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0637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86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走进教材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出现(1)代表性遗址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_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_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2)生产生活现状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_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_。人类化石点170群居火2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1)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_,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_,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2)新

2、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_”。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_。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_和神庙。彩绘陶器水稻蛋壳陶良渚文化祭坛3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1)原始人群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_,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_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_。共同劳动贫富分化部落联盟启思助学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变

3、化结合教材“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及新石器时代中国其他重要文化遗址。思考: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生产力发展,大量剩余产品出现。男性开始主导生产和生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墓葬出现分化,表明社会阶层开始分化,有了等级。2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左图为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右图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出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发展,工具更加光洁、精细。3.“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三皇五

4、帝的传说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五帝黄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颛顼、帝喾、尧、舜中原部落联盟首领“万邦”时代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2.夏朝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1)建立:部落到国家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_,成为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_国家夏朝。(2)发展:禅让制到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夏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夏王: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_与职官。地方:夏朝社会仍

5、然是_。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_。禅让奴隶制机构聚族而居间接统治(4)夏朝的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_,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_部族在_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桀商汤4【名师指津】教材P2“思考点”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提示: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分布既分散又集中,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5【图示解史】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6【名师指津】教材P5“学思之

6、窗”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提示: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知识点三商和西周1商朝的兴衰(1)建立: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2)发展政治变迁: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_。文化成就:甲骨文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它是一种成熟的_,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殷墟还出土了许多_,造型雄奇,纹饰华丽。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

7、设有尹及各类_。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_,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_和部族。(3)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_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殷朝文字青铜器事务官王畿地区方国周武王2西周(1)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的对象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_、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分封制的影响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_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_。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a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b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

8、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王族子弟人民等级结构(2)西周灭亡“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_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犬戎3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_是基本土地制度。井田即方块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生产工具: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_极少。(2)手工业的成就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_

9、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井田制青铜农具青铜文化绢帛7【图说历史】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夏禹是夏朝的缔造者,启是王位世袭制的开创者。8.【易误辨析】“封建”的不同含义西周的“封建”是一种政治统治,而不是社会形态。“封建”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9【名师指津】教材P6“思考点”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提示: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10【学术情境】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特点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

10、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整理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提示:(1)以分封同姓亲族为主。(2)分封要举行仪式,天子对诸侯“授土授民”。(3)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主题一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史料实证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史料一在半坡遗址公共墓地发掘出250座墓葬,其中成年墓174座,小孩瓮棺76座。成年墓保存较好的有118座

11、,死者一般头朝西,墓与墓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太大,有的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墓中有随葬物的71座,随葬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极少,绝大部分是生活用品陶器。随葬品一般有五至六件,而且是成套的,一般都是有一个打水用的小口尖底瓶,一个蒸煮食物的粗砂陶罐,一个盛物和饮食用的陶钵。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男女是分葬的。成年死者根据鉴定,一般只是在30岁左右。刘昭豪半坡遗址史料二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有后,规模上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有若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

12、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史料一半坡遗址公共墓地的发掘,反映人类社会新石器时代生活生产的特点,氏族成员的关系,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受尊重,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史料二反映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不一,水平不等,各具特色,即多个文明中心。各地区的古代文化相互影响,中原给地方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探究(1)史料一中所介绍的葬式反映了当时哪些社会现状?(2)根据史料二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提示:现状:氏族成员地位平等葬于公共墓地,排成一条直线;在母系氏族公社,女性受尊重男女分葬及女性随葬品较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

13、产工具宝贵随葬品少且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品。提示: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特点、多元一体的特点及由多元向一体汇聚的特点。历史解释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多元性角度主要体现地域范围地域广泛,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地区文化分期“满天星斗”,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分布有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和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等发展趋势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家国情怀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和多地区的。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是华夏文明,它的形成是多元和多地区起源的文

14、明经过长时期的接触、交流和融合的结果。(2)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道路的独特魅力。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主题二文明曙光,家国同构早期国家的产生及其特点史料实证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史料一夏朝建立之初,最高统治者称“后”,所以夏启被称为“夏后启”,以后的继承人太康、仲康、相等也被称为“后”。“后”之初意为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表明当时的君主是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部族的,俨然是一个大家长兼最高首领。付永聚、任怀国等中国政治制度论纲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

15、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张岂之、刘宝才等中国历史先秦卷史料一中“最高统治者”称“后”,表明夏朝建立之初君主的称谓带有氏族组织的痕迹,君主具有大家长兼最高首领的双重身份。史料二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探究(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夏“后”具有大家长兼最高首领的双重身份的原因。(2)史料二反映了分封制下王室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怎样的联系?提

16、示:夏朝从氏族部落演化而来。提示:史料二反映了分封制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王室与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还反映了国家政权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唯物史观认识分封制的历史影响(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历史解释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的早期国家特征时期基本特征龙山文化时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夏朝王位世

17、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出现中央机构与职官商朝国家管理以内外服制为主,经济上仍处于石器锄耕阶段,出现了早期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西周政治上,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经济上,处于青铜文明鼎盛时期,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文化上,讲究礼乐和同,形成礼乐文明家国情怀西周疆域开拓与文化认同蕴含的家国情怀(1)通过分封制,周朝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2)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认同。知识体系必备术语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

18、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2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4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12022浙江省衢州市高一期末考试有考古学家提出“龙山时代”的概念,用以统称和龙山文化大体同时期的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据此判断,下列文化属于“龙山时代”的是()A大汶口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答案:D解析:龙山时期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

19、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其中,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是龙山文化的典型,故选D项;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排除A项;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排除B项;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排除C项。22022河北省省级联测礼记记载:

2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反映的历史阶段是()A氏族公社时期B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C夏朝建立初期D王权与神权结合时期答案:B解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记载的上古之时,即原始的部落联盟时期,选贤举能,说明用民主选举的办法确立领导人,也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故选B项;讲信修睦强调不同部落之间的关系和睦,而氏族公社时期则只有本氏族的利益,排除A项;夏朝是家天下,用世袭代替禅让,而不再选举领袖,排除C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能说明政权的性质,也无法判断其对神权的依赖程度,排除D项。32022河北省省级联测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

21、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这表明当时()A君主依靠社会舆论决策B宗法分封制度开始解体C平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D民主传统制约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体现了原始民主的遗风,可见这种传统在商周时期对君主依然有一定的约束力,故选D项;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不能说明君主对民众的依赖,此时已经家天下时代,民众只是被统治者,排除A项;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只能体现国王行政的手段,而无法看到内部血缘关系的构成,排除B项;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说明平民的议论对朝政有一定的影响,但管理国家的权力是君主拥有,而非民众拥有,排除C项。42022北京市延

22、庆区期末考试右图为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宅兹中或(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据此可知()A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已经出现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C西周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始于商周时期答案:C解析:材料“其宅兹中或(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表明当时处于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故选C项;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在秦朝,排除A项;我国的文字记载在商朝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图片和材料的内容说明青铜器的作用和象征,未说明青铜铸造的时间,排除D项。5阅读下列材料

23、,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材料二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1)材料一中“今大道既隐”说明当时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从何时开始?说明了什么?(8分)(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建立了哪种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6分)答案:变化: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以上变化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和启继承王位后开始的。说明我国历史已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8分)答案:分封制。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6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和材料二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为我们做出某种判断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16)-(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