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面油渍:地球出气的佐证流体与地震系列谈 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 寇伟 13903832188 早在90年代初我儿子让我买恐龙玩具时,我才第一次听说侏罗纪、还有一个白垩纪。以后又从科普知识里知道煤和石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动物和植物埋在地下变成的,感觉那个时代比现在世界的环境好太多了,心中难免存有疑惑。以后看了石油的有机成因理论与无机成因理论的争论,我个人认为无机生油理论更靠谱一些。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被认为是无机生油理论的提出者,无论是Gold的地慢脱气理论,还是费-托地质合成理论,都认定地壳深部存在着的烃类物质会通过断裂、火山活动或在地壳运动中向上运移并释放出来。在国内,杜乐天教授是最早倡导地
2、球排气作用的学者,他于1987年提出了幔汁说,认为“幔汁来自地核强大的氢流向外辐射”,“地震是在热动力作用下地球排气中的氢原子、氦原子及氢分子这自然界三大破裂能手,在地下岩块的闭锁部位通过气裂气胀使岩块断裂造成的。这已被卫星热红外多年数万张监测图像所证明”。他用地球排氢、排烃理论不光是证实了无机生油的合理性,同时还解释了很多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形成。 我本人非常赞同杜乐天先生提出的诸多理论和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地热和成矿研究探索中。最近在写流体与地震系列短文时,想到了一个发现地面油渍的趣事可以作为地球出气的佐证。 在山东做地热勘探定井项目时,一个朋友说有一个地方打井到300米左右时打到了石油,没
3、有敢接着钻,把下面封住了只用上面的水。因我对于用MT-VCT探测仪勘探找油、如何分析判定含油层很感兴趣,过去曾探测过几个深层油井的剖面进行过对比分析,得知这一信息之后就与朋友一起驱车前往一探究竟。在已钻井周围观察地形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土路上像是有油洒在地上留下的一片片油渍,而且是在井旁与附近断裂带并行的土路上连续都有油渍,而在垂直于断裂带的路上却是分段存在油渍。我们沿着垂直于断裂带的土路、按照2米的点间距探测了88个点(174米),对于剖面图进行了分析(剖面图附后)。现将对此地情况简单总结分析如下: 1、油渍确为地下出气逸出油气所留。在出油水井周围观察,从水井旁小道沿背离
4、断裂带方向走不到100米,就不见了油渍的痕迹;向断裂带方向走了200多米,土路上断断续续一直有油渍出现,到草地上就看不到了。土路有油渍位置的两边玉米地上,因田地松软不圈气就没有一点油渍的痕迹,土路上表面较为密实圈气才聚有油渍。由此证实了大地确实是在呼气,玉米地里的微细毛孔通畅、不留痕迹;土路面上压的实、微孔被堵,油气逸出通道不畅时才会留下油渍。 2、油气沿含水裂隙向上逸出。垂直于断裂构造勘探,在剖面图上会显示出呈V形分布的含水构造,断裂中心下陷至V形底部时,两侧的地层会随之向中心倾斜,易被撕拉出现微细裂缝的层面就形成了含水裂隙层。地表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裂隙斜向下渗透,而地球内部的气体(包括油
5、气)则会在地压的作用下向上渗透。当土路与断裂带走向一致、且正好在裂隙出露段时,沿路都会发现有油渍;而当土路垂直于断裂带、且向断裂中心方向探测时,就会发现正好在有含水裂隙出露段时有油渍、没有裂隙的路段则没有油渍,探测剖面图上显示的含水裂隙出露位置与有油渍的路段较为吻合。 3、盆地内出气释压通道多于山区。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包括沉积盆地、河谷盆地、岩溶盆地、断陷盆地等。一般盆地发育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即在纵向上会有砂岩、泥岩或不同岩性岩层有规律的交替沉积,而且盆地内的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裂隙和孔隙发育相对好于其它地层。在相同规模断裂带上,盆地内断裂构造的宽度及裂隙发育明显要高于山区
6、的断裂构造;即使是不在大的断裂带上,盆地内小的断裂和裂隙也明显多于山区,地层岩性的赋水性也要好于山区。从油气逸出区域勘探情况来看,一是所在区域是离郯庐断裂稍远的次级断裂上,断裂带的规模不算很大,但裂隙发育较好;二是覆盖层厚度约2030米,下面为白垩系砂岩地层,赋水性较好;三是在300400米深度有一明显的高测值隔水层、亦为含油层的圈闭层,但在其下至800米深度内的低测值色块聚集及构造特征依然明显。由此可见,在沉积盆地内裂隙孔隙发育较好,由深至浅的出气释压通道明显好于山区,若非是油气上逸且在土路上留下油渍,一般难以观察到罢了;这些也间接说明了同一地震带上、为什么盆地内的地震远少于山区的原因。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