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1年 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大清,清朝建立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明朝建立明朝灭亡1515世纪末世纪末1616世纪初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 1519152215191522年年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1616世纪世纪1717世纪世纪近代科学革命近代科学革命16401640年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世界文明明朝从世界的角度看明朝从世界的角度看明朝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13课 新课标:了
2、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新课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朝封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危机。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n 1351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n 13681368年年,朱元璋称帝朱元璋
3、称帝,定都应天,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府(今南京),国号大明。n 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元朝灭亡。一、明朝的建立一、明朝的建立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宰相目的加强皇权过程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结果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比喻时间极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比喻时间极短)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短)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
4、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 i h n g,x i h n g,抗 衡),不 敢 相 压。事 皆 朝 廷(皇 帝)总 之,所 以 稳抗 衡),不 敢 相 压。事 皆 朝 廷(皇 帝)总 之,所 以 稳定定 皇明祖训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祖训首章 根据材料,找出朱元璋废除宰相的理由,并阐述理由是否充分?其真实目的是什么?理由:丞相专权乱政;废丞相,各部门互相抗衡,皇帝总揽朝政,政局稳定。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知识拓展:秦汉以来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一
5、材料一 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15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制相互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制相互牵制),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牵制),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二材料二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1384年)年)9 9月月1414日至日至21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奏章奏章207207件,件,411 411 事,以致于事,以致于“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星存而出,日入而
6、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密勿论思不可无人”。材料三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者矣.古者不传子而传赁,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古者不传子而传赁,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敕,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7、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敕,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置相置相合作探究: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合作探究: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利利: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防止权臣专权,君主专制君主专制进一步进一步加强加强。弊:加重了弊:加重了皇帝皇帝的的政务政务负担,效率负担,效率低下低下,易造成决策,易造成决策失误失误。官僚机构官僚机构对对皇权皇权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政治政治黑暗,黑暗,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走向走
8、向衰落衰落。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 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形成 明成祖时,形成常设的秘书机构职能 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2)设内阁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知识拓展:明朝内阁发展过程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明朝内阁的特点和作用材材料料1 1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乃大不然。”见其所拟见其所拟,帝一一帝一一省览窜定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亦必更易数
9、字,示明断。有不符意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编自国榷摘编自国榷材材料料2 2 入阁办事者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今之宫奴(宦官)也。摘编自明夷待访录摘编自明夷待访录材料材料3 3 我朝阁臣,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
10、。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明史卷明史卷7272职官志职官志特点特点:听命于皇帝听命于皇帝,服务于皇权服务于皇权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作用作用:强化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知识拓展: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知识拓展: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 2)不同点:)不同点:宰相宰相内阁首辅内阁首辅权力来源权力来源职责职责任免任免对皇权影响对皇权影响宰相制度赋予,法定宰相制度赋
11、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参与决策参与决策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直接由皇帝皇帝意愿决定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物,不能制约皇权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司礼监获得司礼监获得批红权批红权宦官负责提督宦官负责提督东厂东厂,控制,控制锦锦衣卫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侦查,有权逮捕、施刑。认识:认识:“监阁共理监阁共理”一方面有利于一方面有利于皇权的稳定,另一方面成为皇权的稳定,另一方面成为“祸患祸患”和和“党争党争”的内在原因。宦官
12、专权从本的内在原因。宦官专权从本质上反映了皇权的强化,也反映质上反映了皇权的强化,也反映出明朝出明朝权力中枢的畸形状态。权力中枢的畸形状态。无论无论阁臣当政阁臣当政还还是是宦官弄权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内阁与司礼监的关系:内阁与司礼监的关系:互相制约,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互相制约,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丞相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丞相六部分管六部分管“监阁共理监阁共理”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其他表现:地方行政制度:废除行省,设地方行政制度:废除行省,设三司(三司(布政司
13、、按察司、都指挥司 。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改革科举制:考试命题专取四改革科举制: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写作时必须遵循书五经,写作时必须遵循程朱理程朱理学学的有关解释,行文格式一律固的有关解释,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定为“八股文八股文”。加强了思想控制。加强了思想控制。设立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锦衣卫,东厂,西厂。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材料材料 元朝行省制下,地方权力极大。朱元璋废元朝行省制下,地方权力极大。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将地方省级行政区划分为都指挥使司、除行省制,将地方省级行政区划分为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布政使司,三司
14、衙门分别掌管军事、按察使司、布政使司,三司衙门分别掌管军事、司法、民政三项事务司法、民政三项事务,互不统属互不统属。三司互相推诿,。三司互相推诿,办事拖延,效率极差办事拖延,效率极差,很多事情长期无法解决。,很多事情长期无法解决。为此皇帝派遣中枢官员为巡抚、巡按到地方解决为此皇帝派遣中枢官员为巡抚、巡按到地方解决问题,问题,协调三司,监察地方、考核官吏、节制将协调三司,监察地方、考核官吏、节制将帅,逐渐总揽一省之权。帅,逐渐总揽一省之权。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中央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权归中央内阁辅政票拟宦官代行批红诸事皆奉圣断皇帝中书省(丞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行中书省废废内阁宦官(司礼监)
15、东厂、锦衣卫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批红权票拟权代行批红权诸事皆奉圣断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 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永乐年间,14051433年)(1 1)时间:)时间:1515世纪前期世纪前期(2 2)概况:先后)概况:先后七下七下西洋,访问西洋,访问亚非亚非30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非洲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 3)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范)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围广、领先世界(4 4)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宣扬国威)(5 5)条件: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16、条件: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统治者支持;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发达;统治者支持;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发达;郑和个人能力及探索精神等郑和个人能力及探索精神等郑和航海路线图郑和航海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航线之长、航程之远、持航线之长、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久续时间之久,在当时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比,在当时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比肩肩他的船队他的船队规模之大,船舶字巨,航海规模之大,船舶字巨,航海技术之精良技术之精良,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出其右。,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出其右。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5 5)影响)影响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大大领先
17、于欧洲大大领先于欧洲宣扬了明朝的声威,扩大了明朝宣扬了明朝的声威,扩大了明朝政治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政治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有利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有利于南洋的开发,于南洋的开发,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依赖强依赖强大国力支撑大国力支撑,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后来未能持续。郑和的出海确实是种奢侈的冒险,除郑和的出海确实是种奢侈的冒险,除了声势浩荡并带回奇
18、谈异闻外,了声势浩荡并带回奇谈异闻外,几乎没有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商业利益产生什么商业利益。士大夫强烈反对,甚。士大夫强烈反对,甚至在史书中也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已。至在史书中也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往往是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的大于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需求。满足统治者对奇珍异宝的需求。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 1、海上交
19、通:郑和下西洋、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永乐年间,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从性质上属于朝贡贸易,从郑和下西洋从性质上属于朝贡贸易,从经济角度看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郑和下经济角度看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代表一种和平的交往模式,体现了西洋代表一种和平的交往模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协和万邦”的人文传统郑和的人文传统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贸易,体现平等、自愿、下西洋属于官方贸易,体现平等、自愿、公平的贸易原则郑和下西洋是一种象征,公平的贸易原则郑和下西洋是一种象征,代表中华民族敢于探险、开放包容的人代表中华民族敢于探险、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与邻为善、世界文精神,也
20、代表了中国与邻为善、世界大同的社会意识大同的社会意识2 2、沿海形势、沿海形势 依据教材找出倭寇侵扰我国沿海的概况依据教材找出倭寇侵扰我国沿海的概况以及戚继光平倭的史实以及戚继光平倭的史实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戚继光抗倭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海禁政策海禁政策(1)(1)、含义:、含义:人民人民不得擅自不得擅自出海出海与外国与外国互市互市,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只能在只能在官方官方主持下进行。主持下进行。(2)(2)、原因、原因政治:政治:防止海内外防止海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势力勾结,确保勾结,确保海海疆疆的的稳定稳定。经济:经济:自给自足自给自足的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处于处于主主导导地位,地位
21、,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政策的影响影响。思想:思想:传统传统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保守落后,保守落后,海洋观海洋观念念意识意识淡薄淡薄。寸寸板板不许不许下海下海,罢太仓黄渡,罢太仓黄渡市舶司市舶司以以倭寇倭寇仍不稍敛足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私通海外海外诸国诸国。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 嘉嘉靖三十一年(靖三十一年(15521552年),年),漳、泉漳、泉海贼海贼勾引勾引倭奴倭奴万余人,万余人,驾舟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驾舟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陆,流劫台、温、宁山等处登陆,流劫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掳居民、绍间,攻陷城塞,杀掳居民无无数。数。明世宗实录明世宗实
22、录2 2、沿海形势、沿海形势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海禁政策海禁政策(3)(3)、影响:、影响:正常贸易正常贸易被被中止中止,走私贸易走私贸易盛盛行,在行,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加剧了东南沿海东南沿海的的倭患倭患。隆庆元年(隆庆元年(15671567),上谕),上谕“准贩准贩东东、西西二洋二洋”。万历十七年(万历十七年(15891589)规定,)规定,每年准往每年准往东东、西洋西洋的的商船商船各各4444只,只,后不断增加。后不断增加。王天有、高寿王天有、高寿仙著仙著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4)(4)、变化、变化开禁开禁:明明隆庆隆庆、万历万历两朝都两朝都有放松有放松私
23、人海外贸易私人海外贸易限制的限制的举措举措。2 2、沿海形势、沿海形势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明穆宗明穆宗 ,15671567年)年)原因:原因:影响影响:敌对势力消亡;敌对势力消亡;海禁政策影响民生,不合时宜海禁政策影响民生,不合时宜 君主采纳开明官员的建议君主采纳开明官员的建议 为中外贸易打开全新局面,为中外贸易打开全新局面,有利于沿海居民生计,有利于沿海居民生计,加速白银流入,促成制度变革。加速白银流入,促成制度变革。2沿海形势-.西方的侵扰1 1)背景)背景:随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
24、2)表现)表现a a1616世纪中期世纪中期,葡萄牙葡萄牙人获得了在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濠镜澳的租住权。b.b.荷兰和西班牙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分别占据了_的南部和北部。的南部和北部。台湾岛台湾岛材料:材料:葡萄牙人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据统计,葡萄牙人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据统计,15571644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 1亿两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亿两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西班牙的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运载大量
25、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据研究,自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据研究,自1571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开通后的年马尼拉大帆船开通后的2020年间,年间,平均每年有白银平均每年有白银150150吨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吨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3 3)影响:)影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技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技术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读图学史】读明朝形势图,结合教【读图学史】读明朝形势图,结合教材分别指出材分别指出A A、B B、C C区域的主要民
26、族。区域的主要民族。并说明明政府是如何经略这些地区的?并说明明政府是如何经略这些地区的?ABC明朝形势图(1433年)修筑长城、战争、和议、册封、互市奴儿干都司、封授封授、设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影响: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影响: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巩固。对于对于统一多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版图版图的的奠奠定定发挥了发挥了积极积极作用作用1 1、内陆边疆、内陆边疆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14491449年,瓦剌首领年,瓦剌首领也先俘获明英宗,明朝国势日蹙。也先俘获明英宗,明朝国势日蹙。卫所制度:卫所制度
27、:在西北、东北和西南等中原与少数民在西北、东北和西南等中原与少数民族交界处设置,世袭为军,耕战结合,巩固边防。族交界处设置,世袭为军,耕战结合,巩固边防。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羁縻管理为主羁縻管理为主2.明清易代1 1)女真族建金)女真族建金:1616:1616年年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称汗,国号大金。2 2)16361636年年皇太极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国号为大清。3 3)明朝灭亡)明朝灭亡:1644:1644年,年,李自成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在西安建立大顺大顺政权,随即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明朝灭亡。4 4)清军入关)清军入关:1644:1644年年,清军进入清军进入
28、关关,进占并,进占并迁都北京迁都北京,此后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此后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明朝的建立与统一明朝的建立与统一明太祖 废丞相明成祖 设内阁明朝政治制度变迁明朝政治制度变迁郑和下西洋:概况、影响郑和下西洋:概况、影响东南沿海的东南沿海的“倭乱倭乱”: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入侵:欧洲殖民者入侵: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明朝经略边疆:蒙古、藏族、女真明朝经略边疆:蒙古、藏族、女真明清易代:明清易代:1644 1644年,明亡年,明亡 ;1664 1664年,清确立在全国统治年,清确立在全国统治