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單元通論字典辭書一、辭書源流簡介字典辭書是工具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古代漢語,常常會遇到一些生僻的字和詞,既不知道它們的讀音,又不了解它們的意義;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字和詞,它們與現代常見的意義差别很遠,還會遇到一些不大好懂的成語典故。這些都要依靠字典和辭書來解决。因此,在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中,必須學會使用字典辭書。古代的训诂方法漢字有形,有音,有義;所以訓詁方法就有“形訓”、“音訓”、“義訓”三種;中國古 代的字典辭書的編纂方式亦隨之有“據形系聯”、“同音類聚”、“同義類聚”三大類。段玉裁 説文解字注云:“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以下,義書也;聲類以下,音書 也;説文,形書也。”形書即按部首
2、編排、通過分析漢字形體結構解釋字義的字書,中國 最早的字書是東漢許慎的 説文解字,字書系列有 玉篇、類篇、字彙等;義書即 按義類編排的訓詁之書,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解詞義的辭書是漢代初年成書的 爾雅,訓詁 之書的系列有 廣雅、埤雅、爾雅翼等;音書即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韻書,中國最 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的 聲類,韻書系列有 切韻、廣韻、集韻等。二、查閲字典辭書的三個環節 檢字 定音 取義 檢字 檢字首先要瞭解字典辭書的編排體例。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形序,一是音序。形序是指按部首和筆畫排列。按部首和筆畫檢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字典辭書的部首與漢字結構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不
3、同 的字典辭書對同一個字取部不同。()各字典辭書部首的設置不完全一致。()新舊字形的筆畫不同。四角号码形序還包括按號碼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號碼。這種檢字法把每個漢字的四角形狀 分爲十種形式,分别用至十個號碼代表,其順序爲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可參看 辭源“四角號碼檢字法”)。如:截。四角号码,汉语词典常用检字方法之一,用最多5个阿拉伯数字来对汉字进行归类。四角号码检字法由王云五发明,他并在1925年5月著号码检字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四角号码的笔形和代号四角号码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块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音序音序是指按音序排列。民國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多
4、是按平上去入四聲和平水韻106韻分列,如 佩文韻府、經籍纂詁等。當代編寫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一般按 漢語拼音方案字母順序排列,如 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字典等。形序編排與音序編排各有利弊。如音序檢字,必須知音,而恰恰一些待查的字,我們 不知道它的讀音,有些字我們知道它現在的讀音,但不知它在平水韻中屬於哪一韻部;至 於部首檢字,必須明瞭待查字的部首,由於漢字部首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而有些待查字的部首一時又難以確定,這樣,往往要翻查數次。比如查 左傳隱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 潁”中的“潁”字,很可能先查“頁”部,再查“匕”部,最後才查“水”部。從檢字的角度來説,音序檢字、部
5、首檢字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代新版的字典辭書,無論是按部首排列的,還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書中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檢字法供選用。在檢字時,如果對某字的部首不清楚,或對舊字形、繁體字不大熟悉,要善於利用字典辭書中的“難檢字表”、“新舊字形對照表”、“繁簡字對照表”等。在使用某一部字典辭書之先,要對該字典辭書有一個總體的瞭解,要認真讀一下“前 言”、“凡例”、“部首排檢法説明”,還要看看是否有“補遺”、“勘誤”、“附録”之類。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很重要。如果只圖省事,結果常常事功半,反而浪費了時間。定音 要確定讀音,首先要瞭解字典辭書的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有三種:()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
6、 康熙字典中的“戌音恤”、“汜音祀”之類。()反切。這是我國古代字典辭書中運用最爲普遍的注音方式。反切是用兩 個字來拼合被切字的讀音,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漢語拼音方案制定以前,年由讀音統一會創制了一套注音字母(後改名爲注音符號),即等四十個字 母。定音与取义定音是和取義聯繫在一起的。漢語中的常用詞大多是多音多義詞,讀音不同,意義有别。例如 孟子中有“此率獸而食人也”,又有“治於人者食人”,之所以前句“食”讀,後句“食”讀,是因爲兩句中的“食”意義有别,前句的“食”是“喫”的意思,是及物動詞的一般用法,後句中“食”是“給喫”的意思,是使動用法。
7、正確取義 是定音的根據。取義 取義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問題,而是閲讀古書 綜合能力的體現。能否正確取義是使用字典辭書的關鍵所在。在取義問題上,至少應注意 以下兩點:三、根據需要使用字典辭書 查檢字音和字義 如果要查一般的常用字,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版)就够了。該字典是供學習 古代漢語用的小型專科性字典,收常用字餘個,同時酌收少量的雙音詞,約多 個。字條按音序排列,以簡體字作字頭,字頭後面的括號内標明繁體字、異體字,義項依 本義(或基本義)、近引申義、遠引申義、假借義排列。該字典釋義較準確,例句難點有解 釋。特别是注意和 辨對學習古代漢語很有參考價值。另外,書後還附有 難字表,收餘字,只注音、釋
8、義,不引書證,可作爲正文的補充。該字典的不足是:書證多不考慮始見書,只求典型易懂,這不利於對詞義時代性的掌握;此外,以簡體字作字 頭,查繁體字則有一定困難。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人奉敕編纂的,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年)。康熙字典收字 個,采用部首排列法,分成 個部首,又根據十二地支分爲十二集。釋字體例是先音後義。注音列歷代主要韻書的反切,釋義兼引古注,這對於我們查閲字的古音古義無疑是有幫助的。這部字典在中國字典辭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當代出版的字典辭書,無論是部首的設置還是編排體例,都脱胎於康熙字典。但這部字典使用起來比較困難:一是注音用反切和直音;二是字的歸類與當代通行的
9、字典辭書不完全一樣,有些形近者分别歸入幾部,如“條”(木部)、“脩”(肉部)、“絛”(糸部);三是没有標點;四是釋義往往拘泥於古代原有的訓詁,或不够準確,或失於簡略。所以,現在閲讀古書時,查檢字音字義一般很少用康熙字典。查檢詞語和典故 漢語大詞典是一部大型的、歷史性的漢語語文詞典。全書卷,共收詞目約萬 條,餘萬字。該詞典單字采用部首檢索法編排,立目用字均采用繁體字,古代書籍例證用繁體字,釋義用簡體字。注音依次標注現代音與古音。古音包括中古音和近古音,以中古音爲主,用反切標注。反切後依次列聲調、韻部與聲類。釋義突出“古今兼收,源流並重”的特點,書證也因之古今兼有,以反映 古今詞語及其意義的發展變
10、化。漢語大詞典是目前收複音詞語最多的詞典,例如,該詞 典“垂”字詞條下,除上述 古代漢語詞典所立個複音詞條之外,還有“垂及”、“垂 亡”、“垂天”、“垂天翅”、“垂天翼”、“垂不朽”、“垂水”、“垂手”、“垂仁”、“垂心”、“垂 世”、“垂目”、“垂式”、“垂耳”、“垂涎欲滴”、“垂頭喪氣”、“垂簾聽政”、“垂露”、“垂 顧”、“垂鑒”、“垂體”、“垂纓”等,共計個複音詞條。漢語大詞典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是目前最重要的大型工具書之一。辭源辭源最早出版於年,是一部較大規模的語文辭書。該詞典以語詞爲主,兼收百科;結合書證,重在溯源。該詞典單字采用部首檢索法編排。單字條的組成包括字頭、中文拼音、注音字
11、母、廣韻的反切與聲紐、釋義、書證;複音詞條的組成包括釋義和書 證。多義詞的解釋一般以本義、引申、通假爲先後次序。全書使用繁體字。古書中較常用的詞語,在 辭源中一般都有收録,引證資料也比較完備,是閲讀古籍的重要辭書之一。查檢虚詞和特殊詞語 虚詞詞典有清代學者王引之的 經傳釋詞、近人楊樹達的 詞詮、今人楊伯峻的 古漢語虚詞,都很有價值。其中,古代漢語虚詞通釋後出,它充分吸收了前人和當代 學者同類著作的研究成果,而且,由於引例(除韻文外)都作了譯述,所以通俗易懂。該 詞典詞目按音序排列,特點有三:一是收詞範圍較寬,共收虚詞個;二是説解詳盡;三是引例豐富。佩文韻府佩文韻府是清代張玉書等奉敕 編撰的,成
12、書於康熙五十年。全書依韻編次,按平水韻分卷。該書在編排上與其他字 典辭書不同的是,以單字統詞語,齊下字。即單字下,列尾字與此字相同的詞語典故。每 個字頭之下分三部分:韻藻、對語、摘句。其他專門性工具書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中,有些專門問題還需求助於專門性的工具書。如查檢人名和人 物生平事迹的中國人名大辭典、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等;查檢職官的歷代職官表等;查檢地名的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國歷史地圖集等;查檢歷史年代的中國歷史紀年表、兩千年中西曆對照表等;查檢書目文獻的 四庫全書總目、書目答問、藝文志二十種綜合引得等;查檢先秦經傳文句出處的十三經索引,以及查檢專書字詞出處的各種專書索引(或“引得”)
13、,等等。【思考题】按部首和筆畫檢字需要注意什麽?爲什麽説形序編排與音序編排各有利弊?爲什麽説正確取義是定音的根據?文選左傳也稱 春秋左氏傳。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修訂而成的一部大事年 表性質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年)年間的歷史。漢時在,春秋被列爲“五經”之一,故又稱 春秋經。左傳 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作。其仿照 春秋體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 年)至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年)年間春秋各國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我國第一部叙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左傳原分别 刊行。晉杜預始以 左傳分年附於春秋之下,以左傳釋 春秋,作春秋經傳集解
14、。所謂“集解”,是集經、傳而解之的意思。今注举例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牆。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 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唯羣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唯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晉靈公:名夷皋。君:用作動詞,行君道。厚:重。斂:征收賦税。彫:畫。彈():用彈()弓射。辟:躲避,後寫作“避”。宰
15、夫:厨師。胹():燉。熊蹯():熊掌。孰:熟,後寫作“熟”。諸:“之於”的合音字。畚():用草繩或竹篾編成的盛物器具。朝:朝廷。趙盾:晉國正卿,謚號宣子。士季:名會,晉大夫。入:納,接受。莫:否定性的無定代詞,等於説“没有誰”、“没有什麽”。之:代進諫這件事,做“繼”的 賓語。三進:往前走了三次。溜:通“霤”(),屋檐下滴水處。稽()首:叩頭至地。引自 詩經大雅蕩。靡:否定性的無定代詞,作用同“莫”。鮮:少。克:能。夫:句首語氣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社稷之固也:“社稷之固也賴之”的省略形式。引自 詩經大雅烝民。袞():天子禮服。這裏指天子。闕:通“缺”,過失。仲 山甫:周宣王的大臣。甫:古代成年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袞:喻君位。古注举例春秋經傳集解,晉杜預注,附唐陸德明音義。杜預(公元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晉著名 政治家、軍事家、學者,是晉滅吴的統帥之一。晉書有傳。杜預酷好 左傳,自 稱有“左傳癖”,著 春秋經傳集解,始將經傳合一。他博學多能,“朝野稱美,號曰 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杜预集解陆德明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