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创设情境或复习,导入新课。1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
2、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1商在计算中应算出几位小数?2如何按需要保留小数位数?(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6分钟)自探提示: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1)从图画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出了什么问题?应怎样列式?(3)你能算出每个多少钱(多少元?几角?几分?)(4)分别保留几位小数?二、解疑合探(20分钟)1让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2小组内讨论解决自
3、探中未解决的问题;3教师点拨或讲解。(三讲三不讲)(1)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2)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3)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
4、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5)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4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
5、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三、质疑再探:(3分钟)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四、运用拓展:(7分钟)(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6、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具有代表性)(二)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完成教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