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散学习思维 抓住课堂关键画垂线教后记 画垂线这节课,是一节技能课,与之前的角的度量类似,需要孩子动手操作。对比改版之前的四年级的画垂线一课,发现有很大的改变。例如:原本画垂线与认识垂线是一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另一个课时;改版后,画垂线是单独的一课时,而点到直线的距离和认识垂线是一课时。我想这可能也是因为重视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备课时,教材示范画垂线需要两把尺同时进行,通过贴、移、画、标等步骤完成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而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一把三角尺就能完成。这另我感到疑惑,多出来的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使三角尺不发生偏移显得现象,但是在用三角尺的过程中,孩子完全可以利用三角尺的两
2、条直角边完成。经过网上搜集资料,询问有经验的前辈,都认为用直尺是多此一举,只会增加孩子们的作图误差。再后来,研究了相邻的画平行线一课,发现画平行线需要两把尺子的配合,但是在书本上并没有像画垂线一样进行示范,是不是为了画平行线做出铺垫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保留了两把直尺画垂线的过程。 画垂线一课,重点就是让孩子知道如何画垂线,懂得垂线必须要是互相垂直的,就是要利用身边的工具上的直角帮助我们画垂线。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就线复习了什么是垂线?什么是距离?这样加深了对垂线的认识。然后让孩子们在白纸上画垂线,多种方法都能完成。紧接着,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孩子的前概念出发,都能画
3、出垂线,但是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些方法就行不通,也许会用到数学工具。孩子们出现了用量角器,三角尺等等多种方法,我并没有反对,而是让孩子们判断是否是垂线,并说出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得到画垂线的关键是要有直角。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泰微课进行书本示范的展示,再让孩子们说说泰微课方法的区别,强调了画垂线的关键之处。 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孩子们都没有问题,可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这个问题是孩子们的难点,我依然让孩子们独立解决,发现问题后,拿出问题,全班讨论,发现一定要清楚是作谁的垂线,找到垂足在哪里,再画垂线。 这节课,孩子们开心的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方法来自与自已,也优化与自己,我给了让他们方向,他们可以选择各种途径,最终到达终点。这也是教育的方向,给他们引领,让孩子们自己前行。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