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新编心理学教程本章导读星期五的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红领巾小学五一班教室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正在举行击鼓传花的猜谜语活动,掌声、击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而张小宁双手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周围一切对他来说似乎都不存在。张小宁是中途转学到这个班的,他喜欢看书、绘画,喜欢一个人独自安静的活动,很少和周围的小伙伴合作游戏,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上有时候会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需要、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什么是个性?个性具有什么特
2、点?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的学习。第 10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1个性的概述3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目录页 CONTENTS PAGE 2需 要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个性的概述第一节 什么是个性 个性的结构第 5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说一个人“有个性”,是形容这个人和别人不同。在心理学中,个性又称人格,从词源上讲,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化,体现了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等角色特点,如狡猾、诚实、鲁莽。心理学沿用了面具的含义,把它转译为个性,指一个人
3、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包括个体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和未展现出的心理。目前在心理学中,个性被看成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一)个性的概念第 6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个性是在长期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在当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第 7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二)个性的特征个性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构成个性的各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共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结构系统(因此,个性不是各个成分的简单相加)。1整体性如果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孤立的个性因素是不存在的。第 8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是由各个密切相关的心理成分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多侧面的统一整体。人的个性(人格)的整合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否则,个性的各个结构成分彼此不能和谐一致,会使人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第 9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首先,个性具有内在统一性。个性的整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地调整在个性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
5、突。正因为如此,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动机和行为之间才能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所支配。“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临床心理学名词、病态心理现象、人格分裂现象、人的个性是不正常的。第 10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个性特征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如沉默寡言这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意义。甲可能由于怕羞,不愿出头露面,这是怯懦的表现;乙可能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这是虚伪的表现;丙可能是想靠别人的努力,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是懒惰的表现。第 11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是一个
6、人在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它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2社会性人既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实体。其与生俱来的生物特性是种族发展和遗传的产物。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使得人由单纯的生物实体逐渐成长为有意识的具有社会本质的社会实体。第 12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人们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生活着,逐渐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立场、观点和道德准则,形成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成为复杂社会关系的体现者。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出生婴儿只不过是一个生物的自然实体,他们没有意识,没有个性。一旦来到人类社会,就自然地被
7、置身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时时处处要受到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影响,受到一定政治关系的制约,接受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 13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是在一个人整个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一贯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有效体现。个性倾向性与心理特点的结合形成这两者的稳定统一,这种稳定的统一可以构成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结构。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个性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3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表现为具有
8、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例如,一个学生,他不仅在家人面前表现的活泼开朗,在学校里也喜欢交际,有很多朋友。第 14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仍有一定的可塑性。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可以随着他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的不断变化而改变,也可以随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的作用和自己的主观要求的不同而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第 15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稳定性是从个性的功能角度讲的,稳定的个性使得人在生产交往活动中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若从个性的发展角度看,则个性又具有可变性。第 16 页第 1 节 个性
9、的概述个性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征。4独特性一个人的个性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遗传因素的不同、生活及教育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每个人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爱好、认知方式、情绪、意志和价值观,每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第 17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即使是再类似的个性也会表现出独特的色彩。例如,u有人内向,有人外向;u有人做事稳重细致,有人做事急促马虎。“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第 18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毫无共同之处,
10、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包括差异性共同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的方面。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包括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同一阶层、同一性别、同一年龄具有诸多的共同心理特点,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个性是人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体。第 19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二、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统一体,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系统第 20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结构。1个性倾向性系统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
11、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个性因素。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统,也是个性积极性的动力源泉。需 要动 机兴 趣理 想信 念世 界 观第 21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需 要是基础,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最初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信念等都是需要的各种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处于主导地位,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动力和动机系统的最高调节者。第 22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2自我意识系统自我意识系统是个性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是指自己对自我身心
12、状况的意识的总称,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第 23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是特征结构。能力气质性格u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的形式在个体身上巩固下来而形成的,因此带有经常、稳定的性质;u但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性心理特征又缓慢地发生变化。第 24 页第 1 节 个性的概述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它们直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
13、倾向性的调节;另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倾向性的变化和发展。个性是一个各因素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需 要第二节 需要的概念 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及培养第 26 页第 2 节 需 要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它是个体活动的源泉。需要的产生源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体现为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第 27 页第 2 节 需 要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自身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需要就产生了。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既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14、如人对水、食物的需要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由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而使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这种对学业的需要是由外部要求引起的。第 28 页第 2 节 需 要需要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u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u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u社会秩序混乱和战争的爆发会产生安全的需要;u亲人的丧失会产生爱的需要。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当产生新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又会出现新的需要。第 29 页第 2 节 需 要人的各种行为活动,从饮食、学习、交往到文学艺术创作、科技发明,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激发
15、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第 30 页第 2 节 需 要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和周围现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第 31 页第 2 节 需 要人的需要:u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产生的,需要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u具有意识能动性,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动物的需要:u多体现为个
16、体本能的反应。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区别。第 32 页第 2 节 需 要二、需要的种类按照需要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按照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第 33 页第 2 节 需 要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也称本能需要,是机体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需要,包括对饮食、休息、运动、睡眠、排泄、繁衍后代等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由机体内部的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人类的生理性需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第 34 页第 2 节 需 要人和动物均有生理需要,但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环境因素、行为规范、文化风俗等的制约,具有一
17、定的社会性。例如,不同的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礼仪,在满足饮食需要上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生理性需要不能满足,将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第 35 页第 2 节 需 要社会性需要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奉献的需要等。研究表明,社会性需要通常是从各种各样的社会要求转化来的,当个人认识到这些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要求就可能转化为个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第 36 页第 2 节 需 要2
18、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及相关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人体的物质需要既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第 37 页第 2 节 需 要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不断发展。人类对劳动和交往的需要是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这些需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19、用。高尚的精神需要可以使人不断取得进步;低级趣味的精神需要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歧途。精神需要有高尚与低级趣味之分。第 38 页第 2 节 需 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54年,他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对教育和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按照其强弱和出现的次序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 39 页第 2 节 需 要1生理的需要如对于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这些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如果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有机体将全力投
20、入为满足生理需要的服务之中。例如,一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对他而言,食物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其他的需要都会被放到次要地位。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第 40 页第 2 节 需 要2安全的需要例如,基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的需要,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第 41 页第 2 节 需 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
21、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第 42 页第 2 节 需 要4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自尊他尊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尊的具体表现。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第 43 页第 2 节 需 要5认知的需要认知的需要是指通过认识事物、探究未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带来快乐,它是人类的高级需要之一。6审美的需要马
22、斯洛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的本性,它既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身上得到体现,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人们身上得到体现。它是人类高级需要之一。第 44 页第 2 节 需 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即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例如,音乐家必须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这样他们才感到最大的快乐。但是,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第 45 页第 2 节 需 要另外,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的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歌唱家与家庭主妇都有机会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
23、有赖于前述几种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能成为自我实现者。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是极少数,仅为百分之一。第 46 页第 2 节 需 要马斯洛认为,这七种需要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动力。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缺失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第 47 页第 2 节 需 要需要具有层次性,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只有低层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是最高层次的需
24、要。需要的层次越低、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高层需要也不是与人的健康毫无关系的。这种需要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第 48 页第 2 节 需 要四、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及培养儿童入学以后,在新的学校环境和教育任务面前,必定要发生重要的心理变化。其中,需要的发展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小学儿童的需要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其总的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第 49 页第 2 节 需 要(一)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在整个小学
25、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这一点应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对运动活动的需要第 50 页第 2 节 需 要幼儿主要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而小学儿童则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他们也逐步地表现出更喜欢对抗性、竞赛性的游戏和运动,并且对下棋、猜谜等智力游戏也日益感兴趣。小学儿童对活动的需要与幼儿相比已有所不同:他们尤其喜欢结合教学开展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对活动的需要,也能满足他们认识的需要。第 51 页第 2 节 需 要他们都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肌肉和骨骼都在日益增长,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儿童接近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进入第二次加速期(第
26、一次生长的加速期在婴儿期),活动对于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小学儿童对游戏和运动的强烈需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固有特点。第 52 页第 2 节 需 要表现在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热爱,对学习任务的重视和完成等日常行为中。学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一定的责任和要求。因此,儿童一入学,便在社会(包括家庭、学校)的要求下,产生掌握读、写、算、画、唱等技能和获取新知识的主导需要。2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认知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第 53 页第 2 节 需 要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低年级儿童高年级儿童把有一位好老师、好的课本、学好功课作为认知需要中最基本的
27、内容。把探求丰富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优秀品质作为认知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容。第 54 页第 2 节 需 要小学儿童的认知需要的内容也是变化的,有些需要变成个性的稳定特性,形成个人行为的动机,表现出对某些事物持久的、特殊的兴趣。例如,有些儿童从小就爱绘画,直到长大后成为画家。而有些需要到一定的时候会消失。第 55 页第 2 节 需 要儿童入学之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面发展。小学儿童与教师交往需要的发展是婴幼儿期与父母交往需要的延续。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依 恋婴幼儿对父母产生一种稳定的情感关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处于一种权威状态,儿童不得不表现
28、出服从。儿童入学之后,心目中的权威人物逐渐转移到教师身上。他们尊重教师的作用、接受教师的劝告、执行教师的指示、学习教师的言行、重视教师的评价。第 56 页第 2 节 需 要尽管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交往需要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就本质而言,小学儿童很重视与教师的交往,一般来说是乐于接近教师的。小学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进同伴关系发展的内因,也是保证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整个小学期间,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日益强烈,表现为儿童日益重视同学之间的评价,日益增加集体内部的共同活动,交往失败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会日益加剧。第 57 页第 2 节 需 要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乃至今
29、后的工作成就,不仅有赖于他们的能力,而且有赖于他们的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需要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入学的最初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需要。第 58 页第 2 节 需 要小学儿童在入学的最初几年,成就需要的发展表现如下:第一,小学生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小学二、三年级儿童对学业成就的期望通常是高于现实的,尽管他们中的不少人经受过学业上的失败,但儿童对于成功的可能性仍抱乐观态度。直到小学后几年,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估计才越来越多地
30、考虑到过去客观成绩的反馈。第 59 页第 2 节 需 要第二,小学生更多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往往把学习成绩分数看作使自己和父母高兴的东西,而不太懂得分数与自己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高年级儿童逐步懂得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学习任务相联系,与教师和班级的评价相比较,并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第 60 页第 2 节 需 要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低年级儿童倾向于选择低难度的任务,并且热衷于重复他们曾获得成功的任务。年长的小学儿童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或高难度的任务,并且倾向于重复他们曾经失败过的任务。第 61 页第 2 节 需 要第四,小学生对
31、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幼儿注重操作过程而忽视结果的特点。但随着学习环境的要求和儿童对学习认识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努力程度、能力高低、成绩好坏日益关注,并对自己的学业能否符合标准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那些有高度焦虑的儿童比只有轻度焦虑的儿童的成绩差。有高度焦虑与有轻度焦虑儿童之间的差异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得更加显著。在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第 62 页第 2 节 需 要(二)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与培养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小学儿童的需要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学儿童需要的特点,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
32、认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在学校和班集体的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中,创造各种条件,使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如果学校不能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满足各种正当需要的条件,或者教师过多地干预儿童需要的满足,那么学校的作用将受到损害,儿童的发展也会受到压抑。第 63 页第 2 节 需 要所以,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既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的的达成。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难以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知识和有效地指导学习,儿童的认知需要和交往需要就会受到压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师生关系也会出现僵局,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滑坡,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班集体中的同伴关系也会因此改变,严重
33、的还会波及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冲击。第 64 页第 2 节 需 要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有时也会出现不合理需要。例如,小学儿童让成人代做作业,向家长乱要钱、乱花钱等。对于儿童的不合理需要,必须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遏制,采取的措施要果断、态度要坚决、分析要中肯,以提高儿童对不合理需要的认识并养成纠正不适当行为的决心和习惯,保证儿童的正常发展。不合理需要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不符合具体客观条件的需要。第 65 页第 2 节 需 要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儿童的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发展的,其总的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因此
34、,教师除了要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之外,还要不断地培养儿童新的需要,推动他们的身心发展朝着教育目标和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进。第 66 页第 2 节 需 要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各年级儿童强度最大的需要,除对维持生存的需要之外,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父母和教师的爱心及良好的学习用品(如新书包、好图书等)有强烈的需要;中年级儿童有强烈的为他人做好事的需要;高年级儿童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各方面能力和优秀品质的需要。第 67 页第 2 节 需 要儿童的特定需要产生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和特定环境。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给予正确的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的
35、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儿童的需要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查、观察、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做好个别工作。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第三节 兴趣 志向 价值观第 69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一、兴趣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究外界的需要为基础,对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兴趣的概念第 70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首先,兴趣的产生与主体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当主体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对周围环境中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产生兴趣。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因人而
36、异的,所以人的兴趣也会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需要发生改变,兴趣也随之改变。其次,实践活动是兴趣产生的源泉。人的任何兴趣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同,兴趣也就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可见,兴趣不仅存在着个体差异,也存在着职业差异。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 71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第一,兴趣可以丰富人的心理生活内容。兴趣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一个人对生活有兴趣时,就会觉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心情愉快,充满热情。相反,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缺乏兴趣,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处在苦闷和厌倦之中。第二,兴趣
37、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具有重要意义。兴趣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激发人的求知欲望,推动人去探索和学习,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着智力。第 72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第三,兴趣可以给人行为以巨大的推动力量,有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甚至创造性地完成活动任务。美国华裔物理学家,诸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深有感触地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比如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第 73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二)兴趣的种类1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内
38、容来划分,兴趣可以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物质兴趣使人对某些事物产生偏好和渴望,并促使人去追求这些东西。对个人的物质兴趣必须加以正确指导和适当控制,否则会发展成畸形的、贪婪的形式。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为认知方面的兴趣,如好奇心、求知欲、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喜好等。第 74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根据兴趣的起因来划分,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发生的兴趣。由于事物或活动本身的特点能满足人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又反过来增强人的直接兴趣,所以,直接兴趣会越来越浓。一般来说,在具有直接兴趣的活动中,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志的
39、努力。是对事物或活动的预期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对通过学习考取大学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相比,有较强的目的性,努力的程度也较高。2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第 75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个体积极而有效地进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便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第 76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三)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个
40、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们在兴趣倾向性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人的兴趣在指向的方向和内容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有的人对社会科学感兴趣,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倾向性不同。可见,兴趣的倾向性不仅反映了人们兴趣多样化,也反映了人们兴趣在质上的高低优劣。兴趣在倾向性方面的品质,是形成兴趣其他品质的前提。兴趣的倾向性与人的生活实践和所受的教育相关,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 77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2兴趣的广泛性例如,我国汉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正是由于有着广泛的兴趣,才使他不仅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机械学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文学和绘画方面也很有造诣
41、。有的人兴趣广泛,对许多事物都乐于探求,对许多活动都积极参与。广泛的兴趣对于扩大一个人的知识面,丰富生活,成就事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兴趣狭隘,就会使人知识贫乏、生活单调,不仅个性不能健康发展,而且事业上也很难有较大的建树。兴趣的广泛性是指兴趣范围大小方面的品质。第 78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广泛的兴趣并不意味着兴趣没有中心,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个体极易对某方面或几方面的事物或活动特别感兴趣,形成中心兴趣。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有机结合,才能互相促进,最佳地发挥兴趣的整体功能。第 79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3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长短方面的品质。稳定的兴趣持续
42、时间长的兴趣是稳定的兴趣,否则就是不稳定的兴趣。稳定的兴趣有利于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有的人对事物的兴趣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可以做到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最终取得成就。例如达尔文说过:“我一生的主要乐趣和唯一事业就是科学工作。”第 80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短暂而易变的兴趣使人一遇到困难就会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工作或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一般来说,成人的兴趣比较稳定,儿童的兴趣容易转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兴趣会逐渐稳定。第 81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4兴趣的效能性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在人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大小方面的品质。依据兴趣
43、能效水平,可将兴趣分为积极的兴趣消极的兴趣能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活动并取得成效的兴趣是积极的兴趣,或者是具有效能的兴趣;那种停留在观望上的、被动的兴趣,或虽然能使活动进行,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活动效率的兴趣是消极的、低效能的兴趣。积极的兴趣是主动学习和促进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第 82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四)小学儿童兴趣的发展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小学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刚入学的学生对上课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要讲故事。此外,教师的教态、师生间的交往都能引起小学儿童对学习的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对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最初的学习倾向
44、和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都是必要的。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智力劳动,单凭直接兴趣是不能持久的。第 83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他们对学习除了保持直接兴趣外,也产生了由某种目的而引起的间接兴趣。例如,在教师的教育下,小学儿童能克服单凭直接兴趣而产生的偏科学习的倾向,开始培养对各门课程的兴趣,用掌握文化知识、长大建设祖国的目的来培养对各门课程的兴趣。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对学习的目的性的认识有所提高。第 84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一是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与人的认识能力直接联系;二是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对于小学儿童的学习都很重要。由于小学儿童的认识能力还在
45、不断发展,他们对学习目的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因此,小学儿童对学习的间接兴趣的发展是有限的。注意:第 85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2兴趣广泛性的发展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兴趣的广泛性逐步扩大,如u从课内学习兴趣扩展到课外学习兴趣;u从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扩大到阅读文艺作品的兴趣;u从对儿童玩具的兴趣扩大到对科技制作活动的兴趣;u从校内活动的兴趣延伸到校外活动(如少年宫、少年科技站、少年体校等)的兴趣。第 86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小学儿童兴趣广泛性的扩大与他们的认识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需要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兴趣广泛性扩大,会增强小学儿童认识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
46、识面。但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还在发展中,一时还难以形成中心兴趣,需要教师在实际活动中加以培养和引导。儿童只有形成中心兴趣,并围绕中心兴趣扩大兴趣的广度,才能完成一定的目标,切实提高他们的活动质量,增长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才干。否则,可能形成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难以收到实效。第 87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3兴趣稳定性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兴趣稳定性差,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表现为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类稳定性差的兴趣往往不是产生于儿童自身的需要,而主要是受外界影响的引发,如同学的启发和示范、教师的介绍或家长的要求等。到了中、高年级,兴趣的稳定性有所增强,表
47、现为已形成的兴趣可以保持很久,尤其是一些特殊兴趣,如对艺术、体育、制作的兴趣可以保持终生。儿童兴趣稳定性的发展,为他们保持良好的认知定向、知识积累和技能形成提供了保证。第 88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4兴趣效能性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受认识能力和动作水平的限制,对事物或活动较少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即使有趣的事物或活动,儿童也只是对其个别事实、孤立的现象感兴趣,难以探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兴趣的效能性较低,表现为消极兴趣为主。到了中年级之后,儿童兴趣的效能性增强,表现出积极兴趣。儿童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大量的“为什么”,表现出浓厚的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并且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实际操作,
48、甚至有所发明创造。第 89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五)小学儿童兴趣的培养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本质上来说,兴趣是动态的。兴趣是发展的;第一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活动。第二因此,儿童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它对认识和活动的推动作用。成功的经验是发展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活动中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校和教师要为儿童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第 90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手段,让小学儿童在课堂中充分活动,开动脑筋、手脑并用,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儿童对学习的直接兴趣
49、是提高低年级儿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将他们的直接兴趣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的必要途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儿童的活动,他们很快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对中、高年级儿童,也同样要注意组织生动的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第 91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此外,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参观、比赛、游览、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并且把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儿童开辟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第 92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在兴趣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兴趣能促使他们从事
50、正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也有些兴趣导致儿童从事不正当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把他们的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中加以发挥和引导。第 93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例如,某校一个班集体中突然兴起唱歌热,几乎走到哪里都在唱歌,甚至上课时都有同学哼唱,这位班主任并没有禁止唱歌,而是把同学们组织起来,请来音乐老师辅导组建合唱团,举办唱歌比赛,很快便把这一自发活动变成了有组织的有益活动,有效地引导和保护了学生的有益兴趣。第 94 页第 3 节 兴趣、志向和价值观对于儿童从事的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活动,如赌博游戏等,教师要向他们晓之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