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39619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这反映出当时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D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难题难题1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主要是开展工业化建设,但表中材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主要是开展工业化建设,但表中材料可以看出,在料可以看出,在“一五一

2、五”计划期间,农业、轻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计划期间,农业、轻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些都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这些都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A、B、C材料均没有反映,故材料均没有反映,故选选D。()2.1956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表彰了4 700余名“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计划指标”和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这反映了当时A.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A()3.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重点工业成就汇总图。从该图示可以得到的信息有A.

3、国家工业各种门类齐全 B.东北工业成就突出C.各地区工业分布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B()4.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则新闻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D()5.如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 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

4、成功 D.经济落后状得到根本改变B()6.如图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A.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展C.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C()7.毛泽东曾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材料中“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生产技术的革新B.生产关系的调整C.经济体制的变革D.行政机制的改革B【难题难题7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年,我国对农业

5、、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目的

6、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根据材料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根据材料中“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可知,“社会主义改社会主义改造造”即三大改造,实际上是变革生产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即三大改造,实际上是变革生产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行政体制改革则是指政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行政体制改革则是指政府(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的组织架构和运

7、行机制的改革。运行机制的改革。A、C、D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B。()8.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A.工业化建设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D.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B()9.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领域的概况(部分),表中所示现象说明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广泛建立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C.生产关系改造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年

8、份年份 195019511952195319541955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4 257 6 553 9 297 10 880 13 401 13 358私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私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4 357 5 928 6 8017 8487 2226 879()10.1955年,我国公私合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以1950年为100)为314.而私营工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158。这说明,公私合营A.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B.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利润C.激发了企业的生产活力 D.旨在压制私营工业发展C()11

9、.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这一活动A.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C.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D.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D()12.1954年宪法确认的人民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A.为社会主义改造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B.体现了政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C.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10、D.践行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策B【难题难题1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意义。宪法规定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意义。宪法规定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实质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制度,实质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材料中则说明人民主体包括了的一种形式。材料中则说明人民主体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工农劳动群众、可以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主要指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指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因此

11、可以看出,因此可以看出享有民主权利的包括了无产阶级之外的其他阶层。享有民主权利的包括了无产阶级之外的其他阶层。“专政的对象也只专政的对象也只是整个资本主义中的官僚资产阶级是整个资本主义中的官僚资产阶级”,这体现了在法律实施时,国家,这体现了在法律实施时,国家政策的灵活处理。政策的灵活处理。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一年后才颁布宪法;人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一年后才颁布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是在民民主专政的确立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此,从时间逻辑来讲,年新中国成立后。因此,从时间逻辑来讲,A、C都不符合。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多党合作的举措,因此都不符合。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多党合作的举措,因此

12、D也不对。也不对。故选故选B。()13.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如图是我国“19501990年总和生育率曲线图”。其中,导致曲线中“a”处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规模对外战争导致生育下降 B.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生育下降C.经济严重困难导致生育下降 D.“文化大革命”时期生育下降C()14.如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发展

13、形势开始好转A年年 份份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 08358050356619591 48386761649719601 6371 090547457【难题难题14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至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状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史实。从表中的数据看,从况的相关史实。从表中的数据看,从1957年至年至1960年工业发展状况分年工业发展状况分析,重工业的增长相当于其他行业快,说明经济不能实现均衡发展。析,重工业的增长相当于其他行业快,说明经济不

14、能实现均衡发展。尤其是尤其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开展全民大炼钢铁,忽视了客观经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开展全民大炼钢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导致工农业生产遭受破坏。济规律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导致工农业生产遭受破坏。B项项“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是在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才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才开始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始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项社会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就开始进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5、就开始进行。D项项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开始好转,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开始好转,是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初,国家调整国民经年代初,国家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策略后,才有实现好转。故选济发展策略后,才有实现好转。故选A。()15.1966年8月,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批示,开列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名单,要求对宋庆龄、郭沫若、章士钊、傅作义、李宗仁等人士,还有人大常委会、各民主党派中央的负责人等,均给予保护。该事件从本质上说明当时A.宪法无力约束国家政治生活和公民社会活动B.立法机构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C.毛泽东、周恩来对民主人士的关心和保护D.我国领导人在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正义A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6.

16、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须建

17、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材料二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材料三:关于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上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引起的,有的地方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工作中发生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经验还很不够;另一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同志又不够谦虚谨慎,有了骄傲自满情绪。这几年提出过高的指标,进行一些不适当的“大办”,在农村中造反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原则,刮“共产风”,都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同工人和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技术专家进行充分的协商就草率地加以决定,而且

18、过急地要求限期完成,这就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我们这几年在某些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的根本原因。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面临怎样的难题?党和国家是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且没有自主发展工业化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且没有自主发展工业化的经验;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经验;面临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制定并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制定并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2)观察材料二的图表,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呈现哪

19、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重工业发展迅速,轻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进一步提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党和国家进行经济困难原因分析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中国在时代背景:中国在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到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展了大跃进和人年代初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中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经济建设严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中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经济建设严重脱离客观实际,导致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重脱离客观实际,导致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广东省中考复习 拓展提升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