。走进生活,观察身边的喜怒哀乐,留心身边事物的起因发展,会获得第一手写作材料。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撷取生活的浪花,皆成文章。以“我”的眼睛和心灵来

7、触摸升华中的人、事、物、景,“我”是目睹者、感知者,必然会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体验和感知,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少一些虚情假意,多一丝真诚,多一份感情。二、善于搜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文名著等等。可搜集的内容也很多:名言警句、优美诗文、精彩语段、诗词歌赋等等。只要善于搜集,便能开拓视野,丰富自己的写作资源库。三、注重积累。写作中,一定要把观察、搜集到的材料积累下来,同时加以分类整理,就能为己所用。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既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又可以引发我们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写出科学、有分量的文章。在对材料的归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才能发

8、现生活事件和人情物理中的美点、亮点,为我们写作提供用之不竭的源泉。7.根据下列提示,考虑自己今后从事写作训练的方式。(略)(1)阅读与写作课程相关的资料(如教材、教参等),做好课堂笔记;(2)课外阅读其他书籍(自选),做阅读笔记;(3)坚持写见闻笔录或随感录;(4)从事社会调查、采访,收集写作素材;(5)参加演讲、辩论等活动;(6)向有关刊物投稿,或在网上发表作品。8.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1 000字左右的文章。(1)当我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 (2)路,在脚下(3)昨天今天明天(4)童年趣事漫忆(5)(地名)观感 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例,中心段可这样写:人寓身于世一辈子,实则只有:昨天,今天

9、和明天。今天悄无声息地步入昨天的行列,明天又将瞬息间转化为今天。昨天、今天、明天就是这样永不息止的交迭着,它们是永恒的,而我们只拥有不再重来的一生。昨天、今天、明天,这些有限的日子仿似针尖上的一滴滴水,从不延缓地滴在时间的流里。正如夫子所云:“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我们可以回首永逝不返的昨天,可以展望写满了未知的明天,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好好把握今天,活在当下,过好每一个新鲜的日子。9.阅读下面材料,谈谈受体的能动效应。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

10、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提示 从受体参与作品创造的角度来说明。对文学作品而言,阅读是能动的接收。 “同读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书怀)就是说,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领悟不同的奥秘。现代接收美学的研究证明,作品的效应并不决定于文本,而往往取决于受体。读者总是以一种游动的视点在文本内阅读,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参与了作品的创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意境等,留有广阔的再创造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去丰富,可以渗入自己的经验、感受和愿望。而应用文书的内容具体实在,材料真实可靠,语言具有内在规定性,一般不存在读者依靠想象来补充的问题。10.写作能

11、力的提高为什么必须经过实践环节?提示 依据采集阶段运思阶段表述阶段三个方面及相应的能力、素养加以说明。写作最根本的一条途径,就是亲身实践,自我操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写作之所以必须要经过实践、操练这一环节不可,是因为它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一种技巧、能力。练习,虽然不是“用”,却是“用”的基础。练功夫,就像演员为了正式演出而进行辛勤的排练一样。我们学写作,要有端正的态度和文风,要苦练基本功。诸如如何收集材料,如何提炼主题,如何构思内容框架,如何编写纲目,如何调用技法,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规范文字,如何使用标点符号,如何安排文面款式,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刻苦训练。思考与研讨1.在现代社会,学

12、习写作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提示 结合社会需要加以回答。2.人们在语言交际和文字书写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现象?怎样克服这种现象?提示 一是蓄词少,二是语、意转换不当。需要学习语言,强化转换机制。3.网络写作出现后,传统的“物意文”理论受到挑战。你认为当人们面对网络上的音像虚拟空间有感而发进行写作时,能不能看做因“物”而得“意”呢?这是个哲学性的问题,允许不同意见相撞击和商榷。第二章 材料收集1.对于写作者来说,材料正如做饭用的米和面一样重要。没有材料,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请你结合写作实践,谈谈材料在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示 从形成认识、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等

13、几方面来说明材料的作用。材料的作用,是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决定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间架结构都要靠材料加以支撑和体现。材料在写作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关系到写作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们应重视材料的采集。2.究竟是“材料决定主题”,还是“主题决定材料”?如何全面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材料不断积聚而丰富,作者有了成熟的想法。在收集材料完成后,形成什么主题的阶段,是材料决定主题的内容;而到写作、选择材料的阶段,则是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主题在材料的基础上确立,反过来它又支配着材料的取舍。在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材料始终居于优先的地位。换言

14、之,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材料以自身的属性决定着主题的内容和意义;文成意立之后,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主题以涵盖面支配着材料的取舍。3.请你谈谈采集材料的途径,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示 通过观察、感受、调查、阅读几个方面说明。采集材料的途径主要有观察、感受、调查、阅读等。观察和感受是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感知客观事物,获得第一手材料,而调查主要是了解当事人和知情者对客观情况的反映,获取的既有第一手材料,又有被调查者所转述的材料,即第二手材料。观察的机动性、随意性较大,而调查却要更多地受到调查目的的制约。感受是主观的反映,往往偏重于情感体验和审美体

15、验,所采集的材料多用于文学写作,而调查却要尽量排除主观色彩,所获得的材料要求具有客观性,并多用于应用写作。写作材料虽然可以通过观察、感受、调查来直接获得,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阅读。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直接经验会受到时间、空间、精力、条件等诸方面的限制,而书籍却能把前人或他人获得的知识、经验、信息记载下来,传播出来,从而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过来。4.有不少作家,从生活中勤奋收集写作材料,留下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写作趣闻。你知道的有哪些?提示 如曹雪芹、丁玲、莫言等。例如,北宋时有个著名的诗人叫梅尧臣。他有个奇怪的习惯,每次出游或走亲访友时总爱带个布袋子。一次,梅尧臣和朋友们去登鲁山,当大家在

16、一座小亭休息时,他却偷偷跑进小树林中。大家悄悄跟在他后面,发现他正在一块石头上写诗呢!一个朋友抢过布袋一看,里面装了许多纸条,纸条上都是他写的诗。原来,梅尧臣的布袋是用来装随时写下来的诗文的。梅尧臣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注意把捕捉到的生活形象和感受记录下来,作为写诗的材料,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5.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则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认为,杜、陆二人的说法是否对立?这个问题应放在哪个角度来解释?提示 不对立,一是指多读书,一是指亲阅历。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辐,配合协作,相辅相成。6.思考以下材料所蕴涵的写作原理,并着重分析其对写作主体正确选择

17、和使用材料有什么启示。(1)中世纪的一个行吟诗人在路上先后遇到了三个石匠。他分别问他们:“嘿,干什么呢?”第一个说:“在凿石头呢。”第二个答曰:“我在雕刻一块基石。”唯有第三人的回应令人振奋:“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2)天才雕塑家罗丹,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看不见手的巴尔扎克的雕像,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一条也许比雕塑更宝贵的创作原则:“任何一件艺术品,部分永远不能超过整体,整体总是比部分更重要。” 提示 一指立意高,一指组合妙。启示人们,材料不可离开立意,且要组合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写出形象生动的文字,必须有真实可靠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取得需要作者身临其境的观察,感受,调查,以便在写

18、作时使用做能突出事物特性的材料7.阅读下列文字,请从材料的积累与使用角度分析其中包含的认识事物的原理。据说,我国历史上画虎画得最像的是五代后梁人氏厉归真,写虎写得最像的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尽管两人所处年代不同,但做法却都一样:厉归真带上干粮和日常用品,来到老虎居住的山洞前,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置一简易床铺,然后花一月时间,观察老虎进出洞时的各种神态。施耐庵则花半月时间,做法相同。后人称此为“居树观虎”精神。提示 从新历、见闻、亲身感受的角度说明。8.结合自己假期的社会实践,收集一些自己所喜欢的写作材料。(略)9.根据提供的论点,仿照范例的句式,写一个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的长句。 (略)爱拼才会赢不论

19、是经过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完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1)位卑未敢忘忧国(2)平凡孕育伟大(3)天才源于勤奋(4)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不论是“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的拿破仑,还是主张”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的赖宁,不论是干过剧院杂工的安徒生,还是当过码头苦力的高尔基,都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平凡孕育伟大。天才源于勤奋不论是刘禹锡之”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还是蒲松龄之”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通吴”,不论是通过埋头苦练创立”颜体”

20、的颜真卿,还是通过苦学在43岁掌握法语的徐特立,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天才源于勤奋。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不论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论是李商隐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用他们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结束了。环保主义者的警世通言爷爷以打猎为生,爸爸以伐木为生,儿子以卖菜墩子为生,孙子以卖根雕为生。一个家庭的兴衰印证了环境的破坏立足上述话题,根据自己所

21、掌握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1 000字左右的文章。提示 在写这篇文章时应该注意不可泛化主题,搞空洞学说,要选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体现文章主旨。可以从自己的身边小事,或看到、听到的破坏或危害环境的事切入,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由材料所体现的话题进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名人名言提示: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联合国环境方案思考与研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既然是一种模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模仿事物,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或者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文学创作中的材料可分为哪些类别?提

22、示 结合文学创造中的纪实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说明问题。第三章 主题提炼1.解释并区别下列概念。(1)主题与主体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倾向。主体指从事写作活动的人。(2)论题与课题论题是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论证的对象,有时也指作者要证明的基本观点。课题是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3)题材与题目狭义的题材指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而写入文学作品之中的内容材料;广义的题材则是创作的类型,即指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的材料集合,如历史题材、军事题材、武侠题材、爱情题材等。题目,标举文章或作品名称,是文章或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全文的纲领、眼睛。(4)题旨与题意题旨指主旨,

23、相当于主题。题意指内容大意,比主题概念宽泛一些。2.主题和材料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人们常说“材料决定主题”,还常说“主题决定材料”。这两种情况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它们表现了主题和材料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在收集材料完成后,形成什么主题的阶段,是材料决定主题的内容;而到写作、选择材料的阶段,则是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主题在材料的基础上确立,反过来它又支配着材料的取舍。在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材料始终居于优先的地位。换言之,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材料以自身的属性决定着主题的内容和意义;文成意立之后,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主题以涵盖面支配着材料的取

24、舍。这种情况,表现出主题和材料相互制约的关系。3.下列文体中,哪些文体的主题内容客观性大于主观性,哪些文体的主题内容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为什么?(1)通讯 (2)抒情散文 (3)公告(4)情书 (5)调查报告 (6)科幻小说(1)(3)(5)立足客观,(2)(4)(6)侧重主观。因前者为新闻、实用文,后者为文学。文学文体,它们的主题是作者在平时有潜思考和表达欲望,偶尔受到某种现象的启迪,触发了灵感所作,内容的主观性大于客观性。4.简述直接表现主题和间接表现主题的具体方法。直接表现主题的方法有:题含旨意开宗明义 文末显志文中点题。间接表现主题的方法有:寓“意”于人寓“意”于事寓“意”于景寓“意”于

25、物5.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你从中提炼出一个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主题。提示 如勇于搏击且又坚持不懈。老鹰角度: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蜗牛角度:坚定的信念是成功必备的条件。从二者的角度:拥有优越的条件而不利用,终难成功;即便没有先天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成功。6.根据下面一则“新寓言”,自选角度,提炼主题,然后写一篇500800字的议论文。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闷热,谬误便邀约真理和自己一起下河洗澡。真理不知道这其实是谬误的一个大阴谋,便欣然前往。就在真理陶醉于河水的凉爽的时候,谬误却趁真理不注意悄悄潜回到岸上,穿走了真理的衣服。真理发现后为时已

26、晚,因而只好躲在河里不敢上岸。而谬误呢,却每天都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可以提炼如下主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真理可以被扼制,但决不会被扼死;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等。7.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出几个不同的主题。报载,某生报考某大公司职员,因榜上无名而跳河自杀,幸而得救。他刚一苏醒,就传来被公司录取的喜讯。原来,该生成绩在前几名,只因工作人员粗心,漏登其名。后经核查,他被录取。当该生兴致勃勃地去公司报到时,经理告诉他:“你已被解聘。”解聘的理由是:此人连一次考试落选的挫折都经受不起,怎能干一番大事呢?提示 如:要能经得起风浪;不能以人的一时冲动判定一生;工作失误,害不(人)不浅;要全面

27、地看问题。8.主题中包含了哪些内容成分(因素)?提示 主要是内容核心和其价值、意义等要素的成分。9.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不同?提示 从二者的功能、用途、虚实度及语言表述差异方面展开讨论。实用文章主题是实的、单一的,文学主题多是虚的、宽泛的。一些文学作品的主题不止一个,而是“复合型主题”,还有的作品主题具有多义性。实用文章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它的材料应该取自于现实生活的一些具体的事例,它的主题具有现实性和单一性。实用文章写作,要贯彻“事多而寡用之,意乱而约出之”的写作原则,作到一文一意,防止“二意两出”。10.自找一些感兴趣的材料,提炼主题,写篇论证性文章。(略)思考与研讨1.“主题先

28、行”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提示 不对,因其犯了离开事实前提、主观臆断的错误。2.主题立足于文本内容,还是立足于内容的意义?提示 二者兼及。3.是“意在笔先”,还是“意随笔生”?提示 打好了腹稿是意在笔先,一边想一边写是意随笔生。在写作实践中,二者都存在。第四章 思路拓展1.解释、辨析下列概念。(1)常规性思路和创造性思路常规性思路主要体现在应用类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常规性思路的特点就是作者的运思要遵循习惯的公认的轨迹,思路运行有相对稳定的规则和范式。创造性思路主要体现在科学论著和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科学论著和文学作品要表达作者的发明、发现,表达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需要极大地突破已有的思

29、维模式与定势,向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创造出一个未被人认识、发现的观念世界和令人惊奇的艺术世界。(2)相近联想和相对联想相近联想是基于事物在时空或关系上的相近而产生的联想方式。相对联想是基于事物在性质、方位、形态上的对立而进行的联想。(3)聚拢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力,从某一信息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点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答案、设想或方法,思维轨迹呈现空间辐射状。聚拢思维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思维轨迹呈立体辐辏状。(4)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变形思维就是创造出生活中所没有的形象或前所未有的方式的思维方法。逆向思

30、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2.简述对写作思路的要求。不违法则,不容杂乱,寻求变通。3.指出下列一段文字中存在的问题。他担任医院院长已30多年了。从任职的第一天起,他就以孔繁森为榜样,热情地为群众治病。他治好的病人中,有一些未见和隐藏的病例。他指导当地群众灭鼠,今年上半年灭鼠99.8%。他还指导群众预防疾病,预防了1万5千人即将发生的病情。提示 “未见”一词不妥(语义不明,是没见过的还是没暴露的?)。老鼠不知总数,如何计算百分比?预防了的病例,也无法统计确凿的人数。4.一个材料往往具有多重意义。就是说,同一材料有不同的意义指向。认真分析下面这则材料,从不同

31、侧面提炼出三个主题。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提示 如:学无止境,技道无穷;不可浅尝辄止;知不足,便是新进的开始,等等。5.不同材料又可显示出相同的意义。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共同的主题。(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2)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鲁迅(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提示 三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付出、奉献。可以表述为:奉献社会,乐在其中。6.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

32、斯塔林茨通过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经过45个环节的过渡,建立联想联系。请根据范例,完成练习。(依例完成)范例:企鹅和玫瑰企鹅南极雪纯洁爱情玫瑰(1)网络和面包(2)诸葛亮和贝克汉姆(3)蚂蚁和坦克(4)火车站和羚羊例:蚂蚁洞穴地道战争武器坦克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新信息,侧重从同一信息源产生各种各样的输出。请你从下列信息源展开发散思维,看看各题能有多少个立意角度?(1)水(2)牛(3)红砖(4)拔河示例 拔河:同心协力团结协作一鼓作气,夺取胜利前进有时是失败退步有时是胜利8.辩论的目的在于锻炼思维与表达,论辩中正反方各执一端,最终需要综合,相互吸收合理成

33、分,全面地看待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化与极端化。请以下列论题组织正反两方开展辩论。(略)(1)道家学说比儒家学说合理/儒家学说比道家学说合理(2)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3)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9.参照下列例文,运用扩大法、缩小法或变形法,写一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种现象、某些问题的微型小说。明天省里要来人许彩兰考察团明天就要来了,村干部赶紧召开迎团准备会议,最后得出方案如下:划定考察路线,沿途墙壁都要刷得雪白,领导落座的张家一定要借彩电和冰箱,费用不够就用刚拨下来的教育经费顶上晚上有人做着美梦,梦见省上领导拍着自己的肩膀说:你是个能人(杂文选刊

34、,2006年9月上半月版)10.读下列材料,展开类似联想,多角度立意,最后加以选择,确立题目写篇文章。人咬狗之后的系列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人咬狗事件,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新闻报道和评论员文章:咬狗英雄自述:咬的感觉真好!、他为什么只咬母狗?、我和咬狗者都是邻居、二十一世纪咬狗英雄排行榜、咬狗英雄出任某牙科医院形象代言人、从人咬狗的事件看品牌营销、咬也是一种生产力、狗狗,被咬后你过得还好吗?本报对被咬狗献爱心(杂文选刊,2006年11月上半月版)11.下列材料被打乱了原有的顺序,请你重新予以排列,使之有序。(1)“写什么都行。写局长得心应手的好字吧。”(2)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地嚷道:

35、“请再写几个!”(3)立刻,两个秀劲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4)“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5)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6)高局长寻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7)“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提示 依此为:(5)(7)(1)(4)(2)(6)思考与研讨1.解释并评价下述论点。(1)思无邪思想、思考要没有邪念。(2)思与境偕思维与境界谐调起来。(3)思接千载想象可以连接到几千年以前。(4)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形象思维的妙处在于与事物的表貌相联结。2.怎样理解古代文论中“以意为主”、“以

36、气为主”、“以理为主”、“以识为主”这几种说法?提示 强调在不同语境下影响文章写作的关键性要素。第五章 结构安排1.何谓“结构”?其实质是什么? 结构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其实质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在文章中的有机统一。2.安排结构的原则有哪些?文章结构组合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安排结构的原则有:(1)遵从事理,顺理成章;(2)以纲统目,纲举目张(3)因事制宜,量体裁衣文章结构组合的基本类型有:从层次之间的连接关系看,组合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1)纵向关系类型。所谓纵向关系类型指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层次。(2)横向关系类型。横向关系类型指按空间顺序或事物

37、、事理的不同类别或不同侧面安排层次。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各层次之间是依次展开的并列关系。(3)纵横交错式组合。这种结构的组合方式,不是单纯的“纵向”或“横向”展开,而是根据客观事物、事理的构成或发展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安排文章层次的结构形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多用于长篇文学作品、通讯和报告文学以及各类学科的发展史等文体的写作。3.辨析层次与段落的区别,简述安排层次和划分段落的要求。层次,也叫意义段或结构段,是体现文章内容内在逻辑关系的结构单位,指作者在文章内容表达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段落,也叫自然段,是表示文章形式外在秩序的结构单位,在书面形式上,以换行为标志。层次只能通

38、过一定的段落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而段落的划分由于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层次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自然段。也就是说,一个层次有时可包括几个自然段,有时就是一个自然段,而一个较长的自然段中,有时则可分出几个层次来。安排层次的要求:层次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划分的根据不同,划分的结果就不同,一般要符合逻辑必然性和完整独立性的要求。划分段落的要求是单一而完整,自然而连贯,适度而匀称。4.下面两篇消息分别采用了何种开头方式?结合案例比较这两种开头方式在目的、效果及写作要领等方面的区别。(1)伦敦市长今天宣布,根据专家测定,泰晤士河含氧量98%。从此,被污染几百年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39、(2)最近,一只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逆流而上,游过了议会上下两院所在地。此事引起了极大轰动,电视台向全国播放了海豹吞食河鱼的镜头,报纸也作了报道。这是150年来人们第一次看到海豹出现在这一度有毒的河水中。提示 (1)为直接入题,(2)为间接入题。直接入题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中心内容,简练而明确,易于读者了解全文宗旨。间接入题回旋的余地较大,委婉含蓄,机锋深藏给人纵横开阖之感,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5.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结尾在全文中起两大作用:一是绾结全文,收束整篇,关系到结构完整的问题;二是追求“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力求扩展或深化文章的思想及情感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感染力。6.下面这段话

40、层次混乱,语序不清,请按层次安排的要求予以调整。人类学研究表明:在世界不同地区曾经生活着以龟龙(蛇、蜥蜴、鳄鱼)为图腾的部落。图腾是原始部落或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这种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与文明社会的汉族龟龙崇拜有着本质的不同。汉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融进了一些曾以龟龙为图腾的部族。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弗雷泽的金枝就分别提到美洲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有以龟蛇为图腾的部落存在。汉族龟龙崇拜虽与图腾和宗教有关,但实质上是一种偶像崇拜。调整 图腾是原始部落或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研究表明:在世界不同地区曾经生活着以龟龙(蛇、蜥蜴、鳄鱼)为图腾的部落。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弗雷泽

41、的金枝就分别提到美洲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有以龟蛇为图腾的部落存在。但是,这种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与文明社会的汉族龟龙崇拜有着本质的不同。汉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融进了一些曾以龟龙图腾的部族。汉族龟龙崇拜虽与图腾和宗教有关,但实质上是一种偶像崇拜。7.请结合阅读实践,谈谈结构安排中需要使用过渡的情形。提示 找出阅读的文章在内容转换、开合及表达方式变化时过渡的具体表述,加以说明。过渡,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它起到“上楼搭梯”、“过河架桥”的作用,使上下相关的两个部分衔接紧密,转换自然,气韵流动,浑然天成。需要过渡的情形大致有:对象转换时;内容开合处;表达方式变化时等等。在过渡形式上,可以是词语、

42、句子或段落,也可以不用文字,两个层次之间空一行就行。余秋雨的散文莫高窟中写到历代壁画艺术风格的那一部分,以“色流”的变化串连起从北魏到元代的历史。如“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等等,过渡方法简洁而精巧。8.一篇作文的题目是大学生活序曲,内容分五部分。小标题是:初进宿舍;开学第一课;单调的三点一线;吃饭的烦恼;寻找自我。这五个层次的划分是否合理?问题在什么地方?提示 不够合理,层次划分的依据不明显。问题在层次比较混乱,不符合逻辑必然性的要求,小标题应改为初进宿舍;开学第一课;吃饭的烦恼;单调的三点一线;寻找自我。9.举例说明照应

43、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效果。提示 能把前后相关内容、线索扣合起来,使文脉连贯,也能使读者印象清晰。首尾照应。这种照应指的是开头交代,结尾照应。反复照应。指的是一次交代,多次照应。伏笔照应。指的是开始留下伏笔,造成悬念,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最后显现伏笔的方法。1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宽容为题,写一篇小议论文或微型小说。(略)安徽桐城县城西后街,有巷宽六尺,长约百米,人称“六尺巷”。相传乾隆年间,桐城叶姓与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家因修造宅第,产生地界之争。张英家修书一封,欲让张英依仗权势压服叶家,然而,张英复诗代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

44、信后便拆让三尺,叶家感其义,亦退后三尺,故成此巷。思考与研讨1.古人说过“言有物”和“言有序”的话,请你口头论证一下“言有物”和“言有序”的关系。提示 “言有物”就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而言,“言有序”就思路清晰、层次严密而言。2.清代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论及李白诗歌创作时说:“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重山不待言矣。中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这里讨论的问题,对安排结构有什么启示?提示 讲诗句之间的转折,即跌宕起伏、富于变化带来的效果。启示文章要善于开合起落,错综变化。第六

45、章 语言运用1.比较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各自的特点。口语较书面语更为自然、方便和灵活,可以变化声调,用抑扬顿挫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还可以借助手势、体态、表情等辅助手段来加强表达效果。但口语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范围有限,表达时的随意、重复、零乱现象比较多。书面语没有口语表达灵活,缺乏面对面交流中声情并茂的效果,需要调动大脑第二语言系统,通过符号提示唤起交流目的。但它能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因其经过组织、推敲而成,语法规范,逻辑清晰,精粹简练,条理性强。2.范仲淹写的严先生祠堂记中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的话,友人李泰伯读后,建议他将“德”字改换成“风”字,这令范仲淹大为敬服。请

46、你说明这两个字在这一语境中的细微区别。提示 “风”的内涵比“德”更为丰富,既包含了品德,也包含了行为、举动、风仪等。在文化文学史上,以风来喻说人的道德操守、气度神采乃至文章品格的不胜枚举。汉末有“建安风骨”,然后则有“魏晋风度”,“左思风力”等称说,在魏晋的人物品评用语中这类语词特多,甚至延用至今。论语颜渊里也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在草上,必偃。”因此,词语的锤炼非常重要。3.贾岛在作题李凝幽居时,拿不准“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中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他一边走,一边想,不觉撞了韩愈的车骑。韩愈认为用“敲”好。对此,后世有争议。有人说“敲”好,有人说“推”好,有人说

47、不能凭空而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若僧对那家人熟悉,则宜用“推”,若不熟悉,则宜用“敲”;若门是虚掩的,宜用“推”,若门是关住的,则宜用“敲”。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提示 文学作品,不必拘实。需要从意境塑造和形象表达方面考虑。“推”字无声无息,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动作,而“敲”字则具有声响,更加反衬了深夜之静(月色)和居所之“幽”。另外,“敲”字还显示了作者的礼貌,读起来也更响亮些。因此“敲”更胜于“推”。4.分析、讨论下列问题的原因。(1)有位洋翻译将“一诺千金”这句成语翻译成“一诺应,就要付美金一千元”。另有一位汉学家,将唐人诗“月是故乡明”作了这样的解释:“家乡除了月亮还光亮之外,其他一片漆黑。”(2)殷夫译裴多菲自由与爱情,分别有自由诗体和格律诗体两种。自由诗体为:“自由与爱情!我需要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学写作训练(第三版)》2.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