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地预设,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 学学 校校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年年 级级 二 姓姓 名名 课课 题题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课课 时时 第( 六 )单元第( 3 )课时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1.能正确用两位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3.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制制 定定 依依 据据 1.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简单的加减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 法实际问题。一方面,
2、这样的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也常会遇到。安排这样实际问题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认识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 范围,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获得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策略,提 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 么相对比较容易,且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加减实际问题,再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会 有太多困难。 2.2.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而且上学期已经学 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加减实际问题,再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会有太多困难。 教教
3、 学学 过过 程程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教教 师师 活活 动动 学学 生生 活活 动动 设设 计计 意意 图图 谈谈 话话 引引 入入 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核核 心心 推推 进进 1. 出示例 3 情境图。 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学生 看图, 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 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 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 2.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 的
4、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 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 或 34 15+18. 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想法。 同桌之间说说你是 怎样口算的? “整理条件和问题-确 定解题思路-列式解答- 检验”这四个环节是解 决问题的一般思路,经 历这样的过程,可以帮 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 的步骤解题的良好习 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拓拓 展展 延延 伸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2 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 填空。
5、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 再减去用去的。 学生列式计算。 订正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 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 12060 是什么意思,再加 80 什么意 思,还可以怎样列式? 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 生 26 人,女生 24 人。会游泳的 32 人,会溜冰的 29 人。 ) 提问: 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 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提问:
6、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 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 决实际问题,知道了增加就加,减少就减。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想法,根据题意列 式,计算并填空。 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列式计算。 订正交流。 指名板演算式,集体 订正。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 订正。 流程图的形式呈现条件 和问题,既提示了解决 问题的思路,又可以使 学生体会整理条件和问 题的方法。 通过直条图呈现问题, 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借 助图形直观描述问题和 分析问题的过程,感受 直观图的作用。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问 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在 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中 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 力,发展数学思考。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集集 体体 评评 价价 精品教案(精品教案( )赛课教案()赛课教案( ) 需要修改(需要修改( )需要重备()需要重备( ) 学学 校校 检检 查查 组内自查组内自查 ( )( ) 学校检查(学校检查( ) 反反 思思 重重 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