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第一册,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排查基础知识,2 细讲核心考点,内容索引,3 精练真题新题,排查基础知识,一、秦的统一(b),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九原郡,修筑长城和“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3)“西南夷”:开辟“ ”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直道,五尺道,3.统一的影响(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微点拨秦统一前称“秦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统一之后,称为“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1.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官僚政治)(1)建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 、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尉,(3)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 ,不得世袭。地方官分工明确。(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任免调动,2.皇帝制
3、度的建立(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上,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皇位世袭,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微点拨关于郡县制的三种认识误区(1)郡与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2)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和发展;(3)秦亡是因为秦朝的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细讲核心考点,主题一秦统一全国及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1.秦统一中原的过程,时空意识,解读(1)从秦灭六国路线可以看出秦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
4、。(2)巧记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2.秦统一疆域图凸显的历史信息,解读(1)结束了混战,实现了全国统一。(2)疆域由中原向四周扩展,扩大了帝国规模。(3)四个统一,保障统一局面。交通统一:修筑驰道、直道;移民边地,加强对地方、边远之地控制。文化统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市场统一,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统一。政令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政令畅通于各地。意识形态统一:法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历史上对秦统一的态度:拥护与赞颂史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
5、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论从史出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惠及万民与后世。,史料实证,史料二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贾谊过秦论论从史出秦统一符合民心所望,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生活改善,得到天下拥护。,
6、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史料论从史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爵位世袭、地方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中央集权不显著。统一条件下实行、由皇帝任免,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任期限制。,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秦代统一是历史转折点,历史理解,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主题二以皇权为核心的权力运行机制,1.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特点史料朕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史记,史料实证,论从史出凸显皇权至上,皇权独尊,君主专制集权特点。,2.服务于“皇家”还是服务于“国家”“家国一体”史料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
7、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论从史出由皇帝任命的国家官员主要服务于皇帝个人,服务于皇家、皇族,官员职责分明,分权制约,凸显皇权为核心,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3.“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特征史料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这种父权的代表。”论从史出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史料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体现出明显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1
8、.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是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都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历史理解,(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4)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2
9、.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10大体现(1)地方单位:邦国郡县(2)行政特点:分权集权(3)产生方式:世袭任命(4)任职时间:终身任期(5)高度集权:没有实现(6)地方基础:血缘地域(7)官员身份:贵族官僚(8)选官标准:血缘才能(军功)(9)经济来源:封邑俸禄(10)历史影响:造成割据巩固统一,3.官僚政治对贵族政治的五大突破,1.辩证评价秦始皇的命题切入视角对秦始皇的评价是“两功一过”:功指秦始皇统一国家(贡献最大)和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最深远);过指暴政。命题者往往以“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为主旨,联系美国内战、德国两次统一、“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等综合考查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意义。
10、,命题探索,2.秦代政治的命题切入视角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在政治上是血缘成分在减少,“家天下”的性质在减少,具有显著的历史转折性。高考对这一内容的考查侧重于由表及里、归纳概括其特点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本质,如“表”由分封制到郡县制,“里”由地方分权制到中央集权制,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君权有限(贵族君主制)到皇权至上(专制君主制);由贵族政治(王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到官僚政治(三公九卿、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产生,不得世袭);等等。命题切入方式侧重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精练真题新题,1.时间观念秦代政治体制创新(20174月浙江选考)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
11、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真题回顾,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也就是两者共有的制度,其中皇帝制与郡县制属于秦朝首创,汉朝继承,故选A项。刺史制和封国制是汉代的制度,故排除其他三项。,2.史料理解秦制度创新评价(201610月浙江选考)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秦汉制度”是本题的题眼
12、所在,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均为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与封国同时并存于汉代,故选C。,3.空间观念秦的统一(20164月浙江选考)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解析由审题的关键在于对“西南夷”的理解。“西南夷”指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云、贵、川一带,故A项为正确选项。,答案,解析,1,2,3,4,5,6,7,8,4.(2017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材料中的“改
13、变”是指A.推行了郡县制度 B.强化了丞相的权力C.创立了皇帝制度 D.实行了郡国并行制,1,2,3,4,5,6,7,8,新题聚焦,答案,解析,解析“间接统治的传统”指的是西周以来的地方分权的分封制,而“直接统治”指的是皇帝直接任命郡县官员的郡县制,从而使得官僚体制从贵族政治向职业官僚政治转变,故A项正确。,1,2,3,4,5,6,7,8,本文档仅为【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之一】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下载全套资料!,请点此到下载本文全套资料,5.(2017台州尖子生加餐检测)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A.三公九卿制 B.推行郡县制C.土地私有制 D.统一了货币,解析据材料“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可知推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有的分封制,故B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7,8,6.(2017绍兴选考命题交流)秦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