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35349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

2、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曰:“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节选自圬者王承福传)【注释】圬(w)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业之:以此为职业。自得:自在满意。尽:详尽,这里可引申为透辟。镘(mn):泥瓦匠抹墙的工具。直:同“值”,价值,这里指报酬。1请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子中加点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语句及加点方法提示解释(1)骈死于槽枥之间字形分析法:裕,有衣有谷,本义是衣物充足,引申为富裕。_(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词语推

3、断法:大小不等_2请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古文原是没有标点的,后人添加的标点体现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请你为下面的句子补充标点,并阐述理由。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理由:_4“千里马”渴望遇到伯乐,谋求重用;而王承福却放弃高官厚禄,甘为圬者。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追求?请结合两个语段阐述你的认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4、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yng)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也。”注:相:这里用作动

5、词,做宰相的意思。鹓鶵(yunch):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因为色白如洁白的绢,故称。醴(l)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鸱(ch):鹞鹰,猫头鹰。垩():石灰。斫(zhu):削掉。斤:通斧。质:对手,搭档。5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然而)B或谓惠子曰(有人)C子之不知鱼之乐(的)D我非子,固不知子矣(顽固)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也B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也C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也D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也7翻译

6、下列句子。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7、。輮(ru):同“煣”,使弯曲。规:圆规。虽有槁(go)暴(p):即使又晒干了。有,同“又”。槁,枯。暴,晒。参:验,检查。一说,参,同“叁”,多次,表概数。知明:智慧明达。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9把语段【甲】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0语段【甲】是用什么方法论述学习的重要性的?请简要作答。11两个语段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两文各阐述了怎样的观点?【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8、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

9、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释】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蓬户瓮牖(y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13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潭西南而望人不知而不愠(2)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3)以其境过清不以物伤性(4)佁然不动不然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

10、代汉语。(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1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一些失意,但其心态却完全不同,请具体分析。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11、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二)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选自袁宏远观第五泄记)【注释】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罅(xi):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q):斜靠。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日光

12、下澈其岸势犬牙差互乃记之而去17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8请从语段(一)、语段(二)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词。小石潭记:_观第五泄记:_19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两文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13、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节选自庄子逍遥游)20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化而为鸟我决起而飞C时则不至至于负者歌于途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此乐何极2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齐谐者,志怪者也。(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段两处。适 莽 苍 者 三 餐 而 反 腹 犹 果 然。23逍遥游充满了奇

14、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愿意做大鹏还是蜩鸠?为什么?阅读以下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晋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桃源行(节选)唐王维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注释】房栊:房屋的窗户;都邑:指桃源

15、人原来的家乡;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丙】再游桃花源(节选)明袁中道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嗖削。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有老道人从石壁上复缘而下,欲见其捷,失足仆地,众皆笑。予乃窃步驰道间至桃花下月色转朗耀花香薰人,藉地而坐,顷之,文弱亦至,相顾大笑曰:“已较迟八刻矣!”茵花啜茗,欢笑移时。【注释】桃源县,隶属湖南常德,因桃花源记而闻名。锦幄:锦帐,指华美的能帐。藉地:纵横杂乱,铺在地上。陟(zh):登。灵壁:灵壁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磐石山的一种观赏石。24从【乙】诗桃源

16、、_、_等词语中,可知该诗取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25参照下面表格中的提示方法,解释【丙】文中的加点词语。文言词语释义方法词义之绿萝山下查阅字典法:指示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往,到去;助词。(1)_(填序号)桃可千余树根据语境推测:“千余”写出桃树繁茂,数量并不确指。(2)_有老道人从石壁上复缘而下课内迁移法:缘溪行(3)_欲见其捷字音推测法:这里读作xin(4)_2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予 乃 窃 步 驰 道 间 至 桃 花 下 月 色 转 朗 耀 花 香 薰 人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溯源而上,

17、屡陟弥高。28“桃源”代表了一种心境,一种理想,【乙】【丙】两文生者借桃花源寄寓的情感与【甲】文是否相同?请从【乙】、【丙】两文中任选一篇,并结合【甲】文进行阐述。阅读下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

18、,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注释】茹:吃。膏:给车轴上油。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与之酒而为之歌曰其名为鲲B是谷也,宅幽而势阻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引凄异D友人李愿居之居天下之广居3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起居无时,惟

19、适之安。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3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32【甲】【乙】两个语段中,自然环境都很A_,【甲】文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句能体现这个特点,【乙】文中,通过直接描写自然环境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B_ ”。 两个语段中,人们的生活都C_ ,【甲】中有“D_ ”句能体现;【乙】中有“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句能证明。(A、C 处用自己的话概括,B、D处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20、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

21、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选自桃花源记(二)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卒:终究,终于,完毕。乂(y):安定。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和儿子。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田间小路。3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黄发垂碧,并

22、怡然自乐。35有人说,桃花源记反映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你认同吗?说说理由。36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析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

23、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泊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韩愈龙说)【注释】【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嘘气:吐气,呼气。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感:通“撼”, 摇动,震动。汩(g):淹没。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37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2)执策而临之临: (3)才美不外见见:(4)乃其所自为也 乃: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9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请结合甲文简要分析?40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你的看法。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25、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自虞初新志核舟记)【乙】八大山人(朱耷),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

26、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节选自虞初新志八大山人传)4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D虽/陈黄金百镒于前

27、4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矫首昂视(2)诎右臂支船(3)尝写菡萏一枝(4)数十幅立就4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B佛印绝类弥勒颖异绝伦C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如有所语此中人语云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45以上选文都表现了人物的不平凡,但【甲】文侧重表现王叔远_,【乙】文则侧重表现八大山人_。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28、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注释】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欹: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4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斗折蛇行斗:(2)凄神寒骨

29、凄:4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8【甲】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49【甲】【乙】两个语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30、(选自孟涂文集)5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不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君子之学必好问舍问,其奚决焉51翻译下列句子。教学相长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52【甲】文论述的是“_”,【乙】文论述的是“_”。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31、【乙】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白不过数升,而秣不择栗,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始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岳武穆:岳飞;啖:吃。斛:量器名,古代一斛为十斗。褫: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下,解下之意。秣:喂马的饲料,这里用作动词,吃。至53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故虽有名马虽有

32、嘉肴B一食或尽粟一石弗食,不知其旨也C才美不外见明灭可见D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54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5这篇短文仅100多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多种,请你找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56【甲】【乙】两篇文章共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的写作目的?5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33、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屋舍俨然选贤与能(2)与“大道之行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其两膝相比者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

34、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第 15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1 并列 同等,相同2驱使(驾驭/鞭策/用鞭子打)它而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而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3 示例:! ? ! “呜呼”后用“!”能增强情感,让读者仿佛听到了作者不平则鸣的呐喊声;第二处用“?”,用强烈的反问语气,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谁说没有千里马?千里马有的是!(天下并不是真的没有千里马!);第三处用“!”,用感叹的语气表达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强烈不满(愤懑之情、嘲讽之意)。4示例:我认为他们的追求都是值得肯定的(

35、并无高下之分)。因为他们的追求虽然不同,但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能力大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价值:“千里马”认为自己有千里之能,渴望有机会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王承福认为自己能力有限,选择做自己胜任而又能取得成效的泥瓦匠工作,自食其力,内心坦然。5B6D7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了。自从惠子死后,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8(1)味美(2)反思9因此学了才知道不足,教了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10开篇以“佳肴”和“至道”作类比,表明人只有学习才能知道其中的好处。(意对即可)11共同话题:学(习)。语段(一)观点:教学相长(也)

36、。语段(二)观点:学不可以已。12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13C14(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和游玩的人相互逗乐。(2)这些都是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15【甲】文中的被贬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的景色,感到心情凄凉、忧伤孤独;【乙】文中的被贬者寄情山水,坦然从容、旷达超然。16(1)澈:穿透。(2)犬牙:像狗的牙齿。(3)离开。17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18 (1)清 (2)伟(奇)19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20D21(1)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

37、事物的书。(2)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2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3示例:我愿意作大鹏,因为它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有作为的人生,才算真正的逍遥。24 武陵 鸡犬喧25 大约 沿着 表现26予乃窃步驰道间/至桃花下/月色转朗耀/花香薰人27(1)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2) 沿着水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28示例:我选丙文:甲文和丙文的情感不同。甲文作者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美景图,寄托了作者对社会

38、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作者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丙文记叙了作者游玩桃花源的过程,通过对山峰险峻、奇丽幽静景色的描绘,与朋友文弱志趣相投,一起漫游山水,乐在其中,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29B30(1)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2)有人说:“认为盘古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31升 高 而 望 远 /坐 茂 树 以 终 日 /濯 清 泉 以 自 洁32 优美 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 和美安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3A34答案示例: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35答案示例:赞同。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

39、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所以反映的是消极避世的思想。不赞同。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合内容,言之有理即可)36答案示例:没有战乱。(一)桃花源中的百姓“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这里没有战乱,幸福和乐。(二)唐太宗举“炀帝甲兵足”而亡天下的事例,说明了战争使国家灭亡。只有远离战争,治理好国家,才能使百姓幸福。(意思相近即可)37(1)有时(2)面对(3)同“现”,表现(4)竟然38

40、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9托物寓意。甲文,将“伯乐”比作能发现并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作人才,“食马者”比作愚妄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意思对即可)40主观条件:要具备千里马的能力;客观条件:还要得到赏识,有施展才能的平台。现实中,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能力,随时都能施展才能,还应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推荐表现自己,得到赏识。(意思对即可)41C42(1)举(2)同“屈”,弯曲(3)曾经(4)完成43A44(1)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1、2)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大叫着惊慌逃跑的。45 手艺高超; 性格癫狂。46斗:像北斗星那样凄:使凄凉47(鱼儿)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逗乐。48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日光只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也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49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语段【甲】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语段【乙】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抒发了作者的隐士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50旨:味美。困:困惑。好:喜爱,喜好。舍:放弃,舍弃。51教与学是互相

42、推动、互相促进的。 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52 “教学相长” “君子之学必好问”53B54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55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56托物寓意。甲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懣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乙文通过两匹马的表现,说明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57(1)整齐的样子同“举”,选举,推举(2)C(3)示例: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第 17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