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高高32023届高三上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时间:90min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B. 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 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试验测量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2、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A. 人对电梯的压力t=2s时最小B. 人对电梯的压力t=8.5s时最大C. 在04s时间内电梯先加速后减速D. 人在710s时间内一直处于失重状态3. 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
3、4. 如图所示,A、B、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 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 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 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5. 在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一质点从时刻起,由坐标原点O(0,0)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s末质点的速度为4m/sB. 2s末到4s末,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4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6m,2m)D. 4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4m,4m)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左侧截面为半圆的光滑柱状
4、物体A,在物体A与竖直墙面之间放着一个光滑斜面体B,斜面体B未接触地面,整个装置在水平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推动物体A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墙面对斜面体B的支持力逐渐减小B. 斜面体B对物体A的压力逐渐增大C. 地面对物体A支持力变大D. 水平力F大小不变7. 自动驾驶是当代汽车领域的重要技术,目前自动驾驶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某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跑车在某次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位移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跑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B. 跑车运动前40m所用的时间为C. 跑车匀加速运动的初速度为D. 跑车运动80m获得的速度
5、为40m/s8.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小物体P、Q质量均为1kg,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向右的速度,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小物体P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传送带长度,绳足够长,。关于小物体P的描述正确的是()A. 小物体P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加速度一直不变B. 小物体P从传送带右端离开传送带C. 小物体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8mD. 小物体P离开传送带时速度大小为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2分,有选错的得
6、0分。)9. 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颗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为,则()A. 坐着比躺着时大B. 坐着比躺着时小C. 坐着比躺着时大D. 坐着与躺着时相等10.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D. 11.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劈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斜面粗糙,物体放在斜面上一根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细线绕过两个光滑小滑轮,滑轮1固定在斜劈上、滑轮2下吊一物体b,细线另一端固定在c
7、上,c穿在水平横杆上,物体a和滑轮1间的细线平行于斜面,系统静止物体a受到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f1、c受到横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2,若将c向右移动少许,a始终静止,系统仍静止,则()A. f1由沿斜面向下改为沿斜面向上,f2始终沿横杆向右B. 细线对a和c拉力都将变大C. f1和f2都将变大D. 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横杆受到物体c的摩擦力都将变大12.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质量为0.5kgB. B的质量为1.25
8、kgC.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D. A、B间动摩擦因数为0.213. 如图甲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0,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与滑块A相连,滑块B与A靠在一起(不粘连),两滑块的质量均为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从零时刻起对滑块B施加一个平行斜面的变力F,两滑块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时刻F的大小是零时刻F大小的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刻两滑块速度大小均为B. 时刻前两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均为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 时刻弹簧刚好恢复原长第卷(非选择题,共56分)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4.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
9、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
10、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1和2,关于F1、F2与F、1和2关系正确的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F14 NBF12 NC145D1215.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
11、是_。A.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B.连着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C.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被轻推后沿木板匀速运动D.取下砂桶,适当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直到小车缓慢沿木板做直线运动(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所示的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_N,小车质量_kg。若该小组完
12、成实验后,得到的图线如图丙中所示,则原因可能是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分)16. 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物体A的质量为1kg,物体B的质量为2kg,A用轻绳系在墙壁上,轻绳与水平方向成53角,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若用水平力F把B匀速向右拉(A未掉下),g取,。求:(1)轻绳对A的拉力及B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2)力F的大小。17. 小丽使用一根木杆推动一只用来玩游戏的木盒,时刻,木盘以的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线,速度方向垂直标志线,继续推动木盘使它做匀加速运动,在通过标志线,然后撤去水平推力。木盘可视为质点,停在得分区即游戏
13、成功。图中与的距离,与的距离,与的距离为。已知木盘与底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木盘的质量为,求:(1)木杆对木盘的水平推力F;(2)木盘能否停在得分区,请计算说明。18. 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设猎豹距离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问:(1)羚羊、猎豹加速时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加速时间分别是多长?(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3)猎豹刚好要减速时追到羚羊,x值应为多大?19. 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板的质量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