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新教学:纸的发明创新语用教学设计(详)一、导入新课师:王老师给你们看一张图片,看你们认不认识它?(屏显:算盘)生:算盘。师:谁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生:计算用的。师:像计算器一样摁吗?生:用手拨的。生:算账的时候用的。师: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屏显:算盘,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师:再看一样长得有点特别的东西。(屏显:地动仪)生:我不太清楚是啥东西,地震的时候,它就会吐一个东西。师:这个东西的功能可以测地震,你给它起一个名字吧。生:地震仪。师:这个名字还不错,有没有人知道它真叫什么的?生:地动仪。屏显
2、: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它可以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我国古代人民特别聪明,发明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特别特别有名的四大发明。(屏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你知道吗?)生: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师:这四项发明都是闻名世界的发明。第一个,造纸术。现在你们用不用纸?你在哪儿会用到它?生:(指课文纸)我们现在就在用它。生:画画。生:在擦嘴的时候可以用到。师:你看,纸的用途特别广泛。今天我们就走近纸的发明。(板书课题)二、检测字词,初步提取文中信息1.自由朗读课文(屏显: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2.分类出示词串,正确认读,了解前两行
3、词串是古代记录文字的材料师:你们刚才读得特别认真,看一看这一行的三个词语谁会读。(屏显:龟甲 兽骨 青铜器)生:(读词语,学生跟读)师:特别好!读音很准确,一起再来读一遍。(生齐读)再看下一行。(屏显:竹片 木片)生:(读)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行词语都是曾经记录文字的生:工具。师:非常好!再看这三个。(屏显:携带 保存 阅读)生:(读,学生跟读)3.语用练习:结合课文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连词成句师:真好!咱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谁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把第一行和第三行连起来说一句话?(提示)过去我们记录文字的时候但是学习这类说明性的文字,一定要汲取有用的信息。生:古时候,人们用龟甲、兽骨、青
4、铜器来记录文字,可是这种方式不好携带,不好保存,也不好阅读。师:特别棒!掌声送给她!你看,这就是学会提取信息的同学。谁再来试试看?生:原来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但这种方法不便于携带、保存,更不方便阅读。师:说得真好!跟她不一样,但是表述得非常清楚。我们学语文就要这样,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表达。刚才我们用一、三行,现在我们用第二行和第三行,谁来试试看?生:后来,人们在竹片和木片上刻文字,然后用绳子穿起来,可是这种方法也不太便于携带、保存和阅读。师:真好!就这样,谁还可以试试?说明你读课文是有收获的。生:以前人们用竹片或木片穿在一起,但是这样不容易携带、保存和阅读。师:那有一个问题啊,
5、你把竹片、木片穿在一起,当然没法阅读,上面啥也没有。(生笑)生:竹片、木片穿在一起,让人们在上面刻上字,这样不容易携带、保存和阅读。师:这样是不是清楚多了?你看,我们在读词语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在刚才的这三组词语中有要求书写的生字。(屏显:保存)生:(读)师:有没有保存过什么东西?生:我保存过好吃的。师:你保存到哪里啦?生:保存到我的肚子里。(生笑)师:这个保存方法很特别,没有人把它抢走。生:我保存过姐姐送给我的书。师:对,很爱惜它,就要把它放好。生:我保存过我的零花钱。师:这个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保存在哪里了。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写。(示范书写)4.读准多音字读音,理解“经验”的意
6、思,了解造纸术的影响广泛师:在这篇文章中有很长的句子,而且还带有生字,比如说这一段,不是很好读,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屏显: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生:(读)师:要表扬这位同学,这段话实在太长了。这儿有三个很重要的词,谁会读?(生依次读积累、切断、便宜),大家读词语可能发现了,比如说这里的这个字(板书:累)谁知道它还读?生
7、:累,劳累。师:(板书:切)还读作?生:切,一切。师:便,还读作?生:便利店,方便。师:这一课有多音字,大家读得特别好。再看,这里有一个比较难的词“经验”。谁来说说看,你有没有什么经验?生:验算有经验。生:吃东西有经验。师:所以就越吃越胖。(生笑)课文中谁积累经验了?生:蔡伦。师:(示范写“验”)还可以组什么词?生:验证,试验。(屏显: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师:这里出现了多音字“鲜”,朝鲜。谁知道它还读什么?组一个词。生:鲜美。生:新鲜。生:海鲜。师:读到这个鲜,孩子们立刻就想到了很多积累的
8、好词语。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这都是一些地方,对不对?来,咱们看一看这张地图。(屏显:世界地图。逐步显示朝鲜、日本、阿拉伯地区、欧洲)看完这张地图,你会发现,造纸术传播得怎么样?好远、好广泛啊,对世界的影响确实是非常非常大。来看“欧洲”两个字,一起来读,看老师来写。(师范写并提示:注意“欧”的笔顺,撇捺舒展,左右大小差不多;“洲”左边窄,右边宽。)三、了解纸的发明过程1.勾画时间语句,提炼关键信息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我们知道这个过程特别特别漫长,非常非常不容易。到底经历了哪些时间段呢?请大家快速看一看课文,把写到时间的句子勾画下来。生:(勾画)生: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
9、东汉时代,有一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生: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生: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师:就是这样的三个句子,我们在学习说明性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去关注文中所告诉我们的有效信息。现在请三位同学读这三个句子,你们要想一想,那个时间段有什么关键的信息出现?屏显: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
10、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师:早在几千年前,刻文字的地方在哪里?生: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师:非常好!我们就要学会像她这样汲取信息。(板书:龟甲 兽骨 青铜器)我们读一读这三个词。(生齐读)再来看一看,关键的时间是什么时间?(板书:几千年前)再来看,两千多年前出现的新的信息。生:麻。师:(板书:麻)生:有个叫蔡伦的人,他吸取了人们长期的经验,改造了造纸术。师:注意,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发明终于出现了。“早在几千年前”“两千多年前”“一千九百多年”,咱们来算一道数学题,如果早在几千年前是三千五百年的话,最后一千九百年前,才真正有了造纸术,你先算一算,中间间隔了多久?(一千多年)这个时间长不长?特别
11、特别长,发明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师:这篇文章写得很特别,它的这些数字都没有很精确,“早在几千年前”“两千多年前”“一千九百多年”你猜猜为什么?生:因为时间太长了。师:所以我们没有详细的记录了。这样写,才告诉我们一个真实、有效的信息。说明文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们真实和有效的信息,这就是它的特点(之一)。3.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提取信息,了解纸的发明是漫长的过程师:早在几千年前,到底什么样呢?默读这段话,看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屏显: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
12、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生:(默读)师:曾经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刻过文字,还在哪儿刻过文字?生:在竹片、木片上。师:(板书:竹片、木片)还在哪儿记录过文字?生:还在帛上。师:(板书:帛)现在大家看纸的发明,是多么不容易啊,是多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啊。进一步体会课文语言(动词运用)的精准师:我们仔细来读黄颜色的这一部分。(生齐读)屏显
13、: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师:你们仔细读,作者在写的时候,不同的材料,他用的字是不一样的,发现了没有?在龟甲上,作者用了哪个字?生:刻。师:青铜器上呢?生:铸刻。师:到了木片上呢?生:写。师:材质不同,作者用到的字就不同。他的表达非常精准。我们把这三个字读一读。生:刻,铸刻,写。师:你们知道刻是干什么吗?生:用刀篆刻。师:你现在想想看,他在龟甲、兽骨上刻,改天我在木片上也刻,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木片会断裂。师:很有可能,因为龟甲、兽骨特别坚硬,所以就用到了“刻”,但是在竹片和木片上,就用到
14、了“写”。咱们来看看这三种方式,假如你写作业的时候,既可以来刻,也可以来铸刻,还可以来写,你选用哪个方法?生:(异口同声)写。师:为什么选写?生:如果是刻的话,很可能把纸刻个窟窿。师:把纸刻窟窿不要紧,把手刻窟窿才可怕。(生笑)生:纸可能会碎了。生:就算真的能刻,也得需要很多时间。师:你看看你写一个字,一会儿写完,刻呢,太慢了。有时我们说,我写完作业,我手都快断了,我告诉你,刻完手更断了,而且断得更早。因为你要用力,特别不容易。你看作者的表达就是非常非常精准。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师:这儿有句话很特别。屏显: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师:有没有发现用到了一种说明
15、方法?生:(无应答)师:没关系。咱们再读一读。(齐读)谁发现,作者写到了几种事物?生:总共写到三种:帛、竹片、木片。师:三种可以分两类。一个是帛,一个是竹片、木片,作者把两者作生:对比。师:在说明文中,叫作比较。把帛和竹片、木片作比较,帛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轻便)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太贵)来,这句话谁再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听作比较的效果。生:(读)师:它有好处轻便。但是,它有坏处太贵,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你看,作比较是不是就清楚了它的优点和不足?说明文中经常用这种方法作比较。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儿有这么多刚刚我们读到的可以记录文字的材料,咱们来比一比,谁来把竹片、木片和龟甲、兽骨
16、、青铜器比一比?屏显:龟甲 兽骨 青铜器竹片 木片麻纸 比 , 但是 。 生:竹片比兽骨好写字一点,但是更沉一点。师:依然不方便携带、阅读。生:竹片、木片比龟甲、兽骨、青铜器更加轻便,但是不容易携带、阅读。师:咱们再比一比后两个,麻纸跟竹片、木片比,可以怎么说?生:麻纸比竹片和木片要轻便,但是很难写字。师:写的时候不顺滑。生:麻纸比竹片和木片轻便,但是太粗糙,不容易书写。师:现在我们选择文中你想比的事物,来写上一个句子。生:(写句子)师:(巡视)我们希望你作比较之后,更清楚两种事物的优点和不足。生:帛比麻纸好写,但是价钱太贵了。生:麻纸比木片、竹片轻便,但是不易书写。生: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
17、是价钱太贵,不能普及。生:竹片比龟甲好写,但是不方便携带和阅读。生:麻纸比帛便宜,但是太粗糙,不好书写。师:大家说得都特别好!学习说明文一是要学到说明的方法,大家掌握得特别好。依据板书概述纸的发明过程师:现在大家看,黑板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信息,但是缺了两条时间词,想想看,还有哪两个时间我们要写在黑板上,你觉得写在哪个位置比较好?生:我认为把“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写在“麻”的旁边。师:很好!(板书:两千多年前)还差一个时间。生:把“一千九百年前”写在“纸的发明”后面。师:(板书: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根据板书,你是不是就可以说纸的发明的过程了?同桌俩人练习练习。生:几千年前,人们用龟甲、兽骨、
18、青铜器上铸刻。再后来用竹片、木片、帛等,在上面刻或写。两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麻纸,在麻纸上写字更加轻便。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有一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师:特别好!你看我们借助这些就可以把它梳理得清清楚楚。生:大约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者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再把竹片、木片穿起来,就是一册书。再后来,人们用帛来当作纸,但帛价格太贵,不能普及。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用麻来造纸,麻比较粗糙,不易书写。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价格便宜,原料容易得到,而且非常容易书写。师:于是纸就得到了普及。说得真好!掌声也送给她!今天我们的收获特别大,不仅仅知道了纸的发明的过程,而且知道了说明文在写的时候要告诉别人正确、精准的信息,要精准地表达。四、布置作业屏显:作业建议:1.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的纸还有没有不足,还能不能进一步优化,大家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2.课后,同学们可以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更多的科技成就,同时,推荐大家阅读中国三十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