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 学南阳市五中荀子教我们如何做君子荀子所论述的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是人们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道德功业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荀子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给世人构建了一个丰富、完整而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集中体现了荀子毕生所追求的人性美学理想,而且最终也使之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东方多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的象征。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荀子君子文化传承与理解1.文学常识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
2、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2.写作背景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学宫的最高长官)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
3、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外界改造才能变得有礼。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3.相关知识关于“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冯友兰说“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
4、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论政于燕,说风俗于秦,博学多才,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虽为儒学大师,但绝不故步自封,兼收并蓄,努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在文学、
5、教育等各方面都成就斐然,你海纳百川的务实精神值得后人景仰。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好利而恶害,此人之情性也。性恶论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必要性。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业时间:20分钟一、预习自测(一)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相关题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君子_已_中_ _槁暴_挺_受绳_就砺_参省_知明_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6、停止。合乎,符合。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枯。暴:晒。直。经过墨线比量。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检验。省:省察。同“智”,智慧。明:明达。2.第2段是如何论述学习的意义的?答案:第2段连用了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也不可能再恢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
7、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十分具有逻辑性。(二)阅读课文34自然段,完成相关题目。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8、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跂_疾_ 彰_假_水_绝_生_焉_跬_踮起脚后跟。劲疾。清楚。借助。游泳。横渡。同“性”,天性。兼词,相当于“于此”。古代指跨出一脚。步_无以_驾_锲_镂_爪牙_黄泉_用_古代指跨出两脚。没有用来的,无从。一天的行程。刻。雕刻。爪子和牙齿。地下的泉水。因为。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无以至千里。译文:_句式特点:_(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_句式特点:_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定语“利”“强”后置,“之”是定语后置
9、的标志。3.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两个比喻是论述“学”“思”观点的,只有摆正“学”“思”的关系,才能产生显著的效果。B.“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借助了外界条件。C.“朽木”和“金石”的对比,说明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蚯蚓”和“螃蟹”的对比,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D.第4段论证要想获得广博的知识,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是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来论证“学不可以已”。答案:C解析:把“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两词换过来。“朽木”和“金石”的对比,说明只有
10、持之以恒,才能成功;“蚯蚓”和“螃蟹”的对比,说明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4.第4段中是怎样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答案:用了十个比喻来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并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海”。正反对照,说明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二、巩固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以为轮_(2)就砺_(3)槁暴_(4)须臾_(5)驽马_(6)跬步_(7)金石
11、可镂_(8)跂而望_(9)骐骥_(10)爪牙_rulpynkuluqjzho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以为轮()(3)君子生非异也()(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知”同“智”,智慧“”同“煣”,使弯曲“生”同“性”,资质,禀赋“有”同“又”,再次;“暴”同“曝”,曝晒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参加,加入。(2)而闻者彰古义:_。今义:用鼻嗅。验,检查用耳听(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今义:比喻“帮凶、走狗”。(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今义:下跪,动词。(5)金就砺则利古义:_。今义:指黄金。爪子、牙齿蟹腿,名词
12、金属制的刀剑等(6)故木受绳则直古义:_。今义:指各种绳子。(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今义:把思想感情放在某人身上或事物上。(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品格高尚的人。木匠用来拉直的墨线寄居存身有学问有修养的人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1)疾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草枯鹰眼疾()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劲疾锐利小病妒忌苦痛(2)闻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志()初闻涕泪满衣裳()雪后更闻香()不求闻达于诸侯()(3)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无从假书以观()听见见闻、见识听说用鼻子嗅闻
13、名、出名凭借、借助与“真”相对,假装借(4)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横渡终止与世隔绝的非常(5)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不知强以为知()如此则荆吴之势强()(6)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达德隆望尊()强健有力的弓有余勉强、竭力强盛向远处看名望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1)而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
14、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2)于青,取之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善假于物也()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介词,从表比较引进动作对象,对,向在方面向,对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1)故木受绳则直()(2)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6)积善成德()(7)以为轮()(8)非能水也()(9)用心一也()(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直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锋利名词做状语,每天名词做状语,向上,向下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行使动用法,使弯曲名词
15、活用为动词,游水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7.指出下面句子的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8.翻译下面各句。(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译文:_(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译文:_(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文:_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积累善行养成美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明的思想。(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16、河。译文: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_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思维发展与提升一、文本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明确:本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
17、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帮助自己弥补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明确:课文第二段末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文看,这是前文几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同样着眼于品
18、德的养成,从荀子“性恶论”的主张来看,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和养成。3.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找出这些比喻句,赏析其设喻的特点。明确:(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
19、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是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是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20、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二、疑难探究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则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三、美点赏析对比的力量5.课文最后一段采用
21、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学不可以已”,请找出这些对比,并体会其作用。明确: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正面反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蚓蟹审美鉴赏与创造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一)素材这样积累1.在教材中提炼(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
22、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2)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助外物是一种智慧,借力能打力,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相关链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有
23、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3)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2.在名句中选择劝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
24、身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二)素材这样运用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奋起安徽考生蝴蝶翩翩起舞,绚丽的背后是内部结构与光线照射的共同作用;大鹏背负青天豪迈的条件是其翼若垂天之云且
25、乘奔御风;刘邦雄霸天下的背后,是他过人的德行与众贤鼎力相助的相辅相成。故有言云:若心怀凌云之志,必先内修其身再善假外物方可成其大业。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上炫彩夺目,而色彩的成就需要潜心磨砺自己的心,将自己塑造为可造之材,然而不仅如此,志士曾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于外界的条件才能让自己更加耀眼。没有人相信曾经的马云,没有人质疑现在的马云,被肯德基老总嘲笑的马云继续修炼自己,借助市场经济大潮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创了个人的王国。反观他的成功,他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恰如国父孙中山所言:吾心之所向,纵困难重重,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再者他把握了时代带来的机遇,掌控了时代的脉搏。人之智,不在
26、于智商高于常人,在争辩中脱颖而出,而在于清晰地认清自己把握的条件,内修己身,外借他力方可成人之志。我们,作为教育改革时代的新青年亦要懂得内外兼修的真谛。教育的改革引来众多质疑,有人担心,有人庆幸,有人支持。我们兴许不能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制度,但既然生于当世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练就发现机遇的明目。如蒋方舟所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适应它。内修己身,外假他力,才能铸就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乐章。习主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多大学生创业者跃跃欲试。李克强指出:创业固然值得提倡,但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由此可见内修己身才是创业的基础
27、。而在鼓励大众创业的同时,国家更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励志创业者崔万志谈到自己的创业感受时说: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只猪,风来了猪都飞起来了。政府的作用就是让这阵风更大更猛,让创业者们都能假外物而奋起。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汗水与努力付出,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外力来相助。内修己身,外借他力,你会拥有属于你的那份成功。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由此及彼,拓展视野学习要锲而不舍人的才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宋代哲学家张载认为:“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懒
28、惰思想,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劝学(节选)荀子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29、,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注】跬步:半步。伦类不通:伦,与“类”同义,指类别;通,融会贯通。指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仁义不一:一,坚守如一。指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固学一之也:学习本是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涂巷,街道,市井。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桀纣盗跖: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数:数说,与“诵”意义相近。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致好:最理想的学习境界。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权利不能倾也:权利,权利私欲;倾,邪念。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群众不能移也:群众,人多势众;移,屈服。意思是,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天下不能荡也:荡,动摇。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德操:德行操守。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成人:全人,成熟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