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本词创作于1205120
2、5年,词人时年年,词人时年 6666岁岁,正在镇江知府任上,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正在镇江知府任上,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积极作北伐准备,可其正确意见不疾,积极作北伐准备,可其正确意见不能被韩采纳,并被降官,北伐愿望又一能被韩采纳,并被降官,北伐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次落空了。仲谋仲谋: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风流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寄奴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金戈铁马金戈铁马:指精锐的军队。:指精锐的军队。气吞万里气
3、吞万里: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气概非凡: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气概非凡 元嘉元嘉: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狼居胥狼居胥:山名,在内蒙境内。汉朝霍去病击匈奴:山名,在内蒙境内。汉朝霍去病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至此,封山而还。可堪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佛狸佛狸blbl: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4、吞万里如虎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好江山古今恒在,但是无处寻找孙权那样大好江山古今恒在,但是无处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繁华景象的歌舞楼台,连同英雄的英雄了。当年繁华景象的歌舞楼台,连同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映照着荒凉草木,在那普通的街巷,人们说夕阳映照着荒凉草木,在那普通的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南朝宋武帝刘裕住过的地方。回想当这就是当年南朝宋武帝刘裕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刘裕率领精锐军队北伐,气势像猛虎一样,年,刘裕率领精锐军队北伐,气势像猛虎一样,扫荡万里,把盘踞中原的敌人都赶走了。扫荡万里,把盘
5、踞中原的敌人都赶走了。【上片解读上片解读】:孙权孙权,东吴国主,建立三国时期吴国基业。,东吴国主,建立三国时期吴国基业。辛弃疾辛弃疾南乡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典用典1】英雄无觅英雄无觅孙仲谋孙仲谋处处 【用意用意】:赞颂英雄业绩,抒发对英雄的敬仰赞颂英雄业绩,抒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收复中原失地的决心。之情,表达自己收复中原失地的决心。寄奴,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长于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长于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
6、,后秦,又废晋帝,建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立刘宋。【用典用典2】人道人道寄奴寄奴曾住曾住:上阕中:上阕中 孙权曾经在孙权曾经在京口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京口,刘裕曾经在,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他几次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小结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雄人物事
7、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轻率地兴兵北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轻率地兴兵北伐,想要效法前人再封狼居胥山。却只落得个兵败伐,想要效法前人再封狼居胥山。却只落得个兵败逃跑,仓皇失措。南归至今,四十三年过去了,向逃跑,仓皇失措。南归至今,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怎能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怎能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帝佛狸的祠庙前,眼下一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帝佛狸的祠庙前,眼下一片神鸦的啼叫声和祭社的鼓噪声!由谁来问:廉颇片神鸦的啼叫声和祭社的鼓噪声!由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
8、还好吗?老了,饭量还好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皇北顾。四十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能饭否?【下片解读下片解读】:连用三个典故连用三个典故 当年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当年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下场。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下场。【用典用典3】元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草
9、,封狼居胥 【用意用意】:引用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告诫宋引用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告诫宋朝北伐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主帅韩侂胄不能朝北伐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主帅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草率行事。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来的佛狸祠。【用典用典4】可堪回首,可堪回首,佛狸祠佛狸祠下下 史记史记记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记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的身体
10、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金,被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金,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以为老,遂不召。”【用典用典5】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矣,尚能饭否?【用意用意】: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虽已年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虽已年老,仍然渴望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老,仍然渴望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11、一片神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否?【下片小结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典故,继续,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朝廷所用的激愤激愤。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赞扬、向往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表现了作者词人壮志难酬的壮志难酬的激愤激愤和报效国家的强烈和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愿望。千古江
12、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颇老矣,尚能饭否?【主旨理解主旨理解】:水龙吟水龙吟 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遍栏杆,忧愤难正值壮年的词人,慷慨激愤,拍
13、遍栏杆,忧愤难泄,恨恨地唱出:泄,恨恨地唱出:“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英雄泪?”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愤激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寂寞落泪。【对比鉴赏对比鉴赏】1174年秋,时年年秋,时年34岁岁永遇乐永遇乐 步入晚年的词人,屡遭打击,空怀抱负,雄心不步入晚年的词人,屡
14、遭打击,空怀抱负,雄心不死,渴望听到:死,渴望听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已经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辛弃疾仍不心死,做着英雄的到了这样的地步,辛弃疾仍不心死,做着英雄的“梦梦”,他做寻觅孙权的梦,是因为时无英雄;,他做寻觅孙权的梦,是因为时无英雄;他做刘裕业绩的梦,是因为南宋萎靡,难成大器;他做刘裕业绩的梦,是因为南宋萎靡,难成大器;他做元嘉草草败绩的梦,是为警戒时人,不要重他做元嘉草草败绩的梦,是为警戒时人,不要重蹈覆辙;他梦见中原的烽火,是因为他伤时忧国;蹈覆辙;他梦见中原的烽火,是因为他伤时忧国;他梦见廉颇待诏,是希望自己虽老也能重用,一他梦见廉颇待诏,是希望自己虽老
15、也能重用,一展夙愿。然而,梦终归是梦,辛弃疾心里也十分展夙愿。然而,梦终归是梦,辛弃疾心里也十分清楚,留给他的只有无尽悲痛。清楚,留给他的只有无尽悲痛。抗敌救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激愤。抗敌救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激愤。【对比鉴赏对比鉴赏】1205年,时年年,时年66岁岁 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阕上阕写元宵
16、节灯火辉煌的热闹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景象;下阕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写经过反复寻找,终于在终于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别有怀抱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婉约词之代表作。之代表作。菩萨蛮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17、,可怜无数山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注释】造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造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60里处。里处。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长安:今陕西西安,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京师。可怜:可惜。可怜:可惜。愁余:使我发愁。愁余:使我发愁。鹧鸪(鹧鸪(zh gzh g):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行不得也哥哥也哥哥”,啼声凄苦
18、。,啼声凄苦。苏苏辛辛词词比比较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苏轼的词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豪放而飘逸飘逸的风格。的风格。辛弃疾的词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豪放而沉郁沉郁的风格。的风格。铁板铜琶
19、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物对话,交代了“他”的身份和家庭生活状况,也照应结尾,凸显人物品质。4媳妇为了“他”也来到城市,来到工地,找不
20、到合适的进钱门路,就捡起了破烂,为此,她常常抱怨“他”无能。5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媳妇迫于生活压力让丈夫监守自盗与丈夫的断然拒绝为对比突出了丈夫的品质。6.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现实中,一个最洁净的人落在一个最肮脏的泥塘里,一个最遵循内心真实的人面对的是种种的虚伪和狡诈。你无法对他们宽容,哪怕是丁点儿的虚与委蛇,你谨持自己理想的绝对纯洁。7.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文人来说,它比生命重要得多。当肉体的保存与精神的救赎发生避无可避的冲突时,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在碧波中飞升。8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有某种意义上的差别,可在语言节奏、质朴纯真风格、心灵绽放的美丽上等方面的“内在的美”是相同的。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慷慨,或清绮,风格多样。这说明,乐府民歌不仅给文人诗歌形式,还遗传了题材、体裁、意象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