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n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n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n孔子与老子n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课程标准】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宋国大臣南宫万与鲁征战,不幸被俘,宋人请求释放,南宫万宋国大臣南宫万与鲁征战,不幸被俘,宋人请求释放,南宫万得以回国,后来在与湣公下棋时发生争执,湣公发怒,侮辱他:得以回国,后来在与湣公下棋时发生争执,湣公发怒,侮辱他:“吾始敬若;今若,鲁虏也。吾始敬若;今若,鲁虏也。”南宫万痛恨这话,南宫万痛恨这话,“遂以局杀湣遂以局杀湣公公”。宋秀秀:司马迁笔下春秋时期诸
2、侯国的弑君事件宋秀秀:司马迁笔下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弑君事件请快速阅读课本第一目内容,找出以下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本第一目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的答案(3分钟)分钟)1、分析春秋争霸的背景、代表和实质;、分析春秋争霸的背景、代表和实质;2、战国纷争的条件、概况和结果;、战国纷争的条件、概况和结果;3、如何理解华夏认同、如何理解华夏认同.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这是争霸的前提。2、宗法分封制破坏。3、经济上: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地发展不平衡是诸侯争霸的发生重要原因。u春秋春秋因孔子所编因孔子所编春秋春秋得名得名时间:时间:BC770-BC476BC
3、770-BC476起止:平王东迁起止:平王东迁-周敬王卒周敬王卒特点:争霸特点:争霸u战国战国因刘向所编因刘向所编战国策战国策得名得名时间:时间:BC475-BC221BC475-BC221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特点:兼并特点:兼并(二)华夏认同(二)华夏认同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国家走向统一国家走向统一战国时代局部统一战国时代局部统一国家走向统一国家走向统一民族走向融合民族走向融合华夏意识延续华夏意识延续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
4、观念得到发展。华夏意识华夏意识中原中原南蛮南蛮北狄北狄西戎西戎东夷东夷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族而自称为华夏族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夏族请快速阅读课本第二目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请快速阅读课本第二目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5分钟)分钟)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农业、工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农业、工商业);业);2、变法运动的原因;、变法运动的原因;3、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结果、影响。、商鞅变法的
5、时间、主要内容、结果、影响。1.1.农业发展农业发展 材料材料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耕作技术进一步提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地开垦。同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地开垦。同时,吴国邗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时,吴国邗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的等水利工程的修建,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的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业产量。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等铁犁牛耕
6、的逐步推广、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等2.2.工商工商业发展业发展工商业不断发展工商业不断发展 材料材料 春秋战国的丝织品实物则已有较春秋战国的丝织品实物则已有较多发现,安徽舒城凤凰嘴春秋中期墓中发现多发现,安徽舒城凤凰嘴春秋中期墓中发现残绢,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许多残绢,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许多战国墓中发现多种丝织品战国墓中发现多种丝织品北方出产的良北方出产的良种犬马,南方出产的鸟羽、象牙、皮革、丹种犬马,南方出产的鸟羽、象牙、皮革、丹砂和铜,东方出产的紫贝、鱼盐,西方出产砂和铜,东方出产的紫贝、鱼盐,西方出产的旄牛制品和特种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的旄牛制品和特种皮革,
7、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见到。以见到。张岂之:中国历史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先秦卷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2.2.工商工商业发展业发展数量大大增加;区域性政治或经济中心的城市群兴起数量大大增加;区域性政治或经济中心的城市群兴起 材料材料 以至有的城市史研究专家估计说:以至有的城市史研究专家估计说:“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国语共出现城邑地名国语共出现城邑地名10161016个,其中有个,其中有国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这样推算春秋城市(邑)可达千余之论是有案可稽的。余,这样推算春秋城市(邑)可达千余之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么众多作为区域性政治或经济中心的城市(邑)群的兴起,标志这么众
8、多作为区域性政治或经济中心的城市(邑)群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古代真正意义的着我国古代真正意义的“城市革命城市革命”的到来,即城市由过去城堡、的到来,即城市由过去城堡、都城的发展阶段而跨入了第三个真正都城的发展阶段而跨入了第三个真正“城市城市”的历史阶段。的历史阶段。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度的创新3.3.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周制,周制,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
9、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军。野中野中15651565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那么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刘东升刘东升试论井田制的瓦解试论井田制的瓦解铁犁牛耕王室衰微兼并战争私田开拓公田不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地主佃农、自耕农(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
10、土崩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土地私有、户为单位)春秋战国经济春秋战国经济社会经济性质:社会经济性质:从从奴隶制经济奴隶制经济过渡到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封建社会经济农业农业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小农户个体经济小农户个体经济生产工具、技术生产工具、技术铁制农具、牛耕技术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兴修水利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都江堰、郑国渠手工业手工业商业商业冶铁业冶铁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一批商业城市涌现一批商业城市富 国强 兵战国时期主要变法改革战国时期主要变法改革国家国家变法改革变法改革魏国魏国李悝变法李悝变法秦
11、国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楚国楚国吴起变法吴起变法赵国赵国赵武灵王改革赵武灵王改革韩国韩国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齐国齐国邹忌改革邹忌改革燕国燕国乐毅改革乐毅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作用作用政治政治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奖励军功,限制贵族奖励军功,限制贵族推行郡县,君主任免推行郡县,君主任免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授田百姓废除井田,授田百姓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什伍连坐,互相纠察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土地私有户籍管理户籍管理增加赋税增加赋税历史久远历史久远顺应潮流顺应潮流改革彻底改革彻底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政治:
12、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诸侯迭起,新制酝酿诸侯迭起,新制酝酿文化:学术下移,学在民间文化:学术下移,学在民间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权力下移权力下移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小农经济阶级:阶级:士阶层活跃士阶层活跃 新兴地主阶级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壮大社会现象:分裂动荡,群起纷争社会现象:分裂动荡,群起纷争时代趋势:亟待统一,加强集权时代趋势:亟待统一,加强集权(一)百
13、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结合教材与之前所学思考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结合教材与之前所学思考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u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u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制酝酿;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制酝酿;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先招揽人才;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先招揽人才;u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并活跃;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并活跃;u文化: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学在民间;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宽松环境宽松环境
1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意识社会意识u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有等级差别的爱有等级差别的爱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忠恕忠恕而已矣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u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实行仁政实行仁政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子曰: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名正言顺、贵贱有序主张恢复西
15、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改良。孔子(春秋晚期)孔子(春秋晚期)1.1.儒家儒家(一)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孔子(春秋晚期)孔子(春秋晚期)u教学思想:教学思想:u教学方法:教学方法:u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而不学则怠”教学相长教学相长u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远鬼神。远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
16、在优先位置,人本主义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人本主义思想。思想。1.1.儒家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君舟民水,性恶论荀子:君舟民水,性恶论 材料十三材料十三 孟子对曰: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17、有不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经典藏书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经典藏书孟子孟子 材料材料十四十四 传曰: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则覆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安小兰译注:中华经典藏书安小兰译注:中华经典藏书荀子荀子1.1.儒家儒家2.2.道家道家道是万物的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辩证法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辩证法
18、思想 材料十五材料十五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实其腹,弱其志弱其志,强其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则无不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往来。饶尚宽译注:中华经典藏
19、书饶尚宽译注:中华经典藏书老子老子3.3.法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材料材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陈秉才译注:中华经典藏书陈秉才译注:中华经典藏书韩非子韩非子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儒家儒家孟子孟子战国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先义后利,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先义后利,性善论荀子荀子战国战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性恶论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性恶论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道家庄子庄子战国战国痛恨社会不
20、合理现象;乐天安命;齐物;逍遥痛恨社会不合理现象;乐天安命;齐物;逍遥法家法家韩非韩非战国战国主张变法;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人性本恶主张变法;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人性本恶兵家兵家孙膑孙膑战国战国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材料:诸子的思想不是凭空想象得来,而是导源于西周的官学,建构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战国后期,政治格局渐趋明朗,统一势在必行。此时诸子学说整体表现出一种务实倾向,力求可以切实地在当时的政治中运作诸子之学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准则各异,方法不同罢了。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
21、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意义意义个人命运个人命运+国家命运国家命运(1)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意义意义小结小结华夏认同华夏认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土地私有土地私有-新兴地主新兴地主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自耕农夷狄迁徙夷狄迁徙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王室衰微王室衰微群雄并起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礼崩乐坏铁犁牛耕铁犁牛耕井田瓦解井田瓦解争变经济基础变动经济基础变动上层建筑变革上层建筑变革社会存在变动社会存在变动社会意识发展社会意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