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89975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演练巩固提升备考方略突破目 录ONTENTS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古诗赏析选择题是一种综合性考查题型,对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同时也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尤其是针对题目的设误点做精准的应对之策,培养自己静心、细心的良好习惯。一、通晓古诗选择题的题型特点1考查全面作为一道选择题,它主要是从词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2设误细微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

2、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放在一两个词语上。3读懂助手虽说解答该题要全面、细致地阅读诗歌,但有时是边阅读边判断思考,无论是选择恰当的或不恰当的,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诗歌的过程,题目答对了,诗歌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因此,它是帮助理解诗歌的极好的“拐杖”,更有助于下一道主观题的解答。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

3、,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助读提示:(1)这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主要从哪些角度设题?(2)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对于理解这首诗有何帮助?答案:(1)选项选项设题角度设题角度A词句内容、结构词句内容、结构B词句内容、诗歌语言词句内容、诗歌语言C表达方式、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思想情感D结构结构(2)A项和项和B项解读了前三联的主要内容,项解读了前三联的主要内容,D项从结构上指出项从结构上指出这首诗的

4、特点,对于读懂这首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这首诗的特点,对于读懂这首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答案为助考生理解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答案为C(尾(尾联属于直接抒情)。联属于直接抒情)。二、把握选择题的9大设误方式1错解词语意思: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2错解诗句意思: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做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5、4思想感情分析错误: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5忽视注释致误: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6形象特点(或景物气氛)概括不当: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表达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7典故分析错误: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8主旨意图理解

6、偏差: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9语言风格表述不当: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对点训练2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的对错,并指出其设误方式。潭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1)“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

7、,泪洒在竹子上,让其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判断:()设误方式:“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属于“思想感情分析错误”,诗人借湘妃之“泪”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2)“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两句,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的祠庙如今很破,只回荡着一些风吹天花板发出的声音。判断:()设误方式:“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属于错解词语意思,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的意思,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三、“3步法”准解客观选择题典例阅读

8、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题思路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题目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意味着四项中有三项是正确的,可

9、在读选项时进一步赏析这首诗。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选项选项分析解读分析解读A“已完成已完成”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创作过程创作过程”是选诗八句的总结是选诗八句的总结B正因为正因为“无法实现无法实现”,才会,才会“心中郁闷心中郁闷”,该项,该项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概括分析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概括分析C“想象想象”是艺术技巧,是艺术技巧,“气吞山河,势不可挡气吞山河,势不可挡”是表达效果是表达效果D“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这是对诗句的理解,这是对诗句的理解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诗中“须臾收卷复把酒”中的“收卷”,意味着草 书 作 品 的

10、“已 完 成”;诗 中 的“笔”“墨”“飞纵横”“收卷”“把酒”叙述了书写草书作品的“全过程”,由此判定A项正确。虽“胸中磊落藏五兵”,但“欲试无路空峥嵘”,内心难免愁闷抑郁,因此,作者借书法创作来排遣苦闷之情。故B项正确。诗人设想“酒为旗鼓笔刀槊”,把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而作书中的“势从天落银河倾”,的确具有“气吞山河,势不可挡”的声威。由此可见C项也正确。陆游诗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因此可推知D项有误。形成答案()D对点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

11、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时清:指时局已安定。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诗人送人北归,一个“独”字抒写出友人得归,自己却不能还乡的痛苦。B颔联中“旧国见青山”是说友人回到故乡,见到故园一切未变,让友人颇感欣慰。C颈联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D本诗紧扣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劫后的荒败之景,环环相扣。解析:“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满眼残破,所见也唯有青山如故,友人心中应该是伤悲忧愁的。答案:B选择题解题技巧第一步

12、: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1)逐一比对。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2)综合比对。把选项与选项进行综合比对,根据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对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比如在判断D项的时候,要联系A、B、C项理解、判断。还要用好排除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3、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这首古风诗中作者感情强烈,想象奇特,夸张大胆,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解析:“感情强烈、想象奇特,夸张大胆”在诗中没有或不典型。答案:D(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

14、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

15、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倾向。B“日暖南山石”一句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C首联上句的“满”字与下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解析:“上句的满字与下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应该

16、是“悲”和“暖”形成对比。答案:C(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解析:注意答出相同点:思乡。然后分析不同点:崔诗是韶华易逝的愁苦,李诗是空有才华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的苦闷。答案:相同点:都有思乡之情。不同点:崔诗写了诗人长期不能回家,家信也常年断绝,春天到来之时看到了镜中的白发,表达了韶华易逝的愁苦。李诗表达的是漂泊在外,空有才华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的苦闷。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姜夔

17、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亚:接近。(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着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D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

18、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解析:“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错。答案:D(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按照题干的要求先指出词的下片表达的情感,然后具体分析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分析时要抓住诗句所写的景物特点。答案: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

19、的心切;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重展西湖【注】二首(其一)宋庠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注】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诗人善

20、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B“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东半湖水深、水位高,水源源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了一片。C第四句中一个“展”字,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诗人极目远望,心胸为之宽广。D“都浸月”用得很妙,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解析:D项“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错,“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意思是说,在朦胧的月色中,经受夜晚寒气的新枝摇曳,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烟”在古

21、代诗歌中有烟火、水气、雾气、花草树木散发的水气等意思。这里,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诗人追求闲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境界。答案:D(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鉴赏诗歌的情感,首先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含义。这首诗首联描述凿通西湖时诗人喜悦的心情,颔联写重展后的西湖胜景,颈联深一层写西湖的夜色,尾联即景抒怀,但愿朝廷赐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大自然恬适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可怜(可爱)”“忘情地”“展尽”和直接抒情的尾联“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分析,形成答案。答案:凿通西湖后的喜悦之情。颔联寓情于景,写出了重展后的西湖胜景。“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境。“展尽”一语双关,既写湖面开阔,又写出了诗人极目远眺,胸怀顿觉舒旷。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尾联即景抒怀。诗人想做一个渔翁,有归隐之意,希望朝廷赐一个闲散的州郡,能恬适清闲地度过一生。“愿”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暗示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二讲-破解诗歌的综合选择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