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能在方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对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策略:比较迁移,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1、谈话引入。同学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这里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表年份
2、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支426394468454489499519从这个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年份所对应的参赛队伍的数量。2、复习条形统计图。(1)为了更加清晰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况,我们也可以用已学过的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出示教材104页的统计图。(2)这是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清楚表示出数据的多少。(3)用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画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大家比画出来的线路是怎么样的?老师用课件来画一画,请仔细观察屏幕。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1、比较分析
3、,观察两者的相同点。 师生互动:都有标题,都用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队伍数,纵轴还巧妙地省略的部分长度,单位长度相等,都清晰地表示各个数据的多少。板书:数据的多少。2、深入讨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又有哪些不同点?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想?小组合作交流: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据,折线统计图还可以从线段的起伏中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增加。板书:数据的增减变化。3、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现在请你来预测一下,2013年
4、参赛队伍的数量有可能是多少?师生互动交流。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 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并从这些变化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三、拓展延伸,强化认知1、联系实际生活体验折线统计的应用价值。你在生活见过折线统计图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让学生先举例,老师再展示。2、老师这里也有一幅折线统计图。(1) 这里的横虚线表示什么?(2) 如果你是医生,看到这份体检报告,你会说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先思考,然后和同桌说一说。3、对比感知,强化特征折线统计图很有用,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是不是哪儿都能用呢?下列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来刻画比较合适?
5、对于不同的个体,用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个数量的多少。对于同一个体,用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看来,有的数据需要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有些数据则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关键要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我们的需要来选择。四、动手绘制,思考分析。1、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是已经绘制好横轴和纵轴的统计图表,请大家把这个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观察: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思考: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演示两个点,再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反馈并总结方法:先根据数据描点,然后标上数据,再用线段依次连接。 板书:描点标数连线2、 思考分析(1)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 )岁。(3)陈东0-10岁的身高呈什么变化趋势?(3)陈东11岁时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12岁时呢?(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不会,一般当成年的时候身高不会再增长。所以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这样学习数学才能更有价值。五、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