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旅游学概论课程组2018年3月20日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一: 认识旅游 模块一: 旅游的起源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了解历史各阶段中人类迁徙和旅行的发展历程2.理解古代人类旅行的特点3.掌握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历程教学重点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历程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旅行与现代旅游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导入法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列举古代著名旅行家,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古代旅行家与现代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旅游活动的起源的深入思考。二、教学内容一、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和旅行活动人类开展旅游活动需要满足两
2、个重要条件:l 一是可自由支配的物质基础l 二是足够的闲暇时间。1. 原始社会早期a) 生产力低下-为生存而长途迁徙b) 原始审美-实用性-缺乏出游的动机。2.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得到发展-私有化-阶级-商人交易-最初的旅行活动二、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奴隶经济发展-特权阶级财产与闲暇时间增多-审美意识萌芽-出现了以愉悦为目的的巡游、围猎等活动(一)商务旅行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腓尼基-造船-为商务旅行创造了条件。中国-商部落善经商-“商人”、“商业”名商大贾:范蠡、孔子弟子子贡、白圭、猗顿、吕不韦(二)帝王巡游巩固统治、颂扬功绩、威慑群臣与百姓、满足帝王游览享乐欲望-统治者 “巡游”。(三)奴隶
3、主休闲旅行奴隶主丰富的物质储备和较多的闲暇时间-奴隶主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提升-有意识的休闲旅行萌芽在西方-罗马时期在东方- “囿” “田猎区”-中国古典园林的始祖三、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一)商业旅行海上和陆上两个丝绸之路(二)帝王巡游封禅泰山隋炀帝下扬州康熙、乾隆下江南(三)文人漫游知行合一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盛唐的李白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四)科考旅行郦道元水经注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五)宗教旅行白马驼经玄奘西游耶路撒冷、麦加朝圣佛陀的诞生地(兰毗尼)、成道处(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处(鹿野苑)、佛涅槃处(拘尸那罗)也成为佛教四大圣地。拉萨布达拉宫、四大佛教
4、名山、四大道教名山、著名寺院(六)官宦迁谪苏东坡便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苏东坡一生仕途不顺,遭朝廷一贬再贬,从杭州,到密州、徐州、湖州,一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又贬到惠州、儋州等地,可谓半生飘零,然而,东坡居士走到哪游到哪、游到哪写到哪,为祖国山河增添了众多的文化资源。(七)外交宦游张骞通西域隋唐时期日本、新罗、东南亚等国使臣纷纷来朝,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也有了正式交往,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遍访了东南亚、南亚、波斯、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古代旅行的特点1.尽管古代旅行活动产生很早,但这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也只是个别现象。2.尽管古代已经产生了旅游或旅行活动,但其中的旅游成分总是
5、夹杂于其他成分之中,而非主要出行目的。3.旅行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多的是忧伤而不是快乐。五、近代大众旅游的产生与发展l 工业革命-蒸汽机-交通工具变革-大众旅游成为可能l 工业革命-城市化-工人阶级增多-人的物化-需要出游调节生活l 万事俱备(交通基础、出游动机、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时间)-困难重重(大多数人并没有出游经验和习惯,对异地的不了解、语言的不通畅、文化的差异、货币兑换和出境手续的繁琐都已成为阻碍人们出游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欠东风(旅行社业)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570名游客从英国中部的莱斯特到拉夫巴罗参加禁酒大会,往返22英里。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
6、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即今通济隆旅行社),开始正式从事旅行代理服务,成为世界旅行代理业务的开端,这是全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六、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由陈光甫创办成立-他标志着中国旅游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课堂小结本模块简要介绍了人类出行的历史,从原始人类迫于生计的迁徙,到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巡游、早期的商业旅行,到封建社会更大规模的商业旅行、帝王巡游、文人漫游、科考旅行、宗教旅行、外交宦游和官宦迁嫡等旅行活动,直到近现代工业革命之后现代旅游业的萌芽与发展,简要概述了旅游活动的起源与发展历
7、程。四、同步测试五、布置作业【实践1】查阅书籍,了解本模块中所提到了古代旅行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一: 认识旅游模块二: 旅游的内涵与外延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理解旅游概念的内涵,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2.理解旅游活动产生的主客观条件3.了解旅游概念的外延及旅游活动的类型教学重点旅游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与外延教学难点旅游的本质属性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导入法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 提出一个问题,即导游带团算不算旅游活动,带领学生一起思考旅游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教学内容一、旅游概念的内涵旅游一词-南朝沈约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l “旅”
8、是指离开家乡而客寄他方,l “游”则表示游览、观光、娱乐之意。两层内涵,1. 一是空间上的移动,即离开家乡去往异地;2. 二是出行动机上的审美、休闲和愉悦目的。 国外“tourism”and“travel(一)旅游的本质属性1. 精神上的愉悦性2. 空间上的异地性3. 时间上的暂时性4. 目的上的非功利性(二)旅行、旅游、休闲的区别1.旅游与旅行旅行包含旅游,旅游是旅行的一种形式,旅行却不一定是旅游。2.旅游与休闲旅游是属于休闲的一部分,是休闲活动中同时具备暂时性和异地性的一种活动。表1-1 迁徙、旅行、休闲与旅游的区别概 念目 的空 间时 间旅游休闲享乐、审美求知异地暂时(一般不超过一年)迁
9、徙生存、生活异地可能是永久的旅行商业、贸易、宗教、探亲访友、科考异地暂时休闲休闲享乐、审美求知非异地暂时(一般不超过一年)(三)旅游的定义谢彦君教授:旅游是个人以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四)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1.旅游活动产生的客观条件(1)可自由支配收入(2)闲暇时间2.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时,出游意愿就成为决定其出游的可能性、出游目的地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出游意愿的产生基于个体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大体而言,旅游意愿与旅游者的需要、动机、态度等都有关系。3.旅游产生的其他条件(1)个人因素(2)家庭生命周期
10、(3)旅游目的地情况(4)交通情况二、旅游概念的外延(一)旅游活动的时间界定过夜旅游l 世界旅游组织:24小时以上,但最长不超过1年l 法国旅游总署:24小时以上但不超过4个月的人;l 我国统计局:不超过6个月的人视为旅游者。不过夜旅游,即一日游是指在时间上不超过24小时,当日往返的旅游活动。由于一日游不涉及在当地的住宿,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贡献相对较小,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一日游单独进行统计。 (二)旅游活动的距离界定境内旅游 出入境旅游出行距离: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价委员会、加拿大统计局和旅游局都采用至少80公里(单程)作为衡量是否为国内旅游的临界尺度美国旅游数据资源中心和美国人口普查局则用至
11、少160公里的标准我国统计局认为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个小时,便可计为旅游者。(三)旅游活动的具体形式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以下几类活动被视为旅游活动:1. 消遣、娱乐活动2. 观光、度假活动3. 会议、展览活动4. 短期的研学、修学活动5. 以健康为目的的医疗休养活动6. 在目的地从事经济、宗教、体育、文化等活动7. 商业或公务活动8. 因家庭事务、探亲访友等原因而前往目的地停留9. 购物活动同样,国际国内各研究机构界定了不被列入旅游活动的几种情况:1. 在异地从事某一职业2. 在异地定居3. 在异地学习,并寄宿在校4. 居住在边境地区并日常越境到邻国工作5. 外交访问活
12、动三、旅游活动的类型按时间分类,旅游可以分为一日游和过夜游按距离分类,旅游可以分为远程旅游和近程旅游按地理范围分类,旅游可以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按旅游目的,旅游活动大体可以划分为消遣性旅游和事务类旅游两大类(一)消遣性旅游1.观光旅游2.度假旅游(二)事务型旅游1.因公事务旅游2.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三、课堂小结本模块主要解决什么是旅游的问题。一方面, 旅游具有愉悦性、异地性、暂时性和非功利性等特征,从本质上来看,旅游是个人以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短暂经历。旅游受到时间、可支配收入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最终决定于个人主观意愿。另一方面,我们从现实出发,从时间、空间距离和旅游活动形
13、式出发具体界定了旅游活动的外延,从不同的维度对旅游活动进行了分类,将旅游活动划分为消遣性旅游和事务性旅游两大类。四、同步测试五、布置作业1. 查询近期本地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人次的官方统计数据,试调研这些旅游人次数据的统计来源有哪些。2. 请访谈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亲朋友好友,分析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一: 认识旅游 模块三:旅游的意义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了解旅游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2.增强学习者对旅游本质的认识3.增强学习者对旅游专业和旅游行业的认同4.提升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旅游的个体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旅游的个
14、体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导入法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 提出一个问题,即旅游对于人生而言是有用的还是时间与金钱的浪费?由此问题引出学生对旅游的意义的思考。二、教学内容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权利法案:“每个人休息娱乐的权利,合理限定工时的权利,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并在法律范围内不加限制地自由往来的权利,已在全世界得到承认。”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第一次从中央政府的层面提出“旅游休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加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也说明了旅游休闲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类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案例:历史上的旅游休闲观念发展尽管
15、在现代社会中,旅游休闲早已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旅游休闲却在大多数时间里被认为是负面的甚至罪恶的东西。以罗马和唐明皇为例,讲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说明休闲在古代社会中的“原罪”。并以此引发学生的再一次思考,旅游休闲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一、旅游的个体意义(一)旅游能弥补个体心理匮乏(二)旅游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三)旅游能增强自我认同感思考:你周围的朋友出游时最常见的行为是什么呢?你有没有随手拍照片上传朋友圈的行为?请深入的思考一下,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朋友圈炫自己的出游照呢?(四)旅游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二、旅游的社会意义(一)旅游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
16、业之一旅游业被认为是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灵丹妙药”全域旅游“三农问题”(三)旅游能促进社会稳定与团结三、课堂小结旅游对于个体以及对于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个体而言,旅游能够弥补个体心理匮乏,增强自我认同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对于社会而言,旅游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与团结,推进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不管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同步测试五、布置作业1. 请去最近的乡村旅游景点,调查旅游发展与当地人民经济状况改善之间的关系。2. 请访谈周围参加旅游的朋友或亲人,分析旅游对于个体身心所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
17、名称单元二:旅游资源模块一: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2.理解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区别3.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划分4.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典型景观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别划分和典型景观教学难点辨析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导入法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以近期热门的草原天路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何为旅游资源”。二、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概念1.资源的概念所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18、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2.旅游资源的概念谢彦君在其基础旅游学(1999)中指出:“旅游资源因可以向旅游乾提供审美和愉悦的凭借而对旅游者具有某种吸引力。不具有这种吸引力的资源不能算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形态,主要存在于一种潜在的待开发状态,同时也包括已经开发但尚未耗竭其旅游价值的那一部分资源。旅游资源是先旅游而存在的自然或人文因素。旅游资源无论是单体还是复合体,都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谢彦君教授对于旅游资源概念的思考全面而深入,成为学术界较为认可的定
19、义。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一) 可观赏性(二) 自在性(三) 潜在性(四) 不可转移性三、旅游资源的类型1.划分的方法由于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所以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的分类也存在着多种分类依据和标准。如按照旅游活动的类型来划分,则旅游资源可分为度假型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观光型旅游资源、文化教育型旅游资源等;如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和品位高低划分,则旅游资源又可以划分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和县市级旅游资源等。当前学术界多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首先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个大类8个主类;其次在每个大类下面又细分为若干亚
20、类;最后在每个亚类下面再度细分为多个基本类型。2国标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都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四、中国典型旅游资源介绍(一) 自然旅游资源1. 地文旅游资源2. 水文旅游资源(1) 河流旅游资源(2) 湖泊旅游资源(3) 瀑布旅游资源(4) 海滨旅游资源(5) 泉水旅游资源3.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4. 生物旅游资源(二) 人文旅游资源1. 建筑与陵墓2. 民俗风情3. 城镇风貌与村落景观三、小结本模块简要介绍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旅游资源是指客观的存
21、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存或社会现象。因此,旅游资源具有自在性、可观赏性、潜在性和不可移动性。旅游资源包罗万象,但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大类,自然景观又可以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气候景观;人文景观又可以分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主类。四、同步测试五、布置作业1. 请查阅相关资料,试着按照新的维度和标准来给旅游资源进行新的分类2. 请对自己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进行梳理。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二:旅游资源模块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目的基本要求1.理解
22、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意义3.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4.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实施5.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原则和措施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教学难点辨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导入法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以张家界在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内建设旅游电梯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二、教学内容略微讲解开发的必要性。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所谓旅游资源的开发,则是人们对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发掘利用,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使旅游资源的现有和潜在
23、优势得以发挥进而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最终使得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性活动。从旅游资源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1) 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之一是发掘旅游资源潜在的优势,并通过开发改善和提高其旅游吸引力。2) 旅游资源开发的另一个目的是最终使得旅游活动得以实现,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3)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技术性活动。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一) 经济性原则(二) 保护性原则(三) 特色性原则 (四) 系统性原则(五)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三、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实施(一)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分析和判断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和开发价值
24、。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非常重要,若未经科学的价值评价就盲目的开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则极有可能导致开发项目的失败和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技术性工作。由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有的旅游资源美学价值极高,但却缺乏文化内涵;有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却缺乏美学价值;有的旅游资源美学价值高,且具有极高文化内涵,但却难以转化成为当地的经济效益因此,以不同标准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决定了旅游资源的不同价值。一般而言,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有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三种评价标准。(二) 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三)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1. 旅游景区景点
25、建设2. 改善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3. 相关设施建设4. 旅游目的地营销5. 旅游服务建设四、旅游资源的保护(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立统一1.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立性2.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统一(二) 旅游资源损害的原因旅游资源遭受的损害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是人为的因素。1. 自然因素许多旅游资源往往经历了千百年岁月与今天的我们不期而遇,在这千百年的沧桑中,它们可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台风、雷电、冰雹、洪水、火灾等,其中任何一个自然灾害都足以完全的摧毁一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尽管这类灾害并不常见,但当我们将时间的尺度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这些
26、自然灾害便可称得上是频繁了。就算没有遭受任何大的自然灾害,旅游资源也躲不过岁月的侵蚀那便是在自然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老化和风化作用。例如我们许多石窟造像、石碑已经被侵蚀的面目全非,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古建筑也随着木质材料的老化而倾颓不可复见。除此之外,一些生物性的因素也可能导致旅游资源的损害,如蝗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白蚁啃噬、鸟类粪便腐蚀、植物的生长等对人文景观造的损害。2. 人为因素相较于自然因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更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一方面是由于旅游开发建设不当引起的原始风貌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旅游者和当地人的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一方
27、面,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或由于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或由于利益的驱使,旅游开发者大量砍伐森林、破坏山体、大兴土木等行为都有可能对景观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另外,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旅游开发者往往会对景观进行过度的开发,大量建造的旅游购物场所、旅游住宿和餐饮设施的建设都严重的改变了景观的原真性,使得景区变得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大大降低了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也当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害,如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者随处乱丢垃圾、在建筑、树木等处随意刻画、在一些自然或文化遗产地随意攀爬,对一些文物进行随意的触摸等行为都对景观造成了或大或小的破坏。而旅游目的地当
28、地居民的行为则可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如当地居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对文物的盗取、对树木的盗伐、对野生动物的盗猎等行为都将严重的破坏旅游景观。(三)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针对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的保护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1. 对于自然因素对旅游资源的损害,应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进行保护。2. 对于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旅游资源的损害,则应主要采取教育的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提倡文明和健康的旅游方式。对于个别违反规定并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损害的旅游者必要时要予以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于严重损害旅游资源的个人,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3. 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方对于旅游资源的损害,则
29、应加强立法。4. 对于旅游资源已经发生的或者不可避免的损害,则主要应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重建。三、小结本模块简要介绍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和原则,探讨了旅游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所谓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人们对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发掘利用,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使旅游资源的现有和潜在优势得以发挥进而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最终使得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性活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秉持经济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价值评价、可行性分析及具体的开发建设。在开发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30、,合理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方能使旅游资源的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四、同步测试五、布置作业1.请查阅相关资料,试着找出我国有哪些对旅游资源产生损害的旅游开发案例?2.请试找出自己家乡的一处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三:旅游者体验模块一:旅游审美教学目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理解旅游审美的特点理解旅游审美的类型认识导游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能力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旅游景观进行分析和评价能用熟练的审美语言对常见和典型景观进行审美表达能够引导旅游者正确审美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 培养认真的和严肃的审美态度教学重点旅游审美的类型教学
31、难点在导游工作中运用审美修养为游客服务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小组讨论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版块内容,分小组回答。在旅途中,你的旅游目标是什么呢?在旅途中旅游审美重要吗?二、讲授新课(一)旅游审美的特点1.旅游审美主体审美观的差异性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 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二)旅游审美类型1.自然审美自然风光主要包括:山岳风光景观水体风光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景观特异景观(1)形态美旅游景观不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都会表现出形态上的美,并依靠这种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对旅游者审美感官形成冲击,从而带来特定的审美愉悦。
32、(2)色彩美自然景观色彩的审美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直接调动旅游者视觉神经的生理反映,并以强烈的表情性,向旅游者传达出一定的感情信息和基本的美感意味。(3)声音美声音可以成为自然景观形式美的审美对象,但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的“音响”都能够进行审美,只有和谐而有规律的乐音能使人感到悦耳动听。(4)嗅觉美(5)动态美问题:自己所游览过的景点中,你感觉哪里的景色最美?为什么?2.社会审美社会美是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各种社会生活所呈现的美,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好方面的集中体现。讨论:中西方审美心态上有何异同?3.艺术审美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同构”关系
33、而产生的文化形态。案例:牛虎铜案鉴赏(三)旅游审美体验层次1. “悦耳悦目”最低一层“悦耳悦目”的人数最多,不仅几乎所有旅游者都能体验到,而且大量旅游者停留在此阶段, 2.“悦心悦意” 能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能使旅游者产生相对持续和稳定的精神愉悦。3.“悦志悦神”是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旅游者在观赏审美对象时,能被唤起精神意志上的奋昂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是一种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三、课堂探究 小组交流讨论:问题1:如何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问题2:在导游工作中运用审美修养为游客服务分小组回答 四、小结 补充说明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三:旅游者体验模块
34、二:文明旅游教学目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文明旅游的意义熟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表现形态理解提升文明旅游的策略能力目标:能够践行文明旅游能够成为文明旅游的倡导者在旅游工作中正确引导游客做到文明旅游素质目标: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文明旅游意识 教学重点提升文明旅游的策略教学难点提升文明旅游的策略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小组讨论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1.中国游客在俄皇宫当众小便,震撼全俄罗斯2.苏黎世:因两名中国乘客斗殴返航3.帕劳:黄渤潜水捞到“中华”烟盒4.马尔代夫:中国游客捞珊瑚5.泰国:中国人大力关车门6.美国:骑在华尔街金牛上大肆拍照讨论:同学们,看完这些案例你们有什么感受
35、?(学生分享) 二、讲授新课(一)文明旅游的意义问题:文明旅游有何意义?1.文明旅游不仅关乎国民素质修养,也展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2.直接关系着外国人对中国人形象乃至中国形象的评价。3.影响中国的入境旅游规模和国际旅游竞争力。(二)常见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表现形态问题:你见过哪些类型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你最不能容忍哪一类不文明旅游行为?1.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2.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3.公众场合不注重自身形象4.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习俗和习惯 5.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6.参与赌博、色情等活动讨论:作为一名导游,你在带团过程中如何做到让游客做到文明旅游?三、课堂探究 小组交流讨
36、论,如何让国人做到文明旅游?分小组进行答辩。教师总结:(一)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二)强化监管监督1.加强旅游政策、法规的立法与监督工作2.鼓励社会各方面监督3.加大行政惩罚力度(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1.提高旅游管理部门执业人员素质2.提高导游文明素质3.提升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四)加强景区对旅游者行为引导与管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在校园做一名倡导文明行为的践行者补充说明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三:旅游者体验模块二:旅游与文化教学目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与文化的相关概念理解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旅游文化整合创新的原则和途径能力目标:旅游服务中能展现良好的风采和品位能够在旅游工作中
37、将文化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的阅历和眼界树立文化旅游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旅游文化整合创新的原则和途径教学难点理解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小组讨论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乐安擦亮文化品牌 助推旅游业发展讨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如何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讲授新课(一)文化和旅游的相关概念1. 旅游文化(1)旅游文化概念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2)旅游文化的特
38、征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时代性综合性2.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问题:1.中国有哪些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特殊的文化旅游2.你家乡开展了哪种类型的文化旅游项目?(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 文化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旅游对于文化:旅游使旅游者获得实地知识,丰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旅游活动有助于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了解大众化旅游给现代社会生活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旅游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丰富了文化的外延文化对于旅游: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关键与核心是旅游业的灵魂或生命是旅游载
39、体间相互影响的具体内容。(三)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1.文化是旅游主体活动的主要动机2.文化是旅游客体的主要内涵3. 旅游产业的文化属性经典案例:山东青岛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青岛市的重要节庆活动不仅是国内最早创办的节庆之一,目前也已经跻身我国成功举办的大型节庆行列。创办于1991年,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青岛国际啤酒节无论是经营思路上,还是在体制设计上已经与具备之处有了很大的不同。青岛啤酒节成为了一项专属于青岛的一项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吸引了无数啤酒爱好者前往青岛进行旅游参观。问题:分析青岛国际啤酒节对青岛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四)旅游文化的整合1. 文化整合原则(1)充分挖掘旅游资
40、源的文化内涵(2)以品牌为导向进行旅游文化整合(3)充分体现时代精神2.旅游文化整合策略(1)旅游景观文化的重建旅游主体文化的创新旅游介体文化的创新旅游客体文化创新三、课堂探究 讨论:为什么开展文化旅游小组交流讨论,分小组回答。四、课堂小结补充说明旅游学概论教案模块名称单元四:旅游业模块一: 认识旅游业教学目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掌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中国旅游产业综合贡献。能力目标:能够使学生对旅游业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够使学生掌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素质目标: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构成 2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3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41、及产业贡献教学难点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贡献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进程:一、学习导入由一次旅游经历与学生共同讨论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旅游业态。二、教学内容一、认识旅游业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
42、游览活动。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一)起步阶段(1978-1991年)这一阶段是中国旅游业迈向产业发展的历史性第一步,是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兴起,旅游产业发展又推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二)成长阶段(1992-1997年)中国旅游业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发展模式,三大旅游市场相继开始活跃,旅游市场培育推进,旅游产业加快成长。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进入亚洲旅游大国之列的关键时期。(三)拓展阶段(1998-2008年)这一时期,是中国旅游业综合优势全面发挥的时期,旅游业开始走向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大舞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国际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四大旅游接
43、待国。在国内,旅游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建立了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从业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四)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这一阶段,是中国旅游业全面转型提升发展时期,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形成了三足鼎立、活跃发展的新格局。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旅游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一员。三、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一)国内旅游大众化数据表明,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大众旅游趋势显著,目前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
44、内旅游消费市场。(二)出入境旅游并重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纵观国际旅游市场,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形成出入境旅游并重发展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三)旅游产业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发挥旅游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地区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旅游产业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凸显。(四)旅游产业地位确立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化经营、互联网+等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包括以华侨城、宋城等为代表的景区连锁经营商,以锦江、首旅、万达等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商,以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等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业绩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旅游企业的领跑者。(五)旅游业全面发展格局形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