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604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曹雪芹与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讲授:刘红娟讲授:刘红娟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n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满洲正白旗。其祖先随清兵入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雪芹高祖曹振彦,顺治年间曾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其曾祖曹玺也因“随王师征山右有功”,成为顺治的亲信侍臣。曹玺之妻孙氏曾为康熙乳母,其祖父曹寅,少年时则作过康熙的“伴读”。康熙继位后,始设江宁织造,其首任就是曹玺,继曹玺之后,雪芹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等祖孙三代四人都曾任过这一要职,前后共约六十年。因此,曹家成为当时江南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康熙六次南

2、巡,其中四次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阔绰与权势。n曹雪芹生长于南京,少年时代,曾经历过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在其十三四岁时,举家迁回北京,他曾在位于西单牌楼北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当“舍夫”(掌着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生活困顿。乾隆二十七年(1762)秋,爱子夭亡,不久,年除夕,“泪尽而逝”,留下一个新娶不久的继妻和一部未完成的书稿。敦诚挽曹雪芹诗以“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这样哀切的句子,写出其最后的凄凉。二、二、红楼梦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的成书和版本 n(一)红楼梦的成书 红楼梦第

3、一回记述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后又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书名:n从红楼梦的第一回来看,曹雪芹对这部小说似乎考虑过好几个书名,文中提及的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以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写作年代n关于红楼梦的具体写作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前后,即其30岁时,开始写作红楼梦。据甲戌本第一回“凡例”中“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之诗句,及正文“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语可知,

4、由乾隆十九年上推十年,说明他在乾隆九年左右开始写作红楼梦。初稿完成直到他逝世前,主要进行修改,整理工作,在其去世前,只整理出前80回。创作动机n该书创作动机,据作者云:“大旨谈情”。脂砚斋称红楼梦系“滴泪”、“研血”而成,借“风月波澜”,“以泄胸中悒郁”。真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二)版本n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n1、“脂本”系统:n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十六年(1791)间,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流传。据程伟元红楼梦序说,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这些传抄本,多有署名“脂砚斋”(作者的一位隐去真名的亲友)、畸笏

5、叟等人的评语,故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属此系统的本子,今见十多种。2、“程本”系统:n“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自称搜求的后四十回合在一起,第一次以木活字排印,此通称“程甲本”。n“程乙本”:次年,程、高二人“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对甲本“补遗订讹”,“略为修辑”,重新排印,成为社会上颇为流行的所谓“程乙本”。这种本子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三、三、红楼梦红楼梦的主题的主题 n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

6、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绔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n初名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此石幻化为贾宝玉,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全书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前五回以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介

7、绍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两府。好了歌、“护官符”、“红楼梦十二支曲”揭示了贾宝玉所经历的几重悲剧,作家的寓意和人物的命运巧妙地隐伏其中。1人生悲剧n宝玉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在异端之路上越走越远。“庚辰本”脂评,宝玉有“三大病”:一是“恶劝”;二是“重情不重礼”;三是“有情极之毒”。此三病横遭“世人诽谤”,实宝玉之光彩亦于此,不愿补天的宝玉,他的叛逆精神酿成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促使其出家,铸成与薜的婚姻悲剧。宝玉挨打2爱情和婚姻悲剧n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是红楼梦的灵魂。甲戌本第五回脂批“悲金悼玉,大有深意”。悲念宝钗,伤悼黛玉。终身误:n“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

8、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n显示了宝玉思想情感与世俗观念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宝玉“重情不重礼”。“木石前盟”是重“情”。在思想上宝黛不同,黛玉重“情”,宝钗守“礼”。黛玉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心胸狭窄,语言尖刻,在封建家庭曲高和寡,但与宝玉为知音。薜宝钗美貌而性格温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顺从环境,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安抚下人,博得上下一片赞扬。她规劝宝玉注重“仕途经济”,她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又有家庭背景,故“金玉良缘”更合乎贾府的家族利益,更合乎封建家长改造宝玉的意愿,也更合乎封建礼教要求。因而贾府不顾宝玉黛玉的愿

9、望扼杀了他们的爱情,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象征着富与贵结合的“金玉良缘”所取代。贾宝玉与薜宝钗结婚,“到底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造成宝玉、宝钗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3女子的悲剧n“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n元春幽居于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充满苦闷;n李纨青春丧偶,抚养幼子,却“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成为礼教的牺牲品;n懦弱的迎春,误嫁“中山狼,无情兽”,难逃一死;n探春有齐家之才,却不幸生逢末世,“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n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出家为尼,可怜绣户候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n妙玉“好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以金玉之质,陷于泥浊之中”;n凤姐

10、“机关算尽太聪明”,虽然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却落了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局;n湘云“厮配得才貌仙郎”,但“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n薛宝钗n林黛玉n秦可卿n贾巧“金陵十二钗”是悲剧命运,丫环婢女悲剧也不可免。n心比天高的晴雯,因“风流灵巧”而遭人毁谤,落了个“俏丫鬓抱屈夭风流”;n温柔和顺的袭人,自觉地与封建礼法保持一致,却也是“空云似桂如兰”;n司棋因情被逐,自撞身亡;n金钏跳井;n香菱被人拐卖,落入呆霸王薜蟠之手;n鸳鸯抗婚。4家庭和社会的悲剧n红楼梦的全部故事情节是在贾府的衰败史上展开的。虽然作者对这种衰败作出类似虚无主义的解释,所谓“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

11、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所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作为天才的艺术家,作者并不以这种解释为满足,而是以对于生活本身极细致的观察,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描绘出一个贵族家庭的末世景象。n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无可奈何地走向日暮途穷的“末世”,最后“忽刺剌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表演了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n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副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n(1)安富尊容者多,运筹谋划者

12、少,乃衰亡首因。n(2)奢侈浮华,出多入少,是其衰亡之另一原因。n(3)“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是衰败之三因。四、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n(一)前五回是纲,全书正文从第六回开始n第一回作者开宗明义,讲清楚本书的主题。n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由甄士隐引出贾雨村,由贾雨村带出林黛玉,则林黛玉投奔外祖母才把线引到贾府,第一回是引子。n前五回是人物纲领,场景的纲领,理论纲领。A.色空观n空空道人读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观点。n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n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n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

13、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n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n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甄士隐的解释:n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蓑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至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B.文艺创作理论n第一回中,空

14、空道人对石头质疑,石头谈了自己写作时破旧创新的文艺创作理论。它鄙视才子佳人的书,“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可由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二)本书主线:nA.贾宝玉的成长与成熟是本书的主线。n(622)为第一时期,是他的少年时期,贵族家庭给他提供富贵生活。n(2336)开始进入青春期,在爱情方面,思想日趋成熟,情感日趋深沉。n(3763)大观园中一片宁静和平,宝玉精神平静。n(6380)乐极生悲,凄风冷雨,宝玉“因近日抄拣

15、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等羞辱、惊恐,悲凄所致,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卧床不起”。nB.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的故事。nC.王熙凤的理家故事。nD.“通灵宝玉”是连接贾府正府、大观园、太虚幻境三个世界的桥梁。nE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故事。五、五、红楼梦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的人物塑造艺术 n人物个性化程度高,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多达480多人;给人有深刻印象的几十个,而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则成了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1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的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来。n如林黛玉、薜宝钗两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女子。但一个是“行为豁

16、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一个是以现实的利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个以感情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漫话钗黛n再如,尤二姐尤三姐,一个善良懦弱,一个豪爽泼辣;n迎春和探春,一个是“二木头”,一个是“玫瑰花”。2.作品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刻人物。n如周瑞家的送宫花,把黛玉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3.在复杂关系的大背景下刻画人物。n如“王熙凤与贾母,王夫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她对贾母等人的逢迎,以取得她们的宠信,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突出了她的虚

17、伪与做作,又表现了机敏诙谐,泼辣豪爽。写她与荣宁二府的姊妹、妯娌、侄媳间的关系,表现出他对她们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她自私和权诈的性格。写她与尤二姐的关系,表现她“外作贤良,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写她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的关系,表现她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段。写她与贾府外部的关系,表现她勾通官府,胡作非为的性格。n总之,她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似乎是总之,她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似乎是支撑这个钟鼎之家的顶梁柱;另一方面又是舞弊的班支撑这个钟鼎之家的顶梁柱;另一方面又是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从内部蚀空贾府的大蛀虫。治家与头,营私的里手,从内部蚀空贾府的大蛀虫。治家与

18、败家构成了她性格中的一对矛盾。败家构成了她性格中的一对矛盾。王熙凤凤姐五辣性格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4.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搏斗。n如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追求在心灵深处发生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神采飘逸的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的原则掩埋爱的心迹。5.善于描写人物的环境,表现微妙心理活动。n红楼梦使人物与环境相映衬,突出其鲜明个性。例如黛玉的潇湘馆里“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

19、竹影参差,苔痕浓淡。”这个环境,更加衬托了黛玉孤高的性格。几竿翠竹,使人联想起风刀霜剑的寒冬仍然挺拔的坚贞品格,以及湘妃泪洒竹斑的古老传说,这正是黛玉的代身和写照。n红楼梦之前,中国古典小说很少有人物心理描写,红楼梦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取得很高成就。例如(23回)黛玉听牡丹亭曲子时,那微妙心理就非常真切。开始她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趣味”。可一转念,“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

20、字的滋味。接着又联想到古人的诗句,西厢记的曲词,“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弛,眼中落泪”。小说把一个贵族少女初恋时的那种细微曲折的心理,非常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来了。六、历史地位n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史上的地位)n 红楼梦是一部天才的、又是精心构撰的巨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它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鲁迅称许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作为世情小说。n红楼梦是继金瓶梅之后的杰作。“将人情世态寓于粉迹脂痕”,把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最高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水准迈上一个新台阶。与金瓶梅比较,它不仅在所谓“家常琐事

21、”,“儿女闲情”中深刻揭露封建末世的腐朽和黑暗,而且发掘出蕴含在生活中的诗意,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美学理想。和一般的才子佳人的小说相比,它突破了大团圆结局模式,具有悲剧的意义,反映时代更为深刻。2.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红楼梦写出了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复杂性,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造作了历史性的总结。n三国、水浒等带有浓厚的说话艺人痕迹,书中人物形象鲜明,但往往单纯,如“三绝”;金瓶梅突破之,并有发展,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西门庆就是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封建阶级濒于没落时期的特有产物,是一个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当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千人一面,有明显的概念化倾向。n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

22、:它能多层次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写出他的鲜明的理性思考,也写出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使人物的主体性与复杂性有机统一。尤其是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往往凝聚着各种联系,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人物更符合现实的真实人生。n如王熙凤,小说写其性格的复杂性,而且随着时空变迁,写出其感情变异。贾府兴盛时,她骄横跋扈,胆大妄为;贾府没落时,她心灰意冷,想退步抽身;贾府一败涂地时,她办事左支右绌,穷于应付,甚至含悲屈尊求人。心理变化之迹,历历可辨,如张盛藻说:“石头记一书,描写闺阁女儿意态如生历历如绘,览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同此的金瓶梅中“潘金莲”,恰恰缺乏性格变化性,以嫁西门庆前,到嫁后,直到死,时间跨度八

23、年,其性格始终如此。3.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美学风貌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n中国传统诗文以“雅”为美,小说通常以“俗”为特征。红楼梦雅俗两种文学于一炉,既有美的意境、韵味、又有水浒、金瓶梅的场面、性格,人情世态。如“黛玉葬花、晴雯撕扇等”,在叙事中抒情,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n小说中主要人物,也多带有一种诗人气质和韵味,其本身命运遭际,如一首抒情诗。如黛玉之感伤、宝钗之端庄,湘云之旷达、探春之清高、妙玉之孤傲、宝玉之疏狂、香菱之悲苦,无不具有诗人之情致。n另外,红楼梦对两性间之描写,具有诗情画意,点到为止,剔除了金瓶梅的丑。小说在处理此类事件,如贾珍与秦可卿,贾琏与尤二姐,薜蟠、贾蓉等的丑事都点

24、到为止。七、红楼梦的影响 n红楼梦面世后,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李放八旗画录:“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得舆京都竹枝词中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从嘉庆、道光时起,红楼梦续书鹊起,一种以一百二十回续起,一种从九十七回后序,其内容多将原书爱情悲剧改为大团圆结局,其中扬黛抑钗的有后红楼梦、续红楼梦新编、红楼梦圆梦、红楼梦补,约三十多种。n后红楼梦,三十回,作者秦子忱,书接续前书第九十七回,写宝黛于天界成婚,众女子还魂,贾府中兴,人鬼相杂,曲尽天伦之乐。n红楼梦影二十四回,作者云槎外史,号西湖散人,接末回写。n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二十多种。到了近代,花部戏勃兴,在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曲种中都出现红楼戏。黛玉葬花,荀慧生红楼梦二尤,今电影,连续剧影响更大,“红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讲授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红楼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