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29895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X 页数:100 大小:25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样题一(2020南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守拙弓长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但其往往能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

2、,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

3、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车著明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为了航天梦,他潜心航天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空,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

4、成拙。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与借助他人之力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守拙之道”是宝贵的人生经验。B守拙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C守拙以立身、创业、求进。D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5、。【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要注意先找到论题,本文的题目“守拙”揭示了文章论述的主题,但论点应该是一个有明确观点态度的完整句子。文章第段最后的过渡句揭示了本文论点“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据此,答案为D项。D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C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A【解析】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A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6、是说文章本来就不是人工雕琢的,乃天然而成,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得到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偶然”,并没有阐述“拙”的观点,与“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相悖。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目的在于引出本文的论题“守拙”,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B第段举曾国藩用蛮力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守拙”是一种品格:看起来慢,却最有效。C第段先通过武林道语引出本段论点“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再从反面论证,最后用事例正面论证。D

7、第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只有守拙才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观点。B【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回到原文,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内容对应的句子或语段,与选项内容对比,找出区别所在。B项中,文章第段举曾国藩用蛮力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证的观点是:“守拙”是一种智慧。不是论证“守拙是一种品格:看起来慢,却最有效”。样题二(2019南充)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7分)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现代社会,时间就

8、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

9、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岀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

10、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

11、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2分)【答案】办事讲效率没错,很多事情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内容。第段开头,作者表明了对“速

12、成”的看法。“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做到事半功倍”,强调“速成”在特殊背景下的可取性;“但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用“但”笔锋一转,提出“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的观点。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高凤林和顾秋亮的具体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段首句提出本段分论点,接着例举了高凤林和顾秋亮焊接工作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属于举例论证。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3分)【答案】尊重规律,敬畏创造,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

13、精神。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必戒速成心,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分析题目可知本题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文章的分论点。结合第段,找到每段作者的观点,综合作答即可。议论文阅读是南充中考语文试题的必考内容。所选阅读材料全部来自课外。主要考点有: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根据文章所论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阅读感受。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掌握议论文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把握中考命题的角度和方法,是中考复习的重点。考向研析一、

14、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一)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通常是一句表示判断的陈述性质的完整的话,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分类中心论点:文章的主要见解;分类分论点:各部分用以补充和论证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开头总领全篇,提出“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论点;然后,后文分别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特征一般是非常明确的判断句(包括肯定的判断和否定的判断)或肯定的陈述句,标志是有判断动词“是”或能

15、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论点应是正确、鲜明的。位置文章标题: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开头:如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一文,论点就是文章第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文章结尾:一般有“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标志性词语。论点和论题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作者所议论的问题称为论题,论点则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同一论题,可以得出不同的论点)。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区别定义不同。论题就是议论性文章中的“话题”,即作者所议论的问题,如“论教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如“敬业乐业四个

16、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论点和论题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形式不同。“论题”一般是一个词语、短语,如“马说”“怀疑与学问”,也可以是一句话,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点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位置不同。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论点的位置较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二)论据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分类事实论据特点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亲身经历(感受)等。作用 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举例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列举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先从“格物”做起,最后宣告失

17、败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的正确性。分类道理论据特点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作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举例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引用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中的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论证了“忠实便是敬业”这一论点。(三)论证定义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么证明”的问题。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式立论特征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篇立论文。要求首先要做到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主张,观点要鲜明,

18、论据要充分,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其次,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合乎逻辑。论证方式驳论特征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驳斥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批驳。要求驳论点:可用事实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或假定对方的论点是真的,再以此为论据,推出一个错误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或证明与对方的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真的,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证方式驳论要求驳论据:通过驳斥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即揭穿对方的论据的虚假。驳论证:通过驳斥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即指出对方在论证过

19、程中的错误,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推出论点。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特点引用名人的言论、古语、谚语、俗语、公众所承认的道理等;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会直接揭示,如“某某曾说过”等。作用引用的话来论证的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深入,更具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举例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引用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的话,论证了无所事事的人很难造就的道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特点真实:所举例子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才具有说服力。典型:举例论证不在于所举事例的多少,而在于所举事例是否典型,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揭示问题的实质。新颖:论点和所举事例

20、都要新颖,不能一味地列举很多文章中已经用过的事例,比如:谈到学习,就举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难免让人感到乏味。充分:充分不是要求举例要多,而是要求所举事例能透彻、深刻地揭示论点的内涵。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作用列举的例子,论证了的论点,使论证说理更具体,更深入,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举例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列举罗兰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思考,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最终发明了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特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作用把(论点)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化抽

21、象为具体,更具说服力。举例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作者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蛀米虫”和“盗贼”,而且连用两个“简直”,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要彻底讨伐的、万不容赦的。进一步论述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的观点。论证方法对比论证特点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论证论点。作用把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举例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四)议论文的结构定义议论

22、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分类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对照式论述中把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正一反的两种意思)加以对照,或用一种事物来烘托另一种事物,以见其是非美丑,这种构成层次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对照式”。如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分类层进式“层层深入”式,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把道理说深说透。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总分式总分(如鲁迅的中国人失

23、掉自信力了吗)、分总(如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总分总(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五)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特点概念明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判断和推理准确、严密,逻辑性强。作用从逻辑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作用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形象性。鲜明性特点表达观点一清二楚,毫不含糊。概括性特点用比较抽象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语言高度凝练。二、议论文阅读答题方法总结考点1:观点把握1.中心论点常见问法本文的观点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提出来的。为本文拟标

24、题。解题技巧(1)明确论点的特点。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1.中心论点解题技巧(2)根据论点的提出方式进行提炼。在标题和开篇处直接提出论点;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或名言警句等间接引出论点。(3)位置“四看法”提取中心论点。一看题目: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提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或提示议论的范围(敬业与乐业)。二看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门见山的写法。1.中心论点解题技巧三看结尾:即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多有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四看中间: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4)提

25、取分论点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是对中心论点的分条支撑,在分论点中寻找关键词,然后进行总结概括即可。1.分论点常见问法概括、提炼第段的论点。请简明扼要地概括本文的分论点。解题技巧(1)抓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归纳段意,概括该段分论点。(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看论据是证明什么论点的。(3)概括时注意句式与前后分论点的句式一致。考点2:论据分析1.选择论据常见问法文中不能论证“”这个内容的一项是()。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下列链接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解题技巧(1)分析所给段落或者文章的论点。(2)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文中的论据一定要能够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或某

26、段的分论点。从以下两方面判断其是否适合作论据:1.选择论据解题技巧从因果关系,判断论据。按照“为什么,是因为”的思路,看论据是否能作为原因解释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如果不能,则可判断出选项中的某材料不适合作为某观点的论据。归纳共同点,判断论据。论点会有多个论据作支撑,多个论据都有共性,观点一致,若有一个论据与其不同或相悖,则不适合作此观点的论据。2.补写论据常见问法在第段中的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请为本文再补写一个事实(道理)论据。解题技巧【方法指导】(1)要真实,论据必须真实可信,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凭空捏造。(2)要准确,注意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必须依据论点把握论据本质特点,用

27、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补写论据解题技巧(3)要典型,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所引用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4)要简洁,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注:补写时要准确区分两种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答题模板】补写事实论据:人物事例简短评价;补写道理论据:时代或国籍作者名言。考点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见问法选文第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说出其中两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

28、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解题技巧【方法指导】(1)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道理论证:用名人的言论、众所周知的道理,或古语、谚语、俗语等来证明观点。道理论证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或有提示语“某某曾说过”等。解题技巧对比论证:论证一个问题时,将另一个问题和它对照,从而具体鲜明地将论述的问题论证透彻。可以是全面对比、部分对比,也可以是事实对比、道理对比。语言标志有两种:一是“反之”“但是”等语言标志;二是运用反义词。比喻论证:运用比喻,用人们浅显易懂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刻的道理,用此种方法来证明

29、论点。语言特点是比喻论证的句子通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包含本体和喻体。解题技巧(2)找论证方法,可从最常见的排除法入手,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进行确认或排除,这样可以快速确定且保证万无一失。但要注意的是论证方法的运用有时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几种方法兼用。【答题模板】(1)举例论证:列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有分论点,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解题技巧(2)道理论证:用(论据),深刻有力地论证了观点(有分论点就写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3)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填论据),突出了(强调了)

30、的观点(有分论点就写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4)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有分论点就写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考点4:论证过程及思路常见问法 阅读第段,分析其论证思路。从论证过程看,第段的行文思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解题技巧【方法指导】一般步骤:划分文章或段落层次概括层次大意有序地论述。(1)划分文章或段落层次时,注意与结构有关的、能起到分层作用的标点(如冒号、分号)和词语(如关联词)。解题技巧(2)概括层次大意时,对论证方法或论据要加以分析。(3)论述时使用表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使用一些能显

31、示议论文文体特征的词语(如提出、阐述、证明、论述等)。【答题模板】题型一概括全文的论证过程及思路。(1)论点在开头:首先直接提出的论点/观点(或首先通过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名言等,提出的论点);接着用的事例或名言,从正面/反面进行论证(或运用的论证方法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解题技巧(2)论点在结尾:首先通过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名言等)引出的论题;然后从正面/反面进行论证(或运用的论证方法论证);最后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得出的结论,或证明了的观点,或发出的号召,或提出的希望)。题型二概括某一段(某几段)的论证过程及思路。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从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或运用的论证方法分

32、析论证),最后再次强调(点明、深化)的观点。解题技巧题型三文中第段与第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能调换”的情况常见的是: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且文中没有指明各并列层次的先后关系的句子)。阐述理由:第段的内容是,第段的内容是,二者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或这样的行文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与上/下文“”一句相照应;或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因此不能调换。解题技巧题型四文中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阐述理由: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容是,该段与上下文存在的逻辑关系(或该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或该段有效地引起下文)。该段使论证更全面,更充分,更严密。考点5:

33、议论文的语言常见问法第段“”一句中,“这”指的是什么?第段中加点的“”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否删除?仔细阅读第段,说说“”和“”的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说出加点词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议论文中常用修辞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技巧【方法指导】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重点在于表达的准确严密性(有分寸感)和生动形象性。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的语言风格,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庄重、优雅、生动、行文平实、活泼、灵动;用语雅致、文辞流畅、朴实自然、语言幽默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1)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使用恰当。解题技巧(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

34、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4)语言生动表现为: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描写;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答题要点:从修辞角度:(1)比喻、类比: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排比: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语言精致优美。解题技巧从句式角度:(1)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易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2)反问句:语势紧凑,层层递进。(3)感叹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答题模板】题型一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或能否换成“”)?为什么?表态(通常回答“不能”)。原文中“”一词的意思是,在文中表示。解题技巧若删去(或换成“”一词),则只有的意

35、思,与原文内容不相符(或表意过于绝对)。“”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题型二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本义是,在文中的意思是,有的作用。“”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或生动形象性)。解题技巧题型三赏析本文(画线句)的语言特点。(1)语言准确严密。如“”(例句),句中的准确严密地论证了的观点。(2)语言生动形象。如“”(例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3)语言概括简明。如“”(事例),事例叙述简洁,概括性强,简明地论证了的观点。对应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磨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

36、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

37、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

38、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

39、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有删改)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点)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或“磨,会把我们变得更好”。“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会取得成功”。)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论证方法及作用)引用论证;引用泰戈尔的话,论证了“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或“磨,会把我们变得更好”)这一中心论点,使之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3文章第段和第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论证过程及思路)不能;因为第段和第段之间有递进(逻辑)关系,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它们之间存在层次上的递进关

40、系)。(或第段讲人生的苦难对人的磨蚀,第段讲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4请参照选文第段画线句,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论据)示例:常人不能忍受的腐刑是对司马迁的腐蚀,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史记这样的旷世巨著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史学界独一无二的地位。考点6:句段作用常见问法 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第段能否删除?为什么?画线句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解题技巧第一步,看设问。若要求答作用,则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若题干问段落能不能删除,则需先表明态度,一般是不能删除,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即可。第二步,看位置。位置不同,结构

41、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也不同。开头 中间 结尾考点7: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常见问法用精练的语言说说第段的主要内容。阅读第段,说说作者提出了怎样的看法。第段说到了“”,其目的是什么?解题技巧(1)分析题干要求。明确是结合全文分析还是结合某个段落分析,并从题干中寻找提示,进而判断答案可能出自哪一段,可能有几点,应紧扣什么内容等,由此确定作答区域。(2)精读文章,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全文或段落分层,筛选出需要的内容。(3)抓关键词、句、段。如抓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要揭示的主旨;抓中心句或分论点,它们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基石,常常是阐释文章大意的一个分支;抓

42、关键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着突出论点的作用。解题技巧(4)提炼内容进行简要表述。摘录法:提取原文中心句、结论句、论点或分论点,将其摘录出来概括组织语言。组合法:组合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重点要放在文章或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过渡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上。归纳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提炼文章中心论点、概括作者观点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解题技巧(1)分析题干要求。明确是结合全文分析还是结合某个段落分析,并从题干中寻找提示,进而判断答案可能出自哪一段,可能有几点,应紧扣什么内容等,由此确定作答区域。(2)精读文章,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全文或段落分层,筛选出

43、需要的内容。解题技巧(3)抓关键词、句、段。如抓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要揭示的主旨;抓中心句或分论点,它们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基石,常常是阐释文章大意的一个分支;抓关键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着突出论点的作用。(4)提炼内容进行简要表述。摘录法:提取原文中心句、结论句、论点或分论点,将其摘录出来概括组织语言。解题技巧组合法:组合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重点要放在文章或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过渡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上。归纳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提炼文章中心论点、概括作者观点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常见问法下列对标题的回答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

44、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句回答问题。对于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简要概括对“”的看法。根据文章内容,阐述“”的含义。考点8信息提取、理解与整合解题技巧(1)审清题干。从题干中找出关键字词,确定答案范围和答题方向。(2)把握论点,筛选主要内容。全文范围:找文章中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语句,明确中心论点。再紧抓每段的第一句或段尾总结性的语句,找出分论点。还要注意表关系、总结性的关键词,如“因为”“所以”“总而言之”“一般来说”等;解题技巧段落范围: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找到题干要求的段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段落分层,筛选出需要的内容。(3

45、)整理答案,列序号,力求规范。简单来说,考生在阅读议论文文本时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边阅读边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什么,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等等。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就相对容易了。考点9:拓展认识表观点、谈启示、提建议常见问法联系文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论点)的。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措施)。阅读下面的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观点、谈启示、提建议解题技巧【方法指导】(1)要进行判断,看题干要求从哪个方面来谈见解。(2)注意运用基本模式进行答题:简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用“分点说明”的方式进行答题

46、;用“总分式”结构进行答题,先用“总说”来表达观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说。表观点、谈启示、提建议解题技巧【答题模板】表观点:我认为,理由是。谈启示:正如文章所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我认为(对以上两点谈自己的看法)。对应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园里的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

47、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气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反映。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

48、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在我们的画画的朋友看来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这些人和物有些对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

49、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比如我们的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古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50、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尝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 专题九 议论文阅读ppt课件(100张PPT).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