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六章第六章 控制控制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1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过程控制过程2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3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 引入案例引入案例v扁鹊的医术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症发作之前。由于普通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症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症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
2、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动作,所以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 引入案例引入案例v扁鹊的医术扁鹊的医术案例提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一、控制的含义一、控制的含义所谓控制,就是指为了既定的组织目标,以计划为依据制定控制标准,由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实际执行活动进行检查、监督,衡量实际工作绩效找出偏差,并根据偏差或调整实际工作活动或调整既定标准,使两者
3、相吻合的全过程。第一,控制有很强的目的性,即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第二,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第三,控制是一个过程。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二、控制的原则二、控制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预见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例外原则5弹性原则6战略性原则7组织性原则8经济性原则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三、控制的必要性三、控制的必要性1环境的变化2管理权力的分散3工作能力的差异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一)按照控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
4、、反馈控制。1前馈控制在活动开展之前就认真分析研究进行预测并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先就可以筹划和解决的控制方法,叫做前馈式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它是最理想的控制类型。(1)前馈控制的优点1)防患于未然。2)适用于一切领域所有工作;3)针对条件的控制,不对人,易于被接受并实施,不易与员工发生冲突。(2)前馈控制的缺点由于未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很难预测,前馈控制可以针对人力资源、原材料、资金等的控制。前馈控制的方案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方案。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一)按照控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2
5、同步控制同步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或现时控制,是指计划实施过程中,于现场及时发现存在的偏差或潜在的偏差,即时提供改进措施以纠正偏差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基层主管人员采取的一种控制工作方法。同步控制的主要发挥两大作用:一是监督作用,二是指导作用(1)同步控制的优点同步控制具有工作监督和技术指导的职能,可以防微杜渐,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2)同步控制的缺点1)运用同步控制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和业务水平的限制。2)同步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3)同步式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情绪,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使控制者或被控制者受到伤害。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
6、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一)按照控制时间的不同: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3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故常称作事后控制。(1)反馈控制的优点1)在周期性重复活动中,反馈控制可避免下一次活动发生类似的问题;2)反馈控制可以消除偏差对后续活动过程的影响,3)反馈控制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及纠偏行动来保证组织系统的稳定性,为组织员工的奖惩提供依据。(2)反馈控制的弊端反馈控制的缺点是,当管理者获得有关信息时,损失已经造成了,这就好比“亡羊补牢”一样,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所以反馈控制是控制工作中被动选择的一种控制方式。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
7、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二)按照控制手段不同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1直接控制是指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使他们改善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一种控制方式。直接控制的优点有:管理人员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避免用人不当,从而使出现偏差的机会得到控制;可加速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并使其更加有效;由于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减少了偏差的发生,也就有利于减轻间接控制的负担,节约经费开支;直接控制的心理效果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管理人员的质量提高了,他们的威信也就得到了提高,下级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也会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整个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管 理理 学学
8、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二)按照控制手段不同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2间接控制间接控制是指根据计划和标准考核工作的实际结果,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追究责任者的个人责任以使其改进未来工作的一种控制方法.运用这种控制方式需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工作成效可以相互比较,并且也可以计量;员工对工作任务负有明确的、可以分割的责任,这种责任和员工之间的尽责程度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偏差和追究责任所需的时间、费用等是有充分保证的;出现的偏差可以预料并能及时发现;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出现的偏差会采取纠正措施。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
9、、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三)按控制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级控制。1集中控制集中控制是指全系统的控制活动由一个集中的控制机构来完成,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所有信息(包括内部、外部)都流入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集中加工处理,并且所有的控制指令也全部由控制中心统一下达。集中控制是一种较低的控制,只适合于结构简单的系统,例如,小型企业、家庭作坊。优点:信息完整、集中;控制目标易协调、统一。缺点:信息传输效率低;控制滞后性强;系统适应性差。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三)按控制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级控制。2、
10、分散控制分散控制是指系统中的控制部分表现为若干个分散的、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子控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各自完成自己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是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分目标。分散控制适应于结构较松散的组织系统,如城市各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企业集团公司对其下属企业的管理等。优点:针对性强,信息传递效率高,控制效率高;操作简单,系统适应性强。缺点:信息不完整,整体协调性较差。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概述控制概述四、控制的类型四、控制的类型(三)按控制组织结构的不同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级控制。3分级控制分级控制又称等级控制,是指系统的控制中心分
11、解成多层次、分等级的控制体系,一般呈宝塔型,同系统的管理层次相呼应。分级控制的特点是:综合了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的优点,其控制指令由上往下传,越往下越详细,反馈信息由下往上传,越往上越精练,各层次的监控机构有隶属关系,分级控制的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分级控制中心传递的信息有详有略,使各级部门能快速了解情况,迅速做出反应;整体目标易协调;系统组织适应性强。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管理控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一、确定标准二、衡量绩效三、纠正偏差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一、一、确定标准确定标准(一)标准及其种类1实物标准2
12、费用标准3资本标准4收入标准5定性标准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一、一、确定标准确定标准(二)关键控制点的选择(1)关键点的建立是为了使主要的工作得到正确的管理。(2)选择的关键点应能及时反映并发现问题。(3)关键控制点应能全面反映并说明绩效水平。(4)选择关键控制点应考虑经济原因。(5)关键控制点的选择要注意平衡。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一、一、确定标准确定标准(三)确定控制标准原则:1简明适用 2协调3可行且易操作 4相对稳定 5前瞻性 方法:1统计分析法 2经验估计法 3工程标准法 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
13、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二、衡量绩效二、衡量绩效(一)测定或预测实际工作成绩1口头与书面报告2个人观察3抽样调查(二)将实际工作与标准比较,界定偏差及其原因一般造成偏差的原因有三类:一是组织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其次要分析偏差的类型。第一,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第二,控制适宜的衡量频度。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二、衡量绩效二、衡量绩效管理者在衡量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第二,控制适宜的衡量频度。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三、纠正偏差三、纠正偏差纠正偏差的思路:一是在确认原有
14、计划和控制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千方百计改进工作态度、方法和手段,以减少或消除已有偏差;二是当发现原有计划和控制标准已不适应环境变化,脱离实际而导致正负偏差的时候,则应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订。具体纠偏措施:一种是立即执行的应急措施;另一种是永久性的根治措施。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二节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三、纠正偏差三、纠正偏差纠偏措施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2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3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一)预算与预算控制预算就是用数
15、字,特别是用财务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组织未来的活动计划,它预测了组织在未来时期的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同时也为各部门或各项活动规定了在资金、劳动、材料、能源等方面的支出的额度。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二)预算的种类1收支预算2资本支出预算3现金预算4资产负债预算5总预算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三)现代预算方法零基
16、预算其基本原理是:对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项目费用的开支都不是从原有的基数出发,即根本不考虑各项目基期的费用开支情况,而是一切都以零为基础,从零开始重新考虑各项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及预算的规模,以目前的需要和发展趋势作为预算基准。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三)现代预算方法零基预算零基预算的主要做法是:(1)把每一项支援性活动描述为一个决策的组件,每个组件都包含目标、行动及所需资源。(2)对每一个组件或活动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安排顺序。(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拥有的资源按照每种职能对于实现组织目标所作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管管
17、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三)现代预算方法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法的优点:1)零基预算避免了预算控制中只注重前段时期变化的普遍倾向,重新安排每个项目计划。2)准确全面地计算出各种数据,为计划的决策和控制标准的确定提供精确的资料,减少了盲目性;3)它使计划和控制富有弹性,增强了组织的应变能力;4)当管理决策出现失误时,便于及时纠正。5)零基预算还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三)现代预算方法零基预算在实施零基预算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负责最后
18、审批预算的主要领导人员必须亲自参加对活动和项目的评价过程,使他真正清楚地了解该项预算的由来以及判断它是否合理;2)在对各项管理活动和具体项目进行评价和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求所涉及的重要管理人员必须对组织有透彻地了解和理解。3)在编制预算时,资金按重新排出的优先次序进行分配,应尽可能地满足排在前面的活动的需要,如果资金有限,分配到最后时,对于那些可进行但不是必须进行的活动和项目,可暂时放弃。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四)预算的制定步骤(1)各基层部门先根据自己的计划任务,做出本部门的预算方案,然后交上级预算委员会(一般由高层领导人和各职能
19、部门的权威人员组成)。(2)预计委员会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方案,再综合考虑整个组织的总体资源,并与有关高层领导人和一些权威人士协商分析,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做出总预算方案。(3)将预算方案交董事会或总经理审批,审批后再逐级分发下去。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一、预算控制(五)预算的注意事项1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2过于详细的预算3预算导致效率低下4预算缺乏灵活性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二二、非非预算控制预算控制1传统控制方法(1)视察(2)报告(4)盈亏分析(3)比率分析管管 理理 学学 基基 础础第三节第三节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二二、非非预算控制预算控制2程序控制程序是以操作或事务处理流程的一种描述、计划和规定。3计划评审技术计划评审技术就是把工程项目当作一种系统,找出关键路线,合理安排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行严密的控制,以达到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的一种计划与控制方法。4管理工作绩效的综合控制综合控制主要是财务方面的控制,也就是说从财务的角度控制那些直接影响经济指标大小的因素。(1)损益控制法(2)投资报酬率控制法(3)管理审核与经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