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19292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部编版版四四年级语文年级语文下下册册全册全册 说说 课课 稿稿 2020 年 05 月 1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课的第一首诗,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 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 活的热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首田园诗。诗中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 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 喜爱。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 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

2、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 爱和向往之情。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 6 个生字,会写“宿、徐”等 1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 3.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 4.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 ” 。因此,我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结合关键诗句描 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 会诗人的情感也是学习的难

3、点。 【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 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 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读促情、以读促 悟” 。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谈起,引入课题。首先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随堂检查生字词情况,指导书写。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 ,感受意境 1.师简介作者。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

4、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出示情境图片,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童? 理解“急、追”体会儿童的神态和心理,通过“无处寻”想象画面。 5.入情入境,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6.小练笔:请你试着将后两句描述成一个具体的场景,可以从动作、表情、声音、心理等方 面来表现画面。 学生根据理解,练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古诗。 7.归纳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 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 (强调“兴”的读音) 2.解诗

5、题,知诗人。 2 3.看注释,解诗意。 研读三、四句,感悟人勤。 ( “日长篱落无人过” 侧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 ) 体会写法。 (以动衬静: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4.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 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与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五)学习清平乐村居 1.解题,知诗人。课件出示对词及辛弃疾的介绍。 2.正音,明词意。 3.合作学习,理解词意。 4.赏析悟情。 引导想象翁媪对话,体会生活美好。 重点指导理解“卧” “最喜” ,想象小儿的天真可爱以及作者对他的喜爱。 简介作者

6、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向往之情。 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 清平乐村居中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 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两首古诗,一首词,都描写了田园风光,表现了对乡村 景色、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我抓住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其特点的重点字词进行板书,提 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每首诗都有对其写景抒情的概括,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便 于学生理解。 1 古诗词三首 静:篱落、一径、树头 田园春光:幽静安逸 动:儿童 黄蝶 菜花 儿童:天真活泼 景 梅子 杏子 麦花 菜花 人 无人过

7、蛱蝶飞 乡村美景 溪上 青草 翁媪对话 醉里 相媚好 大儿锄豆图 溪东 中儿编织图 正织 小儿卧剥图 最喜 乡下人家乡下人家 【说教材】 乡下人家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陈醉云用细腻、优美的笔 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田园风光画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 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赞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说教学目标】 1.认识“构、冠”等 10 个生字,会写“构、饰”等 15 个字。能正确读写“屋檐、构成”等 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概括内容。能和同学交流文中自己感兴趣 的景致。 3.知

8、道什么样的句子是“生动形象”的,能找出这样的句子摘录积累。 3 4.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美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5.能写一写自己眼里的乡村景致,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概括内容, 能和同学交流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景致作为教学的重点,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美丽,体会作 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作为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是用声音、形象、色彩来思维的。因此在教学中我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乡村图片,创设情境,以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 课文的理解。使学生

9、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课文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 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先扶后放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 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创造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的氛围。 【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一组乡村生活图片。 以乡村美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给学生充分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10、,圈出词语,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字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学生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画面? 屋前瓜架图 鲜花春笋图 群鸡觅食图 鸭子戏水图 门前晚餐图 秋虫夜唱图 2.根据图画,归纳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3.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批注感受,交流体会。 (四)汇报交流,品意悟情 1.小组代表汇报。 课件展示相应图片及句子。 汇报后, 组员补充, 其他同学可做评价、 补充, 教师小结。 示例赏析,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 (1)青、红的瓜,碧

11、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 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对比表现乡下人家的独特 美丽)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体 会“许多” “成群地” “探出头来”表现的生机勃勃) (3)学生交流其他描写生动的句子,进行摘抄积累。 2.由读学写,获意得文。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生动的描写,写写自己所见的乡村景致。 学生自主交流、互相补充,写话展示。 (五)拓展延伸 出示总结本课描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填空, 再次回顾内容, 加深对本课诗一样的语言的感受。 (六)课文小结 课文抓住乡下人家最平凡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

12、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 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和朴实自然、和谐诗意的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 双手装点家园、装点生活的美好品质。 【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仿照思维导图的形式,围绕乡下人家,展现了文中描绘的几幅图画。生动活泼,帮 助学生把握内容。 4 天窗天窗 【说教材】 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文章以作者儿时的生活为题材,生动 地再现了孩子们透过天窗了解自然、 亲近自然的情景, 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表现了极其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内容通俗易懂,文笔生动流畅,情感舒缓而真挚。 【说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等 3 个生字,

13、会写“慰、藉”等 11 个字。能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词 语。 2.能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天窗”讲了哪些内容。 3.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能找到相关句子,体会孩 子们对天窗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4.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作者写作上的独具匠心,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文所表现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学生理解起来不难,重点和难点在于从课文的描写中 感受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我将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 。 能找到相关句子, 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14、感悟作者写作上的独具匠心,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为难点。 【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品读感悟法、质疑探究法、想象描述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 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的局面。 本节课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课前预习法、自主学习新知法、合作探究法、读思议法 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唤起自己与课文的共鸣。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孩子们的活泼好动和善于想象引入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指导重点交流的字。

15、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围绕“天窗”讲了哪些内容?从而整体把握文章。 2.学习 13 自然段,探究来历。 引导总结:大人们安天窗是为了(采光) 。 启发思考:文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天窗对孩子们的意义? 引导学生对“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的探究。 (四)精读体悟 1.学生举手汇报感悟。 (1)理解下雨时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 引导抓住“偏就不许” “地洞似的”体会孩子的心情。 (2)学生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思考:聪明的孩子发现天窗,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到 了什么? 拓展想象:孩子们还会看见什么?想到什么?(月亮、星星、萤火虫) (3)体会晚上时天窗

16、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想象画面,理解“被逼着” ,感受不情愿的心情。动作演示“偷偷伸出、仰起脸” ,体会向往 的心情 (4)学生自由读第 7 自然段,交流:孩子们透过天窗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体会想象的合理。 启发思考: 这掠过的黑影, 孩子们为什么不能想到它也许是可爱的小鸡, 也许是漂亮的蝴蝶, 也许是勤劳的蜜蜂?(小鸡、蝴蝶、蜜蜂这时候已经休息了,蝙蝠、夜莺、猫头鹰是在夜间出来 5 活动的。表现了作者想象的合理。 ) 3.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4.理解第 8 自然段,体会感情。 引导理解: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雨、风、雷、电,这些自然现象通过他们的想象,有了真 实感到的十倍百倍的

17、威力;透过天窗看到星、云、黑影,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更广阔、 精彩、丰富的世界。 (五)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无奈时的慰藉是什么,从而引起共鸣,加深体会孩子们对天窗的感情。 (六)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对天窗下孩童世界的描写,表现了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穷遐想和无穷快乐,表 达了作者对童真、对那给了孩子光明与快乐的天窗的赞美。 【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力求在提挈课文内容之外,解决学生理解的难点,即对孩子们从“无”到“有” ,从 “虚”到“实”的理解。板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这一方式和过程,从而让学生理解 孩子们由天窗看到的景物,经过丰富的想象,从而有了更真切、确实、阔达的感受。

18、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 【说教材】 这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 丽的春水图,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洋溢着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文章篇幅虽短,但作者运用了大量 的排比、拟人、比喻、对偶,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反复品读,积累语言。 【说教学目标】 1.认识“绮、谈”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 3.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桃花水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较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 者的感情。因此,我将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桃花水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桃花

19、水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的 认知规律,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与要求,设置“以读为主 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 “层进性教学模式” , 坚持以 “启发式” 教学理论为指导,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表达,在朗读中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的意境。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引导性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春水的美丽与生机,激起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词 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指导读准字音、记

20、住字形。 点拨重点交流的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引导思考:读完文章后,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样的景象? 2.合作交流,把握内容。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引导:课文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 、 (明镜) ,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 的美丽景色。 (2)理清层次 6 第一部分(12) :总写桃花水到来时动听的声音、明洁的光芒、流动的形态。 第二部分(36) :分写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明镜,表现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 第三部分(7) :总结全文,表达对桃花水由衷的赞叹。 (四)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学生结合课文交流: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1、交流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出示对应的景物图片,引导想象说话,感悟美丽。 引导想象说话,感受美丽。 2.感悟语言:文中哪些语言让你觉得非常优美?画一画,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再和同学 说一说。 3.感情朗读。 (五)课文小结 课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表现 了作者对桃花水无比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说板书设计】 琥珀琥珀 【说教材】 琥珀是第二单元展现科学世界的第一课。本课属于科普小品,从琥珀的形成、被发现、 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全文语言生动易懂,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生 命的突变和

22、渐变,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以及作者推测琥 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说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 ,会写“怒、吼”等 15 个字,能正确读写 “怒吼、松脂”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 文推测的依据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

23、入境,促进朗读,帮助理解。 2.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达到以读促悟;通过小 组讨论法,给学生创造各抒己见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年级学生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学习能力和独立性增强,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阅读、 合作交流等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展示琥珀图片,让学生描绘琥珀。 同学们见过琥珀吗?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琥珀?这么美丽、 珍贵的琥珀是怎么来的呢?激 发兴趣

24、,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考察学生认读情况。 指导正音,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怎样更好地记住这个字?怎么把这个字写得工整好看? 7 学生交流、讨论写字的发现,我再根据情况做写字指导。 (三)了解文章内容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大意。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 112 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第 1317 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第 18 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四)默读课文,交流疑问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2.

25、总结疑问,交流解决。引导思考: (1)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五)感知琥珀的形成 1.体会松脂球的形成。 (炎热天气,松树渗出松脂;苍蝇、蜘蛛相遇被松脂包裹;松脂不断下 滴,形成松脂球。 ) 2.体会化石的形成。 (地壳变化,漫长的时间演化,松脂球变为化石。 ) (六)感知推测,体会珍贵 1.学生齐读第 18 自然段,引导了解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2.结合前文对琥珀形成的推测,体会科学家想象和推测的合理性。 3.体会琥珀的价值。 (琥珀对历史的完好保存、对科学家研究的意义) (七)拓展实践 1

26、.实践演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2.拓展阅读:课下读一读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 ,感受更多的自然奥秘。 (八)课文小结 这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合理的想象,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几千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 形成的过程,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按行文顺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了解科学家推测的琥珀的 形成过程,知道琥珀的价值。 5 琥珀 形成(推测) :松脂球 化石 (苍蝇、蜘蛛、老松树) (陆沉水漫、几千年) 发现 海滩 价值:推测详细情形 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 【说教材】 飞向蓝天的恐

27、龙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课文用生动的 语言, 严谨的结构, 清楚的条理, 丰富的想象, 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 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以及由此推想的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文中 第四自然段讲了恐龙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段。文章既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 物的科学之门,又唤起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说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字。能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 词语。 2.默读课文,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

28、演化过程。 8 4.能找出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5.能仿照课文中对比的写法写一段话。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体会 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能仿照课文中对比的写法写一段话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解决,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多媒体 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词句品读等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 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理念。 【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以恐龙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

29、文,认识生字新词。 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解决生字词,疏通内容。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认 读,检查学生的识字和课文朗读。对易错字学生相互间监督,交流识字方法。生字书写先让学生 仔细观察,发现要注意的地方,相互补充,加深印象。对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讨论, 理解词义。 (三)读文质疑 1.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班级汇报,释疑解难。 (四)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小组讨论,交流理解。教师补充小结。 (五)阅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1.教师读,学生圈画相关语句。抓住动作,演示变化。 2.

30、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完成表格。 庞大的恐龙家族 繁衍生息情况 特点 第一代恐龙 数千万年后的庞大家族 其中的猎食性恐龙 3.理解词句,概括阶段,复述演化过程。 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族 猎食性恐龙 学习飞行 (六)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 1.自读理解,圈画批注。 2.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3.具体分析,领悟语言。 (结合课后小练笔,学习运用) 4.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七)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1.引导学生补充完整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身体逐渐变小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转移到树上生存在树木间跳跃、降落具 备滑翔能力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2.体会科学家的美好心愿,领会科学工作者的执着与艰

31、辛。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全面揭示” ,体会科学家的远大抱负。 (八)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假 说,以及由此推想出的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 学之门,唤起我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9 【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把握两点,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变过程。将课 文思路明晰地呈现在板书中,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其中,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作 为重点,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从而形成本次板书。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演变成鸟类令人惊奇 19 世纪:提出假说 假说 科

32、学的发现 20 世纪:辽西大发现 证据 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 演变的过程 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 漫长 美好愿望全面揭示恐龙演变成鸟类的历史进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说教材】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向我们介绍 了纳米、纳米技术及纳米技术在身边的应用,阐明了纳米技术造福人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意 义。 【说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 ,会写“纳、拥”等 15 个字,会写“纳米、 拥有”等词语。 2.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 3.能结

33、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 加健康”的理解。 4.能结合对纳米技术的认识,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对它的运用。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 我们身边”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的课程。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思考,在一定语境中品味读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在读书中揣摩课文的说明方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 源,展示图片,补充资料,

34、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品词析句 法、以读代讲法、质疑讨论法、读写迁移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良好 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导入,以“纳米技术”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 随堂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朗读(抽读、举手读) ,指导把科技术语读正确。 (碳

35、纳米管、碳纳米管天梯、纳米缓 释技术等) 3.学生交流: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0 1.读一、二自然段,理解“纳米” “纳米技术”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说说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句子,理解填空,引导学生认识纳米和纳米技术。 2.研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相关资料,说说纳米技术在身边的运用。 3.研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纳米技术可以从哪些方面让人们更加健康?结合自己的了解,说 说纳米技术还在哪些方面让人

36、们更加健康。 (五)总结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理解感悟。 2.回顾交流: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如果说 20 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 世纪必将是纳米的 世纪” 。 3.总结课文。 (六)拓展延伸 1.补充资料,展示运用。 (美国研制成功的“自净”玻璃、中国研制成功的纳米材料陶瓷、纳 米汽车坐垫等) 。 2.大胆想象,理解应用。 引导学生想象、交流自己对纳米技术的运用,加深对纳米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为人类造福的 认识。 (七)课文小结 课文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的特点,描述了纳米技术在人们身边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健康的 有益作用, 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奇的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

37、变, 激励我们要学科学、 爱科学。 【说板书设计】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因此,这次的板书是边授课边完成的。在授课 时,挑选合适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将答案呈现在黑板上。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 很小的长度单位 纳米技术 研究利用纳米特性 造福人类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运用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吸波材料 疾病早期检测与预防 纳米技术可以让 纳米机器人 人们更加健康 纳米缓释技术 未来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变化 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梦圆在今朝 【说教材】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

38、了中华民 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 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说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 9 个生字,能够正确认读词语。 2.能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认识“揽、焰”等 9 个生字,能够正确认读词语是教学的重点,联系课文及资料,理解为什 11 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

39、积极性和主动性,构 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 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 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嫦娥四号”登月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激发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解决生字词,疏通内容。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认 读,检查学生的识字和课文朗读。对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词义。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理清我国“飞天

40、梦”的实现过程。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 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 大的成功 探月工程启动新的征程 “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人类航天史的壮举 2.感悟成就,升华情感。 (1)探究:千年的飞天梦为什么能在今朝实现? 中华民族勇于实践、锲而不舍精神;广大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 国家的独立、强盛、发展。 (2)课下延伸:查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同学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四)课文小结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丽梦想进行不断尝试和努力, 终于把千年梦想变

41、成现实的过程。表达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无限自豪的心情。 【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紧紧围绕课题, 展示了千年飞天梦的实现过程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能帮助学生 清晰明了地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千年:神话传说、万户试飞、首颗人造卫星上 千年梦圆在今朝 梦圆: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 (激动、自豪) 今朝:探月工程 短诗三首短诗三首 【说教材】 短诗三首 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的第一课。 课文选编了冰心 繁星 中的三首短诗,诗歌意境优美,意蕴深长,分别表达了怀念童年、热爱大海、歌颂母亲的主题, 表现了冰心对童真、母爱、自然的歌颂。 【说教学目标】 1.认识“

42、漫、涛”这 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 8 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能联系自身感受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是教学的重点,能联系自身感受理解重点词句, 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12 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感性思维想象画面,体会文意,探究 情感。多调动学生谈自己的亲身体会,用跟作者对话的心态来学习课文。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星空图片启发学生想象引入,将学生带入“繁星”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学习,合

43、作探究。自由读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我利用多媒体 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诗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 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学习繁星 (七一) 1.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2.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3.理解“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1)学生反复诵读,交流感受。 (2)想象画面,入境感受: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从这几句你体会到什么?(童年的美好、宁静;家的温馨;母亲的温柔、慈爱) 4.结合“永不漫灭的回忆” ,体会诗人情感。 5.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学习繁星 (一三一) 1.学

44、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2.明确写法,体会感情。 理解: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反复朗读,自主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 (2)理解写法,体会感情。 学生对比朗读反问与陈述句,体会感情。 (反问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 ) 结合实际体会星与光,花与香的关系(自然而生、不可分割) ,体会诗人对大海的感情。 (自 然而生的热爱) (3)领会诗歌类比的写法。 3.感情朗读、背诵。 (五)学习繁星 (一五九) 1.课件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展示读。 2.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出示诗句: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4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漫天风雨下,小鸟害怕地躲在巢里,鸟妈妈张开翅膀,紧紧地护住小 鸟。 ) 由鸟儿躲到巢里,你能联想到什么?(家的温暖、安全) (2)出示: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扑进妈妈的怀里) 联系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关于躲到妈妈怀里的经历。体会母亲的慈爱、温暖,母爱的伟大。 (3)诗中有两个“风雨” ,这两个风雨一样吗?(不一样。第一个“风雨”即自然界的风雨, 第二个“风雨”是指烦恼、痛苦、忧愁等。 ) (4)体会感情,感悟对母爱的歌颂。 3.感情朗读、背诵。 (六)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课下阅读、收集现代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点拨方法与要求

46、,出示示例,帮助学生课下活动的展开。 (七)课文小结 13 课文选编三首短诗,分别从童真、自然、母爱三方面表现了冰心“爱的哲学” ,表达了诗人对 母爱、童真、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 是课文内容的缩影, 能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 帮助学生记忆、 分析、 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本次板书直观展现了三首短诗的主题,从而突出诗歌的核心思想。 这样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记笔记和掌握所学。 9 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怀念童年 短诗三首 繁星(一三一)热爱大海 繁星(一五九)歌颂母亲 绿绿 【说教材】 绿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诗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诗人艾青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

47、想 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展现了春天到处是绿色,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情 景。 【说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这 2 个生字,会写“瓶、挤”等 4 个字,正确读写“墨水瓶、墨绿”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4.对比感受西湖漫笔中的“绿” ,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情感是教 学的重点,后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突出“教 师为主导

48、,学生为主体”这一特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 的权利留给学生。主要采用了情景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标指 出“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以唤起他们的 切身感受” 。因此,我认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在体验学习和感悟学习上。引导学生采用情 景体验法、读书入境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发散联想法等方法展开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引入课题,初步认识“绿”色代表的生机与希望,为诗歌的学习做好铺 垫。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我利用多媒 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诗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 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顺畅。 2.学生分小组接力读。思考:读完诗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如果让你将它画出来,你会怎样画? 3.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 (1)总写到处都是绿色。 14 第二部分: (25)分写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