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10263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目录4123 7653项目三项目三 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1.了解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的种类及职业暴露的途径。2.熟悉标准预防原则。3.掌握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方法及意外暴露后的处理要点。4.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对医疗用具及环境能提出修改方案。学习目标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认识生物性职业认识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因素1任务二任务二2任务三任务三3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掌握掌握不同传播途径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疾病的职业防护职业防护 了解生物性职业了解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

2、生条件危害的发生条件任务一任务一1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一任务一 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护士接触后是否发病及病情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种类、暴露的剂量和方式、护士本身的免疫状况等。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感染方式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呼吸道呼吸道空气、飞沫、尘空气、飞沫、尘埃、皮屑埃、皮屑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病毒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病毒(麻疹)、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病毒(麻疹)、冠状病毒(冠状病毒(SARSSARS)、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带状疱疹病毒(水痘)、鼻病毒(普通感冒)等痘)、鼻病毒(普通感冒)等消化道消化道污染水或食物污染水或食物甲肝病毒(甲肝)、戊肝病毒(戊肝)、脊甲肝病毒(甲肝)、戊肝病毒(戊肝)、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腹泻)、其他肠道病毒等(腹泻)、其他肠道病毒等破损的皮肤粘破损的皮肤粘膜或直接接触膜或直接接触手术或护理意外、手术或护理意外、人为威胁或伤害人为威胁或伤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乙肝病毒人

4、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乙肝病毒(乙肝)、丙肝病毒(丙肝)等(乙肝)、丙肝病毒(丙肝)等虫媒虫媒昆虫叮咬昆虫叮咬乙脑病毒(乙脑)乙脑病毒(乙脑)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感染方式细菌种类及所致疾病细菌种类及所致疾病呼吸道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空气、飞沫、尘埃、皮屑皮屑炭疽杆菌(肺炭疽)、脑膜炎奈瑟菌炭疽杆菌(肺炭疽)、脑膜炎奈瑟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溶血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猩红热)、结核杆菌(肺结链球菌(猩红热)、结核杆菌(肺结核)等核)等消化道消化道污染水或食物污染水或食物炭疽杆菌(肠炭疽

5、)炭疽杆菌(肠炭疽)破损的皮肤粘膜或破损的皮肤粘膜或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手术或护理意外、人手术或护理意外、人为威胁或伤害为威胁或伤害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或败血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或败血症)、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梅毒症)、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梅毒螺旋体(梅毒)等螺旋体(梅毒)等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最主要的是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皮肤黏膜一旦受损,真菌就易入侵。大多数真菌对人无害,有些真菌对人体健康还非常有益,如酵母菌。真菌产毒以及致癌的真菌条件致病真菌 按其侵犯机体的部位和导致机体产生的

6、临床表现又分为浅部感染真菌:与护士职业危害关系最为密切深部感染真菌:如新生隐球菌条件致病真菌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 种类 原虫蠕虫昆虫:与护士职业危害关系较为密切 昆虫伤害方式 直接危害主要包括叮咬、吸血以及引起变态反应等 间接危害主要指其传播致病微生物,如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护士工作的环境是生物性职业危害护士工作的环境是生物性职业危害集中的地方,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因集中的地方,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素主要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

7、虫等。其中病毒引起的职业危害最常见,也最其中病毒引起的职业危害最常见,也最多见。多见。任务小结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二二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任务二2感染源感染源传传播途播途径径易感宿主易感宿主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二二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23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病原携带者也是另一主要的感

8、染源。护士自身护士自身护士的肠道、上呼吸道、皮肤、泌尿生殖道及口腔黏膜上寄居有人体正常菌群,或来自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的微生物,引起自身感染或成为感染源。环境储源环境储源被病原体污染的门把手、水池,被细菌污染的呼吸机,长期放置的食物,公用物品如门把手等,均有可能带有病原微生物,成为不可忽视的感染源。感染源感染源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二二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231空气传播空气传播经飞沫传播经飞沫核传播经尘埃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经血液体液传播经血液体液传播 血液

9、及血液制品各种诊疗仪器和设备4经水或食物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 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5经生物媒介传播经生物媒介传播传传播途播途径径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二二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21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包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括:医生、护士、技师、卫生保洁员等,在医院工作的相关人员均是易感宿主。生物性职业危害中的易感宿主主要指:生物性职业危害中的易感宿主主要指:护士易感宿主易感宿主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二二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当

10、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当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护士)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构成感染链,将导致感染发生。护士生构成感染链,将导致感染发生。护士生物性职业危害的感染源主要是已感染的物性职业危害的感染源主要是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护士自身和环境储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护士自身和环境储源也是不可忽视的感染源。传播途径主源也是不可忽视的感染源。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体液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及经生物媒介传传播、经水或食物传播及经生物媒介传播。易感宿主主要指护士。播。易感宿主主要指护士。任务小结项目三项目三

11、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发生条件任务任务三三 3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五、五、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二、二、隔离与预防原则隔离与预防原则 三、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四、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六、六、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技术任务任务三三 概念概念隔离对象隔离对

12、象防护原则防护原则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部位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将所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既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1)正确洗手。(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3)正确处理污染物品。(4)正确处理锐器。(5)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13、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五、五、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一、一、实施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 三、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四、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六、六、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的传播,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一种

14、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1234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建筑布局符合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相应的规定。56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五、五、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一、一、实施

15、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二、二、隔离与预防原则隔离与预防原则 四、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六、六、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和分析提示案例和分析提示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 1234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16、案例和分析提示案例和分析提示 12008年4月,某大医院口腔科病房接疹患者时,将1例麻疹患儿误诊收入院,3名同病房的患儿都应急接种免疫球蛋白,但仍有1例发生麻疹。同时,在将本患儿转诊到传染科时,导致1名新上岗护士感染。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和分析提示案例和分析提示 1(1)该新上岗护士为什么会传染到麻疹?(2)如果你是当事人,知道如何采取防护措施吗?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17、人群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普遍易感。麻疹患者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麻疹患者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也可以经污染的双手传播,很少者也可以经污染的双手传播,很少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相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相应传播途径而采取隔离与

18、预防措应传播途径而采取隔离与预防措施。施。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应对各种传播方式的防护措施应对各种传播方式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

19、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物品,手部皮肤破损时戴乳胶手套。(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3)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清

20、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脱防护用品的程序穿戴防护用品的程序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

21、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具体要求遵循相关的有关规定。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相关的规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穿戴防护用品的程序穿戴防护用品的程序脱防护用品的程序脱防护用品的程序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3接触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粒径大于5m,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短距离传播的

22、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措施。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遵循隔离与预防原则。(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4)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内,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

23、用后的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3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41 患者的隔离 2 医务人员的防护3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2次,体温超过 37.5及时就诊。4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

24、,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5 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4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2)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4)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2

25、)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应按程序穿脱(同前)。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 6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6、的防护措施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护措施4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五、五、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消化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一、一、实施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二、二、隔离与预防原则隔离与预防原则 三、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六、六、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导入及分析提示案例导入及分析提示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的防护职业暴露后的防护 12

27、3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案例 12007年8月的一天,某传染科病房刚收治一名艾滋病患者,该患者比较烦躁。护士长亲自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病人采血,采血程序结束后按常规将采血针放入利器盒。由于当时该病房里只有一个小型利器盒,当采血针头放进后,瓶塞穿刺针未能顺利放入利器盒,而此时患者更为烦躁,另一位年轻护士难以处理,为保证年轻护士的安全,护士长迅速用剪刀将穿刺针塞入利器盒,就在此时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手,安置好患者后才感觉手上有异样,仔细检查后发现手被刺伤了。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

28、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问题问题 1(1)该护士长发生的意外暴露属何种暴露?伤口属几级伤口?(2)如果你是该护士长,此时该如何处理?(3)通过此事件,你觉得该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有无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艾滋病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之一,艾滋病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之一,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HIVHIV)是血源性病原体)是血源性病原体的一种,也是目前护士职业伤害最的一种,也是目前护士职业伤害最常见的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被含有

29、被含有 HIV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为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为0.30.3;被含有;被含有HIV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为腔,平均感染率为0.10.1。仅黏膜或皮肤。仅黏膜或皮肤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损伤的情况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损伤的情况下,被下,被HIVHIV感染的危险性大约为感染的危险性大约为1/10001/1000或或更低,而当深度损伤、损伤器械上见血、更低,而当深度损伤、损伤器械上见血、器械接触感染者的血管,被传染的可能器械接触感染者的血管,被传染的可能性增大。性增大。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

30、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若作为若作为HIVHIV传染源的患者在传染源的患者在2 2个月内因艾滋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时,接触者感染病死亡时,接触者感染HIVHIV的可能性会增加。的可能性会增加。此外,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也和接触的血此外,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也和接触的血量及含血中量及含血中HIVHIV载量有关,和接触者本身的载量有关,和接触者本身的免疫功能也有关。免疫功能也有关。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该护士长采血后处理利器时发生了针刺伤,该护士长采血后处理利器时发生了针刺伤,且感染源明确是艾滋病患者,经评估其伤且感染源明确是艾滋病患者,

31、经评估其伤口属于艾滋病三级暴露。在暴露发生后,口属于艾滋病三级暴露。在暴露发生后,迅速进行伤口局部的紧急处理,并报告医迅速进行伤口局部的紧急处理,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感染管理科。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后予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后予2 2种抗病种抗病毒药预防服用毒药预防服用1 1个月,个月,1 1年内定期检测年内定期检测HIVHIV抗抗体均为阴性。体均为阴性。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过此次事件后,医院管理部门及所有医务人经过此次

32、事件后,医院管理部门及所有医务人员均深刻反思,寻找工作中的漏洞,最后该护员均深刻反思,寻找工作中的漏洞,最后该护士长及科内人员结合当时发生的情况,指出医士长及科内人员结合当时发生的情况,指出医院使用的利器盒开口太小,操作者使用时不能院使用的利器盒开口太小,操作者使用时不能一次性将用过的利器放入,存在很大的暴露隐一次性将用过的利器放入,存在很大的暴露隐患。医院及时将这一信息报告当地管理部门,患。医院及时将这一信息报告当地管理部门,很快当地所有医疗机构均停用该小型利器盒,很快当地所有医疗机构均停用该小型利器盒,改用开口大的利器盒。改用开口大的利器盒。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

33、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n 重症监护室n 血液透析室n 急诊室n 手术室n 产科分娩室n 供应室n 口腔科n 传染科病房等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同住一室,个人卫生不能自理或出血不易控制、易污染者应单间隔离。(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护理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

34、,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2)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护目镜;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3)患者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应放入防水、耐刺并有标记的容器内。(4)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经血液传播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疾病的防护措施2用70%的乙醇、0.5%的碘伏、3%过氧化氢、0.2%-0.5

3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液中的一种消毒创面,有伤口需包扎好。先用肥皂和水清洗,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从远端轻轻挤压伤口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紧急局部处理紧急局部处理无伤口无伤口有皮肤伤口有皮肤伤口粘膜粘膜皮肤皮肤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1)清洗: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但应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被暴露的黏膜,可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

36、消毒液(70%的乙醇,3%的过氧化氢,0.2%0.5%的过氧乙酸,0.5%的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紧急局部处理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完成暴露部位的紧急处理之后,应尽快向本单位的负责人和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组织专业人员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级别进行评估,并确定处理方案。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保密 危险性评估紧急局部处理事故

37、的报告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1)暴露级别评估:(2)暴露源评估: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危险性评估紧急局部处理(1)暴露级别评估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危险性评估紧急局部处理暴露源是血液、体液或者含有血液、体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刺、割伤皮肤 危险度暴露量量小,暴露时间短量大,暴露时间长伤口较深、仪器上可见血液等,高危表皮擦伤、针刺等,低危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二

38、级暴露三级暴露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2)暴露源评估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危险性评估紧急局部处理对暴露源进行相关病原体指标的检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丙肝病毒抗体 艾滋病病毒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2)暴露源评估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危险性评估紧急局部处理暴露源的暴露源的HIV感染情况感染情况抗抗HIV()()

39、抗抗HIV()()HIV感染情况不明感染情况不明暴露源暴露源HIV滴度低、患滴度低、患者无症状、者无症状、CD4计数高计数高暴露源暴露源HIV滴度高、患滴度高、患者有症状、者有症状、CD4计数低计数低HIV暴露暴露源级别不源级别不明明暴露源级别:暴露源级别:轻度轻度暴露源级别:暴露源级别:重度重度不需预防不需预防用药用药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发生后12小时之内用药(1)受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10mIU/ml

40、或抗HBs水平不详,应于12小时内及时肌内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30g,在1个月后再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更好地提高预防效果,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20g。同时每月查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如果出现感染指标,及早采用抗病毒治疗。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紧急局部处理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选择用药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发生后12小时之内用药(2)受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追

41、踪抗HCV及HCV RNA,必要时用干扰素治疗。(3)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者: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如果证实暴露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则应当立即中断接触后预防性用药。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紧急局部处理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选择用药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HIV不同职业暴露的

42、预防性用药推荐方案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紧急局部处理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选择用药危险性评估暴露级别暴露级别暴露源类型暴露源类型推荐用药方案推荐用药方案1级级轻度轻度不一定使用暴露后预防不一定使用暴露后预防1级级重度重度基本用药方案基本用药方案2级级轻度轻度基本用药方案基本用药方案2级级重度重度强化用药方案强化用药方案3级级轻度或重度轻度或重度强化用药方案强化用药方案2级或级或3级级原因不明原因不明基本或强化用药方案基本或强化用药方案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1)乙型肝炎病毒暴露者:每

43、月查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个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2)丙型肝炎病毒暴露者:应在暴露46周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3)对艾滋病病毒暴露者:分别于暴露后当天、4周、8周、12周、半年和1年进行56次HIV抗体血液检测。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紧急局部处理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4)咨询:发生职业暴露后,虽然医务人员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预防用药,但用

44、药后存在一定的反应,尤其是HIV意外暴露,有的医务人员心理压力过大,胃肠道反应严重,食欲下降,有的还出现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及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协助联系相关专家和心理治疗师,及时向暴露者提供相关信息和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紧急局部处理记录事故的报告保密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原因、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损伤的程度、接触物的种类

45、和含有病原体的情况、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包括现场专家和领导的活动),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药物的副作用情况及用药的依从性。经经血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紧急局部处理事故的报告保密 记录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由于目前社会对艾滋病认识的偏差,导致HIV感染者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和压力。因此事故当事人最好仅向单位主要领导和部门主管报告。无论重大事故还是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均应严守秘密。经经血

46、液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2选择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与咨询 记录事故的报告紧急局部处理保密危险性评估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任何一次意外暴露发生后,各级部门及暴露者本身均应进行深刻反思,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经过此次事件后,医院管理部门及所有医务人员均深刻反思,寻找工作中的漏洞,最后该护士长及科内人员结合当时发生的情况,指出医院使用的利器盒开口太小,操作

47、者使用时不能一次性将用过的利器放入,存在很大的暴露隐患。医院及时将这一信息报告当地管理部门,很快当地所有医疗机构均停用该小型利器盒,改用开口大的利器盒。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一、一、实施标准预防实施标准预防二、二、隔离与预防原则隔离与预防原则 三、三、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四、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六、六、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经其他途径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导入及分

48、析提示案例导入及分析提示经经消化道消化道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严抓职工食堂卫生严抓职工食堂卫生 123严格执行分诊制度及时疫情报告严格执行分诊制度及时疫情报告4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和分析提示案例和分析提示 1某院实习护士小张在为霍乱患者吴某治疗时无意中说出自己未吃早餐,患者家属热情地拿出食物给她,由于刚进临床时间不长,防护意识不够,小张推辞不过,只好接受,2天后出现频繁腹泻,入院就诊,诊断为霍乱。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案例和分析提示案例和分

49、析提示 1(1)小张为何会患霍乱?该病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2)小张该如何处理家属给她的食物?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指肠道传染病,是由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指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食管侵入肠道引起感染,种病原体经口、食管侵入肠道引起感染,并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主并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主要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要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传播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

50、、副伤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寒、细菌性痢疾、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病、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的阿米巴病、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他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传播,经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食物传播,经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播,经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播,经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动物传播。任务任务三三 项目三项目三 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掌握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技术 医务人员感染消化道传播疾病在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感染消化道传播疾病在医务人员发生的院内感染中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护士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