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课题认识厘米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五、教学用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钉学生准备:直尺、橡皮、铅笔、图钉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59+30= 69-32= 47+38= 73-28=59= 84= 369= 497=二、新课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要准确表
2、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2、 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引出直尺) 预设:直尺、米尺、卷尺三、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直尺。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看到尺子上有0、厘米、数字师:“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2、认识、感受1厘米师:找到刻度“0”,从“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1厘米记作1cm。说一说: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 找一找:找出几种长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师:大约是什么意思?(就是差不多)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
3、多一点,少一点时,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比一比: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3、认识几厘米师: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你能再找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用手比一比吗?同桌边比边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测量物体出示课件主题图师:你能准确的量出橡皮的长度吗?试一试。小组活动量一量:自己的橡皮有多长。师巡视演一演:你是怎么量的?
4、(不同方法)第1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2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3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议一议:谁的方法正确?为什么?归纳:1、测量时,从直尺上的“0”开始,然后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测量时,当不是从零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巩固强化:拿出一支新铅笔,先估测一下它的长度,再用直尺量一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并展示自己是怎么测量的。【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四、巩固练习闯关游戏:我会填 铅笔刀长( )。闯关游戏:我会辨一块橡皮厚10厘米。( )一张桌子高16
5、厘米。( )新华字典厚3厘米。 ( )闯关游戏:我会做一条彩带长26厘米,第一次用去4厘米,第二次用去14厘米,一共用去多少厘米?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都得到哪些收获?1.“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2.“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3.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该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阐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六、达标反馈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 )测量1、 生活中有很多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比如( )、( )。2、 1厘米1厘米的数,数( )次是5厘米。3、 你的大拇指宽度约是( )。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直尺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七、板书设计认识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 1厘米记作1cm量法: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