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泰國中楊純怡101.8.17101101新進特教教師職前研習新進特教教師職前研習atat忠義國小忠義國小 掌握對象的能力與特質 正視個案的正向表現與優勢 事出必有因,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 預防重於事後的處理 處理時把自己的情緒擺一邊(有時行為本身讓人惱怒)身邊/重要他人的支持會讓這份工作走得長久 正向支持的環境處理之前要知道的事 改善其情緒行為問題,對於本身的學習才能更好 使其能更融入團體生活與學習,參與環境、活動 對我們而言,教學現場才能更順利,而不是一直頻於處理問題,讓學習空轉 這是我們的專業能力之一,勢必會接受各方的關愛眼神與抱怨為何要處理?孩子產生情緒行為問題的當下,任何人都可能是處理
2、的對象 對於情形較有立即的危險時,需要與班級及相關人員建立一套處理流程(危機處理機制)問題本身需要時常被教導時,有必要進行行為訓練或是教學介入 需要處理的層面更廣時,可能就需要個案會議來凝聚共識與工作分工(或介入其他校內外資源)該是誰來處理?可能會聽到干擾(愛說話、跟同學玩、尖叫、插話)、不配合(不寫作業、不聽指令)、攻擊(言語或行為)、破壞(教材、公物)、自我傷害(撞頭、拔毛、自戕)、自我刺激(玩身體)、不當接觸(抱同學)等問題 來自於導師、家長、同儕的抱怨,或是在你的課堂中 思考我們是不是能處理孩子所有的問題?所有問題都可以直接去處理嗎?學生行為問題有哪些?因學習、被要求等衍生出的情緒行為
3、 因家庭、本身的特質交互作用出來的行為 出現時間可能自國小延續到現在,或是更早 有些可能因面對新環境而有的的適應問題 掌握問題發生的頻率、出現時間,有助於介入 本身特質的瞭解可以有助建立預防的機制釐清情緒行為 家裡-前一晚或到校前所發生的事 班級-上下課時間、課程的類型、老師的班級常規、師生/同儕 資源班-不同老師的課程要求、異質同儕的組成、下課時的互動 社區-放學後、假日時 思考問題當下,我們不在場即無法處理嗎?我們可以提供處理者的處理機制為?問題的發生情境 學生本身生理條件-其診斷病名所可能有的特質 能力評估-認知、學業學習能力、溝通表達、動作協調、自我照顧、人際互動社會能力 心理層面-在
4、發展或學習階段有無重大變故 環境因素-家族病史、家裡的支持度、經濟條件、父母手足的互動情形。班級同儕互動情形、老師的班經風格 行為本身出現的時機、頻率、維持時間 思考學生的優弱勢評估資料從何而來?知道這些資料的目的為何?必要時需要入班觀察或是家庭訪視處理之前對問題的掌握 除了學生能力的掌握之外,瞭解環境中可能的資源利用 學生本身(能自發或需提醒教導)他人(同儕、手足、父母、班級老師、特教組人員可以提供的協助)轉介其他資源(輔導、學務、社工、喘息居家)思考學生的問題行為處理可以是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來作學生的相關人員/資源掌握 問題的形成-個人(生理心理狀態)與環境交互作用之下的產物 問題本身的背後
5、原因(生氣vs.害怕、干擾vs.我有話要說)想辦法釐清抱怨者的抱怨,及期待(對方在盛怒之下可能漏掉重要資訊)思考事出必有因,擾人行為可能就是其發出的警訊 如果解釋為是故意的,那事情能怎麼處理?行為問題的形成與背後真正的原因 先同理(該嚴格要求時還是要去做,非一味停在同理)平常無事時能給予注意(社會性增強優於物質給予)關係先建立,才談得上去處理或教導(如果是你自己的個管學生更需要)掌握可能的資源(家長、同儕、老師、個案本身的優點)思考平時關係建立還能有哪些方式?有什麼好處呢?對於學生本身應抱持的態度立即/等待/忽略立即(有無危險性、必要性)考慮當時情境及必須性而暫緩、有時間再說(不太必要)、有時
6、聽聽同理就好,不一定要解決或是給意見(家長老師的抱怨日復一日)納入教學或是平時的訓練提醒與團隊、資深教師討論再口徑一致的給予建議或處理如果與個案關係並沒有建立好,可能不急著直接去處理思考務必清楚知道處理的目的為何。處理的時機一開始不要有非我處理、或是厭煩的情緒(可能會影響判斷)去釐清問題是什麼?有時別人轉達的並非就是實際的問題找學生或相關人士去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評估自己能處理的程度必要時與他人討論,有必要介入其他資源執行、評估成效再回過頭檢視思考問題本身可能是時間久遠的產物,如果可能先給自己初期的處理目標,而要改善可能需要中長期的規劃問題的處理程序可以是(如果需要處理時)都會成功嗎?NO有些問
7、題影響的層面較大,或本來你就無法改變。有時環境的改變也會讓人獲得調整(換導師、到下一個階段)但其實有些微的進步,別忘要鼓勵自己或是相關的人(讓處理的人能更願意去執行)思考有時需要思考放棄處理更需要很大的勇氣,及深思熟慮的結果(讓這放棄是必要的結果,而非無奈的接受)處理的結果 在資源班提供考試評量服務的第三次段考時間,全校規定桌子抽屜口朝前,小維到教室後把桌子抽屜口調回來,當時大家都是抽屜口朝前,且上午監考老師在黑板上有寫上桌子抽屜口朝前的字樣,鐘響,資源班老師進來,如果你是那位資源班老師你會如何處理?看個例子思考你會如何做?更早之前:第二次段考一開始就作此要求(桌椅排好、黑板上有書寫字樣),雖
8、在不同教室,小維當時有配合桌子抽屜口朝前,一進教室就坐下來 之前的情形:第一科考試,監考老師A並未注意要把桌子抽屜口朝前的規定,第二科考試時,監考老師B提早進教室,要在教室裡的同學配合將桌子抽屜口朝前,當時小維在休息,未能進行,後來鐘響考試發下考卷,監考老師請小維桌子轉向,小維說抽屜又沒東西,而監考老師因為已在進行考試之故,就沒再要求。當時情境:資源班教室,段考要進行當天的第三科考試,監考老師B已先將所有的桌子抽屜口朝前,並跟監考老師C說明之前情形,再請他留意。還原當時情境一位接受間接服務的自閉症學生事件的遠因、近因 事件發生前,個案在監考老師C進去前就把桌子復原坐下,老師進來時發現,請個案調
9、回來,個案仍堅持抽屜沒東西,監考老師下達,如果沒有配合,不發考卷,個案對監考老師大罵,你是誰啊?大不了我退學,旁邊的同學就說他為什麼不用轉,那我也不要,監考老師提醒該生作該作的事。巡堂老師進來,要將個案的桌子轉向,個案壓著桌子,約5分鐘後,個案桌子未轉向,拿起考卷寫。(續)行為發生的前事、老師的處理、個案的激烈反應(造成其他人的反應)、事件的後果 事件後,監考老師B於下課時聽到此事,於上課前帶著考場規則的說明過去,給個案看,並說不是老師故意要求,且以後可能會回班上考試,班上也是如此做,記得上學期你有配合這件事,為何剛剛情緒如此大?個案回答:不知道,監考老師B跟個案說,我們一起把桌子轉向,個案未
10、協助,但把自己的東西拿起,手離開,讓老師轉向,進行第四科的考試。後個管老師說,個案在家裡與爸爸的衝突也是如此,他覺得既是特殊考場,是否可以不需照辦學校的規定?看完後你對此例子有何看法?(續)行為後的處理與思考 阿廷(優勢運用)大寶(想溝通什麼?)小寶(投其所好)阿誌(家庭功能的不全、快樂的學習)小凱(一段時間後,連續幾日的蹺課)大海(家長一開始的排斥)一些處理實例分享班級的救火隊、處理中建立關係、穩定情緒後助其說出想法、醫療建議、提供課程、建立正向表達的方式與普通老師閒談時發現、主動接觸建立關係、以興趣建立話題、大幫手非直接個管、主動接觸建立關係、給予導師家長說的管道、個別互動、建立行為契約增
11、強制度、提供課程、行為訓練從閒晃處理、釐清生理因素、個案會議提供課程、重新確認資格中、協助處理、個管教師結合校內資源與導師家長密切聯繫、與導師閒談中的校篩個案、提供考試服務調整、利用打掃時間建立關係、與家長溝通再介入資源,日後取得鑑定同意、孩子的問題,是我們學習、進步的重要導師(掌握情緒行為背後的求救訊號)僅留在辦公室,會失去看到孩子很多面向的機會(多去班上走動走動,或是導師辦公室讓導師更認識你、發現學生)個案問題處理非是單打獨鬥,需要靠團體的智慧與力量來解決 關係建立(學生、相關的他人),是營造正向環境的重要工作 在工作環境中,別忘了給自己正向的能量,該吐吐苦水更是必要 時常給自己及他人充電,讓自己視野更開闊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