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8 红楼春趣【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走进古典名著,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思维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审美创造:通过学习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大观园里的这些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课前
2、解析】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宝玉和红楼女子在封建体制下的悲剧命运。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富贵繁华,但后来迁回北京,生活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在人生最艰难的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教学中,在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
3、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抓住中心人物(贾宝玉)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感悟其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屉、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3)1.教师播放歌曲: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这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电视剧红楼梦改编自著名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
4、梦。2. 你看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吗?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出示课件4)3.指名交流相关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的背景、作者、简介和主要人物。(出示课件5-9)4.教师揭示课题:红楼梦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大观园。在作者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是宝玉、黛玉等人生活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楼春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板书:红楼春趣)(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既链接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也激发学生找书、看书的自主性。补充相关背景和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1.教师提问引导学习:我们回顾一下,本单元在学习“读懂古典名著”时,有哪些读懂课文
5、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10)预设:(1)多种方法猜读;(2)借助资料或影视作品帮读;(3)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读等。(出示课件11)(一)初读,解决字词。1.认真听范读录音,初步感知大观园众人放风筝的热闹场景。(出示课件12)先听范读录音,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来和同桌交流。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13)课件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教师正音。(2)(出示课件14)学习多音字“喇”,给它注音并组词。(3)(出示课件15)用“比一比”的识字方法,辨字组词。3.组织学生交流文中难理解的语句,教师相机点拨。(1)(出示课件16)课件
6、出示: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提问:“捆剪子股儿”“簨子”“顶线”这些词语和什么有关?教师相机提示: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这些词语都和放风筝有关,指的是放风筝时使用的工具,不用反复琢磨具体的意思。(2)(出示课件17)课件出示: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引导学生随文认读“讳”和“晦”。 提问:黛玉说的“放晦气”又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相机提示
7、学生:遇到一时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放晦气”的注释以及后文“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就能明白前面说的“放晦气”是指把不好的事情放掉。“放风筝”代表“放晦气”。4.理解了这些词语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吧!(出示课件18)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资料,介绍文中宝玉、黛玉、宝钗以及紫鹃、袭姑娘、晴雯、翠墨等人物之间的关系。5.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19-20)(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中心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大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再读课文,感受“
8、春趣”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方法自主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什么“趣”事?(出示课件21)预设:(1)“春趣”指的就是放风筝的事。(2)宝玉放风筝的过程很曲折,先后,让我感到很有趣(3)他们放风筝居然都用“绢子垫着手放”我觉得太好玩了(4)文中写风筝“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风筝在空中变化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趣。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趣”事:(出示课件22)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宝玉和众姐妹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风筝,小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工具。接着写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
9、恼怒不已 ;黛玉放风等时,众人都道“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最后大家放完风筝便各自散了。(板书:捡风筝 取风筝 放风筝)2.小结:无论是丫头们七手八脚地准备放风筝,还是宝玉因为无法放飞风筝而恼怒不已,都是那样地有趣。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宝玉的相关语句,结合相关语句谈谈你对宝玉的印象。(出示课件23) 2.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在交流时,既要说出对人物的印象,还要说一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对此有什么感受。预设:(1)(出示课件24) 宝玉在拾到嫣红的风筝时立刻让人拿下来给她送去,可见是个心肠很好的贵族公子。(板书:误拾跌落风筝 引发放风筝兴趣)(2)(出示课件25)
10、宝玉虽然是大观园中的二爷,却没有什么贵族少爷的架子,他的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螃蟹风筝被三爷拿去了,他却不气恼。(板书:纷纷取来风筝 准备放飞天空)(3)(出示课件26、27) 我觉得宝玉很有趣,他的美人风筝放了半天放不起来,大家大笑,他气得把风筝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率直、纯真。(板书:宝玉难以放飞 黛玉风筝飘远)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关段落练习朗读,感受人物特点。4.小结:阅读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时,结合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可以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四、结合“阅读链接”,感受放风筝的有趣场景1.让学生自主阅读风筝(节选),想一想:文
11、章围绕“风筝”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28) 2. 全班交流。(出示课件29)预设: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看风筝的感受及旧时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3.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出示课件30) 学习提示:(1)可以从文中对风筝样式的描写,说说对“放风筝”又有了哪些了解。(2)可以说说作者看风筝时的心情。(3)可以找一找“阅读链接”和课文中有哪些一致的说法。预设:(1)文中写了好多种风筝的样式,有的还描绘得很细致,特别有意思。(出示课件31) (2)这里也写到了放风筝有放晦气的意思,和课文里提到的一致。可见放风筝历史悠久。(出示课件32) 4.课件出示视频:“大观园放风筝片段”感受“春
12、趣”。(出示课件33) 小结:从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风俗的传承和延续,感受到放风筝这种民俗活动在不同的时代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板书:风筝翩飞 群芳欢笑 趣味盎然)(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林庚的散文风筝,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放风筝这一民俗活动,进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交流关于风筝的历史、传说或者习俗,从中感受到放风筝这种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感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课堂总结(出示课件35)本文主要讲了宝玉与黛玉、探春、宝钗等一起放风筝的事情,描述了众人 取风筝、放风筝时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们放风筝时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宝玉性格单纯、率性纯真的形象。
13、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6-37)3.作业布置(出示课件38)(1)课外阅读红楼梦。(2)重点阅读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片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红楼春趣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学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就可以了。教学中,简要介绍红楼梦、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放风筝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的人
14、物形象,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中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学习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出示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但这篇课文是古代白话文,学生自学起来较困难,因此本课采取半扶半放的教法。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抓住对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课文的语言特色。通过学习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大观园里的这些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