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宾语要由动支配,谓语陈说什么谁。现代汉语例句1 1、理解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2 2、理解、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重要句、段的意思;3 3、理解、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的基本内容并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文言文阅读考试目标说明文言文阅读考试目标说明:1 1、解释加点词、解释加点词2 2、翻译句子、翻译句子3 3、简答,分析理解感悟题、简答,分析理解感悟题文言文阅读考试三大题型:
2、文言文阅读考试三大题型:第一章 省略句1省略主语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桃花源记语段示例: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省略谓语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走)五十步笑(走)百步。3省略宾语例: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动词宾语省略)。陈涉世家竖子不足与(之)谋。(介词宾语省略)4省
3、略介词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第二章 判断句二、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例:1、不知木兰是女郎。2、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一)主语+“者”表停顿,谓语+“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1、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五行者,金、木、水、火、土。4、秦,虎狼之国。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二)“乃”“则”“即”“因”“皆”“悉”“是”“此”“为”“非”等词语表判断。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3、夺
4、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第三章 被动句(一)有标志词的被动句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例:1、屈原放逐,乃赋离骚。2、帝感其诚。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第四章 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
5、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莫我哀也。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项王曰:“沛公安在?”3通过“之(是)”提宾。例:孔子云:“何陋之有?”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小试牛刀练兵场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条约之饭。来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罢了。萧氏子颇骄恣,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
6、心少量,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属。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切成块的肉。箸:筷子。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