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目录第一节广韵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第二节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第三节广韵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第一节 广韵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具体演变(一)唇音:帮母、滂母、并母等(二)舌音:端母、透母、定母等(三)齿音:精母、清母、从母等 (四)牙音:见母、溪母、群母等(五)喉音:影母、晓母、匣母等举例唇音(滂母)举例舌音(端母)举例齿音(清母)二、普通话声母的来源普通话共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中古来源(节选举例)如下:声母声母来源来源帮母和并母仄声滂母和并母平声 明母帮母、滂母和并母端母和定母仄声透母和定母平声泥母和娘母来母见母一等、合口二等、梗摄开口二等、通止蟹宕合口三等、蟹摄合口四 等 和
2、群母通止宕合口三等仄声。溪母一等、合口二等、蟹梗开口二等、通止宕合口三等、蟹摄合口四等和群母止宕合口三等平声。补充:普通话的声母第二节 广韵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一、广韵韵母的演变第一,韵基大幅度合并。宋代出现的十六摄大体反映了韵基合并的趋势。第二,同一韵摄中,重韵合并,一、二等韵合并,三、四等韵(包括重纽三四等)合并。第三,有些韵摄进一步合并:宕、江合并,山、咸合并,臻、深合并,曾、梗、通合并,蟹摄细音并入止摄。第四,韵尾变为。第五,入声韵尾,消失。第六,介音由开合、四等演变为开、齐、合、撮四呼。同摄的韵,韵基的演变基本一致。掌握了韵基的演变,再结合等、呼的条件就可以推出韵 母的演变。广韵韵
3、母演变的详细情癋(九)果摄果摄包括“歌哿箇、戈果过”两个韵系,六个韵(十)假摄假摄只有“麻马祃”一个韵系,三个韵。(十一)宕摄宕摄包括“阳养漾药、唐荡宕铎”两个韵系,八个韵(十二)梗摄梗摄包括“庚梗映陌、耕耿诤麦、清静劲昔、青迥径锡”四个韵系,个韵二、普通话韵母的来源普通话共个韵母,中古来源如下(节选举例):补充:普通话的韵母注意:1、注意将普通话韵母的来源与广韵韵母演变结合2、注意将普通话韵母的来源于普通话声母的来源进行比较学习3、注意多结合古文实例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三节 广韵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分析上图:从表可以看出()普通话的阴平来自古清声母平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普通话的阳平来自古
4、浊声母平声字、全浊声母入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普通话的上声 来自古清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普通话的去声来自古去声字、全浊 声母上声字、次浊声母入声字和部分清声母入声字调值的演变?中古汉语声调的准确调值,永远会是一个无解之迷,不同时代,不同方言,都只是在保持调类的对应,而不是维持调值的准确性。就如同,你的家乡话,城里的方言和乡下的方言,同一个调类的调值都可能不同。既然无法知道准确的调值,从简化和易于学习的角度,我们只需要得出每个调类的大体调值。也就是平上去分别大致为平、上升、下降。同时,没必要去人为刻意区分清浊声母带来的调值不同,因为那是声母清浊的伴随现象,只要你正确发出
5、了浊音声母,声调自然会低一些,即便不会低一些,也清晰地用声母作出了区分。学习新的声调是很困难的,既然不需要掌握准确调值,那么,将以上三个声调与您的母语方言,或者普通话的声调耦合,是最明智的做法。一方面学起来很快,另一方面,不会象网上那些音视频那样阴阳怪气,更加自然(你要相信古人说话一定不会是象念经那样生硬和阴阳怪气)。如果与普通话的声调耦合的话,平声的调值则为普通话的阴平55;上声的调值则为普通话的阳平35;去声则为普通话的去声51,或者不要读那么陡,读成53、52之类即可。这三个调值是清声母字的调值,前面说过,不必刻意区分清浊声母带来的调值高低,但我们在说普通话的时候,频繁使用的“半上声”即“214”中的“21”,是一个几近于低平的调值,它是完全可以利用的,作为浊声母平声字的调值:平声分两个,一为高平,读若普语之阴平,一为低平,读若普语之半上;上声不刻意区分,读若普语之阳平,读准清浊后,高低自然来;去声不刻意区分,读若普语之去声,读准清浊后,高低自然来;如此,只剩下了入声,这个当然好办,入声的关键是韵尾,从调值上并非是独立的声调,只要保证韵尾的清晰,将入声读成短促的平声即可。同时,清声母读若普语之短促阴平,浊声母读若普语之短促半上。思考:上述回答对吗?上述回答来自知乎, 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