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2530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密码,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些文化密码。【解读一】开幕式是北京冬奥正式开启后与世界打的第一个照面,如同鸟巢上空高高升起的“迎客松”烟花,既欢迎五洲宾朋,又彰显着中国理念与态度,饱含着浓浓的中国特色。立春之夜,开幕式大幕初启,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大气磅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藏着中华文明独特而厚重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有网友评论:“短短数十秒就点燃了我们浓浓的文化自豪。”此后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广袤的母亲河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的文化悸

2、动,而由奔腾河水至冰封雪原的转换,又与冬季运动的主题巧妙契合,至此,这片古老的热土又成为世界冰雪运动的焦点。正如总导演张艺谋在评价开幕式时特别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开幕式的暗线和伏笔恰是一枚轻巧的雪花,它至小至大,至包罗万象又至简单纯粹,串起了全人类期待“爱与和平”的共同心声。最后由代表世界各国的小雪花共同汇聚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凌空而起,而雪花中央那支小小火炬,就是此次冬奥最终点燃的圣火。这让期待“圣火熊熊”大场面的无数观众惊诧之余,又不由佩服在环保低碳理念下,设计团队将开幕式高潮由场面宏大推进至意境深远,既彰显了含蓄内敛的中国审美至高境界,又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

3、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更契合了本届冬奥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全新特色,堪称奥运开幕式上的神来之笔。(节选自开幕式洋溢着中国美学和文化自信)【解读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事实上,北京冬奥会筹办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既有中国文化的恢宏之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形酷似象征吉祥的摆件“如意”,国家速滑馆的曲面玻璃幕墙环绕成为“冰丝带”;也有中国文字的巧妙之思,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火种灯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还有中国艺术的灵动之美,体育图标创作灵感来自于篆刻艺术汉印,将抽象的体育项目演绎为精彩的运动瞬间透过冬奥盛会这扇窗口,人们既能思接千载,

4、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大国风范,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开幕式上,从倒计时短片到参赛各代表团引导牌,从和平鸽表演到主题歌演唱的背景,“一朵雪花”贯穿始终。当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共同构成一朵大雪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跃然眼前,“一起向未来”的共同情感油然而生。奥运火炬,点亮古都夜空;五洲宾朋,齐聚长城内外。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北京冬奥盛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和人民联系、沟通的桥梁,为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节选自展现中华

5、文化的底蕴与格局)【解读三】当春节与冬奥会相遇,世界将更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从团圆、团结中获取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力量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处处体现出“和”文化的美妙。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盛会,处处彰显着“更团结”的力量。国际社会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也期待分享中国“双喜临门”的喜庆和欢乐,从团圆、团结中获取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当春节与冬奥会相遇,世界更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时间段位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丰盛的中国传统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将为参与者提供十分特别的难忘体验。”在2015年1月6日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中,北京冬奥申委着重突出冬奥

6、与春节的融合。如今,愿景正在变为现实。在既古老又现代的北京,融合春节、民俗、冬奥元素的城市景观随处可见。在以四合院理念设计建设的冬奥村内,饺子等春节美食和装有福字、春联、灯笼的“春节礼包”,让运动员们感受到“过大年”的乐趣。当春节与冬奥会相遇,世界将更加感受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与“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都代表着人类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景。“和”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汇相融,更加彰显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

7、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体育盛会,也将成为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的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节选自“和”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汇相融)【解读四】评委们是怎么从众多方案中选出雪容融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认为,设计理念是首要因素。“这次冬奥会恰逢春节,不光要体现中国特色,也要体现出冬奥的冰雪元素,更要体现春节的喜庆氛围。”因此,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的雪容融脱颖而出。从

8、视觉效果上来说,中国红作为主体色调,用在吉祥物上,最为合适。而灯笼不光体现出中国元素,更有冬天的氛围。吴为山对雪容融的设计细节颇为赞赏,“红灯笼是主体,头顶有一个如意环,被雪覆盖住的一段纹样是长城的城墙图案,剪纸图案的负形则为北京地标性建筑天坛的剪影。”(材料来自网络,有删减)1.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环节的解读,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鸟巢上空升起的“迎客松”烟花,代表着中国喜迎五洲宾朋。B.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饱含中华民族的诗意气韵。C.“黄河之水天上来”,触探着每个中国人内心深藏的文化悸动。D.雪花变化只为串起人类的共同心声,没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

9、分析材料内容。D.根据解读二第段“一朵雪花贯穿始终。当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共同构成一朵大雪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跃然眼前,一起向未来的共同情感油然而生”可知,每一个小雪花代表着每一支代表团,小雪花构成大雪花体现了主题“世界大同,天下一家”。雪花的变化不仅能引起各代表团的共鸣,同时“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又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家国思想。本项“雪花变化只为串起人类的共同心声,没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表述错误;故选D。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花中央那支小小的冬奥圣火,彰显了中国审美至高境界,暗喻了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契合了本届冬奥的全新特色。B.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

10、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与体育图标创作灵感来自于篆刻艺术汉印都体现出中国文字的巧妙之思。C.北京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中着重突出冬奥与春节的融合,在古老又现代的北京,这一愿景正变为现实。D.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化与“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相汇相融,彰显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B.根据解读二第段“也有中国文字的巧妙之思,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火种灯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还有中国艺术的灵动之美,体育图标创作灵感来自于篆刻艺术汉印,将抽象的体育项目演绎为精彩的运动瞬间”可知,“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

11、感来源体现的是“中国文字的巧妙之思”。“体育图标创作灵感来自于篆刻艺术汉印”体现的是“中国艺术的灵动之美”。本项“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与体育图标创作灵感来自于篆刻艺术汉印都体现出中国文字的巧妙之思”表述错误;故选B。3.下列补充资料能作为证据支持顾拜旦“奥林匹克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观点的最贴切的一项是()A.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共获奖牌9金4银2铜,创造了中国队在冬奥会历史上的新高。B.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一位解放军战士在升国旗行注目礼时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C.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雪中,脸庞冻红的志愿者依然用灿烂的笑容为观众送上温暖。D.摩纳哥亲王阿贝尔二世请求

12、带一对冰墩墩送给家里的双胞胎,向他们传递奥运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据的补充。A.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共获奖牌9金4银2铜,创造了中国队在冬奥会历史上的新高。论述的是中国队本届冬奥会取得的成就。与顾拜旦的话不贴切;B.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一位解放军战士在升国旗行注目礼时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论述的是解放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与顾拜旦的话不贴切;C.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大雪中,脸庞冻红的志愿者依然用灿烂的笑容为观众送上温暖。论述的是志愿者的奉献、敬业、不畏艰苦的精神。与顾拜旦的话不贴切;D.摩纳哥亲王阿贝尔二世请求带一对冰墩墩送给家里的双胞胎,向他们传递奥运精神。通过写摩洛哥王子将冰墩墩带

13、给孩子,并传递奥运精神的事例,论述了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盛会。与顾拜旦“奥林匹克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话相对应;故选D。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设计理念和名字涵义,说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蕴含的中国“和”文化。【答案】设计理念: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设计原型,代表温暖和光明;主色调为红色,代表着喜庆;面部有不规则形状的雪块,象征丰收;头顶如意环,象征吉祥幸福等。名字涵义:雪,象征洁白、美丽;“容”意喻包容,“融”意喻融合,“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根据解读四“设计理念是首要因素

14、”“要体现中国特色,也要体现出冬奥的冰雪元素,更要体现春节的喜庆氛围”“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的雪容融脱颖而出”“中国红作为主体色调”“红灯笼是主体,头顶有一个如意环”可以概括出,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理念为:以灯笼为设计原型,既有中国特色。其形象体现冬奥的冰雪和春节的喜庆,基于灯笼的属性从吉祥物身体发出光芒的特点,代表温暖和光明,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以剪纸艺术为载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名称含义: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

15、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个小时的太空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而且以天地连线互动的方式回答了地面课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和数个新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天宫课堂”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乘组成员、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

16、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了天地互动交流。从此之后,“天宫课堂”开始成为中国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一大知名国家品牌。随着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进入在轨建造阶段,“天宫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接连于2021年12月和近日两度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华丽转身为循循善诱的科学教师,在九天之上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并揭示背后的科学道理,激发了世界各国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科普事业也迈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天宫课堂”是由

17、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办,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共同打造的科普教育国家品牌,它的成功是各方携手努力取得的。在校学生是“天宫课堂”服务的主要对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临时调整课程等措施,动员、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类媒体参与“天宫课堂”。比如,教育部提前2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收看“天宫课堂”的提示,预报了开课时间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精心选择航天员容易操作、实验效果容易观察并且与地面效果反差大的内容和项目。各地科技馆等科普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所在地中小学生集中收看

18、“天宫课堂”。有的还针对教学内容,安排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家为学生做课前预习和课后答疑。值得一提的是,“天宫课堂”带动了科学热、科普热,一些科技专家围绕“天宫课堂”教学内容,自发制作科普视频节目,通过自媒体广泛传播。通过3次授课,人们注意到,“天宫课堂”形成了“天宫+地面课堂”互动的模式,地面课堂的设置每次都有变化。第一次授课时,地面课堂安排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次授课时,地面课堂进一步划分为地面主课堂和地面分课堂,前者安排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内,后者则有4个,分别安排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第三次授课时,地面课堂沿用了主课堂和分课堂,前者位置没有变化,依然在中国科技馆

19、。后者则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地面分课堂的设置和调整变化无疑扩大了“天宫课堂”的覆盖面,让更多地方包括特别行政区的学生获得与航天员老师直接交流互动的机会,特别是直接向他们提出自己关心的科学问题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天宫课堂”在努力扩大地面课堂覆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无限宽广的网络世界,关注并回应广大网友提出的问题。比如,在第三次授课时,航天员在回答地面课堂学生的提问之前,首先回答了网友提出的两个问题,这将进一步激发网友们探求科学知识的热情。材料二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玩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感觉。一种过饱和溶液被从袋子中沿

20、着短管挤出,在短管端形成液体球,而后悬浮于空中,被一条短棒一碰,液体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很快通体“结冰”,成为一个冰球。在两块小塑料板上分别挤上些许水,形成了两个小水球,而后被轻轻靠近,两个小水球就融为一体并在塑料板间形成一个数厘来长的液体小“桥”。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交融混合后却不能自己分离开,而用绳子拴住一端,再用手臂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了。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球中,变成一个蓝色水球,再将泡腾片插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包裹在水球里,变成一个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而随着气泡不断增多,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气泡球”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扣人心弦的瞬间让很多学生不断思

21、考、回味。的确,这些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所演示的现象,与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差异如此之大,完全超越了日常的经验和感知、很多学生依然在兴趣盎然地继续思考、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我的孩子看完直播授课后,写了篇日记,提出了好几个关于太空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日记。这几天,他一直在查资料,找答案。太空课堂真是让他大开眼界,感谢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老师们!”一位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据了解,“泡腾片加入水球”实验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的一个好例子。该实验最初的创意来自一名孩子提出的问题,有关方面在筛选时,担心气体从水球内冒出可能导致液体溅到舱内器件上,就没有将其纳入进去。不过,王亚平觉得此实验很

22、有创意并测试成功,于是就在课堂上演示出来,让人耳目一新。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和数个新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目的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与领导力。B.“天宫课堂”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诸多重要部门主办,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共同打造的科普教育国家品牌。C.“天宫课堂”那些扣人心弦的实验能促使很多学生不断思考,主动查资料、找答案,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D.“天宫课堂”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在努力为地面课堂更多学生服务的同时,也为探求科学知识的广大网友提供服务。【答案】

23、A【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辨析。A.“目的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与领导力”有误。根据材料一第段“神舟十三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华丽转身为循循善诱的科学教师,在九天之上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并揭示背后的科学道理,激发了世界各国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分析可知,目的是激发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故选A。6.阅读材料一,说说中国科普事业的新高度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答案】(1)太空授课(2)天地互动(3)全球直播。【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第段,“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科普事业也迈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可见,答案

24、应在第段中。根据第段“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可以概括为:太空授课;根据第段“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了天地互动交流”可以概括出:天地互动;根据第段“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和数个新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可以概括出:全球直播。7.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为什么“泡腾片加入水球”实验适合在“天宫课堂”教学?【答案】1.此实验能确保绝对安全,王亚平已测试成功。2. 航天员容易操作,将泡腾片放进

25、水珠中即可。3.学生容易观察实验效果,学生通过直播能直接看到效果。4.实验效果与地面反差大,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泡腾片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包裹在水球里,变成一个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解析】本题考查在具体环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利用材料一的原理、方法来解决材料二有关问题,涉及材料一第段与材料二第段有关内容与知识。材料一第段“教学内容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精心选择航天员容易操作、实验效果容易观察并且与地面效果反差大的内容和项目”分析,据此找到材料二第段“该实验最初的创意来自一名孩子提出的问题,有关方面在筛选时,担心气体从水球内冒出可能导致液体溅到舱内器件上,就没有将其纳入进去。不过,王亚

26、平觉得此实验很有创意并测试成功,于是就在课堂上演示出来”概括作答。再说明“航天员容易操作”“实验效果容易观察”“与地面效果反差大”等几个方面的要求,结合材料二第段、第段内容“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球中,变成一个蓝色水球,再将泡腾片插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包裹在水球里,变成一个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而随着气泡不断增多,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气泡球”逐一分析“泡腾片加入冰球”实验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

27、,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言:“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01-29,看,冰雪运动不再“难进山海关”)【材料二】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尽快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南方城市的室内冰场、室内雪场应运而生,为冰雪运动发展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统计,中国目前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

28、015年增幅达41。有了冰雪场地,无论是传统北方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有了冰雪爱好者的身影。冰雪运动不再受地域和气候限制,打破时空阻碍,实现了冰雪运动“四季发展、地域全覆盖”的目标。随着大众冬季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简单的个人娱乐参与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冰雪爱好者的需求,各地的大众冰雪比赛也纷纷亮相。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例如“全国高山滑雪巡回赛”“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赛事都是面向普通大众设立,有些比赛已经成为品牌赛事,掀起了大众冰雪竞技的新高潮,满足着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的需求。大众冰雪运动的热潮给中国冰雪制造业也带来了机遇。以往冰刀、雪板、冰场和雪场的制造都要

29、依托于国外的技术,老百姓在冰雪装备上的花费也需要更多成本。相比欧美冰雪强国,我国冰雪器材研发和生产制造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水平仍有差距,但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冰雪运动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国产冰雪品牌、技术也在奋力向前追赶,大众的雪板、冰刀的生产制造大大降低了成本,基本能够满足老百姓的娱乐需求。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形式更加多样化。冰雪运动的基因要在年轻一代体现,让他们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校园里孩子们的奥运绘画、手工制作,冬季的广播体操,冰雪运动的知识竞赛,冰雪队的组建等,都彰显出年轻一代对冰雪运动的热爱。文:看,冰雪运动不再“难进山海关”图:八组

30、数据图读懂“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材料三】【材料四】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的冰雪运动运动基础依旧薄弱,在青少年冰雪运动方面,教学体系不健全,青少年冰雪赛事活动还不够丰富,师资短缺、场地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普及程度与冰雪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调动各方面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水平,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让广大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教育部就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指导意见答问8.根据以

31、上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北京奥运会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B.随着冰雪运动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国产冰雪品牌、技术奋力提升,已基本满足老百姓娱乐需求,赶超欧美国家。C.与美国相比,我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数少,滑雪开支少。D.我国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根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冰雪运动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有误,应该是“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

32、动发展的里程碑”。B.有误,结合材料二第段“相比欧美冰雪强国,我国冰雪器材研发和生产制造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水平仍有差距”可知“赶超欧美国家”的理解有误。D.有误,结合材料四“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调动各方面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水平,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让广大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可知“根本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冰雪运动员”的理解有误。故选C。9.请你结合材料二,完成表格。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原因分析段落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国家政策支持引用运动

33、设施完善(1)生活方式转变(2)(3)举例子冰雪制造业发展作比较普及形式多样举例子【答案】(1)列数字/作比较;(2)画图表;(3)冰雪比赛推广【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即可。第段,结合“中国目前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可知,“654”“317”“803”“41”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较2015年增幅达317”“较2015年增幅达41”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段,说明生活方式转变时用了两幅图

34、表,属于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第段“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例如全国高山滑雪巡回赛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赛事都是面向普通大众设立,有些比赛已经成为品牌赛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冰雪比赛的推广。10.请依据材料三折线图,分析我国滑雪运动发展情况。【答案】(1)我国滑雪运动于1993年起步,1993年至2015年,此项运动发展迟缓,从2015年至2022年,因筹办和举办冬奥会,我国参与滑雪运动人次迅速增加;(2)我国当前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次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3)我国滑雪运动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参与滑雪运动的人次将会继续大幅增加,超越美国和日本。(能答出两点即

35、可)【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提炼信息。这类题一般分四步:审题,抓主要信息,分析数据找规律,归纳表述。由图表可知,美国、日本滑雪运动分别于1960和1972年起步且发展迅速,而中国滑雪运动于1993年才起步,从1993年至2015年发展非常缓慢,为了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参与滑雪运动人次从2015年开始才迅速增加。由图表可知,我国13亿人,仅有百分之一的人次参与滑雪运动,美国3.2亿人,由百分之十六的人参与,我国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此项运动,可以说前景广阔,假以时日,可超越美国和日本。11.为了更好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你校准备开设冰雪运动社

36、团,请你向学校推荐一种适宜的冰雪运动,并陈述理由,至少使用一种论证方法。(不少于60字)。推荐运动(论点):我推荐我校开展 运动。推荐理由(论据): 推荐方式(论证方法): 【答案】示例:(1)我推荐我校开展花样滑冰运动。(2)因为花样滑冰是一项技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冰上运动项目,极具美感,是冬奥会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该项目也诞生了许多运动明星,如我国花样滑冰选手隋文静和韩聪、日本选手羽生结弦,都是同学们十分崇拜的运动健儿。同时,深圳作为南方城市,也有室内冰场,这就为我们开展花样滑冰运动提供了保障。(3)举例论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注意紧扣主题推荐合适的冰雪运动,观点清楚

37、,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示例:(1)我推荐我校开展速度滑冰运动。(2)因为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2014年,在索契冬奥会女子速滑1000米决赛中,张虹为中国斩获冬奥史上的第一枚速度滑冰金牌。此项比赛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具有激励作用。(3)举例论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儒家人格,泾渭分明。一个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不是清,就是浊,其间容不得一丝儿苟且。说白了,“喻于义”的君子,就是清;“喻于利”的小人,就是

38、浊。当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时候,也就在昭告天下:我是“喻于义”,你们都“喻于利”。道家人格与此不同。老子言:“大白若辱。”这明显表明,道家不是“非清即浊”的二元论。在道家看来,纯粹的清是不存在的,清中自然含藏着浊。且只有含藏着浊的清,才可保持长久。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言:“察见渊鱼者不祥。”老子不是叫人万事睁只眼闭只眼,老子只是强调,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的。含藏,包容,才是人生正义。读红楼梦,发现宝玉的高明之处,是论人论史讲究实际,跳出了单纯道德论的框架。宝玉说:“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者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庚辰本有绮园的眉批曰:“玉

39、兄此论大觉痛快人心。”可见宝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不顾实际,只想图个清名,这是纯粹的道德至上。对于实际,其实无补费精神。所以儒家只顾清名的政治观,在曹雪芹的笔下,遭到挞伐,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清浊”二字所能概括。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谈及海瑞,曾说:“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纵使海瑞清正廉明,官至二品,死后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殓葬之资,但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说白了,他就是个另类。综观历史,我们发现,在一个法治不健全的时代,单纯凭借自己的清廉,想成就事功,实在于事无补,所以明代大学士张居正,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标榜

40、清廉不如标榜法治,这是历史的深刻教训。而从做人的角度,以清高自许,也容易将自己引入孤立的境地。红楼梦中黛玉“孤标傲世”,不比宝钗“随分从时”,结果非常被动,人生之悲,无过于此。菜根谭言:“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这段文字,与老子“大白若辱”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清节戾名,过分高扬,会引来众人嫉恨,谣诼纷纭,身在是非窝中,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引些辱行污名,归到自己名下,反而能如沙漠中的动物,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从而避免被天敌猎杀。道家的智慧,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自然,我们肯定道家生存的智慧,肯定做事要符合实际,不

41、能一味胶柱鼓瑟,标榜清高,也不能将儒家的道德论完全推倒。儒家清浊分明的人格,也有至大至刚的一面,充满一种洒落的浩然之气,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风标,令人高山仰止。至清很难做到。人性的复杂,决定了人见得阳光的一面,也有不大见得阳光的一面。商鞅不就是利用人们对军功的欲望,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吗?所以“浊”也有可资利用的价值,不可一概而论。人类历史的进步,很多时候,就是政治家顺应历史潮流,因势利导,将百姓纷繁的欲望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成功,不也源于对百姓物质和精神上欲望的满足吗?所以对待清浊,应该有一个辩证的动态观。清可以变成浊,浊也可以澄清。清中自有浊,浊中也有清。清浊泾渭分明

42、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至清有其弊害,至浊自然更该鄙弃。只有在保持清的底色基础上,灵活处理清浊关系,才能既保全自己,又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选自叶春雷清与浊,有删改)【材料二】我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过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的用处现在已经大大改变,这句话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很好理解,如果说是特别干净的水,都不会有鱼生存。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知道水中是有生存所需要的氧气,腐殖质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水只是普通的水,鱼没有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以及氧气,又怎么能生存下去呢?但要知道在古代是无法搞清楚水里到底有什么的,即使如此,我们的先辈们还能总结出这样的经验,

43、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人至察则无徒”中的“察”是指对人要求高,明察秋毫,十分严厉,而这里的“徒”指的是朋友,而不是徒弟,所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对别人太严厉,不允许别人有一点过失。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且在真正的职场中这样的人是会被团队中的其他人所孤立的。我们可以对于自己的事情严于律己,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干涉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否则其他人只会一天一天的远离你。其实这句俗语,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做到宽容待人,在严格与宽容间寻找一个相应的平衡,这样在处人处事时都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放下自己的执念,不要死钻牛角尖。(选自网络)12.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4、)A.选文通过红楼梦中黛玉“孤标傲世”的处事方式,论证了“以清高自许,容易将自己引入孤立的境地”的观点。B.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成功,源于对百姓物质和精神上欲望的满足。C.黄仁宇认为海瑞是可能凭借个人道德之长,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D.在一个法治不健全的时代,单纯凭借自己的清廉,想成就事功,实在于事无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C.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一第段“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谈及海瑞,曾说: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可知,选项中的“黄仁宇认为海瑞是可能凭借个人道德之长,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说法与材料一内容不符;故选C。13.为下面的观点,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45、,不正确的一项是()观点:清浊泾渭分明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论据:A.始皇统一中原,统一货币,功不可没。但他焚书坑儒的做法令人不齿。B.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C.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D.对于拿破仑的功过,后人众说纷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论据。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而存在的。选择论据要判断好所论证的观点,论据与论点要保持一致性。B.有误。本题论据要证明的观点是“清浊泾渭分明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而周恩来总理为共产主义奋斗一声的人生经历没有体现清浊泾渭分明,因此不能证明观点;故选B。14.小明同学在班里与同学相处,常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46、;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出个子丑寅卯,所以,他常常被同学排斥。你读完了上述材料后,根据上述材料,私下对小明说了一番劝告的话。你对小明说:“_。”【答案】小明,清浊泾渭分明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保持清的底色基础上,灵活处理清浊关系,才能既保全自己,又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如果你对别人太严厉,不允许别人有一点过失。这样是不会有朋友的。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可以对于自己的事情严于律己,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干涉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我们要做到宽容待人,在严格与宽容间寻找一个相应的平衡,这样在为人处事时就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你说对吗?【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

47、据材料一第段“所以对待清浊,应该有一个辩证的动态观。清可以变成浊,浊也可以澄清。清中自有浊,浊中也有清。清浊泾渭分明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告诉小明清浊泾渭分明的人生,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没有完完全完美的人,也没有完全都是缺点的人;根据材料一第段“至清有其弊害,至浊自然更该鄙弃。只有在保持清的底色基础上,灵活处理清浊关系,才能既保全自己,又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告诉小明,要灵活正确处理清与浊的关系;再结合材料二第段“我们可以对于自己的事情严于律己,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干涉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否则其他人只会一天一天的远离你”,材料二第段“在严格与宽容间寻找一个相应的平衡,这样在处人处事时都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放下自己的执念,不要死钻牛角尖”等内容进行劝说即可,注意言辞要委婉,让对方能够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