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52220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古诗词鉴赏语文古诗词鉴赏1010大规律大规律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 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 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 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 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 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 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 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 致远的秋

2、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 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 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 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 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 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 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 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 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 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 (又称“格律诗”

3、)。 古体诗 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 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 “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 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 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 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 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 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 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 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 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 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4、词 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 (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 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 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 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 格律和音韵。 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 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 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 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 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 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 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 (征战

5、)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 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 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 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 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 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 “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 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 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 水诗的

6、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 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 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 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 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 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 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 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

7、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 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 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 自珍等。 2.词的流派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 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 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 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 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 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 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 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五、注意分析各

8、种表达技巧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 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 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 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 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 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 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 “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 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 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 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 来的一种方

9、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 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 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 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 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 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 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 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 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 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 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 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 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 的总

10、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 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 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 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 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 “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 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 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 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 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

11、点。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 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 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 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 客人下马在船”。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 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 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 的线索。 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 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 客人,怎么

12、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 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 式是联想、想象。 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 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 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 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 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 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古诗歌仿真押题练古诗歌仿真押题练(一一) 独不见 李 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13、 风催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 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 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 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一句中的“终然”暗示出戍 边之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悲惨命运。 E“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 “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解析:选CD C项,“忆与君别年”两句表达了闺中人年

14、复一年对戍边之人的思念之情; D项,“终然”的解释夸大其辞,“戍边之 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说法太绝对。 (2)赏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 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 答案:“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 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 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咏 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 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 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是( )

15、 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 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 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 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 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E末句“吐龙吟”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 望像龙飞冲天一样,大展宏图的远大抱负。 解析:选CE C项,诗句原意是“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 羞于作上宫的宫琴”,这里的解释完全弄 反了; E项,末句未运用典故,“吐龙吟”意思是 发出龙鸣般的声音,寄寓了诗人坚守高洁 的情操。 (2)这首咏竹诗运用了

16、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 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石灰吟作为例 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答: 答案: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 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 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 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 效果。 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 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 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了自己要像竹 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高 尚志趣。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的诗中也常有运用。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17、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石灰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清 白”“粉末”等特点,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 历经锤炼、不惧焚烧、不惜粉身碎骨,要留清白 在人间的人的品性,寄寓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吟托 物言志,把石灰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动人, 极富艺术感染力。 幽 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蹇劣:笨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 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

18、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 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 B“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 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 C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 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 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 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 E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 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 解析:选BD B项,“细致描绘”说法错误; D项,“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于文无据。 (2)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 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 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 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

19、也。 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 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 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 答: 答案:陶诗、韦诗中皆先有“真趣”。 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用笔平淡自然,但一个“悠然”掩抑 不住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幽居中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写眼前景自 然朴质,但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些“浅显”“平淡”的笔墨中,饱含了 作者独具慧心的情趣,使他们的作品在浅 淡中见真趣。 。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望江南 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 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

20、孤烟渔市远, 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词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 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诗句“天若 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 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D词人即景抒怀,感慨多端,从中我们看到了 一个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E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 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解析:选CDC项,“全部实写”有误。前 两句议论不是写实,最后一句是虚写,不 是实写。D项,“愤世嫉俗”于文无

21、据,词 中词人只是就眼前之景感慨世事之变,谈 不上“愤世嫉俗”。 (2)词的结尾写道“行客莫登临”,词人这 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因为云树半阴半晴,船来船往,潮 涨潮落,太阳西沉,令人感慨时光流逝, 人世变迁,心生聚散离合之感。而远眺山 下,见烟雾细雨中渔市、酒家渺茫遥远, 又徒添兴废难料、孤独落寞之情。故言 “行客莫登临”。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

22、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 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 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 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 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很相似。 E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两句与南宋诗人陆游渔浦中“渔翁持鱼叩 舷卖,炯炯绿瞳双脸丹”都写出了主人公悠然 自得的心境。 解析:选CE C项,“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 说法不准确,这里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用 “欸乃一声”恰衬托出山水的宁静;另外, “感情由低沉转

23、入昂扬”表述也欠准确, 因为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时期,且本处表现 了在悠闲恬静的诗境中的孤寂落寞的心情。 E项,陆游的诗句表现的是渔翁的艰辛,这 一点由诗句中渔翁脸颊涨红、双眼圆睁、 费力叫卖可以看出。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 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渔翁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 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 夜宿晨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 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 向往之情。 :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野人送朱樱 杜 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24、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 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 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 随风飘转的蓬草。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 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 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 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 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 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 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

25、“万”字写出了 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 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解析:选C“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 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的说法 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 “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 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 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 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 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

26、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 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 浊醪催贳。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 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 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一株江 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 沾洒。 注贳(sh ):赊欠。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 的庆祝活动。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 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 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 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 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 迈,

27、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 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抒发了故乡亲人对 身处远方的词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 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 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E词的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写的 是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表现出齐景公 深感时光易逝。 解析:选CEC项,“抒发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 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 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 亲人的思念。E项,“写的是齐景公深感 时光易逝”不当,应该是“借用齐景公登牛山 而悲

28、泣的故事来抒发词人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 叹”。 (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 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 赏析这一句。 答: 答案: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 “想象”):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 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与下文 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 比(或“衬托”“虚实结合”),表现了词人 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崇

29、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 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 京城长安。红蕖:红莲。濩落:空虚冷落。 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 露重天寒。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 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 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惟 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 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的 是诗人的高远志向。 E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 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

30、诗人的幽怨悲情。 解析:选BD B项,第四句的意思是:池中的红莲,为什 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对红莲的痛惜, 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故“叹惜池 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理 解不当。 D项,“高远志向”不当,指的应是“诗人 出世归隐之心”。 (2)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请从情 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 现。 答: 答案:诗人用像冰粒一样的露水、悲泣的竹 子,触动加深了心境的凄凉; 红莲的离披,也象征着颠沛流离,与妻子分 离的悲凉; 客中苦酒,寒夜孤灯,表现出诗人孤独、失 意之悲; 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表 现出诗人的归隐之心,但这也是诗人无可奈何,

31、 壮志未遂的幽愤。 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因情 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 撼动人心。 诗歌鉴赏如何得满分诗歌鉴赏如何得满分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如何得满分? 一、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 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认真研究古 诗的题目,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 品风格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 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句眼,特别注 意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后部分一般运用议 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二、明确答案构成要点(即 给分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 (

32、2)手法揭示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 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 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该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 到的作用 三、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 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 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 愁别恨)南浦(送别之地)等 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 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等 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 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33、 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 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 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 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 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 意象+情感)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 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 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思想感情术语有:迷恋、忧愁、惆怅、寂 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 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

34、及寄寓义) 对诗歌题材(内容)进行分类,了解诗歌主旨: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边塞征战诗 羁旅思乡诗 送别留念诗 田园山水诗 即事感怀诗 闺怨闺愁诗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 篇整体或局部) 写作手法(技巧)大致包括4类: 描写景物的方法; 描写人物的方法; 抒情方式; 结构(构篇)方式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 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 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 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 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风格:通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 方面,或在全篇

35、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 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 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 结)作用?为什么? 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 误方法 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 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 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 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 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 型或作用判断错误。 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 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 转移情感。 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 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诗歌阅读第二轮复习.ppt)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