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情表李密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仁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背景介绍 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李密
2、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是臣子向君主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表”的主要内容不是劝谏君主,也不是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而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整体感知李密,又名虔,字令伯,曾仕蜀汉,晋朝建立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就征。晋武帝,司马炎,靠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
3、不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是谁陈情陈什么情向谁陈情课文研读如何陈情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险衅:险,坎坷;衅,祸患。指命运不好。夙:早年。闵凶:忧患凶丧之事。见: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夺:使之改变。愍:怜惜。零丁:孤独的样子。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祚:福分。儿息:子嗣。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亲族。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
4、(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强近:勉强算是亲近的。茕茕:孤单的样子。吊:安慰。婴:缠绕。第一段一开头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遭遇了哪些不幸?李密是怎样叙述的?纵向:(生孩六月纵向:(生孩六月至于成立)至于成立)六月:慈父见背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九岁:不行横的方面:横的方面:(外、内)(外、内)外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应门五尺之僮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逮:及
5、,至。沐浴:这里指承受恩泽。清化:清明的教化。察:经考察后予以推举。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主:主事的人。拜、除:授官。猥:谦辞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闻:使上闻、报告。切峻:急切严厉。逋慢:逋,逃避。慢,怠慢、轻慢。笃:病重。告诉:申诉。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第二段分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6、。第二段结尾“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泄露了作者的想法,“进”难在何处?“退”难在何处?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故老:元老,旧臣。矜育:怜惜养育。矜,怜悯。少仕伪朝:年轻时做伪朝的官。伪朝,非正统的朝廷或非法政府,指蜀汉。矜:看重、推崇。拔擢:提拔、擢升。宠命:加恩特赐的任命。对上司任命的敬辞。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日薄西山:薄,迫近。这里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危浅:垂危。更相:相互。区区:自己的私情。第三段结尾点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层面展开的?1.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找到理论依据。2.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态度,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3.再次强调自己的处境,以打消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为什么要用“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旗?统治的需要鲁迅先生说:“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
8、以孝治天下。”(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思想观念“自汉以至三国君、亲之间是允许有所选择的”,“自晋以后,门阀制度的确立,促使孝道的实践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上与政治上的作用,因此亲先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同时,现实的政治也加强了,并且发展了这种观点”(唐长孺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如何打消晋武帝疑虑的?矜守名节。本图宦达一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一岂敢盘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辛苦:辛酸悲苦。所见明知:明明白
9、白知道的。见,表被动。鉴:照察、审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矜愍:怜恤愚诚:谦辞,指自己的诚意、衷情。听:任从。这里指应许。庶:希望。结草:代指报恩。犬马怖惧之情: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拜表:上表章。第四段哪句话是表文主旨?李密解决“进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他是如何提出这个方法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列数字作对比再表忠心艺术特色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四字骈句 四字骈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四字
10、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对偶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叙述地淋漓尽致,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
11、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对偶骈散结合骈句表达最能打动皇帝、说服皇帝的情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散句用来铺叙,或和骈句配合进一步描述或者概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史载:“武帝览之,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华阳国志后贤传)文化观念孝古代“孝”的观念中有很多“顺”的成分,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文化观念孝孝VS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孝”?“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孝经广至德)“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