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学目标:1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从现实情景中发现一些需要借助数据才能回答的问题,同时体会只有借助数据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2学习收集数据、记录和呈现数据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3体会分类收集数据的作用:不同的问题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通过不同标准的分类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学重点:自己选定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经历收集和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蕴涵着信息。教学难点: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可移动板书、作业纸。教学过程:谈话:小朋友们,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喜洋洋来邀请你们去羊村主题乐园免费游
2、玩一天。你们想去吗?不过,喜洋洋说,想去玩是有要求的,你们得先完成五个任务羊村主题乐园的大门才能真正为你们打开。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任务一:给图形分分类任务二:参观童心园学本本领 一、提出问题 1提问:(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童心园里有哪些人? 学生说有老师,有学生。教师在黑板上相机贴写有“老师”和“学生”的纸条。提问:再好好看一看,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呢?学生说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游戏。教师继续贴写有“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纸条。追问:从这幅图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能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吗?同桌两个小朋友先商量商量。2提出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
3、)图中有多少位老师?学生呢?(2)参加每种活动的分别有多少人?(3)一共有多少人?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在黑板上贴出问题:(1)男的多还是女的多?(2)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3)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二、分类整理,经历过程1.按不同标准分类。师: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要想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生:学生有多少人,老师有多少人。师:讲得对!也就是把所有人按学生和老师分成两类,数出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师:按照老师和学生分类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吗?生:不能。师:为什么不能解决?生:因为第二个问题问的是
4、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少。师:那又应该怎样分类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生:把参加看书的人放一起,参加下棋的人放在一起,做游戏的人放一起。师:讲得真好!就是要把图中所有的人按游戏的种类分成三类。师:请同学们注意看这两种分类的方法,它们的标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生:不一样。一个是分成老师和学生,一个是按活动分的。师:对,解决第一个问题按照老师和学生分类,分成两类;解决第二个问题,按不同的活动分类,分成三类。师:如果老师想知道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该怎么分类?生:按性别分。师:对!把图中所有的人按性别分成两类。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板书: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5、移动卡片)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像这样把老师和学生用线隔开!画线,形成表格。其余以此类推。三、收集和记录数据。师:分好后,怎么知道老师有多少人、学生有多少人?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师:这边数一个,那边数一个,好不好?生:不好。师:可以怎么数?生: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按顺序数。师:说得对!按顺序数确实是个好方法。师: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数的准确呢?生:数一个划一个。师:想法不错,为了使数的结果准确无误,我们不但可以数一个做一个标记,同时还要把它记录下来。师:怎么记录呢?比如,一个老师可以生:画勾。师:画一个勾就表示一人。师:除了画勾还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生1:画圈。生2:画方块。师:不
6、管画勾还是画圈,都是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这样用符号记录下来,就能让大家看到整理的结果。师:我们先来数一数老师有多少人。教师示范一边数、一边记录的方法。师:这里有一个老师(画圈),做个记号(在表格里打个勾)。又有一个,还有一个。这样就数完了,也记录清楚了,老师有3人。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记录学生有多少人吗?谁来试试看。师:像这样,数和记的过程就是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板书:收集和整理数据)师:现在你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吗?怎么算的?生:12-3=9(人),学生比老师多9人。师:接着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学生记录,教师巡视,选择几个同学的记录单展示。师:
7、他们记录的结果对吗?虽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记录方式,但记录结果都是正确的。师:这个同学记录得怎么样?生:不好,有点乱,没对齐。师:是啊!我们要一个对着一个的排列,就能一眼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师:现在我们能解决第二个问题了吗?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还能向解决第一个问题那样分类吗?要按照活动分成三类。指名一生上黑板做记号,其余学生报。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张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倾听。生:不同的是表中的数据不同。教师:表中的数据为什么不同呢?能再具体说一说吗?生:这张表分类的标准不同,整理的数据
8、也不同。教师:是的,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教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生:把两个表里的数据都加起来,人数都是15人。教师:为什么会是一样的呢?能解释一下吗?生:因为我们都是看着这个图来整理数据的。师:我们可以用计算总数的方法来检验收集整理的数据是否正确。四、回顾和反思。师: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分类整理的过程,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呀?我们是先看图,在心里提出了想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呢?(根据不同的问题将图中的人进行了分类)接着呢?(按顺序做一个记号就记录一个),这个过程就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体会分类整理数据的作用。谈话:回顾我们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9、小结: 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从一张记录表中,不仅能知道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还能比多比少,还能想到一共有多少人,真好!任务三、整理积木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谈话:小朋友们的表现太棒了,邵老师特地给你们准备了礼物哦!你瞧,是什么?你能对这些积木进行分类整理吗?你想将这些积木按什么标准分类?要求:请分别按颜色和形状对图中的物体进行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展示:这位小朋友这样整理记录可以吗?提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这张表中又可以知道什么?引导: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那这两个表格中,有没有什么是相同的呢?需要时提醒:对同样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什么会相同呢?(总数)口算一下,总数一样吗?说明我们分类整理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总数不一样,说明?(至少有一个分类整理的结果是错误的)看来计算总数可以检验分类结果是否正确。任务四、整理邮票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谈话:除了积木,我还带来了好多精美的邮票!你看,邮票上都有些什么?(面值,图案等)这些邮票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呢?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将它们整理一下。记录在数学书第2题的旁边。任务五、分同学1、你们小组了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分一分?六、冥想回顾分享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