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学生熟悉的米尺上的实际长度来体验小数的性质。这一活动设计了两个环节:(1、)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2、)在米尺上找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讨论发现了什么。由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在直尺上表示同一个实际长度得到0.5米=0.50米=0.500米,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小数末尾的0对小数的大小没有影响。活动二,呈现了平均分成10份、100份,涂颜色部分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方格图,通过0.3和0.30表示的阴影面积相等,得出:0.3=0.30。然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教学设
2、想: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小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突破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3、,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课前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一两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准备 直尺、方格纸等。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一两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生:2.00元。 师:是多少钱呢? 生:2元。生:3.50元。 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商店某冷饮的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2.5元
4、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欲望。)二、 探索新知验证猜想。1、找等量关系。问题一: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学生动手写一写)师:观察学具尺,你有什么发现?(一样长)2、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 ,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
5、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在学具尺上指一指)3、 思考探索。(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3)分别从左往右看和从右往左看,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4)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出示问题二:比较0.30和0.3的大小。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师:你用
6、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教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点评:借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旧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索新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出示教材问题二图。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A、 左图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B、 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 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生2:从数位
7、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师: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提醒学生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师:通过以上练习,结合你的发现,总结你的想法。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点评:通
8、过直观图形的描画,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小数的性质。)判断练习。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三、 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 ,把小数化简。(0.30=0.3)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
9、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得到2元=2.00元,2.5元=2.50元。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80、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它的内容是(学生总结)五、 课堂作业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2、3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5分米 = 50厘米 = 500毫米 0.5米 = 0.50米 = 0.500米(1) 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例如0.
10、3,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 ,把小数化简。(0.30=0.3)(2)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本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补充设计了“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 。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以小数的意义出发研究新问题。这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重复。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以及小数的读与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理性思考,而采用感性的经验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突破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生活实际中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地感受和运用小数的性质,从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位生活服务。 (此教学设计2013年荣获省级教学设计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